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2017形势政策课论文4000字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需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2017形势政策课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形势政策课论文篇1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能力素质

  1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能力素质提出了挑战

  比较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时代的“形势与政策”课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新颖的。在网络这个大资料库中,选取的材料更加丰富,时效性强,各种评论和观点的互动性、延续性强。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网络已然成为他们的学习新天地,他们十分关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和国家方针政策,头脑灵活、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如果授课教师一味照搬照抄引用网络信息,讲述观点时缺乏自我的思考和探究,必将使学生感到空洞乏味,大大减弱“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整合“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用素材和创新教学新模式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能力素质。该课教师是灵魂人物,要提高该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在网络新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新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就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能力素质提出了挑战。

  2“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能力素质结构

  2.1实质上

  第一,获取信息的能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获取适用的信息就解决了“材料”问题。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往往拘泥于课本教材和时效性不强、针对性不够的书面材料,无法与现实的理论热点、时事政策同步,授课内容乏味、过时、缺乏“生命力”。在获取信息之前应当明确所需信息的性质、搜寻范围、目标定位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不动摇,明确自己的无产阶级立场,坚决同反党反政府的敌对势力做斗争,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度觉察力。例如,轰动一时的“家乐福”事件中,敌对分子煽动恶意言论、挑唆事端、鼓动群众特别是大学生参加抵制“家乐福”的活动,企图制造社会混乱。那些怀有险恶用心的敌对势力在网络和手机短信等媒介中散布谣言、混淆视听、迷惑大众,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时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当果断抵制此类信息,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此事件而不是广而宣之。新兴网络时代,增加了授课教师获取信息的途径,教师应当运用好网络,平时养成浏览重要新闻和专业性网站的习惯,积极加入微博、BBS论坛、QQ群等互动媒介,加深对适用话题的思考和研究。

  第二,筛选信息的能力。在浩瀚的网络媒介中,信息繁多杂乱,良莠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应当从专业学术的角度结合该课性质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加甄别。在筛选过程中要做到既快又准,抓住关键词,明确该课需要的信息类型。第三,归纳信息的能力。在选取和筛选信息结束后,就要把适用的信息按信息类型归纳起来,然后根据课程编排的顺序将归纳后的信息按照此顺序排放起来。在归纳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由表及里。

  2.2形势上

  第一,要有亲和力。应当摆脱教师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在讲课的语言风格上要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风格,善于用语言的转换配合讲课的进程;在动作上要文雅自然,多走到学生中间去,近距离地了解学生的感受;表情方面要轻松、丰富,避免呆板单一的表情。往往学生们喜欢都集中在后排坐,老师应该主动邀请学生们往前排坐,拉近人际交往距离,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

  第二,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形势与政策”课政治性、时代感强。要上好这门课就必须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讲课中要讲究语言的选择,对重点难点的讲述中要深入浅出,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以阐述。多使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语言如网络语言,运用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增加幽默感,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第三,要有激情。一味枯燥、空洞的讲述会显得很平淡,即使内容详实、方式新颖,也不能完全带动课堂气氛。在网络条件下,应该广泛利用网络多媒体增强立体感、现实感,配合教师精彩有激情的讲述,课堂上对学生就会有很强的感染力、带动力。

  第四,要有互动力。“形势与政策”课是学生们了解国内外大事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大学生们对这门课的期待很高,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就一些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可以开展分小组讨论、上台发言等形式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

  第五,要有气场和人格魅力。该课是很多学生集中在一起上的大课,往往是在阶梯教室授课,老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重要,当学生发现老师气定神闲、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时候会对老师有种尊敬崇拜感,老师自然在学生面前树立了威信,也展现出了气场。

  3提高能力素质的途径

  3.1教师自身层面

  网络时代信息更新换代加快,知识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怎样在网络条件下上好“形势与政策”课对教师自身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除了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在教育学、心理学、经济金融等方面多下工夫,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为做好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工作打下基础,另外也要关注学术前沿动态,收集相关资料,提升理论修养加强课程研究能力。其次,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和完善备课,提高计算机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在课堂上,利用现有的网络设备分层次分阶段教学。教学内容应当与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相契合,增加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互动力。再次,教师要有驾驭学生思想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在思想上对学生的影响力。要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不仅要在课堂上如此,在课下更要关心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最后,任课教师可以就热点问题举办专题讲座,提高自身的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如就南海主权危机,将我国的南海严峻局势的内因外患有条理地进行讲述,分析形势和政策,引导学生要捍卫国家主权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此外“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们之间也要多交流、取长补短。

  3.2学校层面

  学校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层面对该课教师能力素质提高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第一,学校应当选择好的教材和教参,帮助任课教师加深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吸取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有条件的院校可以组织一线任课教师参与编写辅课教材,做到有材可取。第二,学校要提供好的上课场所和设备,如电脑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合理安排好教学时间和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第三,学校要选拔优秀的任课教师任教,定期展开教学评比,奖励先进个人,把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推广开来。第四,认真考核,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第五,开展形势多样的教研活动,比如教学经验座谈会、红色之旅实践活动、专家报告会等。第六,重视任课教师的能力素质培养,鼓励教师在职培训、深造。第七,提高任课教师的待遇,提升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很多该课授课教师都是兼职的外聘教师和辅导员,少数是专职任课教师,学校从上到下较不重视,教师的课时费和补贴待遇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很容易使授课教师产生心理落差从而影响到教学。“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绍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事的重要渠道,无论从课程性质还是内容都是崇高神圣的,任课教师应当牢记历史使命,从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确保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第八,打造“形势与政策”课精品课程和一支专业高素质的授课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形成和谐奋进的良性竞争体系。第九,学校领导要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引入领导责任制,实行领导直接分管,狠抓落实,使任课教师从思想上、组织上高度重视。第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整合网络资源,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使任课教师和学生均能受用。

  3.3学生层面

  学生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客体,是该课的直接接受者,学生的感受如何是评价该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第一,通过在课堂上学生听课情况的观察,可以明确该课的实际效果,便于之后的调整和改进。第二,任课教师应当听取学生的建议和需要,在课件设计上多吸收网络上最新的资源,提取新鲜的时事资讯。把学生的需求放在主体位置,使学生起到好参谋的作用。第三,教学相长,利用网络实时交流工具如微博、QQ等深入交流课程心得,师生展开互动。第四,在具备网络条件的前提下,通过网络提交作业、建立学生成绩档案的新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五,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对任课教师评分并提出建议。

  3.4社会层面

  社会大环境对“形势与政策”课也是有影响的,直接影响着该课的教学内容、目标、方式。如国家的方针政策、国际国内局势等都影响着该课的教学。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也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说明国家也在重视“形势与政策”课,该课的系统化、专业化还有待完善。授课教师做为“形势与政策”课的主体应该在良好外部条件的契机下,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把“形势与政策”课打造成大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社会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载体,应该更好地提供发展平台。例如,兴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基地,引领授课教师和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

  2017形势政策课论文篇2

  论协同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运用

  摘 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比较特殊的一门,具有课堂容量大、教学内容覆盖面广、政策性和时效性强等显著特点。协同教学能够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协同教学中的教师循环教学法,和形势与政策课的特征契合,值得在该门课程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协同教学;循环教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广泛庞杂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因此对教师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从每学期教育部颁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可以看出,教学内容不仅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而且还紧跟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这样复杂而庞大的教学内容,使只具有单一专业背景的教师常常难以驾驭,成为学生对教学效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协同教学通过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每个教师的能力和专业特长,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学生满意度的提高。本文将首先介绍协同教学的理论背景和使用方法,然后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运用建议。

  一、协同教学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类型

  (一)协同教学的理论背景

  二战后,传统教育中“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的教学模式暴露出了各种问题,由此被教育学者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新一轮的教育革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群组学校(The Platoon School)、文纳特卡计划(The Winnetka Plan)、普埃布洛计划(The Pueblo Plan)等就是这轮教育革新的具体表现。在这些教学革新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被重视,教师的教学潜力被有效开发。协同教学概念也就在此背景下产生。

  最先实行协同教学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莱斯康的富兰克林小学,随后“莱斯康协同教学模式”(Lexiton Team Teaching Program)开始出现在教育学刊物上并为人熟知。在“莱斯康协同教学模式”中,每门课程设3个合作教学小组,每组各内设组长(Team Leader)1名、高级教师(Senior Teacher)1名、普通教师2―4名、实习教师1名、教务助教1名、事务助教1名;学生根据学习能力的高低也被分为3个小组,分别由不同的合作教学小组负责。该模式一出现就受到热议,是因为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1.最大限度发挥了每个教师的特长。2.很好地对应了学校规模的扩大化和教学内容的复杂化。3.满足了学生要求个别指导的要求[1]。

  1964年,夏普林(Shaplin)和奥德兹(Olds)将协同教学定义为一种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听课人员重新组织分配的教学方法,分配后的每一听课小组都至少应由2名以上的教师协同完成教学[2]。协同教学在20世纪70年代传入亚洲,在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比较常见,大陆地区对该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台湾学者郑博真将协同教学定义为“协同教学是指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教育人员,组成教学小组,共同负责一个学生团体,在一个或几个学科(学习领域)的全部或部分共同合作计划、教学、评估学生或评价教学”[3]。综上所述,协同教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强调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分组的根本依据。2.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同一小组的学生也需要由2名以上的教师负责。3.强调发挥教师的个人优点,教师在教学合作中的任务分配由教师自身的特长决定。4.突出教学小组的临时性,教学小组因课程而产生,随课程结束而消失。

  (二)协同教学的主要类型

  协同教学在随后的数十年发展中,逐渐演变出多种类型,其中主要包括教师循环教学型、学生循环学习型、教师个别指导型、教师分级指导型、教师共同教学型等等。

  1.教师循环教学型。课程教学由多名教师合作完成,每个教师根据专业背景分别讲授课程中最擅长的部分,课程中教师发生变化但教室固定不变。这种教学方式多运用在内容广泛或含有跨专业知识的课程中,宏观类的通识教育课程或专业基础概论课程都可以采用该方法。因为这些课程和其他课程相比都具有口径宽、覆盖面广的特征。

  2.学生循环学习型。课程教学由多名教师合作完成,每个教师根据专业背景分别讲授课程中最擅长的部分,课程中不仅教师发生变化而且教室也发生变化。与教师循环教学不同的是,学生循环学习方法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到不同的教室听课。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学校各种硬件设施,适合实验课或实践课等对教室有特殊要求的课程。

  3.教师个别指导型。将学生分组后,每组配备不同的指导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教学。该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与教师的一对一交流,分组时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主要适用于艺术类课程教学,在研究生教育中也比较常见。

  4.教师分级指导型。将学生按照成绩分级,不同的教师负责不同级别学生的教学。该方法适合需要连续多学期完成的课程,如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这些课程可以根据学生过去的成绩对其分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实现按需教学。

  5.教师共同教学型。同一课堂由多名教师共同参与,协同组织展开教学。该方法适用于教学中的讨论环节,把教师分别安置在讨论小组中,以增加师生互动,提高讨论效果。

  二、形势与政策课运用协同教学的策略

  形势与政策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比较特殊的一门,没有固定教材和教学内容,每学期都要根据教学部发布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准备新的教案。从历年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来看,覆盖面非常广泛,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国际、国内无所不包。这样,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从头讲到尾,不仅无法突出教师的专业优势,而且导致教学内容无法深入甚至可能出现内容讲授上的错误。如果使用协同教学中的教师循环型方法,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学期开始前的扎实准备

  在学期开始前,组成合理的教学合作小组非常重要。首先,充分了解参加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其次,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确定授课内容、范围、深度。再次,根据学生特性将其分班,掌握每班的基本特征。第四,在教师自由结合的基础上形成教学合作小组,确定各自教学责任并选择适当的教学班级。最后,根据教学需要,分头准备教学资料并讨论确定考核方法。此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教师本身,例如来自不同部门的教师难以打破行政框架限制,教师心态封闭、固执并担忧增加工作量而不愿合作,教师大部分知识背景相同不存在合作优势等等。就形势与政策课来讲,放开对教师的限制,吸引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参加到教学中来是形成教学合作小组的关键。

  (二)学期中的紧密合作

  一旦教学团队成立起来,协同教学就基本成功了一半。在学期中,教师应该彼此尊重,及时沟通,相互支持,乐于分享教学材料和经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是实现合作的客观保障,比如定期开会、建立QQ群、建立课程网站、建立微博账号等等。该阶段最常见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如何保证连接和完整,如何对学生日常学习进行系统的客观评价。就形势与政策课来讲,如何交换最新的资料、视频,讨论最新的国内外重大问题,使课程总与时事保持一致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协同组织完成学生的讨论环节也可以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三)学期后的总结

  学期结束后,参加协同教育的教师应全面对教学过程检讨,总结经验和教训。同时,教师检查自身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积极参加各种培训。针对总结出的教训,应逐一给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并敦促学校相关部门落实解决。该阶段应避免负面情绪的蔓延,特别是初次实施协同教学后过分夸大出现的各种问题,打击了参加协同教学的教师积极性,导致协同教学无法继续进行。另外,培训经费不足和学校行政的不作为都可能导致协同教学无法继续开展。

  形势与政策课中有效运用协同教学法,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教学效果,发挥教师特长和潜能,促进教师定期反省,让学生在比较中对教师给出更为客观的评价。但是,协同教学又容易产生许多问题,比如教学秩序管理困难,教师因合作产生的工作量对报酬不满,教师在教学讨论中丧失自身教学特色等等。因此,创造实施协同教学的环境非常重要,既发挥团队精神又尊重教师特色,同时灵活运用教学辅助人员完善教学管理环节。

  参考文献:

  [1]Anderson R.H.A Second Wave of Interest in Team Teaching[J].Education Digest,1989,(6).

  [2]Shaplin,J.and Olds,H.Team teaching[M].Harperand Row,1964:5.

  [3]郑博真.协同教学:基本概念、实务和研究[M].高雄: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2:3.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2017形势政策课论文”

2017形势政策课论文4000字

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需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19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