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作业4000字
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作业4000字
形势与政策课程已经成为大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4000字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形势与政策4000字论文篇一:《论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构建》
[内容摘要]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既是建立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社会,又是以保障公平正义实现为前提的社会。
[关键词] 公平正义 和谐社会 利益机制
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同时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的和谐,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公平,因此必须处理好和谐社会中的公平正义问题。
一、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古往今来,无论在我国古代还是在古代的西方,许多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做过探讨,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就提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近代的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在古希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首先提出了公平正义的问题,强调公平即和谐,正义是个人和国家的“善德”。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也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公平正义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改革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十分严峻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比如,国企改革造成部分工人失去工作及国资流失;城市建设和扩张使不少居民遭遇拆迁侵权之苦和农民失地之痛;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分化引发尖锐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利益冲突;部分产业工人和农业劳动者经济地位相对下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腐败现象还在不断的滋生蔓延.....等等。此外,在教育、医疗、户籍管理、农民负担、资源环境、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显然当前社会的公平正义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严重考验。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比以往任何社会形态都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平正义是我们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过程中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旗帜。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整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稳定,全体人民才能进一步同心协力地共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既是社会和谐的题中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一个人不仅在意自己付出后得到的回报,而且更关心比较意义上的所得,即是否得到公平对待。如果社会公平状况不好,社会矛盾就会加剧,就有可能出现社会动荡。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安全阀,有公平社会才会稳定,才能长治久安。所以,社会公平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义,必须高度重视并逐步推进社会公平问题的解决。
二、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目标。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所在。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者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社会主义社会自从他在人类历史上诞生那天起不同与以往任何一个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比以往任何一个社会形态更加公平正义。更能使广大劳动群众不仅仅享受到革命政治成果,而且享受到革命的物质成果。最大范围地消灭了贫穷和愚昧,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努力达到让广大群众共同富裕。从而有效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需要,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到2010年底我国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行列,但是政府和企业占据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居民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中的绝大部分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显然是极不公平的,而这种不公平引起的不满情绪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公平正义,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加强对不合理收入的监督,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更好的协调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动力。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无论何种社会形态,发展都是首要的任务。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在短时间内赶上或者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是尤为重要的。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则是生产力的发展。众所周知,在社会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的因素也就是劳动者始终是诸要素中的首要因素,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诸多因素中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如何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潜能发挥得怎样,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因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十三亿中国人民的事业,所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调动十三亿广大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不竭动力。目前我们把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出来,这种社会公平问题既体现在政治生活领域中,也体现在经济生活领域中,既有社会风气、法律道德方面的问题,也有分配关系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一旦解决不好视必严重的挫伤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要实现公平正义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育社会公平竞争和奋发向上的风气,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法律氛围。在利益分配方面,努力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各种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基本分配制度,努力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的各种关系,让社会大多数成员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万众一心投身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
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基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努力构建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国家与个人和集体之间多方面的和谐关系,而构建这些方面和谐关系的基础则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作为人类长期追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其目标能否实现和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和水平的制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必须看到尽管社会主义社会能够为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社会制度条件。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整体相对落后,并且呈现出多层次和发展不平衡等特征,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多元社会结构面前,社会的公平正义正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才能够得以体现。就目前而言,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是要给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使每一个劳动者都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机会,那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应当体现出社会成员普遍地享受公平的权利。因为社会公平正义的首要之关就是要保障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够公平地享有权利,离开了权利的公平正义,其他方面的公平正义也就无从谈起了,也就是说权利的公平正义应当遵循“普获性”和“均等性”原则。同时还要体现在以法律至上,机会平等为基础社会准则国家的法律制度要建构在符合人类的人格、尊严、平等、自由、合理愿望、进取精神以及财产权利的基础上。社会的公平正义还要体现必要的社会合作和社会协调,是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需要形成互惠互利和良性互动的关系。只有这样社会正气才会上升,人们的心情才会更加舒畅,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睿欣.市场经济伦理的哲学透视[J].理论前沿,2006,1:45-47.
2 田国强:和谐社会构建与现代市场体系完善[J].经济研究,2007(3).
3何建华.经济正义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大学形势与政策4000字论文篇二:《构建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
摘要:教育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但当前我国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机会的享有以及教育制度、教育观念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现象。建议通过加大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等途径来解决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关键词:和谐社会;教育公平;教育资源;教育机会;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9-143-02
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公平是基础,而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公平问题
所谓教育公平,就是在公平的基础上,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平等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实现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受教育权利的具体体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教育公平是一个古老的理念。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而我国对教育公平问题也一直非常重视,教育部把教育公平作为2005年的重要工作之一。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道出这样一个观点,他说,教育公平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党中央一直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调建设和谐社会,这当中,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教育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高度重视教育公平,下一个阶段怎样处理好教育的飞速发展和教育公平之间的统筹和协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注重维护和实现教育公平。努力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提升教育公平程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公平问题。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享受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首先是区域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由于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现行的教育财政政策又实现“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原则,从而导致了区域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如2004年东部上海市和西部贵州省的教育事业费方面的数据对比:上海市是1 313 724万元,而贵州只有601 258万元,即上海的教育事业费是贵州省的2.18倍;而在人口数上,上海市是1 711万人,贵州是3 870万人,人口差为2.26倍。由此可见,东部和西部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
其次是城乡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以城市为主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国家的财力、物力、优质的人力都流向了城市,从而导致城乡间义务教育资金投入的严重失衡,使城乡教育资源的享有也有很大的差别。以2002年为例:全年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即便同在农村,城镇中小学和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以及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很大。
最后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教育投资包括国家投资及社会和私人投资两部分,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我国教育投资中社会和私人的投资占到总投资的44%,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只有12%。这些均与我国科教兴国的国策不相适应。而这一较少投入在配置上又存在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将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向高等教育,中央政府财政拨款过多用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24%,为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对义务教育投入不够。
(二)教育机会享有的不公平
教育机会不平等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上的不平等;再一个就是所享受的教育条件(包括环境和质量等方面)的不均等。这些不均等现象尤其体现在城镇与乡村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经济收入较高的社会阶层和经济收入较低的社会阶层之间以及男女性别之间。如处于大西北的甘肃省,小学生辍学率为1. 32%,大大高于全国0.27%的平均数;农村小学升初中的比例为20%,远远低于全国98%的平均数,这是基础教育阶段所体现的区域差异。又如,在高等教育机会上,虽然我国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在高校招生名额分配上,主管部门所采取的在全国范围内向北京和上海等地倾斜的政策,造成了同一份考卷,各地录取分数线的极大差异,从而加剧了原本已经存在的区域之间的教育不平等。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不公平
造成目前教育不公平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点学校制度。重点学校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不论在师资、设备、校舍等方面,都独享着优越于普通学校的教育资源,从而使“重点学校”成为了人们争夺的焦点,并引发了择校等一系列问题,人为地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垃圾学校”,形成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富校更富、穷校更穷的不平等状态。
(四)教育中的女性歧视
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积淀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等观念,使教育领域渗透着严重的等级思想,也使教育制度、教育方法和观念总是偏离男女平等的社会规范,这种现象在贫困地区表现尤甚。义务教育阶段,女童入学率远低于男生,而女生辍学率又远高于男生。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中的女性歧视已经由接受教育的男女比例差距转变为进入学校类型的差距。据了解,近几年,进入文科类、师范类以及综合性大学非理工类院校的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不仅如此,在教育结构方面,女性和男性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女性的参与率逐渐降低,即女大学生的比例低于受中等教育女生的比例,女硕士的比例则低于女大学生的比例,女博士的比例更低于女硕士的比例。另外在就业分配中,劳动力市场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对女性就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从客观上进一步深化了教育结果的不平等。
三、推进我国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我国教育的不均衡既有社会经济原因,也有历史原因。2006年初,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之一――“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结果公布: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中,按重要性程度依次为城乡差距、地域差距、民族差距、性别差距。同时,阶层差距正在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该做的是通过各种途径,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从这些方面去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力促教育公平的实现。
(一)加大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投入
要减少教育不公平现象,关键在于加大教育投入,扩大教育供给,以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决定了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应由政府承担,政府作为教育投资最重要的主体,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同时,政府还应该千方百计地加大教育的投入,保证教育经费稳步增长,充分调动和吸引社会资金用于教育,促使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和多渠道性,极大地提高教育的数量、规模与效率,消除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从根本上保证为社会公众提供充分的受教育机会。
(二)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
应当确立新的资源配置的理念:在发展中缩小差距,增加公平。对于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政府应该采取财政的转移支付政策,也就是说国家对西部,或是在同一个省里,经济发达地区能够对落后地区有更多的教育投入和资助,即所谓的倾斜性政策。政府不仅要重点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而且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积极扶持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使教育资源倾斜流向条件较差的学校、村镇学校、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教育及所有薄弱学校教育的面貌。
(三)建立弱势补偿的政策机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力度
弱势群体包括城市薄弱学校、偏僻农村地区儿童教育、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女童教育、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等。在教育制度上,我们不仅要平等对待弱势群体,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而且在政策制定上也应该向弱势群体倾斜。同时,我们必须完善教育的各种收费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教育费减免等制度,使低收入家庭子女有获得平等教育的机会。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的伦理学家罗尔斯所说:“为了平等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同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
(四)要立即叫停各地重点中学、重点小学,合理整合和配置教育资源,坚决煞住“择校风”,实行公办中小学就近入学
关于禁止各地兴办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和中小学收费实行一费制,国家教委早有明确规定。但是有些人置党的纪律、政府的政策于不顾,我行我素,在社会上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对于少数情节严重者要严查严办。最近,国家教委出台了关于严肃高考纪律的新规定,《规定》指出:凡是档案中有考试作弊记录的考生,高校可不予录取;凡是在监考中违犯监考纪律,帮助学生作弊,严重失职的教师,开除公职;凡是以各种方式替他人代考或作弊的大学生开除学籍。国家教委的这一新规定表明了政府对作弊、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重拳出击、毫不手软的决心与正气,它的重要意义会远远超出高考本身,对于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五)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
改变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封闭型教育制度,通过学习化社会建立富有弹性、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为每个人任何阶段的继续教育创造充分的条件,使教育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尤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不断扩大教育规模,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更应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高等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总之,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实现大众受教育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享受教育权利和接受良好教育是现代社会公民最基本的需求和最根本的利益。因此,强化教育公平理念,完善教育公平政策,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真正保障教育公平,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质量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为处境不利人群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使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得到切实的维护与保障,确保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公正,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少锋.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及政府责任[J].教育导刊,2006,(5).
[2]章毛平.论教育公平与公平教育[J].江苏社会科学,1997,(5).
[3]杨芳.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2006,(6).
[4]陈蛟蛟.中国教育公平现状思考[J].天府新论,2005,(6).
[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大学形势与政策4000字论文篇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
摘 要: 高校要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教学目标 内容体系 主要任务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重要使命,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整合,形势与政策课的地位在高校中进一步凸显,各院校普遍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以开设常规性课程或者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教学,对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的来看,由于认识不到位、课程定位不明确、运行机制不合理等原因,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欠缺,教学效果与开设课程的初衷还存在较大差距,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增强其实效性,有利于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和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形成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形势,并透过复杂的形势和现象看其内在本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立场,理清对国际国内大是大非、利害问题认识的思路,自觉抵制错误的思潮和言行。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体系
高校要合理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体系,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信心和责任。笔者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基本理论
主要包括:科学认识和分析形势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理解和把握政策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基本理论教育主要是促使学生学会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形势,并透过复杂的现象看到其内在本质;全面准确地了解党在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时所依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提高学生理解政策的水平和政治觉悟。
(二)基本形势与基本政策
主要有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总体发展趋势;国际形势与大国关系;我国的国情国力、政治经济形势;重要会议精神;重大改革举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政策和法令法规等。基本形势与基本政策教育要着眼于帮助大学生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三)热点问题
该部分内容是“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所普遍关心关注的。通过对热点问题的解析,不仅要使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任课教师在讲授国内外热点问题时,一定要讲清问题的背景和来龙去脉,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在国内国际形势变化中所处的位置或所产生的影响;要讲透问题的实质,把握党和政府的原则立场,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和处理“热点”问题,避免采取偏激行为;要讲明分析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辩证分析热点问题。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形势与政策教育既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时事新闻,更不是简单地讲评国内外大事,而是要通过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夯实思想理论基础,准确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理性思考和分析当前形势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分析辨别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二)培养大学生的应对问题能力
形势与政策课的目标与任务是教育与引导学生自觉地站在正确的立场,学会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学会运用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并能透过现象认清本质。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向他们介绍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基本政策和热点问题,而是要教育学生全面准确地了解党和政府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所依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提高理解政策的水平和政治觉悟,学会站在正确的立场、运用正确的方法看问题、想问题,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三)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社会生活正经历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革。形势与政策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方向,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总之,各高校要不断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研究与思考,提高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
[2]张若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
[3]张利.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意义[J].浙江工商职院学报,2006.3.
[4]熊培西.论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J].大众科技,2005.11.
看过“大学形势与政策4000字论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