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 > 2017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论文精选

2017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论文精选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2017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论文精选

  现如今,国家将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出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7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2017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篇一

  《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摘 要】党的以后,提出“中国梦”,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作为青年的大学生能正确理解中国梦,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作为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思想的前沿阵地。首先要以中国梦为引领,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的全程化与全员化;其次,要以中国梦为基础连结理想世界与生活世界,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范式转换,再次,要以中国梦为契机建立主客体互动关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模式的优化。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受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与文化多元发展取向等多重因素影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不少理想信念认知片面、模糊与错误等负面现象,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问题上存在怀疑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等趋向,理想信念教育的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亚需进一步创新思路、改进方法、提升实效。党的胜利召开与中国梦概念的及时提出,不仅拓展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体系与理论视野,也为其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与精神导航。因此,当前社会背景下,有必要将中国梦纳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范畴,审视其对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一、中国梦的内涵及其德育价值

  (一)中国梦的内涵与精神实质。2012年11月,在参观大型图片展《复兴之路》时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并将之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这一概念甫一提出即引起全国上下的强烈共鸣,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梦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充分研究与深刻解读。

  (二)中国梦的德育价值透视。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具有多种特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资源,蕴含极大的德育价值。

  1.中国梦在历史维度上的贯通性,开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形成新的价值引领中国梦在时空维度上,具有高度的贯通性。它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目标,以此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有机统一起来,不仅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同时也是对当前现实发展的清醒认识。它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自觉意识,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格守的发展道路和奋斗目标,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2.中国梦在主体维度上的统合性,契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需求,成为新的范式参照中国梦在主体维度上具有高度的统合性。一方面,中国梦以实现集体价值为核心,通过集体即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另一方面,中国梦将个人梦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使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有机统一、形成合力,有效增强了个体对集体价值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了个体投身国家、社会集体发展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中国梦在价值维度上的超越性,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提供新的路径指导中国梦在价值维度上具有极强的超越性,它以中华民族的振兴为理想目标,超越了阶层、政党、民族、地域、群体之间的差异,打破了不同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壁垒,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盘,将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民族振兴的旗帜之下,为实现国强民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展现出强大的情感感召力与凝聚力。

  二、中国梦对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作为一种理想信念,中国梦是引领当前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力。其本身所内蕴的德育价值指向,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创新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理想信念是基于当下面向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真实的生活世界的价值意义在主体中的超越性生成,具有未来的指向性和对现实的否定性这一基本特质。

  (二)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应注重主导性和层次性的协调。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要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本身的主导地位,发挥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二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三、中国梦引领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的路径思考

  (一)以中国梦为思想引领,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全员化与全程化。新时期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必须坚持全程育人与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以中国梦作为思想引领,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并面向全体学生,将中国梦作为价值引领,分层次、分主体开展理想信念培育,努力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目标。

  (二)以中国梦为基础连结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范式转换。中国梦是目标与途径的统一,既设定了国强民富的远大理想,又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路径参照;其内涵既包括民族复兴的宏大叙事,又与个人生活紧密相连。这种对理想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高度连结,有助于理想信念教育实现从“理想一理想”到“理想一生活”范式的转换。

  (三)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为契机实现主客体功诚互动,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式优化。主客体关系是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发展年关键因素。按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的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育者与受教有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平等交流。只有两者之间形感“交互式主体”关系,实现平等的互动,教育才能珍得实效。而传统的单向灌输教育模式下,教育过褚中学生主体作用的缺失和参与的缺位,使得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相脱节,教育目标及效果难以实现。因此,必须创新教育模式,提高俘生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度,加强教师与俘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模式,因此增强学生的认同度和接受度,实现理想信念教有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抒望.对“中国梦”的几点解析[J].前进,2013(05).

  [2] 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02).

  [3] 柯羽.回归生活世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2(07)

  2017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篇二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很多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和谐社会现实意义

  公正平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基本内涵

  公平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是指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规则、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人民都曾凭借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平等、和谐世界的向往和渴求。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把公平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的根源。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的根源在于其剥削制度。工人阶级要改变被剥削和压迫的命运,必须联合起来通过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来反对统治者,只有在实现基本制度变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无产阶级在革命时期追求的公平,就是要消灭阶级,求得每个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比如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这就明确将人的平等和自由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任何社会的公平都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具体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公平亦是如此。“关于永恒公平的观点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3]可见,公平不是恒定不变的标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公平尺度,必须根据当时社会生产发展提供的条件来确定实现公平的程度。

  (三)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途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要实行以“劳动”为同一尺度的社会公平,人人尽所能、按劳分配。依据劳动贡献多少来进行分配的方式,调动劳动者从事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也体现出劳动者所具有的平等社会地位和权利,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揭露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所固有的基本矛盾,指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以人的平等和自由为价值目标。它以物质生产和人的劳动作为实现社会公平基础和途径,同时,因为人们在劳动能力上存在差别,按劳分配的结果也会造成收入上的差距,所以要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福利和保障,以实现社会公平。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实现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是无产阶级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深化了对社会公平的认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社会公平与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相连,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具备实现社会公平的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引领人们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思考社会公平的意义与要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促进社会公平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新一届党中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未来社会是以人的平等、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态,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并赋予了这一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4]把公平正义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并且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其次,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重要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促进社会公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规律告诉我们,社会公平状况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当社会相对公平时,社会各阶级、阶层和社会成员就能够和睦相处,相反,社会不公平程度加剧时,社会成员关系必然紧张,社会矛盾必然凸显,甚至激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就难以持续。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利益格局伴随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步趋向公平合理,社会保持了总体的和谐稳定。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为此,中央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诸如取消农业税,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加大公共卫生的投入,加快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落实,建立覆盖农村居民、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实践证明,这些促进社会公平的方法和措施实是顺应民心,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之举。由此可见,公平既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内容,又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和关键。

  三、实现社会公平,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方面

  (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奠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这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他们对社会公平的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好的物质条件。没有生产力的持久发展,就不可能最终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因此,新世纪新阶段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以实现更高水准的社会公平。

  (二)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解决公平问题必须置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之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既面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又要为消除因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产生的不公平现象付出巨大努力,因而实现社会公平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社会只能为个人提供的主要是大环境和发展的机会,不可能达到分配结果的完全平等。我们所要达到的公平是相对意义上的公平,是既能够反映群众的要求,又是在今天的条件下能够逐步达到的公平。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兼顾并协调好不同地区、行业、阶层、群体的利益,需要进行很长时期的艰苦努力。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的发展,公平问题将得到较好的解决,使我们得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保证。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必然导致有起有落,有强有弱,有富有贫。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在消费资料分配之前就要作相应“扣除”,以安排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基金的观点给予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我国近年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就业形式日益多元化等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使每一个人都能享有社会保障而无后顾之忧,尽快实现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胡锦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2017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篇三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4年11月17日教育部下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下,开展好形势与政策教育,能促使大学生群体更好地了解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更好地理解我们党根据形势变化而制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更好地增强他们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归属感,更好地弥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因此,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成为大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状

  一直以来,高校都十分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本科各个年级,形势与政策课程实现了全面覆盖。有的学校,学生几乎每学期都能接受至少18个学时的课程学习。通过《形式与政策》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当今世界基本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明确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作用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丰富所学知识,是专业学习的一个有益补充。同时,通过形势政策课的学习,广大学生学会了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正确领会了当前的政策和方针,明确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明晰了政治方向。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工作得到全党、全国、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也受到大部分学生的好评,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高校中,承担《形势与政策》主要教学任务的基础部(教师),几乎以理论说教为主,忽略了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和学习兴趣点,造成了教育给予与教育需求的脱节,在知识获取上起不到预期作用。此外,许多高校仅仅依靠形势政策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工作系统以及相关党团组织联系沟通不密,未能利用好党团组织生活会、社团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及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忽视了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第二课堂”,形势政策教育不能收到全面的效果。

  二、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的问题

  整体看来,高校的形势政策教育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弱、时效性差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两大板块是“形势”和“政策”。“形势”版块教学内容包括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态势,“政策”即使指党和国家根据国际国内诸多形势的变化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和对策。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势必是动态的,具有时效性极强的显著特征。但是,形势的变化具有瞬时性,往往超出了课堂教学的进度,因而,很多教学内容尚未实施就过时了。所以,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必须要不断调整,及时更新,才能给予学生最新的知识信息。

  (二)师资配备短缺制约了形势政策课的有效开展

  在很多高校,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量较重,教学任务一般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在兼职教师中,大多是从事行政和党务工作的领导,或是在一线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或是行政单位的职员等。因本职工作对他们时间和精力的牵扯,他们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投入相对不足,还有部分老师认为形势政策的课堂教学高投入、低产出,备课不认真,授课无激情,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不够先进,有待改善

  在教学手段和方法选择上,许多授课教师仍然采用单向灌输教学法,较为传统。讲授内容一般由教师事先选好,以ppt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在课堂上,任课教师倾向于“一言堂”,以口头说教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参与课堂的机会很少,课堂氛围呆板沉闷。在课外,教师也极少组织讨论和其他课外活动。这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导致逃课现象越来越多,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点,越来越不重视《形势与政策》课。

  三、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对策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两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强大的育人功能。 新形势下,高校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教育和育人水平,高校应在思想上加强重视,进一步明晰课程定位,并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以课程建设为重心、以育人为本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一)以课程建设为重心

  提高思想认识,明晰课程定位。中宣部和教育部曾发文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高校应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将形势与政策教育真正内嵌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中,确保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教学管理上,加大对课程设置、教学时长、教室安排以及教学评估等各个环节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落实相关规定,加大组织力度,将教务处、学工部(处)、思想政治教学部(院)、团委、其他学院等相关单位协调到教学实践中,各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各负其责,以规范的工作机制,将形势政策教育真正纳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来。

  丰富课程内容,提升针对性。《形势政策》课的课程素材很多,涉及到国内国际的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方方面面。因而,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应从90后大学生的思想热点出发,有的放矢,加强对理论重点和时事热点的传授,以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育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引导他们对党和国家根据形势变化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认同与维护。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重要部分,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因而,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能够增强教学教育效果。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和填鸭式的授课局面,要在课堂中运用情景式提问、模拟问答等形式开展启发式教学,同时,要留足一定的课堂时间用于师生的互问互答,由单向灌输法向双向互动交流法转变,营造灵活多样的课堂氛围。这样能够使“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得到较好的结合,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形成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

  (二)以育人为本为核心

  十六大以来,党在教育上强调要体现科学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中,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是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育人效果,核心是要以育人为本。

  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的原则。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立足于把学生喜不喜欢,学生接不接受,以及学生的喜闻乐见作为出发点。同时,要依靠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调动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全过程中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好学。

  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坚持使用一切手段让学生满意的原则。对学生负责,让学生满意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学校可以使用行政手段,成立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整合教务处、学工部(处)、思想政治教学部(院)、团委等各部分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校还可以组织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社会实践等的结合,坚持“走出去”,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让学生感知形势与政策,以保证学生满意,以保障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以素质教育为中心

  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形势与政策教育是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对于大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开展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教育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形势,教育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升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同时,加强对大学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准。通过对“八荣八耻”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提升了他们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为内涵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助于增强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形势与政策》课程以大学生所处的国内外形势作为教育素材,同时坚持主动启发式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和调动他们主动关心、主动思考、主动摸索的学习习惯,增强了主观能动性,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智慧和潜能。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两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强大的育人功能。为提升教育和育人水平,高校应在思想上加强重视,进一步明晰课程定位,并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以课程建设为重心、以育人为本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中心。


猜你喜欢:

1.2017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论文

2.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

3.2017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

4.大学生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5.2017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3000字

282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