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2017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论文精选3000字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品德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大学生都不重视该门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篇一:《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的对策》

  摘要: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目的在于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的形势,深刻理解并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培养并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增强大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该课程以特定时期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和国防领域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具体重大事件为对象,对其做出正确分析与判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本文就该课程教改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教学 改革

  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应将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列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认清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实效性,这既是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状况及其教育的整体效果是好的,但尚未完全达到其应有的目的,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主要有:

  (一)认识不到位,教学效果和现状不容乐观

  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是阻碍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的首要问题和症结所在。有人认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和辨析社会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现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空前普及和发达,大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自我教育,开设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多余的;也有人认为,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涵盖有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内容,而且贯穿于党团活动之中;还有人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只需在部分年级“阶段性开设”;等等。这些片面的认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这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使得该课程教学的效果和现状不容乐观。

  (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师发展缺乏具体的刚性制度如:目标不明确,实际待遇偏低,教学岗位缺乏吸引力,教师队伍的准入条件不明确,在现实中造成了对教师队伍素质、价值的取向,使整个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师队伍的思想不稳,给教学和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兼职教师首先要保证本职工作,专职教师在职培训脱节或缺失,学术交流机会相对有限,使专职教师的学术视野趋于落后和狭窄。能够投入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上的精力非常有限,所以,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三)教学方式、手段单一落后

  长期以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落后。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者自我价值认识的不足使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就是“形式任务教育”。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虽然是一个具体的情况较多然而注重讲理论却并非结合实例、具体情况来开展授课,能够给予学生提供实际帮助的不多,针对性不强。在教法设计上传统的灌输方法运用得多,入情入理的分析不够,即便是某些典型事实的案例解析,也缺乏透彻的说服力,教法设计没有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实效性差。

  (四)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缺乏统一教材,教材的编写往往滞后于现实

  表现在与政策出台、时局变化乃至各种媒体宣传相隔的时段太长,显然,如果一种“形势热点”已经“冷却”了才进行教学,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教材的滞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授课内容基本靠授课教师自己通过各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搜集、整理。因此,同一学期,同一年级,授课教师不同,往往授课内容也不一样,使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失去了本应具有的严肃性,也失去了本应具有的重要地位。

  二、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原因的分析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及其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授课教师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难度大,就是一些长期从事这门课教学的老教师也感到上好这门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受形势变化的影响,该课的教学内容变化较大,教师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收集最新的资料,研究新的问题,使教学内容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否则教学就失去了时效性。教师忙于教学,科研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这方面的科研论文发表的渠道也较少,因此,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再加之这门课程学科界限不明显,还有相当多的人对该课及任课教师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这门课谁都能上。而这门课一般是大课,学生多,教师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因而对任课教师都具有非常大得挑战和压力。

  三、针对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一)转变观念,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建议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设置的必修课。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意见》,对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具体规定。我们高校应以此规定为依据,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作以下改进。各级领导一再强调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很多人思想深处对这个课不重视,我们不要求格外的重视只是想他和其他的专业课一样,放到同等的地位。

  (二)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提高教师教学技巧

  精选教学内容,活用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讨论课,自主创新课(让学生自己主讲),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这些课堂教学的设置和主持都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样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加大对教师的学习培训,接触社会。增加同行交流。每有重大事件鼓励学生积极参撰写相关的调查报告和论文。

  (三)需要探索实践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的新模式、新方法

  建立“理论+实践”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突出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主题教育思想,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工作在实效上取得新突破;社会实践是学生在课堂教学和教学实习之外,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主要包含以感恩父母、回报家庭为导向的家庭角色体验活动,以认知社会、了解社会为导向的各种社会角色体验活动,以发展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各种专业素质拓展活动等类型,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四)建立形势与政策师生沟通的网络平台

  这门课的教学利用多媒体和网络采用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既保持了讲授教学模式的优点,又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具有声情俱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信息量大,吸引力强的特点。但是我们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双主教学”的要求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多样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外交流和辅导,以及学生对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意见。社会上,国家现在都有信息收集处,比较重视基层的思想和动态。

  (五)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方法方式上作文章,这是一般的教学规律。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内容的广泛性、纷繁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方式应灵活多样:(1)加强专题讲座教学。专题讲座教学能够在单位时间内,系统地、完整地讲清问题,给学生一条清晰的脉络。搞好专题讲座,要相配套地对课时安排、教学单位进行相应地调整,每周一课时,调整为两周或三周集中学习一个专题,教学单位也由单个教学班调整为3—5个教学班集中学习。即节省教师资源,又形成一种学习的大氛围。(2)大力倡导参与式教学。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从其性质而言,要求学生参与性较高,课堂上学生发言、提问、讨论的频率较其他课程高,要将参与式教学延伸、拓宽,必须广泛开展课堂讨论,教师应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和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气氛。开展参与式教学,要控制好课堂规模,以单个教学班为最佳。(3)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中的作用和效果。当今时代,以网络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发展。年轻的大学生热衷于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生活,上网浏览获取信息,已成为他们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一种主要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图文并茂,易为学生接受,其生动形象的特点,更能起到行之有效的效果。要搞好这项教学,教学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设施到位。

  (六)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教材体系

  教材建设是课程体系完善和规范的前提和基础,有了教材,才能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才能在教学的环节和过程中开展教学研究。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内容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教材适用时间很短,这就给教材编写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教材要与时俱进、实用,应该根据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特点,构建教材体系,成立由授课教师组成的中心备课组,中心备课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学习每个专题前编写出专题辅导材料,及时送到学生手中。

  (七)积极探索,完善考核制度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具有知识性、时效性、现实性等特点,决定了该门课程的考核制度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角度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灵活运用考核方式,既不能对现有的考核方式一棒子打死,全盘否定,也不能用一种固定的万能的考核模式。应根据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特点,大胆探索其考核方式,现在每年暑期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已成为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利用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社会调查,写好社会实践报告,这也是一种考核方式。它不仅能测评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测评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之,在新时期,形势与政策教育应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联系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改进教育教学形式,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拓展课外教育教学渠道,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崔景明,刘瑞平.“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形式及实践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侯慧君.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J].沈阳干部学刊,2007.

  [3]郭 蓉.形势与政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06.

  [4]施节敏 孙兰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9,(6):56.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l6号.

  [6]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z].教社政 [2004]13号.

  [7]周 静.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 [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5):60.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篇二:《增强民族融合,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少数民族的向城市聚集。由于经济生产水平、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差异,城市少数民族许多仍徘徊在城市社会边缘,难以融入现代都市生活。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逐步消除阻碍少数民族融入城市的各种障碍,促进民族关系的融洽。

  关键词:少数民族;城市;融合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城市,与此同时他们的社会融合困境也开始凸现出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之间基于民族差别而产生的矛盾问题。因此,城市民族问题也就指城市各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民族之间的差别而产生的民族矛盾。如果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的融合问题解决不好,民族差异过大,就有可能演变为民族问题。积极促进少数民族人口融入城市生活不仅事关社会安定,更事关国家统一。

  一、少数民族人口现状分析

  社会融合,也称社会融入,是国际移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国际移民理论认为,由于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文化差异,移民往往会表现出一种“非整合”现象。社会融合具体包括经济融入、社会适应、文化接纳、心理归属以及身份认可。社会融入既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结果。[10]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特征伴随在社会融合的整个过程中,显著地影响着社会融合的有效开展。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对少数民族人口的城市融合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少数民族人口经济融入程度低,融合能力有限。少数民族人口的城市就业带有浓重的复制性,往往扎堆重复本民族已经开拓的行业,就业领域少,收入类型单一。主要从事民族餐饮业、出售民族土特产和工艺品及建筑、加工等行业。其次,社会交往规模小,社会适应能力差。少数民族人口在人际交往上过度依赖同族人群,与其他民族交往少。再次,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接纳困难。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口由于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的存在,使得他们在文化上与汉族居民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人口对城市的文化接纳程度。最后,心理归属程度低,身份认可存在障碍。

  二、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中融合困难的原因

  对于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中融入困难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宗教氛围的缺乏,增加了少数民族人口的融入困难。在宗教信仰方面,中东部地区与民族地区有较大差异,中东部地区的汉族基本不信仰宗教,而许多少数民族都是全民信仰宗教,少数民族人口进入中东部城市后,常常因为没有足够的宗教活动场所、无法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而苦恼。[11]在城市生活得少数民族人口在宗教信仰方面常常受到诸多限制,如伊斯兰教在饮食方面需要清真食品,而城市的清真饮食非常有限;在日常活动方面他们需要到清真寺去做礼拜,但是城市清真寺的建设和保护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宗教活动的需要。而这些使他们在生活方式、文化和心理认同上存在困难,限制了少数民族人口融入城市的程度。

  (二)自身的文化素质以及专业技能不足,制约了少数民族人口的融入水平。部分少数民族人口自身携带的人力资本禀赋较低,不仅文化素质低下,语言能力较差,而且专业技术缺乏,缺少竞争能力。[12]少数民族人口由于受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他们之前许多人没有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更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十分有限,就业竞争力低,就业范围小,就业重复性高,如伊斯兰教的人员大多从事餐饮和服务行业,收入水平普遍不高。而受到自身经济状况的限制,他们的城市融入也较困难。

  (三)城市居民的偏见与歧视,限制了少数民族人口的城市融入。由于对我国少数民族政策学习宣传不够,少数城市居民由于对少数民族缺乏了解,在传统的民族歧视的残余观念的影响下,对少数民族人口采取了一种排斥的态度。一些城市居民总认为他们落后、不讲卫生、缺少教养等,不愿意不喜欢主动与他们打交道。城市某些用人单位也会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少数民族人口,害怕麻烦而不愿意雇佣他们。这种偏见和隔离,使得少数民族人口的社会交往受到限制,还停留在族群之间的交往,交往范围小、层次低,制约着少数民族人口的城市融入。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供公共服务,营造民族氛围。政府应增加少数民族公共服务,加强清真寺等宗教活动场所的保护和建设,提供必要的民族日常生活必需品,方便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同时还要加强民族文化娱乐活动的宣传和组织,丰富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应该充分运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技能素质高的人口,在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上均有明显的优势,也更加具有现代意识和市民观念,更加容易融入城市社会。因此,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必须不断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吸纳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大力开展民族社会工作服务,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和发挥自身潜能。

  (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增加少数民族人口就业。现在文化消费的趋势日益盛行起来,而利用文化资源能极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少数民族尤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发掘、开发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不仅能够解决一定少数民族人口的就业问题,而且弘扬了民族文化,增强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同时还能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提高,提升城市形象。

  (四)扩大社会交往,建立新型城市民族关系。以社区为依托,通过不断加强社会交往教育,开展社区互助活动,使少数民族不断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增强少数民族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增进少数民族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使少数民族和城市居民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合作与支持的新型城市民族关系。

  参考文献:

  [1]汤夺先.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论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2]胡书芝,吴新慧.生存在边缘——对青年农民工社会融入状况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04,(2).

  [4]汤夺先.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J].民族研究,2006(1).

  [5]隋青.在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少数民族加快发展[J].中国民族,2004,(04).

  [6]张鸿雁,陈俊峰.中国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与对策创新[J].社会科学,2004,(6).

  [7]田敏.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0).

  [8]胡联合,胡鞍钢.民族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机理分析[J].人文杂志, 2008, (4).

  [9]陈纪,高永久.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研究方案[J].广西民族研究, 2008,(4).

  [10] 胡书芝,吴新慧.生存在边缘——对青年农民工社会融入状况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04,(2).

  [11] 徐合平.论城市流动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J].兰州学刊,2008,(6):82-83.

  [12] 汤夺先.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J].民族研究,2006(1).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篇三:《试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征》

  摘 要:“形势与政策”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载体。但是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还面临着许多困惑与难题,最基本的问题如对“形势与政策”课特征的把握不准确。解决此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其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并坚持“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政治课;理论课;宜粗不宜细

  “形势与政策”课(以下简称“形策”)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载体。自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意义及做法等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后,我国不同层次的高校均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还面临着许多困惑与难题,最基本的问题如对“形策”课特征的把握不准确。如何讲授好“形策”课,使之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条件下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广大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认真学习和钻研授课大纲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形策”课的性质、特点以及基本的讲授原则。

  一、准确把握“形策”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

  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这是讲授好一门课程的前提。因为课程的性质统领着整个教学过程,并且是直接决定教学能否达到课程设置预期目标的最主要因素。

  顾名思义,从“形势与政策”的名称来看,这门课程是讲解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但从内容来看,“形策”课的教学内容极为宽泛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方面,教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与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形策”课教学内容变动性很大,其时效性表现更为直观和强烈,教学过程中对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风云变幻的形势跟踪十分紧密。但是如果据此认为“形策”课从属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教学体系,那就大错特错。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最基本的依据并不是课程的名称或教学内容,而是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事实上,“形策”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地决定了该门课程作为政治课的性质。即课程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及时准确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科学认识党与政府在特定时期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自觉地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地在中共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换言之,政治性为“形策”课最基本的特征。

  准确把握“形策”作为政治课的性质对于处理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有助于明确实现课程设置的育人目的。众所周知,因为社会阅历的不足、理论武装的不够,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社会格局,面对国家建设和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困惑、挑战和难题,处于青春期的部分大学生有很多思想和现实上的迷茫和问题,尤其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正确诠释时代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浅出地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认知上的科学,特别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人们思想观念、道德选择、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好地将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关注和回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面对如此艰巨的历史使命,授课教师只有在准确把握“形策”课程性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课程设置预期目的。

  其次,准确把握“形策”的课程性质有利于正确处理这一课程教学中知识性与思想性关系的问题。如前文所述,“形策”课最基本的特征是政治性,但该课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也充满了知识性。尽管“形策”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围,但“形策”课的教学不是单纯的理论性教学,不能局限于空洞的理论说教。因为该课程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科等密切相关,既涉及有现实问题,也有历史问题;既有国际风云,又有国内形势,其所涉及的知识之广泛是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不具备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教育。当然,“形策”课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以事说理,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外,“形策”课在加强现实教育的同时应重视历史教育。因为,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必须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重视现实教育才能有鲜活的生命力,注重历史教育,理论才能讲清楚,不会止于肤浅和片面。

  二、准确把握“形策”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说政治性突出了“形策”课的课程性质,那么,理论性则强调了该课程在内容上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把握住“形策”课的政治性,还必须把握住“形策”课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形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仅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和教学方法多样性等个性特征,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与政策性等方面的共性特征,这决定了“形策”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必须突出理论课的特点。

  首先,对于涉及的基础理论必须系统全面地讲清楚、讲透彻。“形策”课基础理论的系统讲授是相对于重大热点问题的专题形式和其他如小组讨论、实践参观等形式而言的。之所以强调基础理论部分应系统讲授,是因为形势与政策的基础理论强调理论性、系统性以及连贯性。了解形势与政策理论的一般概念、原理、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脉络,要从宏观和整体上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规律特征。如果缺少对基础理论部分的理解和掌握,只是大而化之地对热点问题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讲解,根本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问题本质探寻的认知需求[1]。当然,基础理论的系统讲授形式也要服从于大学生关于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论的培养和应用这个大前提,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利用正确的思想武器积极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要求学生必须接受教师所讲的单一结论。

  其次,对于重大问题应突出重点专题讲授。通常情况下,每个学期形势与政策课大多以形势报告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安排。专题形式对于热点问题的讲授效果更为显著,因为每学期的“形策”课内容变动比较大,不同热点问题之间虽有一定关联性,但其各自独立性更强。所讲很多内容要超出教师平时研究积累的范围之外,在紧张有限的备课时间内,授课教师比较容易集中精力形成对讲授问题完整深入的认识,内容更能够充实丰富。比如在讲解“全面理解与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应以专题讲授的形式,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全面理解此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及其重大意义三个方面主题鲜明地讲解,这样就会突出该专题的重要性,也便于学生全面地把握此次会议精神及相关内容,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

  三、准确把握“形策”课“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

  在明了“形策”课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和理论课的特点之后,不难得出该课程应坚持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的结论。“宜粗不宜细”是““””结束后邓小平领导全党总结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经验及教训时提出的一个关于总结历史的原则。他指出:“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2]这一原则对于学习和研究历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以此作为讲授“形策”课的基本原则也是合适和恰当的。“宜粗不宜细”是对“粗”和“细”的辩证统一认识。所谓“粗”,是教师在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形势,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领域的认知和了解中建构起来的宏观视角。具体来讲,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以下三点讲授技巧。第一,对教材的内容讲授要有明确的目的感。即以教育引导大学生为目的,而不是就时政新闻论形势而简单地成为“传声筒”。第二,对讲授内容要有清晰的线索感。尽管各个专题看似独立,但都有其内在的关联,讲授时应遵循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和发展走向。第三,在授课中必须要有强烈的现实感。特别是针对比较晦涩的理论问题的讲解,不能“空对空”,必须立足现实,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这样才能引起思想共鸣。

  此外,如上文所述,每个学期“形策”课的课时安排比较短暂,一般为六到八讲,即二十个课时以内。在如此有限地时间内要事无巨细地详细讲清楚半年内国际国内形势及开展政策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是笔者认为在“形策”课中应坚持“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的现实考虑。

  参考文献:

  [1]马宁.当代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特点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2.


猜你喜欢:

1.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2.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

3.关于2016-2017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5.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

282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