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相关论文
货币政策相关论文
货币政策作为总量调控手段其一大特点便是对整体经济影响的全局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货币政策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货币政策相关论文篇一
《 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的影响分析 》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货币作为一项创新型的支付工具,以其方便快捷的优越性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和发展。但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带来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尤为明显。本文将电子货币引入传统货币政策的理论分析之中,深入探讨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我国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具,对策建议
从货币的发展历史来看,货币先后经历了实物货币、金融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趋势势不可当,货币形态演变的速度明显加快,各种各样的电子货币应运而生,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从纸币向电子货币过渡的关键时期。虽然目前电子货币只具有有限法偿地位,尚无独立信用创造能力,但是随着电子货币在虚拟空间中的广泛应用,网络空间经济活动将会进一步发展,这反过来会加深人们对电子货币的信任程度,从而加速电子货币对传统通货的取代,并且促使其逐步脱离与实体货币的关系。一旦电子货币完全取代了一般的通货,由于其发行和流通不需要任何载体,这时的货币将变成只是一个抽象的计价单位,不再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虽然这种以崭新技术支撑的货币形式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支付习惯,但与此同时,电子货币的发展必将对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提出挑战,也给央行的货币体系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因此,探讨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调控政策的影响,可以为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有助于中央银行运用合理的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以实现最终的政策目标。
一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在国际上,对于电子货币比较权威的定义是巴塞尔委员会1998年发布的,即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所谓“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硬件或卡介质)中可用来支付的价值,如智能卡、多功能信用卡等。而“预付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或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称作“数字现金”。
货币政策目标有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之分。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长期以来已经为各国所接受。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连接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桥梁,也是机构和公众预期设定的“名义锚”,帮助公众了解决策者的意图和政策优先性。总体来说,中介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两类。其中数量指标主要包括货币量、信贷量,以及各种定义的国民收入等;价格指标主要包括各种利率、汇率、汇率价差和利率价差等。本文主要分析电子货币对利率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1.电子货币对利率的影响
利率是指借贷期满的利息总额与贷出本金总额的比率。新剑桥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认为,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在投资和储蓄这对实际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利率的变动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当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时,利率上升必将使货币资本向借贷市场大量流动,而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必然会对利率的上升幅度和上升期限有所限制,使得利率上涨额不至于太高,上涨期限也较传统货币大为缩短。反之亦然。所以,在电子货币大幅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的供求状况能更快地达到均衡水平,这也使利率的变化幅度变得更小,浮动期限更短。
随着电子货币的出现,一方面,电子结算技术的运用使得人们进行资产转换的交易成本降低,获取现金的方式变得直接、便捷,而且电子货币的运用会增加了人们对提取现金方便程度的预期(如可随时通过ATM取款,不必考虑在银行排队等待的问题),这也会减少居民的货币需求余额。另一方面,由于电子货币没有独立的信用创造能力,这使得居民对电子货币的需求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这两方面的因素会导致利率的波动。而利率的微小波动又会引致人们对未来经济预期的变更,从而导致货币需求的较大波动。这样金融当局在利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影响利率而实施货币政策时,会由于之前所述的反作用而使利率的传导作用减弱。
2.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是指在某一时点上(如年终)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根据国际通行的方法,将货币按照流动性强弱进行划分,我国的货币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M0、M1和M2。M1是指流通中的通货量与一定时期银行活期存款之和。电子货币的发行方式和结算方式直接导致经济体系中货币供给渠道及货币供给机制的变化,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控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代直接影响到现金的减少和活期存款的变化,对M1影响很大。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电子货币对M1的影响。
现代银行体制下,存款是通过对基础货币的再创造过程而产生,货币供给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基础货币等于流通中的通货加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数量。因此,电子货币对流通中通货的替代作用通过三个途径影响M1。
第一,通过流通中的通货数量的减少而影响M1。电子货币的替代作用使得基础货币减少,但对利率的本身并无直接影响,前面已经有过讨论,只是使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
第二,通过改变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数量而影响M1。商业银行作为作为直接货币供给者,其进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存贷活动、提供货币供给数量,都建立在基础货币这个基础上。基础货币及其增减变化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增减,从而决定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而电子货币对流通中通货的替代作用使得这种能力减弱。电子货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使传统的基础货币的结构和内涵受到冲击,如果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的通货只是完全的替代作用,那么只需将电子货币余额加入基础货币中,即基础货币应由存款准备金、流通在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和电子货币余额三者构成。但是,由于目前发行的电子货币的机构不是中央银行,因此,电子货币还没有起到对创造货币起作用的高能货币作用,也使得它的货币创造能力与传统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不同。
第三,通过货币乘数对M1产生影响。货币乘数的作用将使传统定义下的货币供给量产生波动。银行间竞争加剧,会适当减少超额准备金,而流通中现金的日益减少,会使现金与存款比率大为缩减,从而使货币乘数加大。因此,货币乘数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将使货币供应上升,但乘数中各个因素的不确定性会使货币供应量的测度和控制难度更大。
二电子货币对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1.电子货币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的影响
在传统金融领域中,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或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从而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工具中最猛烈的工具之一。
电子货币的使用降低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电子货币提取较高的法定准备金,以减少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及中央银行地位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但目前许多国家并没有对电子货币的发行征收存款准备金,因而电子货币将会取代一部分有准备金要求的储蓄,这无疑会使其在存款准备金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同时,因为准备金是无息的,缴存准备金就意味着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机会成本和融资成本,为了减少这种成本,电子货币的出现为它们提供了新的手段。这样一来将会破坏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机理,使央行通过增加或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倍数收缩或扩张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减弱,形成所谓的“流动性陷阱”。而且,这也意味着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不再趋于稳定,变得难以预测。
在电子货币流通情况下,一方面,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报告其准备金和存款状况的时滞缩短,中央银行更能随时地监测社会的货币供求状况,调节法定准备金率将更为及时、科学和充分;但另一方面,其发生作用的时滞也将会相应缩短,即银行信用的扩张和收缩效果在短期的时间内便可显现出来。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种调节措施的作用和效果将会更为猛烈。
2.电子货币对再贴现政策的影响
再贴现政策是指当商业银行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中央银行对此所做的政策性规定。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可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信用创造能力,其作用和金融机构对再贴现率的依赖程度成正比。
当电子货币能够被商业银行自由发行时,即使中央银行提高了再贴现率,商业银行仍可以扩大电子货币的发行来缓冲由于再贴现率提高而带来的贷款规模缩小的压力。如此一来,电子货币给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的低成本额的融资渠道,使货币资本之间的转化变得更加容易。所以,为节约自身成本,存款机构将会尽量减少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或贷款。因此,本来就被动的再贴现率政策的作用在电子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进一步被削弱了。
3.电子货币对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给量的政策行为。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可以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的现金或银行的准本金,也就使基础货币相应增加或减少并进而通过乘数作用来改变货币供应量。
在传统的经济中,通货的发行总是由中央银行所垄断,但从目前情况看,电子货币的发行打破了这种垄断,电子货币往往是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专门的发行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发行。因此,电子货币对通货的替代作用,将导致银行的“铸币税收入”大幅减少,这就会使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大量缩减,因而有可能使中央银行因缺乏足够的资产负债而不能适时地进行大规模的货币吞吐操作,从而减弱公开市场操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在外汇市场急剧变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必须相应进行买入或卖出外汇的操作以保证汇率稳定。资产负债规模的缩减可能导致中央银行无法进行“对冲”操作,使本国汇率和利率受到较大的影响。另外,在电子货币大幅使用的条件下,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时滞将会大大缩短,对货币供给调节更为迅速。
三应对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对策
1.规范电子货币发行主体行为
目前,电子货币的发行不像传统货币一样由央行垄断,其发行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市场上流通的电子货币种类繁多,绝大多数是由商业银行甚至企业及网络公司发行,导致央行难以控制发行主体的行为。因此,只有规范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行为,加强电子货币的监管才能提高央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
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一是对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建立准入机制和破产清算机制,但其准入门槛不应设置得过高,因为对准入门槛过高会限制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企业步入电子货币发行行列,而高科技恰恰正是电子货币发展的原动力,适当的准入机制既能促进竞争,又能防止一些不合格机构鱼目混珠。二是对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建立类似于银行准备金制度的担保机制,即要求电子货币发行机构所发行的电子货币余额有相应比例的安全资产如国债等作为其担保。这样也可避免当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出现流动性危机时,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
2.采取“多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
电子货币普及过程中,货币乘数变动的随机性增强,造成了货币乘数的不稳定。尽管货币乘数本身就有动态变化的特征,但其运动具有“循环性”的规律,随着电子货币数量的增加和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货币乘数动态变化中又叠加了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央行预测货币乘数的变化,进而通过调整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难度加大。如果央行仍然仅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目标恐难实现。因此,央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不应采用单一的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应同时考虑选择其他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加强央行对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可测性,这样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加强国际间彼此的协调与合作
电子货币具有高流动性、低成本和虚拟性的特点,并且大多数电子货币是通过网络媒介实现其支付或流通的。因此在网络金融条件下,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将不可分割交织在一起,资本的国际流动远比传统环境下更方便。
在短期资本流动中,贸易性流动和金融性资本流动比较稳定,并且其影响相对有利。而以投机性资本为主的国际贸易则最受国际金融界和各国货币当局所关注,原因在于其流动规模巨大,变化速度快,对一国乃至世界经济金融造成的影响深刻而复杂。电子货币的全球一体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由此带来的风险也在所难免,并且这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递性,它的危害要比传统货币时代要大得多。因此,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如何构建电子货币风险防范体系和国际协作机制,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电子货币跟踪监控技术,防范和化解电子货币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建.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周光友.电子货币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周虹.电子货币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BIS. Risk Management for Electronic Banking and Electronic Money Activities[R],1998
[5]陈雨露、边卫红.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1)
[6]周光友.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6(4)
[7]王磊、莫逸红.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体系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0(9)
货币政策相关论文篇二
《 日本货币政策与货币乘数研究 》
摘 要:“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陷于长期停滞的泥潭。作为应对措施,日本银行试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但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乘数下降。本文从影响日本货币乘数的因素入手,分析了日本货币乘数下降的原因。
关键词:日本货币政策 货币乘数 原因分析
一、“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经历了“失去的十年”,经济长期停滞不前,通货紧缩,货币供给低迷。为了摆脱困境,日本银行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试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走出通货紧缩的泥潭,增加货币供给。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银行频繁变更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和政策操作目标,采取持续宽松的金融政策。
1991年7月11日,日本银行公布将公定贴现率由6.0%下调到5.5%,随后经过9次调整,至1995年将公定贴现率下调到0.5%的历史最低水平。1999年2月12日至2000年8月11日,实施了为期18个月的“零利率”政策。在此期间日本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为无担保银行隔夜拆借利率。这期间无担保银行隔夜拆借利率曾降到0.02%的低水平,若除去手续费支出,利率几乎为零。
在“零利率”政策调控无效的情况下,2001年3月19日至2006年3月9日,实施了为期约5年的“量化宽松”政策。日本银行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转变为日本银行准备金存款账户余额。根据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所制定的余额目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长期国债,增加金融机构在日本银行的活期存款余额,并诱导无担保银行隔夜拆借利率接近零,以此来增加货币供应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日本银行准备金存款账户余额目标由2001年3月19日的5万亿日元不断提高,2002年10月30日达到15-20万亿日元,2003年10月10日为27―32万亿日元,2004年10月20日达到30―35万亿日元。
根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由中央银行增加的基础货币将通过货币乘数过程成倍地增加货币供应量。但是,日本银行出台的政策并没有对增加货币供应量起到明显的效果。1991-2001年,日本的基础货币增长了95%,但货币供应量(M2+CD)的增长率仅为30%。从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2001-2003年,日本的基础货币增长率(前年比)分别为14.6%、22%和16.9%,而货币供应量(M2+CD)的增长率(前年比)分别为3.1%、2.9%和1.6%。可以看出,日本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乘数下降。日本的货币乘数在1991年2月达到了13.2的峰值以后,从1992年开始持续走低,2002年末下降到7.2。货币乘数的下降,降低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的相关性,因此日本银行虽然增加了基础货币,但却不能使货币供应量按相应比例增加。
二、影响日本货币乘数变化的因素
根据货币理论可知,货币供给M受基础货币MB和货币乘数m的影响,基础货币是决定因素,货币乘数是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增加基础货币,提高货币乘数可以实现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目标。货币乘数m是货币供给M与基础货币MB之间的比率。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基础货币的增加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多倍增加,故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各国在进行基础货币统计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日本的基础货币包括日本银行存款准备金、日本银行以外各经济主体持有的银行券以及流通货币。
货币乘数反映了基础货币之外其他因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本文将运用下面的模型分析影响日本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
模型中,R表示日本银行存款准备金、C表示现金、 D表示银行存款、 r为日本银行存款准备金与银行存款之比、c 为现金与银行存款存款之比。现金C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家庭部门持有现金、企业持有现金和银行持有现金。根据这一模型,r和c将影响货币乘数m的大小,与货币乘数为负相关关系。
日本的c (现金与银行存款之比)在20世纪80年代缓慢下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存款利率的下降而转为上升的趋势。r (日本银行存款准备金与银行存款之比)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比较平稳,从1999年以后其变动极大。在一般情况下,若其他条件不变,随存款利率下降人们更加偏好持有现金而不愿将现金存在银行。根据模型,其他条件不变, c(现金与银行存款之比)和r (日本银行存款准备金与存款之比)上升将导致货币乘数下降。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货币乘数变化比较平稳,保持在12-12.5之间,“泡沫经济”后期,由于企业持有现金与存款之比的下降使得货币乘数增加。1991年第四季度由于法定准备金率的下调,使货币乘数在1992年第一季度达到峰值。1992年以后货币乘数持续下降是以家庭部门持有现金贡献度为特征的。20世纪90年代家庭部门持续增加现金在资产组合中所占的比率,使得家庭部门持有现金与存款之比持续上升。从货币乘数达到峰值的1992-2001年末,在影响货币乘数下降的因素中有一半是家庭部门持有现金所贡献的。1992年2月在实施所谓的“零利率”政策后,企业持有现金的贡献度也很大。考察1999-2002年间货币乘数的变化可以发现,银行准备金因素的贡献度很大。各因素对货币乘数影响的贡献度可参考下表。
三、日本货币乘数下降原因
(一)低利率政策本身降低了货币乘数
市场利率是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将增加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各经济主体将尽量减少所持现金;相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也随之下降,当市场利息接近于零时,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也将变为零,此时持有现金和持有银行存款并无多大差别,人们会储藏充裕的现金。从1991年7月1日开始,日本银行陆续降低公定贴现率,到1995年9月8日降到0.5%的历史最低水平;1999年2月12日实施“零利率”政策后,定期存款利率进一步下降同时现金增长,1999年末现金与存款之比上升为9%以上。20世纪90年代的利率变动对非银行部门的现金以及存款的相关金融资产造成影响,现金与存款比上升,家庭部门现金持有率上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最大,并成为信用乘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通货紧缩预期与货币乘数之间的关系
名义收益率固定的金融资产的实际收益率等于名义收益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典型的名义收益率固定的资产―现金,其收益率由通货膨胀率决定。当消费物价水平下降时,持有现金的收益率将增加,即使名义利率降到零,消费物价水平的变化率也会使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发生变化。在实物投资的收益率低、消费者物价持续下降使得持有现金比实物投资更为有利。这种情况下,家庭部门不会选择股票或公司债券而会更加倾向于增加现金在Portfolio中的比重。由于企业的资金需求少,货币传导机制中通过贷款实现的信用创造进程受阻,导致货币乘数下降。
(三)金融体系的动荡加剧,动摇了人们对银行存款的信任感,对现金的需求增加
本来现金的需求是与经济运行联动的,当经济运行活跃时,现金的需求就会增加,经济运行停滞时,现金需求就会减少。但是,由于金融机构相继破产,存款的风险加大,人们纷纷提取存款将现金储藏在自家的保险柜中。另外,不得不关注不良债权问题。企业净资产的减少,使可用于担保的资产减少,招致贷款的停滞。巨大的不良债权将招致交易对象的不信任感,使原有的交易链条破裂,不良债权的增加将使银行贷款行为更加慎重。此时,贷款的停滞将导致货币乘数的下降。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陈作章.日本货币政策问题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9).
[3]裴桂芬.日本数量宽松型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J].日本研究,2008(2).
[4]宋小梅.泡沫经济破灭以来的本货币政策[J].南方金融,2002(7).
有关货币政策相关论文推荐:
2.关于货币政策论文
5.货币政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