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论文写作指导 > 最新的博士毕业论文写作(2)

最新的博士毕业论文写作(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最新的博士毕业论文写作

  最新的博士毕业论文写作篇二

  浅析高校博士后工作

  摘 要:我国的博士后制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针对当前高校在博士后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逐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最后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博士后工作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高校 博士后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181-02

  1 我国博士后工作现状

  博士后制度是起源于一百多年前西方国家的一种面向高端人才的培养制度,国外发达国家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培养和人才使用制度。在我国,博士后制度于20 世纪80 年代,由邓小平同志根据专家意见,国务院于1985 年批准设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制度,为我国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作出了重要贡献。

  博士后制度主要面向年轻的高水平科研人才,特别是博士毕业后30岁左右是年轻人最具备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此时运用博士后制度给予这种高水平人才提供高端的科研平台和一定的优厚条件,使得这批年轻人能够在不受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独立承担或作为骨干参与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充分发挥年轻人精力充沛,创新能力强的特点,争取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出高层次的拔尖人才。从国家多年博士后制度的发展来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出站人员中逐渐培养了一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973和863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在这种效果带动下,各地高校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予以积极开展和推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配套了优惠的政策支持。例如在进站的经费资助、研究课题、配套经费、国内外访问进修、设备设施配套、家属安置等方面均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

  根据统计,我国的博士后工作的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截止“十一五”末,全国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413个,共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4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58个,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90477人,期满出站46818人。

  2011年,在全国博士后工作会议暨纪念博士后制度25周年座谈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强调了今后的博士后工作将依托重大项目工程培养人才,建设以博士后为骨干的创新团队,大力推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国家将鼓励博士后人员开展创新性研究,让博士后真正实现自找方向、自找课题、自找方法;国家拨付的博士后日常经费要向博士后创新性成果倾斜,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尤其是特别资金资助要向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方向倾斜。这种“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为高校今后的博士后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

  2 博士后工作的问题

  我国自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实行博士后制度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博士后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总体来说,主要问题在于科研经费来源、评价体系不健全、培养体制适应性和后勤保障滞后等方面。

  2.1 科研经费问题

  投入不足主要问题是国家层面投入有限和学校为主体的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管理缺陷。(1)博士后经费供需矛盾是制约博士后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博士后制度建立以来,虽然国家给予了很大的资金投入,但随着博士后事业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博士后招收规模不断扩大,国家的投入已经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例如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强度小,对于博士后来说的吸引力不大,而且申请程序复杂,难度很大。(2)我国部分高校传统计划分配的管理制度给博士后培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科背景的导师往往采取了平均分配生源指标的策略,使得项目经费充足的、需求大的导师往往生源受到限制,而有的优秀博士后则在项目经费上明显不足,这对于开展科学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都是不利的因素。

  2.2 评价体系不健全

  高校的博士后流动站涉及到的学科门类众多,但在科研评价体系上却类似传统的博士培养模式,无法体现多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博士后进站时往往把关不严,进出站学术评议和中期考核标准单一,博士后培养周期不是根据科学研究的周期,而是根据管理周期要求,机制不够灵活。导师往往不是决定博士后培养效果和考核结果的直接推动力,学术评议组和学校管理层面在不了解学科和科研项目特点的情况下却是考核决定力量,导致了博士后出站质量不高,单一管理和考核模式同人才培养多元化、高标准目标产生了矛盾。博士后科研任务有着多重性, 任务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对博士后的评价,仅从体制要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2.3 培养体制适应性

  博士后准确来说,从定义上是无需参加教学工作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这种定义对促进博士后在站期间科研项目的完成,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和自身科学素质的提升等都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不同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人才的质量标准的侧重点不同,有些重在完成课题研究,有些重在选拔学术带头人,有些则重在组合科研教学队伍,也有些重在加强某些学科领域的建设,对于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仍沿用非常具体统一不变的管理模式。从这一点来说完全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不符合人才多样化培养的规律,使得博士后培养无法较好的满足国家需求。

  2.4 后勤保障滞后

  实行博士后制度的目的,是为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博士提供优惠条件,最大限度地使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两年的时间内能够心情舒畅、卓有成效地开展研究工作,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然而,后勤保障滞后是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博士后的“三子”问题始终不能较好的解决(房子、妻子和孩子)。在博士后的生活福利方面,学校虽提供了必需的条件,但随着人们工作环境、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博士后要求改善公寓设施、提高硬件条件等呼声也越来越强烈。而面对博士后的合理要求,高校管理部门在经费来源上存在较大困难。另外,在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配偶工作及子女入托、入学等实际问题的落实方面,始终无法满足当前博士后人员的合理要求。

  
看了“最新的博士毕业论文写作”的人还看:

1.最新博士毕业论文范文

2.最新博士毕业论文范文(2)

3.博士毕业论文范文

4.毕业论文写作心得体会3篇

5.北大博士毕业论文格式

270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