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议论文范文(2)
标准议论文范文篇二
微课程制作思考
摘 要:本文从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分类入手,分析制作微课程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微课程的制作方法。
关键词:微课程 教学 制作;
目前,微课程1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拍摄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由于微课的短小精悍,更能在移动学习2中充分体现它的优势,所以,微课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自2013年开始,青海广播电视大学连续两年进行了大量的微课程的拍摄与制作,拍课的老师有省校的老师及分校的老师。现已部分挂网,分析我校拍摄的微课程,其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因而笔者就微课程进行了一些分析,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一、微课程的概念
什么是微课程?一般认为微课程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其主要特点是时间短,内容精。
微课程研究有三个要素:“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
“为了教学”是指微课程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种理论,而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
“在教学中”是指微课程研究的主要是教学问题,是自己教室里发生的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的假设。
“通过教学”是指教师本人在日常教学中亲自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把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而去专门研究。
教师通过小问题、小课题、小策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为了改进自己的工作,打算追踪解决某个小问题时,教师首先要确定一个小课题,再将课题付之于行动研究,提出小策略,看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微课程研究要求教师在“课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过程中开展研究。 [1]
二、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三、微课程的分类
按照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已经开发制作的微课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类。
1.按素材来源,可分为四类,分别是:(1)教师微课程:一般是指教师根据自己、同行或专家的经验开发的微课程。(2)书籍微课程:根据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开发的微课程。(3)文章微课程:根据报纸、杂志等媒体上的文章或论文开发的微课程。(4)影视微课程:通过电影或电视节目开发的微课程。
2.按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类,分别是:(1)小现象微课程: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叙述、解读和剖析。(2)小策略微课程:在教学实践和学习过程中提炼出的简单、实用、可操作的策略。(3)小故事微课程:通过讲述教育教学小故事,提炼出故事中的教育智慧。以上统称为“三小”微课程。
3.按使用对象,可分为四类,分别是(1)教师:包括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家校合作等;(2)管理者:包括学校文化、队伍建设、教育科研等;(3)家长:包括家庭教育、亲子交流、家校沟通等;(4)学生:包括重难点解析、学法指导、思维训练、情绪管理等。
四、微课程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1.规定时间
拍课前,首先规定时间段,即所有的微课时长为10到15分钟,这种规定严重违犯了微课的理念。微课的意义在于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一个重点问题,或者解决一个重点内容,因而会出现一分钟即可解决问题的微课,如果非要规定时长,那么,如果在10分钟内解决问题了,不足十分钟,又应该如何处理?
2.形式单一
除了在录制教室录制,并没有别的形式,而微课的特点需要用多种形式去实现,比如用二维动画或者三维动画等方式,有些操作类的课程用录屏由老师自己完成,即只有画面,老师配音即可。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为什么一定要在录制教室去完成呢?
3.内容选择不合适
有些老师把一讲30分钟的课分成三个10分钟来讲,说这就是他的微课,这种分时段讲解,本身就失去了微课的意义,还有些老师选择并不是重点内容,或者某一知识点,不过是某一课中的一个小片段,这些想法从理念上来讲,都是很不到位的。
4.拍课前准备不充分
在我们此次拍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部分老师拍课前准备不充分,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没有准备脚本,而某些老师对授课内容不熟悉,导致讲课的过程中,大量的时间在念PPT或者念自己准备的书稿。念书稿别说是拍课,就是在普通的课堂上,也是为所有的学生所反感。所以这样的拍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5.PPT不规范
第一,拍课过程中,老师们用PPT形式讲授最为普遍,但是,综观所有老师准备的PPT,各种各样的都有,没有统一的模板,没有统一的logo,很随意地按自己的意愿制作。第二,PPT的表现也很不好,比如在讲授过程中,当老师说到某个问题时,出现标题,这时候不应该出现解答部分,即当老师在做解答的过程中,让解答部分逐步呈现,这样,给人的感觉是授课过程有一个自然的延续,大多数老师的PPT,呈现过程总是一页一显示,不管这页上到底有什么内容。第三,PPT内容不合理,部分老师的PPT制作得非常“全”,“全”到一直可以念PPT就可以完成授课,即他把授课的所有内容都设计到PPT中。PPT的作用最主要的在于提示,而并非是完全的讲稿,这种太“全”的PPT,也就失去了PPT作为提示的意义。 5.拍课
拍课过程中,老师往往面对摄像机,下面并没有学生听,也就是说,只是为了拍摄,这种没有学生的课堂,缺乏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没有学生,老师讲课也显得十分生硬。在我们拍过的课堂中,来自青海大学的某些老师带学生来拍课,老师准备充分,授课过程中,充分与学生交流,拍出的效果就十分理想。
五、微课程的制作方法
微课程的制作最基础的就是制作好脚本和PPT,关于脚 本和PPT的制作可按如下方法。如果微课程不需要PPT,则另当别论。
1.脚本的制作
1.1寻找素材:从自己的经历中,寻找有价值的素材。所谓“价值”一是指教师自己感觉难忘的、有效果的;二是符合教育规律,操作有创新。
1.2梳理价值点:一方面将一切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删除或精减。如果是故事,只选择一个;如果是策略,选择一个主题的。另一方面对内容进行删减。如关于“理论”的叙述、背景的过多的描述、情感化的语言、成绩与荣誉;不论什么,都要选择有创意、易操作的素材,删掉大家都知道的或都已使用过的。最终删减的字数在300-500之间。
1.3提升价值点:基于基本素材,进行再开发,素材的不同,梳理角度不同。对于故事类需要考虑故事中间是不是还有什么波折?以及是不是还有什么重要的方法,我是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些方法是不是可以梳理出更具普遍意义的做法?能不能拓展到其他人或事的上面?而对于策略类:需要考虑究竟怎么做?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还有如果这样会遇到什么问题?能不能再有新做法?等等。
1.4形成脚本:课程化开发。基于上述的追问,形成了有价值的东西,做成脚本。
2.PPT制作
微课程基于PPT技术,但是与目前的PPT不一样
2.1板与背景:对于基本板,易采用纯白底黑字或黑底白字;特殊情况下,红色、黄色等可用,但不做主体色。
2.2图画与布局:微课程可分为下面三种布局,风格尽可能统一。第一种是画图板,就是以画为主。其中又分绘本板和小人书版,绘本板是画中加字,画中套字,适合于经典故事;小人书板是字画分离,上图下字或上字下图,图画80%,字占20%;适合于电影、经典故事。同一页一般不出现两幅图。第二种是文字板,即字为主。又分为字画板和纯文字板,字画板是以字为主,有图做点缀。纯文字板即没有任何图。第三种是混合板,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2.3字号:基本字号选择40±6:用于正文基本叙述。突出字号需要重点强调的字或句,可大也可小。如果同页出现大小不同的字,反差控制在±20以内,比如小的40,最大不得超出60,防止反差过大。
2.4字体:醒目,字体粗,看得清。多选黑体、方正超粗黑简体、方正综艺体等。少用宋体、隶书、行书等。
2.5字数与速度:每页最多字数35字,如字数太多,则分批动画呈现或明暗呈现。播放速度每秒5-6字。对于思考页面以及过渡页面,根据实际情况留3秒左右的时间。
3.对于操作类课程,多用录屏为易,最主要的是对课程内容的熟悉,讲课前,对内容要反复操作练习,力争做到录屏时准确无误。
需要用二维动画或者三维动画实现的内容,也需要制作好详细的脚本,在制作时,老师与技术人员协商,共同完成,做到多沟通,由技术人员把老师的意图用动画的形式充分展示出来。修改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多修改才能制作出上好的微课程来。
六、结束语
微课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电大系统中大量的学员平时都不能按时到校上课,因而,通过手机,ipad等设备浏览微课便成了最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作为普通老师或者学校技术人员,应该更深入地研究微课程,力争制作出的微课程更有意义,更受学员欢迎,当然,要制作出精品,需要各方面不断地努力。[2]
参考文献:
[1] 微课程
[2]移动学习
作者简介:
司威(1979-)男(汉),籍贯:山东济南,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师;研究方向:网络安全。
看了“标准议论文范文_精彩的议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标准议论文范文
3.标准议论文范文
5.规范的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