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一般格式(2)
毕业论文一般格式
关于艺术的论文范文
艺术跨界与艺术观念的变迁
摘要:在当下的艺术界流行着艺术跨界的时尚,在艺术与时尚之间、在不同艺术种类、不同艺术家之间都不断表现出“跨界”现象。这种艺术跨界现象是社会进入消费时代以后艺术观念变迁的产物,换言之消费时代艺术观念变迁推动着艺术跨界现象的频发。
一
跨界先是从西方工业领域开始的。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福特公司从飞机设计那里获得灵感,开始了跨界设计并生产出一款新型汽车,得到了市场的热捧。到了60年代,跨界概念已跃出了工业领域,出现在西方的艺术界。艺术跨界指艺术的相互矛盾,甚至对立的元素,经过“交叉、融合”从而产生新的质点的过程。艺术跨界在当代中国也得到了快速传播。2010年第六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主题即为“跨界”;2011年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节也是以“跨界体验设计”为主题,为深圳演绎了一场国际跨界盛会。在当下中国艺术界的跨界表现有如下种种:
首先,艺术与时尚的跨界。艺术和时尚具有天然的联系,彼此的跨界和融合为时尚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多的一线品牌公司邀请艺术家使用自己的产品并创作艺术品进行展示,这些跨界活动更多地为这些品牌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佛罗伦萨于1997年举办了一届双年展,这次展览的主题是“艺术与时尚”,由古根海姆的资深策展人贾麦诺·切兰策划,试图寻找一个跨学科的突破口,在当代艺术和时尚的交汇点上加以融合。在中国,首届奥迪艺术与设计大奖就是一个跨界的活动,大奖突破当代视觉、建筑、设计、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界限,“跨界”成为奥迪对艺术与设计支持的独特标签。当然,艺术与时尚的跨界也给企业带来了效益。村上隆曾与LV合作创作出经典的“樱花系列”手袋,为LV带来了上亿美元的进账。当代艺术家丁乙与一线品牌爱马仕合作设计了丝巾,也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其次,艺术门类之间的跨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不然就没有各种艺术的称谓。其实,在原始艺术那里,各个门类之间并没有今天这样严格的界限。古希腊悲剧可以称之为诗,有亚里士多德《诗学》为证。艺术进入当代,艺术之间的界限在消失,各种艺术形式之间在相互渗透。由于超越各种艺术的界限,导致了艺术与非艺术的对立、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对立的消失。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高为杰认为音乐艺术中的跨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比如像移植、改编,或者引用民歌、传统音乐素材来创作等等。他举例说西方音乐一代宗师巴赫便是当时欧洲音乐传统的集大成者,贝多芬也是在传承莫扎特古典创作理念和手法的同时出新,浪漫派的标题音乐很明显,就是音乐和文学的联姻,德彪西正是遭遇了东方音乐,从而创造了他独树一帜的音乐语言等。
最后,艺术家身份的跨界。在人类社会早期本来没有专门的艺术家,每个人都是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活动都融合在日常生活活动之中,喜怒哀乐也都对象化在他们创造的世界里。每个人也都是欣赏者,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也是他们艺术欣赏的对象。随着社会的分工不断细化,有些人可以靠他们自身的艺术本领吃饭了,也就是靠自身的活动可以获取生活资源,可以养家糊口,这时艺术家成为独立的群体,出现了雕刻家、画家、诗人、剧作家等称谓的人。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艺术家的身份也越来越明确,画家可以分为油画家、版画家、国画家等。进入21世纪以后,艺术家之间开始跨界,他们不再局限于原来的艺术家身份,纷纷开始尝试用另外的形式表达自身对世界的理解。刘索拉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作曲家,她也画画,是一个在音乐、文学、电影、绘画、建筑、设计、商业以及时尚界等领域不断跨界的人物。2011年10月21日,歌唱家郭峰以“色块”为主题的个人油画作品跨界艺术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在这次展览中,郭峰为展出的每一幅油画作品匹配了钢琴音乐,让观众们能在欣赏油画的同时,也能倾听郭峰在每一幅作品中音乐感受,在这里“能听到画,能看的音乐”成为现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说:“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和热衷于跨界的人,我的本业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创作,同时也研究中国画论和中国美术理论。但是在这两个本业之外,我现在也做当代的观念和装置作品,同时我也做建筑设计,所以相对来说跨界跨得有点大、也有点多。一个人、一个作者、一个艺术家,在不同界别之间能够比较自由的游走,这是我对跨界的理解。”[1]
二
艺术跨界的现象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艺术跨界是艺术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需要。
首先,艺术发展创新需要艺术跨界。艺术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跨界是艺术创新的一个很重要方面。从艺术的发展来看,一个是历史继承,一个是创造革新,如果一味地强调艺术的继承,只能会导致艺术传统的消亡,因此艺术更需要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艺术流派的更迭,还是个人艺术风格的创新,都离不开艺术跨界和融合。艺术进入21世纪无论在创作实践还是理论批评方面都将是一个跨界和融合的时代。如林风眠“调和东西艺术”,即东西方艺术跨界的主张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他认为东方艺术侧重于主观的表现,而形式的追求不足。西方艺术则形式发达,而内涵不足。这种跨界和综合不是机械相加,而是融会贯通,产生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在2011年北京第六届文博会上,跨界与融合带来的创新趋势尤为明显。当然,跨界并不一定跨了就能够成功,并不是把两个东西硬凑在一起就是好的。跨界需要运用智慧和选择,因为跨界艺术不仅仅是原创艺术品的简单移植,而是由原创艺术家和其他领域的艺术家一起创作而成的具有新质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成为艺术创新和发展长河中的不断更新的艺术因子。
其次,生活品质提升需要艺术跨界。进入21世纪,艺术和生活的边界也发生了变化,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成为时尚。“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提出就是这种现实的理论概括。当代美学家艾迪拉多·德·弗恩特在题为《社会学与美学》的一篇文献综述中指出:当代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aestheticization)过程,以至于当代社会的形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审美化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国际美学学会前主席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说:审美泛化正日益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所谓审美泛化是指对日常环境、器物也包括人对自己的装饰和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中心是生活和审美与艺术的关系的问题,审美和艺术不断地向生活领域扩展和渗透,两者之间的界限不断地消失,日常生活的不断审美化,必然带来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
三
艺术跨界是消费社会的艺术的主要特征,因为生产型社会是以生产为主导的社会,那时的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主体,是他们决定艺术品的存在和方向。在消费社会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生产主体,消费主体决定产品生产和销售,因此艺术创作主导让位于艺术消费。西方社会早在20世纪中叶就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在当代中国正从生产型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过渡阶段。这里讲的消费不是人对物品需要的满足,而是被刺激起来的和被制造出来的欲望的满足,体现了人和物品的象征关系。这就是说,在消费时代,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一定是对商品实用性的消费,即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消费,而是对符号和品牌的消费,是对符号的象征意义的消
费。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把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演变为符号生产的理论。他在马克思的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创建了商品的符号价值理论,这种价值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地位感、身份感和快乐感。这种符号价值是消费社会的产物。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就是通过媒体的强权刺激人们对于虚假的相对需求,即商品的符号价值的需求,给人以自尊心的满足和虚假的自由感受。在当代社会,消费成为了一种文化,我们把它称为消费文化。消费文化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而且成为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在消费社会里,艺术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传统现代主义不管有多么大胆,也只是在想象中表现其冲动,而不逾越艺术的界限。他们的狂想是恶魔也罢,凶杀也罢,均通过审美形式的有序原则来加以表现。因此,艺术即使对社会起颠覆作用,它仍然站在秩序这一边,并在暗地里赞同形式(尽管不是内容)的合理性。后现代主义溢出了艺术的容器。它抹杀了事物的界限,坚持认为行动本身(无须加以区分)就是获得知识的途径。”[2]这些艺术观念的变化体现在:第一,艺术生产成为了商品生产,艺术产品从高尚的地位下降为普通商品的地位。鲍德里亚认为现代性中包含的艺术解放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悖论,那种艺术作为现实的对立面以及艺术作为比生活更高的价值体系已经丧失了它原来的意义。进入消费时期由于界限的消失,艺术成了商品,甚至按杰姆逊的说法理论也成了商品。当然这并不是说理论家靠理论文章来发财,而是说商品化的逻辑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思维。为了适应商品的供求关系,艺术产品就要不断地变换形式以满足大众消费的需要。在消费社会里,艺术的强势不在了,搞艺术的要靠市场吃饭。第二,由艺术产品制造为中心进入了以大众接受为中心,表现在艺术界由对艺术的欣赏变成艺术的消费。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尧斯说过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艺术接受的历史。在传统的艺术生产中,把艺术创作当作生产的核心,创作出来的作品是艺术家创作的产物,哪怕是所谓的艺术精品不一定是艺术流行品,艺术精品获奖之时就是艺术作品刀枪入库之日。在消费社会里,消费者的喜好成为艺术产品的试金石,艺术品被文本所取代。艺术品和文本的区别在于:艺术品是和艺术家相联系的概念,文本是和接受者联系的概念;艺术品有意义的确定性,文本具有意义阐释的多元性。第三,艺术向生活扩展,出现了边界混杂局面。消费时期文化空前扩张,文化的泛化即大众化,使得艺术没有了边界。界限的混杂被伊·哈桑称为“互涉文本”。对于艺术边界混杂,伽达默尔提出了“审美无区分”的命题。解释学观点认为审美经验可以超越历史而存在,对每一个艺术作品具有经验的人无疑都把这种经验整个地纳入到他自身之中,也就是说,纳入到他的整个自我理解中。只有在这种自我理解中,这种经验才对他有某种意义。因此,他提出了“审美无区分”的观点:在审美经验中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分界,理解的运动不可能囿于审美区分所规定的反思快感中。我们应当承认,当一尊古代神像现在立于我们面前时,仍然包含它由之而来的宗教经验的世界。鲍德里亚认为审美泛化或审美价值的扩散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的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已经不再清晰,艺术与生活的不同已经不存在。在传统的艺术观念那里,人们把审美经验作为艺术的尺度,将“艺术”和“非艺术”截然分开,并且把艺术分为“精英艺术”和“大众艺术”、“高雅艺术”和“低俗艺术”等,把“非功利”作为审美的唯一标准。在消费时代艺术的界限、艺术与现实的界限的超越,导致了“艺术”与“非艺术”的对立、“精英艺术”和“大众艺术”、“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对立的消失。
虽然我们看到艺术跨界已经成为是一种消费时代的艺术时尚观念,但并没有形成各种艺术形式之间大范围的边界混杂的局面,艺术依然是艺术,生活也依然是生活,我们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艺术跨界现象。随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媒体的出现,那些利用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为跨界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也将出现更多的艺术跨界现象。
看了“毕业论文一般格式”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