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咨询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咨询项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工程咨询项目的运作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投资建设的效果和经济的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咨询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程咨询论文范文一:浅析工程咨询与工程技术
一、工程咨询与工程技术的融合
根据目前的行业体系构成,工程咨询与工程技术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一是技术层面,二是市场层面。其融合机制应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工程咨询与工程技术两个领域法人业务延伸进行有效的融合。具有相应工程技术能力的法人机构从事相应的工程咨询应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工程咨询业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对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发了工程设计、工程监理资格等级证书的单位,可简化审批手续,颁发相应的工程咨询资格等级证书。其立意明确,就是要适当放宽条件,引导工程技术执业机构进入到工程咨询行业。但在管理实务中,由于缺乏配套的可操作性细则内容,因此相应的效果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应强化其落实内容,使这一激励机制能更多地促进有工程技术领域的机构进入工程咨询行业。不仅壮大工程咨询行业的力量,同时也能使工程技术行业的内涵知识水平与结构产生较大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应提倡和引导工程咨询机构向工程技术实务应用领域适当延伸业务内容。如工程咨询机构不单应提供报告文本形式的智力成果,应当将工程咨询服务常态化,推行工程顾问服务产品形式,不仅使工程咨询向具体的工程技术实务延伸,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延伸使工程咨询的基础性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通过机构之间的融合实现技术的融合与提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程技术机构与工程咨询机构的融合。可以采取法人的合并、收购、重组等稳定的组合形式,也可采取单一项目合作的相对松散的合作方式。通过两个领域法人之间的组合,实现技术上的融合与提升。就目前的管理体系而言,前者的融合有成熟的法律体系遵循,但还需要管理机关在机制上去引导和激励;后者则受现有资质管理及相关作业方式界线模糊不清的困扰,实践操作较少,应考虑明确相关规定,鼓励相关的工程技术机构与工程咨询机构横向合作。二是工程咨询机构与工程咨询机构的合作。如前所述,工程咨询的特点与优势在于面上的宽泛。这种宽泛不仅是仅能以29个专业所能代表的,更不可能以29个专业所能界线分明相割裂的。正因如此,工程咨询资质管理办法中专门列出两个内容,一是综合专业,二是其他专业。这一指导思想不应仅局限于资质申请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应将这一思想贯穿到具体的实务操作中。在实践中,应当允许同一专业就同一项目进行合作,同时应当允许不同专业资质的机构在满足资质要求条件下,就同一项目进行合作。就目前的资质管理体系来讲,虽然进行一定的专业许可与级别区分是必要的,但就微观的业务作业上而言,资质高不一定就具体的项目技术就高,更不一定针对项目的具体适应性强;同时,工程咨询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结合科学技术、管理技术、经济学、经验等多方面组合的智力成果,通过咨询机构与咨询机构间的合作,不仅能使项目的服务内涵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优势互补,使整体咨询技术得到提高。三是强化支持工程咨询机构自身业务拓展的落实。《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认定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工程咨询单位因开展业务需拓宽咨询专业和服务范围的,根据第八、九、十、二十条的规定,可以申请该咨询专业和服务范围的相应等级的临时资格。”这项规定不仅对支持工程咨询机构抓住机遇拓展自身立意明确,而且有法可依。应具体落实这一规定的许可条件与程序,增强其可操作性,使其能成为工程咨询机构依靠市场条件发展壮大的合理机制。
3.机构与人才的融合。智力是工程咨询的核心生产力,而人才是智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只有切实的人才机制建立与落实,才能真正构建工程咨询的技术基础。针对目前工程咨询的人力资源构成特点,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程咨询机构应改变传统的产品观念而对人才的局限,不应仅立足于完成工程咨询报告而选择相应的作业人员,应拓展产品内容,向实务操作去延伸,这样,使相应的人才需求与人才机制产生相应的拓展与提高。工程咨询机构不仅应局限于满足人员学历、资格、职称的“硬件”条件,更应该注重吸收工程技术实务、经验的软件条件,吸收具有工程技术、尤其是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充实其咨询力量,提升其综合能力。二是建立人才机制。通过企业自身及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宣传,提升社会对工程咨询业及从业人员的认同感,提高工程咨询人员的待遇,拉动工程技术从业人员及其他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向与工程咨询行业人才流动。通过相对充足的人才供给,优胜劣汰,形成工程咨询精英团体。三是通过拓展机构业务平台的宽度与高度,为人才提供上升空间。将行业的发展与人才战略相结合,通过企业、行业业务平台的宽度与高度化拓展,形成人才梯度,使人才有更宽与更高的发展空间。通过上述各个方面融合机制的实施,使工程技术与工程咨询成为并不是立足于自我层面上的行为,而是通过互利互惠、相互吸收与利用,形成一个促进相互发展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推动工程咨询与工程技术两个领域专业技术的不断提升。
二、工程咨询与工程技术的竞争
既然可融合,必定有竞争。根据工程咨询业与工程技术行业各自的执业特点及竞争梯次和内容,我们分别从简单竞争力的构建、一般竞争力的构建和超越竞争力的构建三个层次加以论述。
1.工程咨询业与工程技术简单竞争力的构建。一是强化分工职能。分工能促进专业化。只有专业化才能提升技术高度,才能显现出工程咨询与工程技术的专业区别。二是注重投资与规模。现代咨询企业与传统提供一般智力成果产品的区别之一就是投资是一项持续性的活动。工程咨询机构的企业化运作即是一项投资行为。传统的作业方式是以需求来拉动的。而作为现代企业的工程咨询机构是以投入产出企业法则来运转的。投资可以迅速适应市场形成组织和规模,并建立了组织构架下的长效经营机制,包括人才机制、专业分工机制、营销机制、设备投入机制、技术能力提升机制等等。
2.工程咨询机构与工程技术行业一般竞争力的构建。一是注重人才投资。人才是咨询机构的第一投资。所谓人才,当然不是人员,更不是简单的人数,而是包含技术能力的个体,仅有人员和人数是不能形成一个机构的技术能力的,只有人才,才能形成一个咨询机构竞争能力的基础。人才是工程咨询机构最重要的资源,理当成为咨询机构的第一投资。二是注重市场份额与营销的竞争。市场层面上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不断适应需求的竞争。工程技术与工程咨询是相互紧密联系的范畴,既有其各自独立的内容,又有相互交叉的地带,尤其是现代技术的发展,工程技术在与工程咨询在各自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其交叉地带的发展有着更大的潜力与空间。工程咨询行业与工程技术专业如何能适应市场需求,为市场提供更具适应性、更具专业性的产品,是重要的竞争领域。强化营销投入与营销运作。营销是保证技术竞争的一项重要外在动力,营销是保证一个咨询机构技术竞争能力重要的外在资源。工程咨询机构应通过营销获得需求信息,及时地调整供给行为与提高自身供给品质;同时,通过营销的形象塑造与企业内涵宣传,对企业行为起到强有力的反作三是注重构建持续的社会公信力。工程咨询中介机构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市场对非当事人第三方公信力需求的结果。社会公信力是市场对咨询机构的需求与要求,也是咨询机构的天然属性。工程咨询机构的公信力既是一项竞争力因素,也是一个竞争的目标与结果,一个咨询机构只有良好的社会公信力才能形成持续的基础与长效竞争动力。
3.工程咨询机构与工程技术行业超越竞争力的构建一是注重创新,寻找高度化的落脚点。超越竞争的差异化必须是有技术高度的差异化,如果是简单的差异化,那么不多时日,这种差异化很快会演化成为一般性竞争,甚至是简单的竞争。因此,寻找高度的落脚点是超越竞争必须的、首要的任务。二是注重与自身技能的融合,形成不同的我。超越竞争力并不是空中楼阁,其基础是自身技能与基础的竞争力,只有与自身原有的基础相融合,才能形成“不同的我”。三是注重引导需求,寻找自己的蓝海。现代市场并不是仅仅被动地服务于需求,应转变观念,变别人要我做什么,成为我能为别人做什么,依靠自身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着力于培育市场,引导需求。根据工程造价咨询专业技术特点,主要应注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以满足原有需求为基础,进行新技术的替代;二是立足于新的技术与创新,着力引导,使需求产生新的高度,拉动相应的技术跟进。
三、小结
融合与竞争是工程咨询业与工程技术行业面临最现实的问题,把握好这个问题的脉路,不仅要处理好融合与竞争的单向问题,更要处理好融合与竞争交织的问题,通过融合与竞争,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工程咨询论文范文二:低碳经济工程咨询分析
一、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即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和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竞争,低碳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谋划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从全国来说,目前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机遇。发展低碳经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突破口,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新的平台。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而且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加快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建立低碳经济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模式,并将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已批准了专门针对生态、低碳经济的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此外,各主要区域发展规划的出台也都将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摆在了重要位置。前不久江西省政府率先发布了《绿色崛起之路——江西省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纲要》,其生态经济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影响范围绝不仅仅限于江西省内,无疑对各省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推动青海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新的目标要求,把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作为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认真研究和谋划,使得低碳经济走到百姓身边,从口号的提出真正走到经济发展常态。可以说,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低碳经济以及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必将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方向,这也是应对全球经济发展局势的正确选择。
二、工程咨询要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有所作为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选择,它意味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它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行各业乃至每个公民。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它的支撑正是“低碳技术”。低碳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汽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可以说,低碳技术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所有支柱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掌握了发展低碳核心技术,谁就将占领发展低碳经济的制高点,赢得商机,获得话语权。总之,低碳经济发展为工程咨询业开拓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工程咨询这一智能服务行业搭建了展现智慧才能的平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是工程咨询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广阔天地里,工程咨询业是大有可为的,也应该有所作为。为此,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充分认识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超前意识,加快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先进技术,研发符合国情、省情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替代高碳能源的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物质循环减量化技术、环保产业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提高森林草原碳汇技术等。创新工程咨询理论和方法,切实为发展低碳经济服好务。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要充分发挥咨询职能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
1、为政府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咨询服务。工程咨询机构要根据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大政方针、政策,结合青海省情,积极开展低碳经济发展思路研究,在认真分析发展环境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困难,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的前提下,积极开展青海省发展低碳经济规划及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2、在接受政府和业主委托编制城市、区域发展规划中,要从大局出发,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企业层面、公众层面统筹考虑,把发展低碳经济目标、节能减排、采用可再生能源、先进技术、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人口布局等统筹科学规划、融入规划之中。要合理布局产业、交通、建筑、商贸,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立足省内优势资源,按照保护环境、多能互补的原则积极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减缓对石化燃料(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减少依赖,推动能源生产多元化发展,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3、在工程项目咨询中,要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凡涉及能源问题的,必须着眼于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发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按照国家和省政府部署,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一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二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三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四是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植树造林和环境绿化,增加森林碳汇。
4、在建筑工程咨询中,倡导绿色建筑,注重向低碳建筑转型。在建筑工程的选址、结构、材料、动力和照明用电、用水用气、供热等方面都要统筹考虑节能降耗,最大程度地开发替代能源,使建筑尽可能做到绿色环保。一要提高新建筑节能水平。严格按国家和省规定的节能强制性设计标准与规范,对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进行项目设计和建设,大力推广适用的绿色节能建材,改善采暖保温性能,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和建筑整体用能效率。二要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设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明确改造比例和期限,加强改造项目示范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三要提高建筑采暖能效水平。优化采暖能源结构,推动建筑节能技术进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采暖中的应用。四要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提高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尾矿等固体废物资源利用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产生,减少废物的堆存量。五要加快市政建设和环卫管理政策引导。减少城镇废水和生活垃圾产生量,降低末端处理处置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5、在生态环境项目咨询中,要更加突出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增强森林草原碳汇功能。进一步加快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加快三江源二期工程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认真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开展祁连山水源涵养区、黄土高原、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适时启动工程建设。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扩大森林面积,增加草原面积,提高植被覆盖度,增强碳汇功能;加大湿地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力度,保存土壤有机碳。积极探索森林、草原、湿地碳汇交易途径,为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奠定基础。
6、工程咨询机构要加强培养发展低碳经济所急需的专门人才。发展低碳经济涉及诸多的新理念、新领域、新技术、新知识。要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培养和积蓄低碳城市规划、绿色畜牧业、森林碳汇、节能建筑、生态学研究以及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人才惟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为发展低碳经济服务。
7、作为“咨询人”,要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让“低碳”成为自觉行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关系每个人的大事,这就要求全人类增强责任意识,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以避免因奢侈浪费造成的碳排放,让“低碳”真正成为全民的一种习惯和自觉行动。“低碳生活”,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通过对居家、办公、交通、出游等个人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实现节能减排,最终达到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目的。推动“低碳生活”,要从转变理念做起。
努力降低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不仅是为拯救地球家园所做出的行动,也是最大限度地节约有限资源,提高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倡导“低碳生活”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理念。工程咨询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开展“低碳生活”、“低碳技术”、“低碳发展”新概念的宣传活动,向公众介绍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让“低碳”理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开展节水节电节气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节能减排做贡献。过“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据《生命时报》报道,少买一件衣服可减少二氧化碳2.5千克,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少用一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少开一天车可减少98千克二氧化碳……。可见“低碳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涉及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倡导“低碳生活”,要强化责任意识,从现在起,从日常工作做起,杜绝长明灯、长流水;平时少乘车多走路,少乘电梯多爬楼;多用网络办公,少用打印机;开短会、讲短诗、行短文,改变那种高消耗、低效益等现象。倡导“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固然离不开政策的引导、资金的保障、技术的支撑、法律的监督,但如果没有生态道德的内在驱动,所有这些外部措施都会大打折扣。责任、公平、和谐是生态道德的核心原则,生态道德主张人类对自然负有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环境。只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在全社会树立以:“责任、公平、和谐”为主要原则的生态道德观念,为其注入内在的精神动力,“低碳”才能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的持久行动。我们工程咨询业,要不辱使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构建低碳社会的进程中,不断有所作为,做出应有的贡献。
工程咨询论文相关文章:
2.水利工程论文
3.工程地质勘查论文
4.浅谈成本管理论文
5.工程测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