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管理方面的论文例文
关于工程管理方面的论文例文
工程管理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效益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也是工程项目顺利开发的保障。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程管理方面的论文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工程管理方面的论文例文篇1
浅论建筑装饰工程管理
摘要:建筑装饰工程管理的要点是建筑装饰的设计、质量、安全和技术管理。由于装饰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相对土建工程要短,所以,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尤为重要。因此,装饰工程管理的控制点和有效性是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饰;管理
引言
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建筑装饰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组成分部,表现的是足以影响整个单体工程最终效果的重要一环,其施工质量的好坏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直接反映,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形象、实力的体现,也影响到工程的装饰效果和使用功能。在越来越多的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认真分析装饰工程的施工特点和质量安全特征,建立和健全一系列管理体系,采取保证装饰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措施,是提高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1 建筑装饰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装修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但对企业信誉和工程质量评优影响很大,对使用及居住也有很大的影响。而装饰装修工程的整改和修复,也会给使用单位及业主单位带来很大的麻烦。在施工监督管理中,如何确保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显得特别重要。
装饰装修工程中的质量控制监督管理工作必须采取主动控制,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措施。
装饰装修工程开工前,实行图纸会审制度,图纸未经会审,坚决不允许施工,做到尽可能地减少图纸上存在的错、漏、碰、缺,实行图纸质量连带责任制。
对装饰装修工程关键工序施工,制订专项的监督实施细则,并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门的施工方案。
严格按《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要求的内容,对容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通病问题进行专项技术交底。从制度上规范运作,做到先样板后铺开作业。
做好装饰装修工程材料的控制工作,装修工程一般所涉及的材料品种较多,所确定的材料的规格、品种、制作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满足国家《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要求,达到绿色环保标准的材料。对主要的原材料的进行监理的控制手段可在如下四个阶段过程中进行控制:一是定货前的控制;二是进货后的控制;三是现场配制材料的控制;四是现场使用材料的控制。
明确装修工程质量控制目标,严格按合同要求质量目标要求,从每个工序的质量控制入手,组织建立质量控制小组来组织开展工程质量的各项管理工作。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控制和监督,确保质量目标的全面实现
2 安全管理是装饰装饰工程的重要一环
重视安全,防患未然。在教育培训上,教育管理和操作人员牢记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要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岗前培训和岗前安全技术交底,培训持证上岗;在组织上,要从组织建设到监督检查形成一套制度。首先组织建设上,从公司、分公司设立专职安全员,到项目部和班组建立安全员,形成安全网络,层层有人抓,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有人管,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在监督工作上,企业做好每月安全工作随机检查。分公司每周检查,班组天天检查,针对各项目工程特点具体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确保各项安全工作和措施到位;在安全投入上,舍得投资,有舍就有得,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物品。
3 建筑装饰工程管理三个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
(2)科学合理原则
(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4 建筑装饰工程管理的内容
(1)加强质量意识:思想上领先,行动上才能落实,特别是项目领导班子成员的质量意识,要认识到“质量第一是个重大政策”,树立对业主、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
(2)建立全面、合理的质量体系:全面、合理的质量体系是保证工期质量的前提。它使参与施工的单位、部门、个人的质量职责明确,管理实现程序化,以优异的管理质量实现工程的实际质量。
①设计控制;
②施工班组选择;
③物资控制;
④检验状态控制;
⑤强化奖罚力度,使工程质量与经济密切挂钩;
⑥认真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规范、标准,强化教育,促进各项制度的认真贯彻;
⑦做好工程协调工作。
(3)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①健全组织
②形成安全管理网络
③培训指导
④监督检查
⑤落实制度
5 建筑装饰工程管理措施
施工过程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整体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实现过程精品方能创造装饰精品。
充分、全面地理解设计文件和有关工程资料,编制各类工程管理文件、方案、计划,严格执行有关报批程序。
完成质量安全的各类交底工作,将业主意图、施工要求等信息全面、准确地下达至项目部和班组,保证工程实现既定要求和目标。
实行样板制,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根据情况完成施工样板,待通过有关方验收后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实行检验制,保证每个工序、每项分项工程的质量优良。
严格执行有关工程验收程序,对关键工序特别是隐蔽分项和专项施工的分项加大检查力度,提出质量和安全验收标准,确保分项工程及整体工程质量优良、安全可靠。
制定全面细致的成品保护措施,并严格按照程序对施工过程中已完成的装饰产品进行妥善保护,避免污染和破损。都认真做好各类资料、标识、记录、台帐及凭证。保证突发问题的可追溯性,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时,可依据问题的工程部位、施工日期、使用材料,按物资台帐、领料凭证及进货单据对物资进行追溯;也可因为发现物资使用问题时施工过程进行追塑。
6 建筑装饰工程管理的控制
工程管理以合同为依据,项目为中心,实行目标管理,按目标法管理施工,强调“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 一个工程的总质量是分项工程的总和,所以抓质量要从分项抓起,注重每个环节的质量意识,要把标准意识贯穿质量管理工作的始终,建立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始终以工程质量为中心环节,在工期、成本、质量管理三者矛盾时,首先必须保证质量,绝不能为了减少开支侥幸过关。
在安全方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变要你安全为我要安全。
7 建筑装饰工程管理的几点建议
7.1 对设计的质量进行抽查与评定,审批设计和更改
定期与不定期进行图纸设计抽查,对已竣工的图纸设计分为优、良、可、差四级评定,促进设计质量的提高。业主、现场或设计需要的设计变更,汇总不同的变更原因,找出设计问题,提高设计质量。
对安全制度的执行重在落实,对奖罚情况重在落实,对监督检查重在整改到位,决不能停留在嘴上而不落实在行动上。
7.2 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技术交底
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技术交底,是有效控制施工质量、进度、成本的先决条件;因此对其科学合理和严密可行的要求很高,不同的环境、条件、技术含量和工期要求,以及不同的地区、季节等因素,都是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技术交底的依据。稍有疏漏将会出现失误,从而影响施工作业的顺利实施,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已成为企业招投标与施工准备的重要运作环节。因此,其编制的科学合理和严密可行,能够指导施工是得到审批的必备条件。
7.3 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查
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是否齐备,工程质量是否达标,是衡量企业和项目经理管理水平高下的关键,是质检部门评定质量的依据。
总而言之,施工现场的管理与质量安全控制监督是较为复杂的工作,必须全力以赴精心计划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高效管理完好履约,维护建设方与施工方的最大利益,实现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安朋.刘纪海.简析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0,(17).
[2]周觐.贺海斌.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工程中的应用[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4).
[3]郑林吉.陈海东.顾勇慧.环保节能综合建筑新技术在现代住宅小区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08,(07).
[4]现代建筑施工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关于工程管理方面的论文例文篇2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摘要:介绍了建筑企业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从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签订平等互利施工合同、提高造价人员素质、现场签证和工程索赔以及施工人员、材料、财务等方面论述了造价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1 引言
所谓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承包阶段和施工阶段把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力求在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此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此得出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准确性是建设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节约国家建设资金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的生产、管理过程中,造价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集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工作。该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导致工程成本管理的难易。但现实中,大多数企业的造价管理人员为了完成自己的经营任务,为中标而投标,为完成任务而结算,在投标与结算阶段缺乏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科学的预测、考虑与控制,投标报价、造价管理同工程实际运行状况脱钩,无法起到指导施工与控制成本的目的,结果造成施工企业投标报价质量不高、效益下降、项目成本超标、管理失控,甚至出现工程经营亏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在任务取得、施工组织、资产结构、资金运用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需要造价管理人员与经营计划、施工生产、物资、设备、财务等要素紧密配合,结合生产经营、造价管理活动的实际,抓影响成本费用发生的各个环节与因素,采取责任分解、目标控制、核算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把成本管理工作与现实情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建筑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价值最大化。
2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工程造价的控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工作环节多、形式复杂,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进行优化管理,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保证体系。企业能够建立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应编制好企业定额。企业定额相当于企业内部事先规定的消耗标准,是建安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体现;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计划和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使用计划的基础;是签发施工任务书和限额领料单的计算依据、是进行工料分析、实行经济责任制、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是考核施工班组,搞好企业内部分配的衡量标准;是加强企业经济核算,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是确定建设工程定额体系中定额水平的基础等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把企业定额作为成本管理的依据和标准。
2.2 签订平等互利的施工合同
市场经济下,建设工程主要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或直接发包的方式确定承包人。同时由于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多样的施工过程,受人为、政策、市场价格、工程变更、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非常大,因此它具有高风险性,所以能否签订一个公平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施工合同对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直接的影响,并能够直接导致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难易,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是否存在建设方(业主)违背招标规定,以承包方降费、压价或带资等指令性条件要求承包方接受、使承包方承担更大风险等条款;
②尽量把主材因受市场影响造成价格波动,因此带来的价格争议解决方法必须按国家主管部门的有关调整规定写入合同条款中,以减少由于材料价格造成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损失;
③合同中双方的违约责任条款,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尤其主意建设方不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工程款等违约现象,因为此类现象对于建筑企业能够进行正常施工具有关键作用;
④工程中各项措施项目费约占工程造价1 5%左右,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各项措施项目费计取办法必须在施工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写入合同条款等等。
2.3 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单位拖结算、拖工程款的现象日趋严重、处理方式日趋复杂与困难、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的推广与工程量清单报价规范的实施等等,均对工程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 以来,国际建筑公司越来越多的进军中国的建筑市场,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工程造价优先重要,因此工程造价人员在具有扎实的计算、经济管理知识的前提下,还必须懂得一定的工程技术、财务、合同、法律与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对工程投标报价、造价管理的要求。
2.4 现场签证和工程索赔
现场签证是发生在施工现场的事件以及为保证特定工程项目施工顺利完成采取的各类技术措施的签证认可,是保证项目管理取得合理、公正的竣工结算利润的重要保证,只有采取认真严谨的态度抓好现场签证,才能达到工程成本管理目标、实现最佳效益;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国际建筑公司的进军,施工索赔现象经常发生,因此加强对施工索赔工作的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公正、及时地处理好施工索赔,是保证合同顺利实施,取得合理的工程造价,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保证。
2.5 施工人员的组织与管理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过程中的主体对工程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中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首先要严把工人进场关,尤其是对各种技术人员、特殊工种要进行必要的技术考核,不合格的要进行培训才能进场;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岗位、人员分配,避免出现人工不足、窝工等现象;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特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来节约施工成本。
2.6 材料管理
首先要控制好材料数量。应根据施工图计算出材料的实际应用数量,再根据施工经验和材料消耗规律确定材料的消耗数量,最终确定材料的购进量。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工程收尾阶段要及时清点材料数量确保不发生工程竣工时剩余大量材料;其次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材料购进前要对所选材料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必要时要现场进行试验,确保购进材料质量合格,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拒绝使用,以免发生由于材料质量造成返工、维修等现象增加成本;第三要控制好施工过程中工人的材料使用数量,坚决避免由于工人技术水平不到等因素引起的材料浪费现象。
2.7 财务管理
工程施工前必须有必要的准备金,以确保工程能够正常开工;施工过程中财会人员要和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总进度表,制订出比较详细的资金运用表并保证充足的资金以确保工程的正常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时有必要的资金准备。
3 结语
工程施工造价、成本是整个建设项目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施工中加强造价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所有施工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选择条件。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意义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期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对成本的控制只有通过对人工、材料、设备、财务等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做到各项目标统筹兼顾、优化组合,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实现效益最大化、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