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博士论文代发表
工业设计博士论文代发表
工业设计是由工业革命的形成而发展起来,发展起来的这种设计行为自古有人类以来就已经形成,它是人们劳动的智慧。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工业设计博士论文代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工业设计博士论文代发表篇1
浅谈工业设计创新教育
一、传统教育模式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
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发端于20世纪70年度末80年代初,初期的工业设计专业基本都是从“工艺美术”专业演变而来的,其教育思想、观念、课程体系等也是模仿欧美、日本等国外的一些做法。尤其是德国1919年的包豪斯学校的教学与课程体系,更是我们现在很多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所“模仿”的对象,两者之间相差不多。诚然,1919年的包豪斯的课程设置有其科学并严谨的一面,对世界近现代工业设计教育体系的产生发展起过巨大的影响,对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也起过很好的指导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21世纪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和数字化时代。
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给工业设计下的定义与1980年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设计已从关注单个的机器和产品的材料、结构、形态和装饰等,转变为更为广泛的系统价值追求和各种道德规范,设计师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广泛了,社会和企业对设计师的知识体系、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摈弃一些不合时宜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积极探索那些符合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为我们的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中国梦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工业设计师。目前我国工业设计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突出的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创新教育思想和目标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设计教育普遍存在专业求多求全,专业界限划分过于明显,导致各设计专业间缺乏交叉融合。创新教育从教育思想观念或教育哲学层面界定的话,它应该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这种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文化革新功能。创新教育目标体系包含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三大方面:创新知识又包含一般创新知识、学科或专业创新知识和相关学科创新知识等;创新能力又包括一般创新能力和特殊或学科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则包括创新个性与创新风格、创新伦理道德修养等。
2.课程体系设置偏于陈旧。
目前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相当一部分是在工艺美术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院校的工业设计教育受传统美术课程模式的影响较重。这些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表现手段的培养,使一些学生对设计的理解仅仅局限在产品造型的表达上面,导致了对工业设计目标的错误理解。有些院校是在工科院系开设的工业设计专业,大多推行工程教育的模式,这种工业设计在课程设置上,一般艺术类与技术类的课程都有,看似符合工业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的特点,但是往往缺少起着衔接作用的综合性设计课程的训练,艺术类和技术类课程之间相互割裂、缺少联系,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系统的设计程序和方法,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引发科学的思维。
3.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
长久以来,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受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由技入道”和“临摹”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个性化、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学过于程式化,流于“套路”和形式,缺乏创新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些都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缺乏启发和对话研讨,忽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现在相当多的教师中仍然存在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再加一块黑板就可以“打天下”的习惯,存在对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定势认识,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头脑中没有一席之地。较多时候,未能把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DVD机、计算机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工业设计教学领域。
4.学生成绩评价方法和措施陈旧。
目前多数院校以考试成绩为主和平时出勤、课外作业为辅,来评定学生能力的评估模式,对于成绩的评定随意性和“一言堂”等问题较为突出。比如,课外作业成绩的评定,通常是以“像不像”、“做得细不细”为标准,教师的个人喜好和对作业的硬性要求往往决定了成绩的高低,就会造成对学生创新内容评判的偏颇,从而遏制甚至抹杀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另外一方面,课程作业量过大也造成了学生疲于应付,无暇对设计题目进行创新构思,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学生思维的质量上不去,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学习状态。
二、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着重研究与解决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只有创新教育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高等学校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壮大。当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创新教育理念已被大家所熟知并认同,创新教育对于高等院校的各个学科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工业设计自身的学科特点,其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改革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在高校工业设计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工业设计教育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针对我国目前工业设计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改善课程体系设置,强化衔接性课程训练。
目前我国高校专业的课程体系通常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以及一些实践环节等组成,每部分教学之中包含了一组课程,从形式上看,课程体系较为完整,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课程间内容割裂严重、彼此间的前后承接牵强的问题,结果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只顾着学好每门课程,而不去思考课程间的关系,在具体课题设计时也就做不出有创意的设计来,未能将所学知识最大效用的运用。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改善课程设置并强化“衔接性课程”训练来解决。这里所说的“衔接性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科特点进行相互交叉、融合而设置的主干课程。
如前所述,工业设计包含工学、美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是自然与人文、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综合而成的“大知识体”,设置适当而科学的“衔接性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例如,造型基础课程即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衔接,这门课程包含了形态构成知识、材料与工艺技术、结构与机能原理以及美学与艺术等多学科领域知识,将产品造型中的形态、结构、材料、装饰、工艺等要素有机地联系,以协调这些造型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一个科学而和谐的造型形态。再如,可以设置面向具体设计的综合课题训练环节,即专业基础课程过渡到专业课之间的一个实践环节。围绕着之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一个综合性的设计课题训练,使每门专业基础课程都成为此设计课题的知识支撑。通过综合课题训练使学生能够把之前一段时间内所学的东西,综合运用到具体设计实践上,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
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知识主导型的授课(讲授法),一是设计主导型的授课(练习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方法适合设计理论的阐述,对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的知识较为适宜,但缺点是没有课堂上的实际训练,从而实现不了设计理论向具体设计的转化,不利于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提高。练习法一般是围绕教师制定的设计题目展开教学,根据课题的需要教师把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授课方式突出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训练,但缺点是学生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的知识,还有教师指导设计过程中往往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诸如“应该这样”、“这样做不对”等说辞频频出现,缺少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教学,这些同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这两种授课方式结合起来,科学、有机地组织授课内容和训练题目,形成一个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教学方法体系。
3.学生、教师齐头并进。
从学生角度,需要培养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团队合作意识等。学生需要在扎实的基础设计学科学习基础上树立强烈的批判意识、问题意识,头脑中充满疑问,培养创新精神。全面而系统的基础、专业设计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它是高质量、有创意的设计作品产生的基础。批判意识从本质上讲就是养成一种求异的思维品质,它是提高创新能力、训练创新思维的前提。网络极大地拓展了学习领域,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呈现,各种思潮和学说不断出现,这都需要学生自己必须具备独立地批判意识,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以独特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现代设计的全过程性决定了设计已不再是单个人能独立完成的,由于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有限性,设计中的合作成为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工业设计教育中,还大量存在强调个人的设计创意,注重作品的个人风格,缺乏培养学生的协同精神。现代高校工业设计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成为能够理解他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设计者。从教师角度,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实际项目的设计经历,努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的创新教师。“学高为
师、德高为范”,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懂得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艺术,善于灵活多变地激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潜能。高校通过加强管理和教育,帮助教师树立创造教育的新观念,实现教师教学观念上的更新。教师应不断加强和提高实际设计经验,积极参加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项目,或指导学生参加含金量较高的设计比赛。鼓励教师定期到大型企业或设计公司进行实践研修,提高自身的工程方面的认知和设计理论的提高,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上得了讲台、下得了车间”的“双师型”教师。
4.制定鼓励机制,营造利于创新教育的环境。
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机制管理上,需要制定更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和办法,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施展空间和可能。一方面,对于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设计大赛、获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科技创新项目等,应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的物质奖励或工作量补偿等措施;一方面,对于鼓励学生创新方面,可以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含金量较高的各种创新设计大赛,或者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设计实践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对于参赛获奖或申报项目成功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学分。通过对教师、学生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的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另外,鼓励学生自己组建一些设计类小组(比如电脑设计小组、设计工作室、创造学习会等)或参加各种国家级、省级设计团体(比如工业设计协会、艺术设计协会等),通过这些学团、协会组织的活动,营造创新、创造环境氛围。
三、结论
工业设计专业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近40年的时间,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显得有些稚嫩,但是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国家、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与支持,大有方兴未艾之势。然而,我们的教育又显得与这种势头不匹配,尤其在创新教育方面存在认识不足、课程体系和方法手段等过于陈旧的问题。对于以上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比如加强衔接性课程的设置与训练、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鼓励师生共同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等,希望这些措施能为我国设计类专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参考与借鉴。
工业设计博士论文代发表篇2
浅析当代经济环境下的工业设计发展途径
1工业设计的定义和分类
工业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而执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通过视觉美感、技术、训练和经验等对产品的材质、形态、颜色、构造和表面加工进行设计上的确认、创新和提升。工业设计的内容范围非常地广阔,有外观造型设计、色彩设计、表面装饰设计、使用方法和功能设计等很多方面的设计。它巧妙地将技术和艺术融合起来,成为了连接技术与市场的桥梁。由于工业设计的领域不断扩大,而各领域又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其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工业设计进行分类。按照艺术的存在形式的角度可以分为一维设计;二维设计,即平面设计;三维设计,即立体设计;四维设计,如舞台设计。从人、自然和社会出发的角度,可以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传播设计。按照工业设计的概念和界定的角度则可以分为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和装帧设计。
2工业设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1工业设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
好的工业设计能够带动和促进产品的销售,刺激消费,进而带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2.2工业设计能促进企业的改革创新,促进产品的多元化,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创新,因此对产品的造型、材料和功能等方面进行新开发,满足人们的新需求。它将增强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促进企业的转型,并且加速企业新产品的开发。这样便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3工业设计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日趋国际化的经济背景下,工业设计的高低关乎经济发展的快慢。只有充分发挥工业设计的优势,才能在激烈国际市场竞争中获胜。
2.4工业设计能够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
其实工业设计就是人通过自我的感官和感觉对产品进行加工、改造和设计,可以让人更舒适地工作和享受生活。这既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又能够刺激消费。
2.5工业设计对环境效益具有促进作用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工业设计已不单单是狭义上的产品设计,而是逐渐地发展为对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的设计。以前人类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极大地污染和伤害了地球,使得我们的家园变得千疮百孔。人类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工业设计注重对产品的材料、功能等方面进行创新,做到“以自然为本”。
3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
3.1我国的工业设计没有足够完善的教育体系
近年来,在高校开设工业设计这一门专业的也越来越多,但大部分是在近十年才开设的。这些高校普遍存在着办学条件低下,缺乏专业教师教导,师资力量不雄厚,教学质量不好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学习工业设计这一门专业的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才真正地走上了工业技术这一岗位。
3.2我国的工业设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种不重视,既有来自国家的不重视,也有来自部分企业的不重视。由于国家对工业设计的认识不充分,政府相关部门提出要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设计,但是依然未重视起工业设计的人才,也没有制定较好政策来辅助工业设计发展。部分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也较浅薄,花巨大的财力去引进外国的技术来照搬和模仿,却不愿意将这一笔巨款用在自己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上。这令我国很多的设计人员失望不已。
3.3我国的工业产品技术不够高
在全球,中国制造的东西涉及生活各个方面,“中国制造”无处不在。可是从总体上看,大部分的“中国制造”都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劣产品,没有创新意识,价格较低廉,市场竞争力弱。大部分企业对产品创新设计不够重视,没有提升产品的品牌意识,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的大环境下,变得危机四伏。
4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途径
工业设计是技术与市场的桥梁,能有效地优化产业结构,并且增强企业的区域竞争力。我国的工业设计基本上还属于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应该在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上下功夫,更好地发挥工业设计对产业创新的支柱作用。
4.1普及和推广工业设计教育,提高工业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
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在残酷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要想使工业设计得到好的发展,针对我国目前工业设计教育的现状,应普及工艺技术这一门专业,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让学习工业技术的学生更多、更精,将他们培养成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工艺技术人才。
4.2国家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完善管理制度
国家要重视起工业设计,制定好工业设计发展的长期规划,积极宣传和普及工业设计的思想,制定好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为工业设计的发展做好垫脚石,进而为工业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完善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避免企业内部出现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还应多鼓励从事工业设计的人才,为杰出贡献人才设置颁发奖项。这些举措对工业设计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4.3增强企业工业设计的积极主动性,加强设计行业间的交流
企业应积极转变思维,重视工业设计对企业的影响作用,不要再将过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上,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产品的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其中,由于中小企业在产品开发新技术中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与其他的一些技术公司相互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相互进步。
4.4加强工业设计创新的力度
创新是工业设计的核心,也是产品设计的灵魂。照搬、照抄和模仿都不是创新。国外也有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但终究不是我国自己的技术。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某些设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真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但一定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索、改革和创新,以达到自主创新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在设计和技术上进行创新,这是重中之重。
5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大。工业设计只有创新才能使我国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我们更应重视工业技术教育,加强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提升产品品牌意识,使我国工业技术得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