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业设计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工业设计论文篇1
《浅析以满足人类需求为目的的工业设计史》
在工业设计中,外形的华丽和功能的实用是否始终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背道而驰,不可交融?为什么需求的产品很难达到二者的融合?在设计师的巧妙设计下,未来将二者完美的融合不再是难事。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极端的黑与白之分,当“硬币的两面”交融产生出新的产品特性时,谁又会说它不能绽放夺目的光彩、不能满足人类个性化的需求。
设计的历史可以追述到人类产生之初,甚至可以说设计的出现是人类产生的标志,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现。设计师在设计史当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他们在不同时期设计目的会依据当时特定条件而变化。文中提及的设计史是指工业革命之后围绕机器化生产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的设计。
1 人类需求
人类的需求,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动机也是构成市场的基本因素。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代表性的观点:需求决定论。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是由需求决定的。这一观点反映了市场经济中生产的本质。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企业产品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都要随着消费者需求倾向的改变而调整。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设计史的发展恰好体现出人类对于需求的变迁过程,当需求达到温饱阶段的时候就会向小康阶段、富裕阶段递进。最终才是人类对设计的最高追求——满足个体的个性化需求。
达到最高的个性化需求,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根据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设计师需设计出满足特定时期的人类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个性化需求是相对的,它是由生产 力水平来决定的。生产力发展导致某时期人们的想法不同,需求会随之变化。
2 需求的演变
2.1 缘起
工业革命前,设计没有形成独立分支。在工业设计史初期,手工业与机器工业生产充满矛盾,但设计仍以上流社会需求为主。它是为少数人服务艺术,忽略大众的需求。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作为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设计启蒙运动,它唤起了人类对设计的重视以及对如何满足人类需求的思考和探索。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工业产品在消费中占主要地位,它可以批量生产且价格低廉,可以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就是要改变设计为权贵服务的历史,使它为大众服务。“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师想打破传统观念,将设计平民化、大众化,强调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这一时期设计师也是消费者,他们不满足目前产品的现状,转而按照自己的理念去主导设计。
2.2 萌芽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到来,昔日手工时期优雅纤细生活的丧失使人们遭受的审美创伤日趋严重。这成为设计师探究现代设计的思考与感受方式的强大动力。
包豪斯的精神领袖格罗皮乌斯认为“我们的设计必须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其表现形式,而决不是表面地追求风格……”这表明了包豪斯的设计立场,这些改变会影响到人类的需求。包豪斯虽然有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关怀,但在新造型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他们为了突出产品功能的地位,时常把产品的功能性和艺术性对立起来,排斥一切带有较多文化意义的产品设计。包豪斯奠定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建立以设计师的理念为中心的设计体系来满足大众需求。
2.3 繁荣
工业设计是从二战结束后日益成熟的设计活动,虽在战前有相当规模发展,但二战后它才作为独立学科和职业被各国设计界承认。这时期工业产品可以大批量生产,设计师成为专门职业,他们将设计作为市场竞争手段,满足大众化需求。
美国是繁荣期最具代表性的工业设计发展国家,它的设计思想,是将设计当一种经营资源来用。设计行业以非常实用的形式被推出,设计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职业。设计师的目的和前期设计师们的构想和目的有很大的差异性。设计师对工业的价值,是把“风格”出卖给商人。制造商对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理了若指掌,他们重视设计的原因就是可以用不断变化的产品风格持续占有市场份额。在美国,一切都与市场的运行机制、经营战略紧密相连。美国的设计是基于商业竞争要求,全力以赴地为企业服务的工业设计运动。对于企业来说,设计唯一的要点是能够促进销售。市场竞争机制在发展美国设计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①
不难看出,繁荣时期工业设计师的设计方向是将设计与市场 联系在一起,即考虑到人们的各种需求,将消费者的动机与科学技术不断产生出来的可能性结合起来,而这一切又是以 经济、 社会结构和 文化背景为条件 发展起来的。设计师开始领会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将设计置于科学基础之上,引导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以及大众的消费需求。
一个新造型的登场,会使得已有的产品成为旧物。在“今天的产品将在明天显得过时”这一观念影响下,消费动机是一切 计划努力要实现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充当了计划的具体执行者。②
2.4 未来
未来,设计不变的主题依旧是:为满足人类需求而设计。它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被贴上标签或者更虚的描述。但是设计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被忽视的,技术发展并没有决定制造商想要怎么生产,也没有硬性规定设计师创造的形态。从某种意义上,工业设计史与现代材料发明史是同步的;设计风格演变与不同特性的材料关系密切。
面对日益枯竭的资源,人类生存问题在全世界引起重视,成为设计新动向。对产品的设计要强调所放置的 环境,要考虑利用有限资源,循环利用再生材料。设计师满足的不再是简单的人类需求、企业需求,也专注于满足生态需求,使设计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设计。这是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是全世界设计师要重视的问题。
3 结语
英国设计师米沙·布莱克写到:“工业设计师的 工作是产生有用而宜人的物品,但他至少能使它们表达所处的活生生的、充满朝气的社会各个方面,而不是糊里糊涂空虚地反映其低级的公分母(即共性)。”③
手工业时期的工匠工作性质比较单纯和个体化,他们既是设计者也是生产者和销售者。工业革命则是分水岭,在它之前的设计主要以工艺 美术为主,以贵族的需求为重。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发展导致新技术与新材料运用,许多不可能实现的设计在这时期都变为可能,同时大众需求得到重视。以美国为首的“消费主义”时代来临,设计师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满足大众需求,为企业占据有力市场竞争。
设计在“消费主义”时代脱离了早期的贵族专享特权,在消费社会中成为真正为大众需求而服务的设计。
21世纪,面对现实和人类不同的欲望和价值的敏感性,大众需求占据设计领域的主导地位。人对产品需求的形态、尺度和机动性程度各异,设计师所要面对的需求市场有更大的随机性。人类的追求是无止尽的,当社会生产力水平达到一个相对高度的时候,人类的需求会得到最大满足。
工业设计论文篇2
《浅析工业设计的审美》
[论文摘要] 从工业设计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了其审美的基本要素形、色、质,阐述了形体造型、色彩、装饰质感在塑造审美功能上的作用和效果,以期读者能借以 参考 ,培养较高的审美素养,设计出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产品,引导大众生活。
[ 论文 关键词] 工业 设计 审美 形态
一、工业设计的现实意义
工业设计本身作为一种 文化的产物,有着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物质文化水平和人们的意识形态及生产方式。它通过特有的方式传达技术的物化美,体现商品 社会中文化的价值取向。它倡导设计师去开创人类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 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建设美好的小康生活家园。
二、工业设计的 艺术 审美
工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存在,除了它的实用功能以外,在审美功能上也有着其它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就拿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在享用着工业设计的成果,小到一个精美别致的打火机,大到翱翔太空的宇宙飞船,工业设计的影子无所不在。工业设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工业设计中审美的因素,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人们无需专门花费时间欣赏一件普通的工业产品,但工业设计的产品往往能在人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人以特殊的惊喜,在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工业产品中发现美的火花。
三、工业设计的审美
现代 产品无不是经过设计而来的,产品的审美功能往往是功能美、形式美、艺术美的综合体现,大体上它给人传递着二种信息,一种是知识即理性信息,如通常提到的产品的功能、材料、工艺等,是产品存在的基础;另一种是感性信息,如产品的造型、色彩、使用方式等,其更多地与产品的形态生成有关。从技术美学的角度来看,好的工业设计应该首先给用户带来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产品造型设计正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融合了技术、材料、工艺等成就了一种系统的和谐美。工业设计不同于纯造型艺术。纯造型艺术追求纯感性美,可以是 自然 存在的,也可以由艺术家的灵感产生。作为工业设计则必须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形成技术解决方案。
这样,就要求工业设计需要用理性的逻辑思维来引导感性的形象思维,以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标准,不可能天马行空地任意发挥,在实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供给消费群体以美的视觉,乃至 心理享受。产品形态美不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受,它要体现在产品上和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而不是有一个成果了事。工业设计是通过它的形式,如形体造型、色彩、装饰质感引起人的审美感觉,从而满足人的某种审美要求。
1.形体造型
形体造型是空间形态和造型艺术的结合,它主要通过产品的尺度、形状、比例及层次关系对心理体验的影响,让用户产生拥有感、成就感、亲切感,同时还营造必要的环境氛围使人产生含蓄、夸张、愉悦、趣味、轻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绪。例如,圆和椭圆形能显示包容,有利于营造完满、活拨的气氛;对称或矩形能显示空间严谨,有利于营造庄严、宁静、典雅、明快的气氛;用自由曲线创造动态造型,有利于营造热烈、自由、亲切的气氛。特别是自由曲线对人更有吸引力,它的自由度强,更自然、也更具生活气息,创造出的空间富有节奏、韵律和美感。曲线造型所产生的活泼效果使人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发观赏者产生共鸣。流畅的曲线既柔中带刚,又能做到有放有收、有张有弛,完全可以满足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简洁和韵律感。利用残缺、变异等造型手段便于营造时代、前卫的主题。残缺属于不完整的美,残缺形态组合会产生神奇的效果,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前卫艺术感。造型艺术能够表现引人投入的空间情态,如体量的变化、材质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形态的夸张或关联等,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产品只有借助其所有外部形态特征,才能成为人们的使用对象和认知对象,发挥审美的功能。
通过产品形态体现一定的指示性特征,暗示人们该产品的使用方式、操作方式。通过造型的因果 联系如旋钮的造型采用周边侧面凹凸纹槽的多少、粗细这种视觉形态,以传达出旋钮是精细的微调还是大旋量的粗调;容器利用开口的大小来暗示所盛放东西的贵重与否、用量多少和保存时间长度;通过造型形态相似性如裁纸刀的进退刀按钮设计为大拇指的负形并设计有凸筋,不仅便于刀片的进退操作暗示它的使用方式,许多水果刀或切菜刀也设计为负形以指示手握的位置等。
通过产品形态特征还能表现出产品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产品本身的档次、性质和趣味性等方面。通过形态 语言体现出产品的技术特征、产品功能和内在品质,包括零件之间的过渡、表面肌理、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关系处理,体现产品的优异品质、精湛工艺。
通过形态语言把握好产品的档次象征,体现某一产品的等级和与众不同,往往通过产品标志、常用的局部典型造型或色彩手法、材料甚至价格等来体现,如标志“Braun”象征剃须刀无与伦比的档次,象征物主的富有及地位但仅作为计时用的金表等。通过产品形态语言也能体现产品的安全象征,在电器类、 机械类及手工工具类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著名品牌、浑然饱满、整体形态、工艺精细、色泽沉稳都会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合理的尺寸、避免无意触动的按钮开关设计等会给人生理上的安全感。
2.色彩
色作为产品情感与文化的象征,不仅具备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备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作为视觉审美的核心,色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最强烈、最直接,印象也最深刻,产品的色彩来自于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受和生理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 经验联想和生理联想,从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反映。产品设计中的色彩,包括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色彩对室内空间意境的形成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服从于产品的主题,使产品更具生命力。色彩给人的感受是强烈的,不同的色彩及组合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蓝色宁静、红色热烈、紫色神秘、黑色凝重、白色单纯、灰色质朴,表达出不同的情绪成为不同的象征。产品设计中的色彩暗示人们的使用方式和提醒人们的注意,色彩设计应依据产品表达的主题,体现其诉求。而对色彩的感受还受到所处时代、社会、文化、地区及生活方式、习俗的影响,反映着追求时代潮流的倾向。
3.材质
人对材质的知觉 心理过程是不可否认的,而质感本身又是一种 艺术 审美的表现形式。如果产品的空间形态是感人的,那么利用良好的材质与色彩可以使产品设计以最简约的方式充满艺术性。材料的质感肌理是通过表面特征给人以视觉和触觉感受以及心理联想及象征意义。产品形态中的肌理因素能够暗示使用方式或起警示作用。
人们早就发现手指尖上的指纹使把手的接触面变成了细线状的突起物,从而提高了手的敏感度并增加了把持物体的摩擦力,这使产品尤其是手工工具的把手获得有效的利用并作为手指用力和把持处的暗示。通过选择合适的造型材料来增加感性、浪漫成分,使产品与人的互动性更强。在选择材料时不仅用材料的强度、耐磨性等物理量来作评定,而且考虑材料与人的情感关系远近作为重要评价尺度。不同的质感肌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玻璃、钢材可以表达产品的科技气息,木材、竹材可以表达 自然 、古朴、人情意味等。材料质感和肌理的性能特征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用于所制产品后最终的视觉效果。 工业 设计师应当熟悉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征,对材质、肌理与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科学 合理地加以选用,以符合产品设计的需要。
四、 总结
工业设计中,审美功能的满足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首先,美是建立在技术的合理性基础上,过分追求审美往往带来技术条件、结构功能上的问题;其次,审美主体千差万别,“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很难使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共同需求;第三,审美受人们的生活 经验和 文化积淀的影响,大量的审美需要并未被人们所认识。设计的生命在于创造,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在设计出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产品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大宗的审美情趣,引导大众生活。
参考 文献 :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 美术出版社,2002
[2]巫建:搞好工业设计专业的形态学教学[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
[3]巫建:形态观的衍变与 发展 [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
[4]王受之:世界 现代 设计史[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5
[5]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工业设计论文篇3
《浅析微课的特点及其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前言:
微课这一技术手段主要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对课程信息的有效传输,能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微课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并且配合相应的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业设计成为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进行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在课后如何利用有效时间将重点内容进行传递,成为当下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基于这一出发点,对微课进行有效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本文对微课的特点以及其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注重立足实际情况,分析微课以及其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作为新生的课堂形式,其“短、小、精、悍”的特征,更好地满足了实际教学需要,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应用[1]。微课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以教学情境为主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针对性较强,帮助教师解决了很多教学问题。关于微课的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1.微课的“短”:微课特点中的“短”,主要是指时间短。一般来说,微课在设计过程中,其时间在1到10分钟之间,对教学内容采取了“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将课程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微课在传输教学知识时,主要以视频的方式进行。其对视频质量要求不高,只要视频信息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反应,不影响学生正常观看即可[2]。在进行视频拍摄过程中,可采取专业化的摄影设备,例如数码相机等,同时,也可以应用非专业化的摄影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都可以完成微课视频的制作。在视频制作过程中,微课主要针对于教学重点内容,对教师、教学环境等问题不必考虑,这就保证微课在制作过程中,时间较短,但针对性较强。
2.微课的“小”:微课在应用过程中,所谓“小”主要是指知识点小,涉及内容范围小。知识点小,以系统化方式对知识进行呈现,只包含对主要知识的讲解。传统授课时,往往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录制,涵盖大量的信息,并且信息较为庞杂,虽然将主要知识点突出,但是学生要花费大量时间对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样一来,对学习效率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微课在传播过程中,以网络形式实现传输目的,在制作过程中,从众多知识点选取一个方面,以“小”的形式,将重点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3]。
3.微课的“精”:综合第二点来看,微课在制作过程中,其内容小,这就要求对知识点进行精准把握。微课的“精”主要表现在微课对知识点的反应更加精准,能够对课堂重点知识进行反应。微课所讲解的知识点,是对专业知识的一种有效提炼,它注重对“窍门”的把握,即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微课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考虑到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知识内容,将这些知识向学生进行展示,从而提升学生的认识度,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4.微课的“悍”:微课特点中的“悍”,主要是指效果的“强悍”,即利用微课在进行知识点讲解过程中,要达到一个强悍的效果,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和掌握。对此,要想突出这一特征,微课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针对性,能够对自身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反应,并且需要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因材施教,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从微课的特点来看,微课在应用于教学工作当中,势必会对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微课在实际应用时,由于教师缺乏计划性,对教学重点把握不足,导致微课在实际应用中,没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本文在对该问题分析过程中,主要从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角度出发,探究了工业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微课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从而发挥微课作用,提升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工业专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本身包含较多的难点和疑点,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学生想要一下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是十分困难的。这样一来,如何通过课下时间,或是结合相应教学辅助软件,对知识点进行更好的讲解,对于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对该问题研究过程中,主要对微课进行了分析,将微信应用于工业专业设计教学当中。
1.把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应用微课进行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三大部分,能够将微课教学穿插于各个环节中,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要求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对将要讲解的知识能够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之后在讲课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加强印象,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这种情况下,学生在预习时,很难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把握,并且学生本身并不愿意在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工业设计专业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强迫地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并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基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重点内容制作成微课,将微课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传播,学生通过观看短小的视频,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有一个较好的掌握。通过对微课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课堂讲解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针对于这一情况,教师要注重加强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讲解,并对讲解关键点进行记录,制作成微课。在课程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将重点、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课,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对一些重点知识理解,可以借助下课时间,重新温习。在进行微课制作和传输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微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可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认真地对微课内容进行观看。在进行工业设计专业课的课后,教师通过利用微课,可以使其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将重点知识进行温习,将难点知识、易错点知识等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学科特点,能够对学科存在的难点和疑点进行有效传授。同时,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微课,提升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注重微课的拓展教学。
微课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拓展教学这一点,也要注重把握。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化发展,教学工作不单单注重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注重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能够在实践中对知识点进行运用。微课在应用于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较大的拓展,学生在对微课内容接收后,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
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注重对知识的拓展,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解。微课能够实现对教学信息的有效传播,在进行微课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授的专业知识与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信息进行一起传输,学生在了解理论技术的同时,能够对实际应用方法进行了解,在学生进行实践时,脑中已经存在一定的印象,就能够让学生对理论应用于实践活动进行更快的掌握。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传统课堂上难以见到的新材料和新的工艺生产手段搬到微课上,学生在对工艺手段技术掌握后,也能够对技术的应用进行更好的理解。
3.推进微课朝着共享资源方向发展。
微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实现微课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对于推动工业专业设计来说,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微课来自于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体,其在发展过程中,除了上述的“短、小、精、悍”四个特征外,还具有可复制性和传输性等特征。这样一来,院校内部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在制作完微课后,可以将微课信息进行复制,并实现微课信息的广泛传播。这样一来,在对同一课程讲解过程中,将会有不同的讲解方式,对问题分析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分析方法。微课资源信息共享后,可以更好地开拓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结束语:
总之,在当下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环境下,在教学工作中,将“微课”进行有效应用,对于促进教学工作发展和进步来说,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微课的特点及其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微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未来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微课的特征,并能够将微课与工业专业设计本身的特点进行结合,发挥微课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并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