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安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浅谈西安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西安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分析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这是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表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得出的沉重结论。西安市作为拥有八百多万人口的省会城市,老龄化问题不容忽视。分析西安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有助于研究其老龄化进程及提出相关的方案。
1. 老年人口基数较大
西安作为陕西省会,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因此老龄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例很高,60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市人口的14.83%。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经济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已大幅度提高,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西安市人口的平均寿命已从建国初期的45岁延长到目前的76岁。在1998年,西安市60岁以上人口数量占全部人口的13.15%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94% , 按国际通用标准衡量,西安市已达到老年型城市。到2008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14.83%和8.46%,与十年前的1998年相比,分别提高了1.68个百分点和下降了0.48个百分点。据预测,西安市从2000年到 2025年,老年人口系数将由9.5%猛增到18.4%,到2035年全市老龄人口将接近 250万人,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1.2%之高。由此可见,西安市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
2. 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老年人口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截至2008年底,西安市常住人口为837万人,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124.21万。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安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9.1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12.89%;65岁及以上人口为71.64万人,占8.46%。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3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9个百分点,反映出西安市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1964,1982,1990,2000,2007年西安市老年人口数量分别为20.99万,38.32万,49.05万,74.39万和105.31万人口,老年系数为5.45%,7.26%,7.94%,10.23%和13.77%。
二、西安市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困境分析
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和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当前老年人问题已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目前,西安市应对人口老龄化体系处于初步形成和逐步完善阶段,面临着一些问题。
1. 政府财政面临压力
目前我国离退休人员社会福利费用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还不是很高,这既是“未富”状态下的反映,也说明了“先老”尚处于初期阶段。但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离退休职工数量将迅速增加,他们的社会福利费用预测在2025~2030年将超过国民收入的10%。可能会逼近或者突破国家财政和经济发展“警戒线”,从而使政府财政陷入困境。西安市也是如此。2006年西安市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支出比较2001年增加了68.51%。西安市政府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高达6.35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28.9%,使政府财政面临着巨大压力。
2.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剧增
人口老龄化也增加了医疗消费支出的压力,导致了就诊费用的逐年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01年的一份预测报告表明:2000至2050年,与年龄有关的社会支出的增长至少一半是由医疗卫生以及长期护理引起的,人口老龄化将导致与年龄有关的社会支出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平均小于19%上升到2050年的 26%。其中,卫生保健和长期护理以及养老金费用的增长几乎占了一半。我国研究表明,年龄是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支出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60岁居民的医疗卫生支出要比40岁居民高出50%以上。同样的,人口老龄化也增加了西安市医疗消费支出的压力。在2005年,西安市离退休人员用于医疗卫生费用的支出较2001年增加了63.38%,财政供养人员的医疗卫生费用也由2001年的2.21亿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2.37亿元。
三、西安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针对老龄化问题讨论其相应的政策和策略。西安市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应该结合西安市的实际,找到最适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1.调整老年人的收入分配政策
老年社会保障问题首先是收入问题。西安市对离退休人员实行提高最低生活标准和离退休工资与物价指数挂钩的办法,使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是,这种名义工资增长率往往低于实际工资增长率,使养老金实际水平呈下降趋势。因此,应考虑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加以调整,逐步增加对老年人的保险费用投入。
2.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机制
要科学的规划以及设计西安市养老服务体系,要把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当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用以探索建立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家庭养老的基础性功能正在迅速弱化,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同时也要积极推进居家入户服务,组织老年人互助服务,推动志愿者进行服务,使老年人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在社区范围内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