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问题 > 试论如何看待流动人口问题

试论如何看待流动人口问题

时间: 宁静642 分享

试论如何看待流动人口问题

  这次人口普查结果反映出很多问题,其中流动人口的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超过2.6亿人,比2000年增长81.03%。而这2.6亿流动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及其家属。

  产生所谓的“农民工”,本来是个权宜之计,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在却成为一种常态。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要实现由传统的农业、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必须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到工厂成为工人,工厂的集中形成了城市,所以通常工业化和城市化应该是同步的,农民进了工厂,也就自然成为城市居民。中国在50年代进行国家工业化的时期,也是这样的,一面是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一面是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城市居民。那时,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多百分点。但是,自从60年代初出了三年经济困难,国家为了应对当时的短缺经济,严格实行城乡分治的户口制度,严格限制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当时工业建设仍在继续进行,但城市化却停滞了。直到1978年,全国的城市化率只有17.9%,82.1%的人口还是农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连年大幅度增长,粮食和农产品的供给状况大有改善。与此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也大量出现,这正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好时机。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扩展到城市,城里的二、三产业大发展,需要劳动力,于是“进厂又进城,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就大量出现了。按说,这部分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工厂,从企业取得工资收入,成为生活的主要来源,理应是工人了,理应是工厂、企业所在地的居民了。但是由于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限制(全世界除中国只有北朝鲜、贝宁等极少数国家实行),他们的户口不能迁,农业户口、农民的身份不能变,他们在城市里,在工厂里干了5年、10年、15年了,他们还是农民工。

  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有五六千万的流动人口是正常的,而现在我国的流动人口达到2.6亿。因此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不光是影响社会稳定,更会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当前,我们国家各种犯罪案件多发,社会治安不好,跟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流动人口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息息相关。据调查,2.6亿流动人口中有接近9000万人是80后90后。这些新生代农民工跟60后、70后不一样,但是我们还是用老办法来管理他们,这与我们的科学发展观是不相符的。

  实际上,所谓的流动人口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就是把城乡二元结构搬到城市里来了。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市场,有两种身份,两种人。这些人是没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社会肯定不能安定和谐。

  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思路其实很简单:改革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摘掉农民工的“农民”这两个字的帽子。农民就是农民,工人就是工人。所有现代化国家,都有一个大部分、绝大部分农民转变为工人、市民的过程,并没有搞农民工这一套。我国是在当时的国情条件下,农村容不了这么多劳动力,农民要发展,城市也需要用工,但户籍制度等没有改革,不得已,只好当农民工。应该说,农民进城当工人,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但搞成农民工这一套,这是计划经济体制后遗症的表现,也是我们改革不及时,不到位的恶果,所以给农民工带来了许多的苦难,给社会给政府造成了这么多的“麻烦”。客观地说:这都是计划经济体制、户籍制度惹的祸,本来可以不是这样的。因此,要解决农民工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就农民工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那是永远也解决不好的,而是应该从根本上改革现在已经形成的农民工这套体制和做法。

18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