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 >

职业道德的论文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职业道德在各行各业中都是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是品德、纪律、责任的总和,它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还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责任和义务。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职业道德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职业道德的论文篇1

  浅析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重建

  引言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业过程中进行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修养等道德实践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要求,是教师职业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最低行为准则,本不应成为社会聚焦的热点,但2013年发生的数起校园性侵案件再度将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摆在聚光灯下,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其实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教育制度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8条规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1997年第1次修订、2008年第2次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全国中小学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2011年末,教育部又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高校教师要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教师要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引领社会风尚,举止文明,以身作则。

  但在教师教学实践中,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是没有列入教师教育培训体系中,或者是职业道德建设培训体系不健全、不科学,职业道德建设制度设计存在缺陷,职业道德建设情况落实不到位,才使得职业道德低下,甚至缺乏基本道德规范的“害群之马”隐匿在教师队伍中,为整个教师队伍抹黑。因此,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设计进行研究、规范乃至重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对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

  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状况是好的,广大人民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爱生如子,为人师表,涌现出了谭千秋、张丽莉、胡安梅等模范教师代表,他们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受到人们的称赞。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的交互碰撞中,个别教师没能坚守住职业道德要求和人格底线,做出了不符合教师身份,甚至有违人伦道德的人所不齿之事,主要表现为:

  1.1个别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低下

  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受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腐蚀变质,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如媒体曝光的继2013年5月8日海南万宁发生“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后,又披露出广东湛江雷州市英利镇某小学校长郑某波涉嫌强奸两名女生、河南南阳市桐柏县一名56岁小学教师性侵10多名小学女生等事件,到5月27日,20天内至少有8起校园内猥亵性侵幼女案被曝光。而这,还仅仅是被公开报道的案件。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些原本属于教师的称谓正在被人们广泛质疑,甚至连《人民日报》都发出呼声“校园性侵案频发,我们的师德哪去了”。这些性质恶劣的案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教师的声誉,也反映出个别教师的职业道德低下,缺乏道德操守,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2014年教师节前夕,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深刻指出,这些年,媒体报道了个别老师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的事,对这些害群之马要清除出教师队伍,并依法进行惩处,对侵害学生的行为必须零容忍。

  1.2缺乏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师应该以教书育人、为国培育英才为己任,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在教学实践中,有部分教师缺乏职业理想,将教师职业与经商、做生意等营利性行业对比,抱怨社会地位低,职业收入少,身在教室心在外,没有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没有培育优秀人才、推进社会进步的职业责任,也就不能履行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的神圣职责,不能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个人主义为中心,滋生享乐主义,甚至拜金主义的错误观念。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是当不好老师的。如2014年12月初被媒体爆料的沈阳某艺术类院校一名女教师向学生贩卖毒品,竟是为了赚取自己的吸毒费用,以贩养吸

  1.3工作敷衍塞责,缺乏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个别教师由于没有职业信念,缺乏工作动力,工作积极性不高,消极应付工作,甚至厌岗怠业,浑浑噩噩度日,缺乏应有的爱岗敬业精神。某调查机构针对“教师是否真正爱岗敬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的问卷题目是“如果有可能,你是否愿意调离教育工作岗位”,回答愿意的占27.1%,回答无所谓的占20.4%。调查者进一步问及愿意离开教育工作岗位的原因时,选择待遇低的占到了79.5%,回答工作累的有15.9%,选无兴趣的占到了4.6%。论者分析认为这些数据反映了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职业信念和职业情感,心浮气躁,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1.4学术道德低下,法制观念淡薄

  部分教师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学术抄袭、造假;部分教师法制观念淡薄,体罚、侮辱学生,不能起到“行为世范”的道德示范效果。

  2 教师职业道德状况下滑的原因分析

  2.1社会不良思潮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权意识的兴起,个人本位思想受到过度重视,再加上金钱至上、庸俗享乐等功利思想大行其道,教师职业本身应具有的奉献、自我牺牲精神受到严重冲击,个别教师内心偏离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讲求个人付出与回报的等价比例,以金钱来衡量自己的回报,狂热追求物质利益,讲求实惠,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从多方面影响着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学者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期,社会道德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真空和无序状态,社会上的种种现象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学校中来,对教师的思想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造成一些人的心理失衡、道德失范。

  2.2教师管理制度僵化制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毋庸置疑,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规章,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制定了数量繁多的规定、命令,初步做到了对教师管理的规范化,但这些法律、命令等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对违反规定的惩戒、处罚措施不足,有些仅是倡导性规范,属于“不带牙齿”的规范,不具有威慑力。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在法律责任条款中,仅对教师违反法律的行为规定了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措施,而对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缺乏惩处措施。在教学与管理实践中,重视教学成绩和效果,弱化职业道德评价的现象突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体系表面化,内容空洞,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标准。如《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倡导教师要服务社会,要传播优秀文化,热心公益,自觉承担社会义务。但如何服务社会,如何热心公益,并没有具体可行的操作规范,致使这样的规定形同虚设,也弱化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职业道德在教师的年度考核、职称晋升、业务培训等方面的评价较虚,只要不发生严重的违法违纪问题,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就是优良。职业道德成了一条不通电的高压线,没有形成威慑作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也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2.3教师自我修正能力不足加剧了职业道德下滑趋势

  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教师也不都是圣人先贤,任何人都要加强自身修养,教师也不例外。有些教师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忽视了自身的养成教育,过分看重名利,敬业意识淡化,责任心不强,遇事斤斤计较,缺乏责任意识和自我牺牲精神,没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自我修养意识,忽视了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教育,有些甚至在大是大非方面丧失应有的底线和原则,沦为西方所谓的“自由”思想的传教人,不但丧失了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基本道德操守,甚至还将错误思想带到课堂,危害学生的心灵,其祸大焉。

  2014年11月17日出版的《辽宁日报》发表了题为“大学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文章,文章整理概括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三类问题:第一是缺乏理论认同,对党的创新理论不屑一顾,动辄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归结为理论的失败;第二是缺乏政治认同,追捧西方“三权分立”,公开质疑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甚至唱反调;第三是缺乏情感认同,把社会上的顺口溜和网络上的灰色段子当作论据,吓唬学生。上述三种现象,都是教师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损害教师职业道德的活生生的表现。

  3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3.1净化社会环境,使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

   人民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蔚然成风。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收入少,权位低,在部分人的心目中社会地位不高。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副主任李蓝指出,目前,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收入过低,多数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月收入不到2000元,甚至有些教师一到寒暑假就去建筑工地当小工,补贴家用。有些教师甚至发出了“当老师不如当小工”的感慨。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该提高教师待遇,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使教师的收入高于公务员的收入。真正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25条的规定,使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设立专项资金,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同年9月13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对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2012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

  问题的关键在于政策的落实,教师的待遇收入提高了,不再为生计发愁,才能安心立教,才有应得的社会地位。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还可以试行建立教师职业荣誉保障金制度,政府各级财政拿出一定数额的收入设立教师职业荣誉保障金,使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没有职业污点的教师退休后能够享受额外的荣誉保障金,从而激励教师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争做道德高尚、情趣高雅、为人师表、受人尊敬的好教师。

  3.2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的考评机制

  职业道德在教师入职、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进一步增强职业道德的话语权方面,应建立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提高教师职业的入职门槛。目前实行的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有地方自主考试和国家统一考试试点两种方式,地方自主考试的科目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除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必考科目外,有些省份考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等科目,如河南省的教师资格考试就包含教师职业道德的科目,而有些省份则不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全国统一考试试点地区考试科目不含有教师职业道德,应完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在实行教师资格认定全国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将教师职业道德纳入考试范畴,了解一定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并通过教师职业道德考试的人员才能被授予教师职业资格证。

  制定完整的教师职前培训体系,无论师范生还是其他学生,在从事教师职业前都要进行职业道德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从事教师职业。教育部陆续制定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等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要求,各类教育单位要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使职业新手明白职业底线,先做人、再教学。

  加大教师入职后职业道德培训的力度,职业道德培训形式多样化,可进行法制学习,也可组织到监狱等劳教场所参观,增强职业道德敬畏心。建立职业道德污点累积制度,教师因违反职业道德而被记录的道德污点累积到一定程度必须加大惩处力度,如一学期内体罚学生三次以上的可直接解除聘任合同,屡教不改者可处罚其终身不得从事教育事业。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北京市已建立了食药信用累积制度,违法污点予以记录累积,对屡次违规者加大惩处力度,直至产品退市、企业退市、区域退市,食品安全严重违法犯罪者将实行终身行业禁入。

  在教育行业也可借鉴上述制度,增加教师职业道德的威慑度。加大职业道德在教师职称晋升、职务评聘等方面的考核力度,增加职业道德在此方面的分值,虽然在教师的年度考核中“德”放在首要的位置,但对“德”的考核、评价内容较虚,有些单位有“老好先生”的心态,只要不出大事,对“德”的评价都是满分,实际上弱化了职业道德应有的评价意义,可考虑由中立的社会组织对欲晋升职称的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调查、评价,并出具独立的、负责任的调查报告,对存在职业道德污点的人员暂缓其职称晋升,不得聘任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务。

  3.3增强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

  教师要有职业荣誉感,教师职业的社会定位就是奉献大于付出,教师入职时可以像入党宣誓说的一样,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付出,甘于清贫,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如果不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应调整其工作岗位,直至调离教师岗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经常检讨自己的言行,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师要“亲贤臣,远小人”,隔离社会不良影响。教师要重视榜样的力量,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放弃北京安逸的生活,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数十年来,夫妇二人从没有回过北京,其间行程数万公里,支教5所小学,募集善款350余万元,为山区的孩子开设了外语、音乐等课程,建起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

  这是教师的榜样。作为一名教师,要以他们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根除私心杂念,远离物欲铜臭,争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持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三人行,必有我师”,与时俱进,与时代同行,教师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教师应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要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与规范,学习先进教法与教材,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证政治坚定,业务精强,道德高尚,追求教师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希望教师能忠诚教育事业。通过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重建,使教师能执着于教书育人,将教育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终极目标。

  >>>下页带来更多的职业道德的论文

346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