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毕业论文
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有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学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学毕业论文篇1
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劳动力素质水平的提高使各行竞争进一步加剧。这样的客观环境是无法逆转的,同时也给广大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高自身过硬专业素质的前提下,培养出色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在摆在高职学校和高职学生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
一、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
1、步入职场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每年毕业季都有大量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找工作,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如何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顺利拿到用人单位的offer,不仅需要自身的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无数次面试中维持好心态。社会适应能力应该是任何职场教给新人的第一课,如何在这堂课上拿到令人满意的成绩,需要我们思考。[1]很明显,在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高职教育体系中,体育教育或许是最接近实际的一门学科。体育教学讲求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平衡,这里的心理其实讲的就是心理素质中的适应能力。无论是何种具体类别的体育科目和课程设置,都会涉及到团队协作这个方面,比如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队员的体能技能是球队化学反应的一个方面,团队协作往往更是团队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如果每个队员各自为政,脱离球队,这个队伍是没有一点战斗力的。习惯了散漫自由的校园生活,假如把这种方式放在职场,这个团队也会是一盘散沙,毫无生气,也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2、学生自身人格塑造的需要
社会适应能力这个概念其实非常宽泛,简单来讲其实包含这几个方面: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挫折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在校园生活的各种表现会一定程度映射到将来的社交场合中,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必须好好利用这一时期。社会适应能力虽然比较抽象,但也能体现在个体的行为举止中,这在一定程度可以理解为修养。认知、独立生活、交际、应对挫折等方面确实是目前高职学生需要提高的几个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社交软件的风靡,有数据显示,20岁左右的学生群体已经是互联网的主力。这其中有个令人担忧的情况就是:互联网社交软件由于交互太强,加上年轻人身心正在成熟中,很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并产生模仿行为,并呈现不可控的局面。体育教学有一定目标性,课程任务的编排比较符合学生自身成熟的阶段,对学生是一个好的引导。同时,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认知、独立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将学生从虚拟的网上拉回现实生活,对学生自身人格塑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必要选择
虽然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到了喜人的成绩,加上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巨大投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现实的问题。例如:认同感不高。与大学及以上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普遍很低,这是目前社会的主流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学生在社会大众的印象都是成绩差,素质差,这其实是一种巨大的误区,如果扭转大众的观念,高职教育改革,通过体育教学等方式提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二、高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建议
1、转变观念重视体育教学
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高职教育,体育教学所处的地位是极其尴尬的。按照体育教学标准的要求,体育教学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全面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针对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随时调整教学思路,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体育教学应该成为文化课程的补充和延伸,而并不该是一种教学附庸。[2]而现实的情况是,不少体育可能都被所谓的文化科目给占用了,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任务,还时常引起学生的不满情绪。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育观念的陈腐老旧,高职院校大多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侧重于技术的运用,而忽视了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大影响,另外,体育教学不单是体育理论的单向灌输,缺乏教与学的积极互动,缺少教学成果的反馈和科学的评估。前文提到,体育教学的本质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转变观念显得迫在眉睫。
2、提高体育教学师资团队的专业素质
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除了必须掌握得专业基本功以外,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还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和理念,敢于摒弃旧思想。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更深层次的讲,可以认为教师素质对学生的成长、行为素质的养成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原因很简单,如果教师对教学理念有着自己的理解加上对其他先进教学理念的吸收和发扬,对学生来讲会是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教与学从来都不是刻板的,单调乏味的教学是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参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3、丰富体育教学活动的形式和深度
高职校园属于微型社会,学生作为个体,每天都和学校的各个方面发生着联系。体育教育作为一项教学模式从小学初中高中,都具有某一定共性。但是面对“90”后居多的学生主体时,某些教学形式会显得并不“入流”。这体现在教学的侧重点产生的变化!体育教学的已经不单是为了强健体魄和锻炼身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十年前同等年龄都有了质的提高,现在的学生所能享受的物质条件是过去不可想象的,如果我们仍按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成效会大大折扣。同时,“90后”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超过任何年龄层,正是这种依赖,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丧失了部分交际能力,所以如何通过体育教学的活动的创新把学生的关注点拉回到“现实”,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攀岩、真人cs等一些形式活动,正在受年轻人追捧,体育教育其实可以运用,这些活动形式虽然新颖,但是无一例外对参与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这对适应能力的培养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三、结束语
当代高职教育虽然强调的是学生的技能培养,但是适应能力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就业压力大的现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高职体育教学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瑕不掩瑜,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无论是教育领导层或者是学生自己,需要转变对体育课程的态度,才能逐步让体育教学迈入良好的轨道,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下页带来更多的社会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