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观论文
社会发展观论文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发展观论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发展观论文范文一:试论江泽民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
论文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 可持续发展 发展观
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重要奋斗目标。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阐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那就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
十六大报告是充满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光辉指南。江泽民同志深刻地分析了当代中国国情和我们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科学地制定了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价值目标,即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理论。
一、江泽民创造性地提出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即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较低的文明阶段向更高级文明阶段发展的过程;从片面发展的社会走向全面发展社会的过程。社会全面发展,是指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综合发展,在着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者“是最先提出不仅必须分析社会生活的经济方面而且必须分析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问题的社会主义者”产牡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克服了限制生产力发展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侄桔,它排除了束缚社会和人的自由发展的资本主义框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度。协调了劳动者和劳动资料、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生产劳动与全面的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社会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可能。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要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又是全社会整体推进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更加突出的强调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新的决策。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出发,突出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江泽民强调提出:“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明确提出来,这是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的内容。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他把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重要目标。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个性的丰富、个性的自由的基础之上,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佗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和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今生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自身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辩证统一的真理光辉,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而且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永葆其先进性,胜利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江泽民对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发展理论的阐述
1.坚持人民为主体的社会发展观
人,就是人民,是民族,是劳动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人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是社会的价值目标。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改革,都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权利、人民的价值肯定为最高标准,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江泽民指出:“我们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推进我们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以人为核心的两方面的重要内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说的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说的是进行经济建设、实现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力量源泉。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承认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辩证统一关系,并最终归结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观点。正如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所讲:“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展观
社会发展是经济、生活、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随着温室化、沙漠化、水危机、森林减少、土壤碱化、气象异常等问题的出现,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类首先是环境的产物,人类生存质量确实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江泽民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民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二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说:“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更新,而且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观。
3.以整体为目标的重点推进的社会发展观
社会发展是整体发展,而非局部发展;是全面发展,而非片面发展。江泽民说:“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就会越强,就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的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三、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1.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说:“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结构,满足人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社会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要坚持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人,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只有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的自由度和社会性才会不断增长,创造性也随之增强。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3.努力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时代,它的灵魂核心是创新能力。“知识经济要求一种新形态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这种新的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能力本位。”“能力本位”植根于人的内在本质的要求之中,它要求人们必须时时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要求确立能力本位的理念。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二要务。我们党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就必须不断创造条件,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要建设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说:“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学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他说:“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些思想都是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用丰硕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不断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的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发展观,不仅深刻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而且指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社会发展观论文范文二: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当代实践价值
【摘要】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当前,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仍然对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社会发展观 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也是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为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指导。
一、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这是开始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转折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及其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而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自1957年之后,我们党错误估计形势,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从根本指导思想上均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阶级斗争被扩大化、绝对化,到“”期间发展到极至,造成了人际关系破坏和无政府主义泛滥,根本没有社会生活的和谐可言。
十一届三中全会断然否定了这个错误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代之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扭转了中国前进的航向,是中国开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转折点。
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以阶级斗争为纲”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现实社会基础,如果继续坚持,只会破坏社会和谐。各阶级、阶层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着的各个方面的对立统一。根据经典作家的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的观点,邓小平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关系的许多新举措。一是实现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大大改变了““””时期所造成的人际关系混乱、不和谐状况。二是把知识分子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并从细节问题出发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路。四是指出妥善处理、协调各阶层、各群体的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五,统一战线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途径和方法,邓小平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一系列新思想。总之,正是由于邓小平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才把中国各条战线、各行业各、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的力量都凝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伟大理想上,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国际上,邓小平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关系及彼此之间和谐共处的必要性,大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善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团结一切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友好国家和人士,以智力、资源、资金引进的多种方式,进行交往与合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仅彻底改变了国家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更是抓住了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根基——物质建设。没有邓小平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的思想指导下取得的建设成就,就没有和谐社会理论产生的的物质基础。富裕是和谐的物质前提,贫穷与和谐是格格不入、毫不相干的。和谐社会是物资极大丰富、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的社会。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根本谈不上和谐,邓小平彻底否定了越穷越革命、宁要穷的共产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等种种“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荒谬论调。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一心一意搞建设的道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这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摆脱贫穷的首要措施就是解决温饱问题,而这需要经济建设的支撑。温饱问题的解决,由温饱向小康社会的过渡,是和谐社会的最原初的物质起点。
温饱问题解决之后,邓小平还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对“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而这些理想的实现如果没有物质基础做保障,都是不可能现实的,因此,在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也必须依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二、制定“共同富裕”的战略方针,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
共同富裕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源头之一,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邓小平把共同富裕做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p373
邓小平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共同富裕的理念,又赋予共同富裕更丰富的内涵,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邓小平不止一次地指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致力于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这表明,他所倡导的共同富裕,其领域既包括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也涵盖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丰富性,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邓小平讲:“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这段经典论述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
邓小平把实现共同富裕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找到了一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行道路:先富——后富——共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的二十多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人民逐渐摆脱贫穷,走向富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至今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仍存在着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分配不公、先富者为富不仁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这也是改革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邓小平本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在提到共同富裕的问题时,总是完整地阐述“先富、后富、共富”之间的辩证关系。“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还科学地预测:“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就标志着共同致富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课题。
三、提出了解决发展与代价问题的思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辟了道路
鉴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现实情况,邓小平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发现了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一些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发展中的代价,也是影响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不和谐因素。邓小平认识到解决发展中代价问题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方针,提出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
我国发展中的代价问题,总起来说,包括两种性质的问题,在社会领域表现为道德滑坡,在自然领域表现为生态破坏。
针对社会领域存在的道德滑坡问题,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两手抓”:即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惩治腐败;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等。通过“两手抓”,较好地处理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并有效抑制了现代化变革中产生的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各种潜在因素。
针对自然领域存在的生态破坏问题,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p274大力提倡发展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工业、农业水平的科技含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方面做文章,改变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被动局面。这对有效避免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旧有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还指出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努力做到环境保护方面有法可依。另外,邓小平还主张努力提高国民素质,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环境和生态问题。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发展是硬道理”,再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其中包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华,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思想渊源。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中包含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并以之为指导,有助于创造一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喜人局面。
四、提出“稳定压倒一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了平台
稳定不等于和谐,然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稳定。鉴于亲身经历了十年“”的动乱局面,邓小平深知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大重要性。邓小平以一个政治家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的重要性,并反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 “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1]p284邓小平所说的稳定,其含义是广泛而丰富的,既指政治局面的安定团结,也指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既指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指政策的连续统一;既指农村的稳定,也指城市的稳定。
和谐既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一个不断向理想状态过渡的动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以稳定为基础和条件,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改革这个动力就失去了支撑点,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就失去了保障,经济建设的成就会遭到破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会失去牢固的物质基础。稳定也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只有稳定,才可能有和谐社会所构想的那种安定有序,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局面,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
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目标的理论与实践是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历来主张从实际出发,关注人的现实需要,努力满足包括经济、政治、精神等各种利益在内的整体利益需求;另一方面指人的发展目标的和谐,邓小平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实际上是要培养“德才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因而也是最终意义上管理社会的主体。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自我管理。然而,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以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采用行政的、经济的或法律等手段实施管理,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的企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又往往成为被管理的对象,成为管理的客体。在我国行政管理中,人民群众这种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主客体相一致的地位,一方面表明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民群众这种既是管理主体,又是管理客体的地位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邓小平提出的“领导就是服务”是解决这个矛盾性问题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倡导的“领导就是服务”这个命题反映了我国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首先,管理者树立服务意识,符合现代管理理念,是对人的尊重的表现,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其次,以“领导就是服务”为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建立新型干群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公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管理实践的必然要求;再次,邓小平倡导的民主管理大大调动了广大工人、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增添了新的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得到空前发挥。
总之,邓小平理论尤其是关于发展的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序曲,以胡锦涛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巩固改革成果,消除不和谐因素的道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这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最新发展,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社会发展观论文相关文章:
5.发展社会学论文
6.历史与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