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社会学专业的毕业论文4000字(2)
社会学的论文4000字论文篇3
浅谈社会学视域下的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现代高校良好学习氛围的主要营造方式和手段,也是现实大学生良好素养的重要体现,没有正面大学文化的影响,高校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方面就会出现偏差,将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生活工作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等。大学文化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是一个高校从建校之后,在办学思想、教学精神、学习氛围等方面不断积淀出来的一些正面、积极的精神和理念。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最后一段学习时光,很多大学将自己的文化不断融入社会中的一些精神和理念,实行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在高校先进行实践一下。因此,大学文化也进一步融入了社会学的因素,笔者从社会学的几大理论提出现代大学文化的营造。
一、基于功能论理论条件下的大学文化问题
首先,大学文化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就是迷你版的小社会,从功能学的角度分析,大学兼有社会的部分职能,例如大学从锻炼学生生存意志的角度,也开设了很多的功能完备的社团活动,在这些社团活动中,需要处理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各种问题,一个社团就像一个企业一样,只要开展活动就需要有资金支持,最后需要体现出“效益”。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大学社团就兼有社会企业的某些模拟功能,大学生通过对这些社团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企业生产发展的关键问题。
其次,大学文化的功能就是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功能理论指出,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构建这种和谐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还是制度的完善,只有实现制度化建设,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现代社会的主旋律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因此需要更加注重人本主义精神的树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营造问题。
大学文化需要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人本主义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社会理念需要成为现代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融入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之中,这是当务之急。只有学生具备的这些社会的主流思想,在今后进入社会的时候,才能实现更好的融合,在适应社会的时候才不会感到彷徨,才能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现实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思想理论也有正面的和负面的,只有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人生态度,才能更好的适应现实社会的需求。
二、基于冲突理论条件下的大学文化问题
冲突理论也是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组成。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一定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就可能造成一定的冲突和矛盾,社会矛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针对社会矛盾的解决方式有武力,但是更好的方式还是协调,通过进一步融合矛盾集团之间的问题,降低利益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环节还是需要完善社会制度。只有处理社会关系的社会制度体系得以建立,社会矛盾和冲突才能进一步降低。由此可以得出大学文化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大学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其文化也存在社会文化一样的矛盾性。这是一个十分广义的概念,具体到大学文化构建的某一方面来说,就更好理解。例如:专业设置过程中,不同办学思想需要融合,不同的教学方式需要结合,不同的治学态度需要交流,等等,这些都是在大学在开设一个新专业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要想实现这种问题和矛盾的解决,就需要建立起一套专业设置的程序,这就是社会冲突理论中所提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只有进一步完善专业设置过程中审批事项,实现研讨机制等,才能更好地实现专业设置的有序进行。
其次,大学文化矛盾具有繁冗性。大学主要就是有管理层、教师、学生组成,其文化体现也因为这三类人群年龄特点、所处的角度都存在一定不同,所以他们之间在人生观、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大学文化的矛盾也就是因为他们而产生更多的问题。在组织相应的文化活动时,可能学生认识是一种理所应当的事,但到了辅导员那里可能就与学生管理制度有一定的出入了,需要斟酌再三。由此可见,大学文化存在一定的繁冗性。
最后,大学文化的矛盾性促进其发展。马克思哲学指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主动力。在大学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是因为大学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一定出现相互之间的交集,当出现问题之后,就那些不科学的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当制度进一步完善,实现与时俱进之后,可能实现大学文化的不断发展,实现螺旋式的向上发展过程。
三、结语
思想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大学文化的研究有着必要性。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将大学文化延伸到社会之中。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社会功能学、冲突学的角度,研究大学文化的发展,实现其本质属性的就一步探究。
社会学的论文4000字论文篇4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社会学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中学社会学科教学方法及其分类
中学社会学科教学方法主要是针对中学社会学科学科的教学而形成的专门的方法,它是教育理念的外显活动,也是社会学科学科独特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会进行有效的互动,以此来促进社会学科教学的顺利进行。传统的中学社会学科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以教师为中心,二是以教材为中心,三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显然与当今的发展形势不相符。当今的学习中,学生的发展才是学习方法分类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在教学中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因此在进行中学社会学科教学方法分类时,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除此之外,中学社会学科的教学方法还应当本着有利于教学方法的信息化应用为依据,这样才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教学策略。
二、新课改下中学社会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没有及时转变
新课改实行以后要求中学社会学科课程的教学不仅注重效率的提高,也要保证教学质量,因此首先应当使中学社会学科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但是,由于传统教学里面的根深蒂固,社会学科老师依然以应试教育为教学目标,认为学生的社会学科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而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导致学生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分析社会学科现象和社会学科事件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利于新课改下社会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
2.2社会学科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社会学科这门学科包含了华夏五千年和国外的社会学科人物、社会学科文明和社会学科事件,可见内容十分复杂,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而且与其他学科也有所交叉。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涉及社会学科人物的诗歌著作等,通过熟悉社会学科事件才更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但是,中学的社会学科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将社会学科学科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只是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开拓,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3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
新课改实行以后要求中学社会学科老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并善于使用新型教学模式。但是,很多老师依然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活跃,而且学习主动性不高。另外,中学社会学科老师没有做好角色转换的工作,依然将教师作为课堂主体,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进而影响学习质量。
三、解决新课改下中学社会学科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中学社会学科老师今后应当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注重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教学中不能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当做教学目标,而是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利用所学知识,并能够深入分析社会学科事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也有利于中学社会学科目标的实现。
3.2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中学社会学科内容丰富多样,与语文、数学、古典音乐、美术和书法等各个学科都有交叉,因此今后教师应当认识到社会学科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在教学中善于与其他学科交织,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更好的发展。
3.3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今教学中具有情景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以及探究式学习模式等各种模式。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应当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模式,例如在讲解某一具体历史事件时,课堂的前半节使用情景教学模式,后半节通过同学讨论的合作学习模式,并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中学社会学科的教学目标。
3.4充分发掘现有信息设备的社会学科教育功效,从而做到物尽其用
现代信息化设备作为教师能够发挥自主性的对象,社会学科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中思考如何更好利用这些硬件设施,通过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此外,除了硬件,软件资源也是社会学科教学的源泉之一,教师今后的教学中也应当充分收集与教学相关的社会学科网络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生及时沟通和交通,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
猜你喜欢:
2.社会学论文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