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思修论文 >

浅析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实现路径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将生命视为终极目的、终极价值和终极信仰。将哲学问题进行通俗化解读,对众多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关于幸福、成功、道德、信仰等。将宇宙、国家、万物和人的生命作为敬畏和信仰的对象,其现实目的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形象化、生活化和大众化。以对生命的信仰作为基石,重建行业道德、职业道德、公民道德,重树人的职业精神,重塑人的生活习惯;就是要重建人的价值取向,为人类提供全球性的伦理准则,促成国家之间、信仰之间的和平对话;就是要让人对生命的敬畏和信仰成为共同的人类伦理,为人类提供终极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的底线。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浅析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析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全文如下:

  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认同,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很好地应用于解决老百姓的事情,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活化、实践化,马克思主义才能被人民大众所认同、接受,并最终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过百年的传承,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最崇高最科学的信仰。然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思想意识形态日趋多元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也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因此,要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就要解决好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快经济发展,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物质基础

  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状态。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才有能力加强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建设;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才能得到更大提高。从本质上讲,只有物质基础发展好了,人民才可能去思考精神上的追求。十七大以来,我国加大力度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改革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着力体现了“人文”理念,但还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被全体人民有效、合理地共享,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各种事关民生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求出发,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过程中反映和实践好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本质。

  二、加强理论创新,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一定要自觉“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努力做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谱写新的理论篇章,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着力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理论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就应该采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群众能够听得懂的道理,让群众能够真正领会,做到入脑入心。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其科学理论也要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出来。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 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所以,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须深入群众进行调研、掌握实情、多采用民间语言、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向他们传播。

  三、加强文化宣传,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必要途径

  “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之下所产生的并与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为支撑、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众文化以其“亲民”的特质在中国大地迅速扎根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人民群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并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大众文化之所以能被大众所喜闻乐见,主要是因为它将文化的经典性与日常性进行了和谐的统一。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要实现大众化,就必须在表现内容上将主流文化的“先进性”与大众文化的“大众性”统一起来。

  先进文化只有在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了、理解了,才能内化于人们的思想里,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的影响。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载体来看,在依赖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载体的基础上,新兴的传媒载体,如新闻网站、论坛、博客、手机以及微博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由于大众媒介具有信息量大、受众人数多、时效高、互动性强的特点,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灵活掌控大众媒体的特点,增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效果。

  四、树立典型示范,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

  邓小平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宣传载体,又是实践载体。党政机关领导应该如何做好示范表率作用,这是客观现实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党员干部要主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与时俱进,维持和维护好党的形象。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理论的学习,锤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分辨出真正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始终坚定不移的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贯的宗旨,党员干部要始终把自身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统一起立,要有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不搞利益特殊化。近年来,在群众中产生了不良影响,也让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因此,我们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相关文章推荐:

1.马克思主义论文

2.浅析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

3.论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论文

4.政治论文

5.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特质研究论文

6.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探究论文

40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