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思修论文 > 大学思修论文5000字范文(2)

大学思修论文5000字范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大学思修论文5000字范文

  大学思修论文5000字范文篇二

  《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培养探究》

  摘 要: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高校的法治教育作为构建法治中国的重要源泉,有助于培育法治文化氛围,同时,高校的法治教育尤以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培养为重中之重。在构建法治社会和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客观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寻求对大学生加强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培养的途径,最终能够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法治观念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法治观念 法律素养 依法治国

  作者简介:李丽娟,郑州城市职业学院,主要从事思政及法律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而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民众法律意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他们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进程。虽然现在全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法律专业,但是毕竟法律专业的学生占整个大学生的比例相对较少,所以不足以完成培养多数甚至所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任。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培养,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普遍提高,是当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大学生自身综合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和谐以及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第一,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只有建立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的立体交叉型的综合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跟上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法律知识是这个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培养是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和运用法律知识的前提和思想基础。因此,大学生必须学法、懂法、守法,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提高自己依法办事的能力。

  第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具备系统完善的法治理念和法律素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已经在立法方面奠定了有法可依的稳定局面和现实基础。1999年修宪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并且赋予它最高的法律效力,标志着我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现阶段,我们要更新法治观念,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着重于营造学法、守法、用法和执法的良好氛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同时也应该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加强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才能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

  第三,高新科技产业的兴起和繁荣呼唤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法治观念和较高的法律素养。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中国参与国际竞争,要求经济主体遵守市场规则,同时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下,所有公民都应该学习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学生作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力量,更应该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二、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现状分析

  通常来讲,法律观念往往和一个人的法律知识储备和所受的法治教育有关,丰富的法律知识可以促进正确的法治观念的形成,从而更好地为人法律素养的全面发展服务。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表现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理性地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在任何情况下能够睿智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拥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畏强暴、不怕胁迫和诱惑的坚强守法精神。

  然而,就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现状而言,大学生在法治观念的树立中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当然,也有很多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犯罪的案件屡屡见诸于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体,如此一来,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的现实状况令人堪忧。就作者对几所高校的调查和阅读的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现状如下。

  (一)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值得肯定的方面

  1.在校大学生已经意识到掌握足够的法律知识是增强自身的法治观念和提高法律素养的基础和前提。有调查显示,有80%的大学生被调查者赞成法律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非常有必要,认可程度很高。

  2.在对法律的性质和地位的认识方面,在校大学生普遍认为法律是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同时认为法律是人民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

  3.大学生普遍赞同“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培养是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二)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纵观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都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法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法治教育是个宽泛的概念,它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使得法治教育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然而,面对新形势下新的发展要求,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培养主要依靠的就是法治教育的健全,因此,就此而言,我们需要更多的反思。

  1.对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在中国大张旗鼓地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背景下,各大高校纷纷把依法治校,加强法治教育引进课堂,设立专门的法律基础课程,然而,不少高校的态度往往表现的是雷声大,雨点小,对于法治教育往往流于形式,致使高校的法治教育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作为受教育者的在校大学生对公共课的认识存在偏差,都认为公共课只是陪衬,上不上是无所谓的事情,以至于通过上课教学达到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目的很难完美实现。

  2.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不全面,不牢固,法治观念淡薄。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知识的主要学习和掌握者,然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高等教育的重点仍然集中在专业课上,对于法律知识的摄取仅仅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来实现的。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大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且能够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但是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上,并不能很好地掌握法律的精髓。由于没有掌握到法律的精神实质,就很难树立法治观念,也阻碍法律素养的养成。尤其在情与法、理与法相冲突时,不能用法律思维去正确地处理冲突,不能体现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调查显示,53%的大学生认为违法就是犯罪,根本不知道民法、刑法以及行政法是什么,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在被问到“如果你的亲人违法犯罪时你怎么办?”,有65%的学生会选择亲情高于法律。这些数据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法律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很大欠缺,法治观念淡薄。

  3.大学生对法律事件的关注度与其自身的法律实践能力发展不协调。近年来,大学生案件的发生频率之高令人咋舌,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从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案,到清华大学刘海洋用腐蚀性液体伤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案,再到浙江大学周一超因为考公务员落榜而杀害人保局工作人员案,无一不引起人们的感叹和反思。在各种新闻媒体的狂轰滥炸下,虽然大学生对法律现象越来越关注,但是他们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当自己触及法律问题时,却往往选择回避和放弃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被问到在商场购物后,是否能够及时索取发票时,能够坚持要发票的大学生不足三分之一。当我们购买的商品有瑕疵时,发票是我们向商家进行索赔的直接证据,但是当代大学生却很少有这样的维权意识,他们觉得索取发票的过程是纯粹地浪费时间,没有什么意义。正是因为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薄弱才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的飙升,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培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三、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途径

  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依靠学校创造舒适宽松的法治教育环境,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配合。从社会大环境来看,虽然我国已经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以权代法,以权凌法的现象还很多,这就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了法律虚无主义的思想,降低了法律的权威性。因此,我们要加强营造大学校园法治环境的同时,注重对社会舆论氛围的营造,多宣传遵纪守法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以提升大学生对法律的权威性认识,从而为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全面深化改革中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对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重要性的认识

  深化教育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针对大学生法治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使大学生逐渐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从而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作为法治教育践行者的高校,要把大学生法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从而保证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转变法治教育的模式,促进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传统的法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脚步,针对新的人才培养要求,高校无论是在教育目的、方法,还是在内容上都应该有所创新。首先,在目的方面,要明确法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法治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这就要求高校的法治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使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系统化,完整化,而不能出现断代,隔层的现象。其次,在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方面,要做到全面、周到、有重点地开设课程,不能出现轻民法重刑法、重公法轻私法这样的情况,强化学生对私法的认知,为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法律基础知识的培养。最后,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除了采用传统的知识讲授和案例教学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大学生身历其境地去感受和运用法律知识。

  (三)通过法律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传统的大学教育停留在课堂上,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了解仅仅来源于教师的传输,为了适应法治社会的发展,高校应该组织大量的法律实践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第一,引进来。聘请一些法律专业人士进行讲学,同时帮助大学生成立一些自己的法律咨询和援助的社团组织,有了自己的组织以后,可以经常开展法律的宣讲活动,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得到法律知识的普及。第二,走出去。高校要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对学校周围的社会治安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和邻里纠纷问题等涉及法律的相关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让大学生自己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去解决法律实际的问题,从中可以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法律的威严,最终对他们法律素养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只要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能够携手探索,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使大学生主动地学习运用法律知识,养成良好的法律习惯,这不仅对大学生个人而言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们中国法治制度的构建同样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国高等教育.2004(20).

  [2]王冬冬、何云峰.大学生违法犯罪原因浅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2).

  [3]邹开亮.论当前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沈国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文汇报.2011-07-17(第8版).


看过“大学思修论文5000字范文”的人还看了:

1.2017思修论文5000字

2.2017大一思修论文4000字范文

3.大学思修论文优秀范文

4.大一思修论文范文

5.大学思修论文4000字

6.大学思修论文3000字

298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