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论文
大学思修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而成的一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一思修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篇一
《试论加强公民道德素质》
摘 要:彭宇案和小悦悦事件使人们对公民道德素质的加强有着强烈的紧迫感;政治文明的实现、市场经济健康顺利的发展、良好文化环境的形成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公民素质的提高;传统美德的传承、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诚信友爱、和谐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对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公民道德素质 现状分析 途经
中图分类号: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2-0000-01
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经济在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水平有着极大的提高。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道德素质滑坡的问题摆在人民的面前,本文旨在通过对社会现在的分析,对加强公民道德素质提出个人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同行指正。
一、公民道德素质的现状分析
随着迈入21世纪,媒体的高速发展,信息的自由化,网络上出现了各式各
样的道德滑坡现象,在此只是对近期网络上热点的话题进行举例说明,举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进行分析。
案例1
2006年11月南京市发生了惊人听闻的彭宇案,此案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现象,一个从没有的现象。古时中国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而从没发生这种尊老却被老人反咬一口的。这不仅让我想到一则寓言故事:“农夫与蛇“○1当我们把尊老当做“农夫与蛇”,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是怎样的社会,
2011年10月的“小悦悦”事件极清晰的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漠视,人们社会道德的缺失,让我们看到了物质文化下的畸形产物—冷漠。此后有关人士提出对“见死不救”进行法律上的制裁,或并将此列为法律。中华大国,气度非凡,礼仪之邦。自秦汉来,中国就有着优越的思想与传统美德。上古有葛天氏的大同社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蔚然。盗贼不兴,人与人相互都很有爱,这更加让我们看到,当今社会在物质生活进步的同时,人们精神文化的严重倒退,加强公民的道德素质以经是当今社会建设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公民道德素质越高,社会的进步就会越快。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会促进社会的进步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
(1) 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能促进政治文明的实现
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法治也并不是人们一直所想象的严刑峻法,它本于道德,始终贯穿着道德的灵魂,对恶给予制止,使善得以发展,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并没有排除道德,而是道德的实施和贯彻。只有道德搞好了,良好道德风尚就形成,全体公民的素质提高了,法治才能健康实行,社会才会长治久安,我们的政治文明才能早日实现。
(2) 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能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法制经济,又是一种道德经济。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公民,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强烈动力和优秀品质的经济参与者,人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早在20世纪初,韦伯就指出:“一定的经济秩序必然要求与这相应的伦理精神和具备这种伦理精神的职业人员。任何一种经济秩序,任何一种经济行为要想得到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观念和伦理精神,必须有具备这些文化观念和伦理精神的公民”。
(3) 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能促进良好文化环境的形成
先进文化是适应社会客观规律,促进历史发展的文化,是文化中符合时代需要,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和方向、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粹部分。先进文化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较高的公民道德素质对我国文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正确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反文化侵略; 进步的道德有利于净化文化市场,可以让严肃文化不再受冷落,流行文化不再低俗;道德品格的提高有利于文化精品的产出。
(4) 公民道德素质提高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同时,他还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观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4此可见,要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使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是相当重要的。
三、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道德体系。这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依据。但是,我国现在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能力建设的水平还不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还不相适应,甚至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因此,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1)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是有历史继承性的。中华民族素有“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之称,悠久深厚的道德传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2)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使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追求个人正当利益,重视个人价值,讲求效率、平等竞争等观念;另一方面,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等丑恶现象,导致集体意识、互助精神、奉献精神淡化。
(3)以诚信友爱为重点。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成员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和睦共处。诚信要求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并按这些规范行事。如果一个社会有了合理的、统一的规则,而且社会成员又能普遍认同和遵守这一规则,这就有了诚信,也就有了形成和谐的氛围。
(4)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通过多种大众媒体和方式途径,深入宣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及尊重人格、尊重个体、关爱弱者、伸张正义、维护公平、保持公正等理念和典型;深入宣传社会和谐、民族和谐、城乡和谐、阶层和谐、干群和谐、人际和谐的价值和意义,使尊重、理解、文明成为社会氛围的基调。同时,还可借助文学艺术作品等所特有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功能,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引导人们的精神消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促进全体社会成员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形成积极、健康、包容、宽容的心态,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
在拜金主义横行的今天;在信息化的时代的今天;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加强公民道德素质,无疑会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使国民在文化的大潮中保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政治保障。
参考文献:
[1] 《伊索寓言》作者(古希腊)伊索著,王凡 译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2] 陈智.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 内蒙古社会学,1999( 3)
[3]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京:三联出版社,1992.85.
[4] 程伟礼.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须注重三性[ J].探索争鸣,2005( 9) .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一思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