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一思修精选论文(2)
2017大一思修精选论文篇二
《当代大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和教育对策》
摘 要:诚信,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危机”引起了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关注。问题的表象可能有所相似,但问题的本质却各有万象,本文旨在通过对调查问卷等材料的研究分析,对当代大学生的种种不诚信现象进行评析,经过理论研究、经验总结和多方探讨,以更加理性、公正的态度对待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从主客观几个方面来查找原因,从微观到宏观,从制度到执行力度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找出相对比较适合工作实际的教育对策,不断完善大学生诚信建设的理论体系,为学校的诚信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危机 表现 现象评析 教育对策
从古至今的各种传统共识和社会环境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性,在我们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栋梁,高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主阵地,其实高校就是社会的一部分,其中诚信就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一张必备的通行证。而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种种不诚信行为遍地开花,大学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
一、大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的表现
笔者针对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的大学生作了专门的匿名问卷调查,共回收了283份问卷,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参考数据,并作了分析和研究,笔者暂且管中窥豹,试着阐述一下当代大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的各种表现:
1.在学业上,考试作弊、作业论文抄袭、损毁图书等
在调查中,有63.3%的学生都承认考试中曾经有作弊行为,70.7%的学生认为周围的同学有过作弊行为,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仅有19%的学生是属于个人独立完成,47.3%学生属于大部分自己写,少量引用资料。
2.在经济上,恶意拖欠学费、谎报贫困生等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按时缴纳学费,有的甚至到最后拖无可拖的时候才会勉为其难地缴纳学费。现在国家对贫困生的助学力度很大,但是贫困生的申报、助学金的评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问题,学校主要根据学生上交的贫困证明来鉴定真假,现实状况是学生不论家庭状况如何,提交证明和申请助学金等相当积极。
3.在生活上,对待朋友和异性不真诚、玩弄感情等
有些大学生在交友、恋爱等问题上存在严重的问题,表现在对待朋友和异性不真诚,态度不端正,出卖朋友,甚至放纵情欲、玩弄感情等,更恶劣的还有轻生、伤人等刑事案件的发生。
在就业上,简历掺假、轻率毁约等。
4.主要表现在就业前和就业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弄虚作假,一方面在就业之后“骑马找马”现象严重,轻率毁约。
5.在为人上,在评优上弄虚作假、不遵守承诺和网络道德等
主要表现在在综合测评等评优上弄虚作假,不遵守自己的承诺,不遵守网络道德,缺失信仰和追求,忘记对党团组织的承诺,失信于人。
二、当代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的现象评析
1.社会诚信约束机制的缺乏
中国一直是一个注重诚信的国家,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一些单位和个人背弃了这一根本宗旨,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且目前我国的诚信约束机制还相当缺乏,其应有的作用也远没有达到,使得不诚信的现象和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约束和惩罚,导致社会整体诚信大环境没有形成,甚至是恶性循环,导致不诚信行为愈演愈烈。
2.学校诚信教育机制不健全
绝大多数高校的诚信教育流于形式,不管是相关领导的忽视还是执行不到位,高校的诚信理论教育相对比较滞后,德育教育流于泛泛,诚信机制不健全。教育者的理念有所偏差,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性。
3.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到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失信现象层出不穷,少数人的急功近利,导致高校在招生就业、职称评估、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弄虚作假,少数学者的有知识没文化的各种表现,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损坏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更是助长了大学生的诚信危机。
4.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
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家庭对子女却出现了偏差,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但是家长过分注重子女的学业,而忽视了诚信等基本道德规范的指导和教育,对一些行为和举止,没有进行及时的规正和制止,有时甚至是放纵、教唆。
5.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在调查中,82%的学生十分看重或比较重视诚信,说明大学生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但在实践中,因为个体利益的冲突和选择,往往又是最先放弃对诚信的坚持,在现实生活中,失信成本较低,在学生失信行为泛滥的背后,不止是一时侥幸,还有关于失信行为的预谋,有着失信和守信之间的成本核算问题,“视情况而定”的心态比较普遍。而因为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大学生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社会责任感淡漠,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失去了独立性,缺乏一定的担当,个人主义情绪浓烈。
三、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教育对策
既然认识到了问题和问题的本质,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怎么来解决问题,身在高校,笔者暂且撇开社会等不好把握的因素,着重从教育的角度来阐述,找出几个有针对性的对策,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思想上充分重视
思想先行,要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充分认识到其危害性,并要下决心去解决和治理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工作方式比较单一和古板,相关负责人员对诚信问题认识不到位,导致道德教育的虚化和弱化。所以应改善高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的理念问题,把处理这个问题提上重要日程。
2.加强德育建设
学校应充分重视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应该采用形式多样、新颖的德育方式,可以应用灵活多样的诚信理论教育方式,也可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认知教育、实践活动等帮助大学生认识和分辨是非,澄清大学生对诚信行为的模糊认识,使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深入人心。通过加强德育建设,把传统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内化为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守则,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大学生的社会从众心理非常严重,所以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学校要在办学宗旨、指导思想上旗帜鲜明地倡导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观,比如可以通过制定校训、学生守则等明确表达诚信理念,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体现诚信的价值导向,使大学生耳濡目染、喜闻乐见,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直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可以加大对道德规范的学习和理解,扩大宣传力度,树立诚信典型,通过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校园网络等方式,开展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使学生明辨地接受诚信观念。
4.加强制度建设
每个世俗的人都有一种最大限度寻利的自然冲动,这种冲动被两种基本的社会要素所规制,那就是道德理性和法律强制。对于学校而言,就是努力将大学生的诚信评价纳入制度建设的范畴,建立完善的诚信评价和跟踪机制。建立大学生的诚信档案,把诚信记录与大学生的评优、入党、就业等切身相关的事情相挂钩,把一切有违诚信的诸如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行为经过查实后计入诚信档案。张贴诚信红榜,对于遵守诚信的正面人物和行为,给予大力支持,对于负面人物和行为,给予曝光指责,形成“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氛围。并在现实生活中,注意对制度的维护,加强监管力度,坚持原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形成长效有力的约束机制,使大学生形成稳定、持久的诚信观念。
5.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合力
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使之转变观念,言传身教,积极配合好学校做好诚信教育工作,比如请假的时候不会再帮学生圆谎等。
四、结束语
关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包含了教育学、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诸多理论,国内目前对此的研究和成果也屡见不鲜,但是无论结论如何,在思想认识到位的情况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共同合作去攻克它,白说不如一做,希望大学生的“诚信危机”能够慢慢改善,直至杜绝。
看过“2017大一思修精选论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