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道德的思修论文(2)
关于大学生道德的思修论文篇二
《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探索》
[摘要]当前部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行不一、道德价值观念模糊、道德责任感弱、自主性强、自律性差,这些道德素质问题存在的根源是道德养成教育的缺失。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提出道德灌输法的必要性和局限性,指出大学生道德教育需注重养成教育法。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灌输养成教育教育方法
[作者简介]张铖(1962-),男,广东兴宁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部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东广州5103000)
道德教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将道德价值观内化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并外化为其行为的过程。道德教育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明事达理。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两种基本方法:一是理论灌输法,即教育者直接向教育对象讲授和灌输社会道德价值思想;二是养成教育法,即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教育对象的道德价值观念固化,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我国传统的大学道德教育语境下,有一个很严重的误区,就是以为把道德的价值及概念讲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就会形成相应的道德品格。这种思想把道德的“教养”和“教育”割裂开来,有“教”无“养”,有“教”无“育”,“教”有余而“育”不足,致使大学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甚至造成有的大学培养出道德人格扭曲的大学生。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该如何把握,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行不一。当代大学生经历了高考的洗礼,思维开阔,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充实,又从小就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说从童年起就开始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因此,他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耳熟能详、了如指掌,但在具体的道德选择面前,却又往往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为人处世只顾及自身利益。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不能成为现实中的道德行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形成巨大反差。
2.道德价值观念模糊。道德价值观是人们用善恶标准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形成并由其决定的,是随着人们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确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务实逐利影响,另一方面是社会道德的约束要求,加上全球化带来的外来思想价值观念的冲击,多种利益要求使得大学生在具体的道德选择时往往难以取舍。如果学校疏导不当或者教育不当,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很可能会是模糊不清的,在评价某种行为、某个事物时将茫然失措。另外,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主,对于道德教育课程的学习,多以应试态度对待,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大学生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缺乏足够的道德实践活动,虽然铭记了概念和名词,却没有形成相应的道德意识观念。道德教育重实然而轻应然,难以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律令。
3.注重竞争意识而缺乏责任感。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和特殊的家庭成长背景造就了他们独有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都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通过锻炼他们的竞争力不断加强。然而,在竞争过程中,他们往往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过多关注甚至只关注个人利益的得失,极少考虑他人和社会的合理要求;只作为经济人存在,而忽视了作为社会人应具有的责任感。
4.自主性强,自律性差。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追求自我价值、进行自我设计时,能够独立自主,张扬个性,敢做敢当,但容易过分张扬,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在强调个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同时,缺少对社会的考量,社会价值取向较低,道德行为存在自我性。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以自我为本位,置个人利益于社会、集体利益之上,明显背离了集体主义原则。另外,当代大学生大多数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但心理状态还极不稳定。他们对外界的热点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往往又不能很好地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道德自制和行为自律不足,容易跟着感觉走。
二、道德灌输法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国道德教育模式的过分单一化,依赖道德灌输方法而忽视道德养成方法是其深层次根源。道德教育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机理充分体现了人的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相互转化的规律。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素质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个体道德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道德行为是个体道德素质形成的目的。四要素处于内化和外化过程中,无论内化还是外化都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进程,内化中有外化,外化中也有内化,内化阶段和外化阶段都不可能在纯理论教育中完成,而必须在大量不断的训练和实践中来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
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是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结果,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才拥有这个知识。道德的理论灌输和养成教育两种方法就是要求知行统一,两种方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我们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对待和运用道德灌输方法。
1.道德灌输的必要性。道德灌输是道德教育的常用方法,是任何统治阶级对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意识形态教化、占领道德阵地的普遍途径。(1)道德灌输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坚持向大学生灌输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占领道德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需要,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2)个体的道德选择必须符合社会要求。道德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情感,并最终形成自身道德行为的过程,但个体接受的道德认知必须受制于社会“规约”,只有这样个体才能生活、生存。(3)道德认知是道德行动的前提。道德灌输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学生高效地了解他们周围的各种道德价值观,在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后,才能对现实中的道德现象进行选择和采取一定的行为。
2.道德灌输的局限性。道德灌输虽然重要,但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1)立论的限定性。道德灌输建立在“知识即为美德”的假设基础上,其背后包含这样的意蕴:道德与知识一样是可教的;学生习得道德知识的同时就习得了美德;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权威,也是道德的权威。可见,“道德可教”是一个需要限定的命题。(2)道德灌输缺乏体验。道德灌输离开了个体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外在地、强制地把固有的道德规范输入学生头脑,道德在学生心里成为空中楼阁,难以形成道德的内心律令,引导个体道德自律,更不可能实现道德上的知行统一。
三、大学生道德教育需注重养成教育法
道德养成教育,强调对道德行为进行长期的稳定性训练。通过一系列有意识的训练,主体才会具有稳定的道德意志,才能使道德行为保持在稳定、惯性的状态,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很明显,道德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即具备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才有可能自觉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但并不一定就有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价值观念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大学生具有符合道德的行为,因此,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即养成教育。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环境、教师和主体这三个要素形成的有机机制来完成。
1.环境润育。环境是指事物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从高校层面来看,道德养成教育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物质环境主要体现为学校的校园风光、教学生活设备设施,精神环境则主要表现为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和各种活动,制度环境主要是学校的纪律制度。高校的环境与氛围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使学生得到性情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升华,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教育功能,优良的校园环境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能有效促进主体道德素质养成。另外,纪律制度本身带有强制性他律的成分,学校纪律制度要求学生按照规章制度的内容做人做事。通过执行制度,道德意识会慢慢渗透到个体的精神深处,主体会慢慢地被制度所蕴含的道德意识所同化、感化,从而促进了个体自律养成的有效开展。由此可见,制度本身直接影响着个体的道德养成。因此,要真正实现他律养成,必须要有外部环境的支持和制度建设的完善,良好的环境是制度实施的有力保障,而好的制度是好环境形成的有力支持。
2.师德垂范。师德垂范,是学生品德养成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与现实生活中,严谨的学术态度,公正廉明的工作作风,朴素高雅的生活原则,都会给学生以人格及行为的示范作用,教师的师德光辉照亮学生心灵,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师德垂范,是实现学校德育价值目标的根本途径。因为学校德育导向只是确定了德育的价值、目的和方向,而真正实现德育目标,还必须依靠教师的教育及示范。(1)教师是学校具体德育的承担者。“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学校及教师的根本价值所在。没有教师,学校不可能实现包括德育在内的任何目标。(2)师德垂范是学生培养良好品格,逐步完成社会化的基本规律和主要途径。模仿是人类学习并逐步社会化的根本方法,它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类的一种自主意识。学生在学校模仿教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是经过专门师范训练,并具有特定职业资格的人。其次,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无论是教师的示范还是学生的模仿,都是有目的的,其内容要经过精心筛选,必须是正确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3.主体自律。要把社会道德价值观念转变为教育对象的道德思想和行为,关键还在于主体自身。主体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实现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目的。主体自律是指人们依靠理性、信念和道德良知,依靠内心自觉,来约束和驱动自己行为。班杜拉认为,自律是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自己的行为,从而规范自己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主体的道德价值观念要转变为道德行为,自律养成起决定性作用。环境、制度甚至师德在大学生道德养成过程的地位毕竟只是外部条件,只能起影响作用,而主体自律是内因,起决定作用。自律养成是反复的、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我国古代思想家倡导的三省吾身、慎独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自律养成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自主和进行自我教育,能够充分发挥人的智慧、潜能及创造力。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机制运作机理是以大学生自律养成为核心,只有主体真正做到严格自律,形成自觉道德意识,才能主动地接受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才能愉快地接受外来环境的熏陶与指导,促进自律养成。
[参考文献]
[1]沈又红.论师德修养与教师幸福[DB/OL].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班荣鼎,黄晓敏.试析学生道德养成机理[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09(8).
关于大学生道德的思修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