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关于道德修养的思修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道德修养是由人格和行为构成的社会景象,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道德修养的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道德修养的思修论文篇一

  《浅谈中学生的道德修养》

  摘要:道德是由人格和行为构成的社会景象,是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中学生要主动加强修养,继承传统美德,遵守社会公德,培养社会主义道德。

  关键词:中学学生 道德 道德修养

  一、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由人格和行为构成的社会景象,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其内涵都有很大的不同。它没有强制性而具有自觉性,需要通过艰苦的磨练来养成习惯,进而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它以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正义与非正义、诚实与虚伪等道德概念来评价和调节人们的行为,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上层建筑服务。如为灾区或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富裕的人可以捐一笔巨款,我们可以捐一元钱或一本书或一支钢笔,但无论价值大小,都是奉献爱心,品德都很高尚。

  二、中学生应具备怎样的道德

  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历程,积淀了许多优秀的美德,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民族精神和气慨,如宽厚善良、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做人准则。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传统美德,才出现了屈原、司马迁、文天祥、林则徐、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傲然于大地之间的东方伟人,才使得中华民族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困难,抵御侵略,兴旺发达,代代相传;使得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能够融合在一起,安居乐业,幸福生活。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才能健康成长,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才能确保社会稳定,人民安宁,祖国强盛。

  2.遵守社会公德

  公德就是公共道德,是人们应该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对于个人来说,公德是人的内在品质的外部反映,它往往通过具体的语言、行为体现出来。表现在是尊重他人、维护他人利益,还是目无他人,损人利己。其具体内容有: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制度,帮助老人和儿童,语言、举止文明,关心集体,维护环境与资源,爱护公物,不乱刻乱划,不乱扔脏物,不随地吐痰等。中学生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这样才会有同学友爱、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人们才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学们也才会在爱的滋润中健康成长。到处充满着爱心,社会才会更加文明。

  3.培养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本质是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提出的“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全体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一准则和规范,最关键的是“爱”字,要学会爱,要懂得爱,要体现爱。只有把这“五爱”付诸在行动中,道德品质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爱祖国要从爱家、爱校。爱养育我们的这块土地做起,爱人民要从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身边的所有人做起;爱劳动要从爱洗碗、洗衣,爱扫地抹灰,爱主动为别人做好事等点滴小事做起;爱科学要从爱学习,爱发明,爱创造做起,爱社会主义要从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做起。懂得了爱,就会有无私奉献,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就会根植于心灵之中。

  三、怎样加强道德修养

  良好的道德是在环境的教育和影响下,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磨练而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一贯性和稳定性,不需要通过意志的努力而自然达到某种境界,自觉完成某些行为。在形成的过程中非常艰难甚至是痛苦的,但形成以后就可以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中学生到底应该怎样加强道德修养呢?

  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规范》中对言谈举止、学习劳动、行走坐立、待人接物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如果每时每刻都以这个准则来要求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可以逐步养成。当然,按这个要求来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到高度自觉的程度的,它需要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如乱扔垃圾的问题,开始很不习惯扔进垃圾箱,克制,克制,再克制,有时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丢弃在公共场所,如果心里有这样一个信念,不能污染环境,必须扔进垃圾箱,而且长期这样坚持,最后不需要强迫自己,就会自觉地把它扔进垃圾箱。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尊重他人,语言文明等也是如此,都需要经过一个由强制自己到自觉行动的过程。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会成为一个倍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人。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学生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生活在群体当中,应该是以自己的存在使他人感到快乐而不是痛苦,应该是关心他人,乐于奉献,而不是我字当头,损人利己;应该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希望而不是失望;应该是成为点缀集体的花朵,而不是成为污染集体的垃圾。总之,应以帮助别人为乐,服务社会为荣,勤奋学习报效祖国为人生的最终目标。青少年还必须用积极的、乐观的态度看事物,看世界。看待事物要看主流、看发展,不要只看阴暗面。如腐败问题,要看到党和国家惩治腐败的决心和措施,以及一批贪官落马的事实,不能只盯着某些人搞腐败的现象。再如看同学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同学对人是友好的,乐于帮助别人,只有少数人故意伤害他人,而全班级和学校也在对这少数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中学生还要能分辩是非、善恶。

  3.下苦功清除自身的不良习惯

  不良的行为习惯会给他人、家庭、社会带来不良后果。如出口伤人,动手打人,低极下流,敲诈勒索,酗酒赌博等都可能导致灾难。做任何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不能有损他人的尊严、国家的尊严。一个人自身的缺点自己很难看清楚,但旁观者十分清楚,当别人指出缺点时,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不要认为是跟自己过不去。学校教育是塑造德才兼备,有益于社会的人,我们必须虚心接受学校教育,将来在社会上才能立住足。因此对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要在学校的教育下苦功夫克服、改正。只有去掉了身上的所有污点,才能像金子般的闪闪发光。如果任其发展,形成了惰性,意志力是很难战胜的,结果将会害及终生。

  总之,加强道德修养,会给自己带来成功,会给他人带来欢乐,给家庭带来幸福,给社会带来文明,给祖国带来希望,有百利而无一害。成才必先成人,中学生必须把道德修养当作人生必须的功课,方能立足于社会。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道德修养的思修论文

关于道德修养的思修论文

道德修养是由人格和行为构成的社会景象,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道德修养的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53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