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关于道德修养思修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关于道德修养思修论文篇二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刍议》

  [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应通过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途径,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成长成才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培养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思想道德修养在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

  21世纪是创新和发展的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第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不仅是物质性的存在,同时也是精神性的存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动力和定向作用。

  大学时期,大学生们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发展方向的选择、职业生涯的规划等等。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基本方向,这就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矛盾和斗争的复杂性,现代社会的竞争性,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面临着多种选择、多重风险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实际问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为避免成长中的迷茫、挫折和失败,绝对需要科学、正确的思想理论来为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进行符合规律的导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和人生追求,提升思想境界,培养道德良知,塑造高尚人格,增强前进动力。

  第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当代大学生选择正确的成才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为当代大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人生价值提供了大好机遇和广阔舞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持续奋斗。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创造历史。大学生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总是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脱离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为社会做贡献的正确轨道,个体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甚至走到邪路上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把握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要求,明确人生的努力方向以及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方法,激发起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自身成才而发奋学习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自觉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志向结合起来,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第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正确把握德与才的关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当代大学生的德才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德与才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在其不同方面的体现,两者彼此互别互异,又彼此互融互动,不可分割,不可或缺。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1]用“德”来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来促进“德”的完善,才能有利于人才成长,有益于社会发展。以德为先,德才兼备,是社会衡量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尺度,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必须坚持的根本标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既要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服务国家和造福人民的本领,同时又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塑造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国家建设的要求,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分析

  当前,社会的急剧变迁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极大影响。为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本课题组选取了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西大学等10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专项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基本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一)政治观主流积极、正确,但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

  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对“我热爱自己的祖国”观点的认同度达到1.164;对“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绩巨大,前景光明”、“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富强之道路”的观点认同度也比较高,分别达到1.476和1.694;对“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牢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的认同度都在2以内。①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他们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通过相关数据,我们也发现部分大学生存在信仰迷茫,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由于大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社会阅历较浅,判断分析能力不强,加上受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少数大学生在政治观倾向上表现出迷茫、困惑,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存在一定摇摆和盲从,信仰不够坚定。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切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二)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价值选择趋于务实

  调查显示,有48.8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理想,有抱负,积极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抱着乐观的态度”,只有4.3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在对“人才”这一概念的理解上,82.08%的大学生认为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73.94%的大学生认为应“有丰富的知识”,68.51%的大学生认为应“有理想抱负”。在对人生意义的回答中,选择“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的占64.33%。这说明,大多数当代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人生态度积极乐观。

  与此同时,大学生高度关注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价值选择更加务实,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如在“自己上大学最根本的目的”中,排在前二位的分别是“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实现个人价值”(被选率56.25% )、“改变家庭命运,让父母幸福生活”(被选率30.96% ),而“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被选率11.14% )却排在了第三。可见,虽然大学生把是否能为社会做贡献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但在商品社会的冲击下,与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大学生重理想、讲奉献、把社会需要放在首位的人生价值观相比,当代大学生比较注重追求个体的现实利益,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与成功。

  (三)道德素质总体健康向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时期,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道德文化,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调查显示,95.40%的大学生认为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的“仁义礼信忠孝廉耻”等道德规范。在对“你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中,大学生普遍认为诚信(被选率80.72%)、爱心(被选率69.04%)、勤奋(被选率56.66%)、自律(被选率53.30%)、奉献(被选率51.00%)是自身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五大品格。另一方面,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增加了社会道德观的不定性,大学生面临许多“道德的困惑”,这种道德情感上的困惑导致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出现偏差。对于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大多数大学生只是尽量要求自己不做,而对于他人则持无所谓的态度。另外,有些大学生对诚信、正直、履约等道德的基本要求在内心是认同的,但当关系到自己个人利益的“关键时刻”,如考试、评奖、求职等,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知与行脱节。如:虽然大学生认为“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但仍然有36.05%的大学生承认在考试时偶尔作弊。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加以修正。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路径选择

  思想道德修养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在学习中升华,在内省中完善,在自律中养成,在实践中锤炼。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新时期,社会利益和价值观念多样化的趋势不可避免。社会转型带来的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碰撞、冲突,造成了部分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规范选择困惑及人生方向迷茫。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变迁感受最敏感的群体,现阶段他们思想观念中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多变性、模糊性和矛盾性,一定意义上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以及人们精神世界的截图。这种情况下,科学的理论指导、正确的价值导向、共同的文化信念、强力的精神支撑、明确的行为规范,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成长成才最为重要的心理基础和思想保证。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地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施加着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体,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使大学生在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明确成才方向、成才目标和成才途径,激发精神动力,规范行为准则。当代大学生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二)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自觉接受积极的影响,主动提高自身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活动。自我教育是教育的客体转化为主体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扬的表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日益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更加自觉,教育者要培育和支持这一新的态势,启发、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推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不断发展。

  首先,积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等方面的内容。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是实现自我教育的基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一是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认识自我、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提高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信心;三是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使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增强自我评价、自我选择、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其次,努力营造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人既创造环境,又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具有导向性、驱动性、渗透性和感染性,对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良好的环境氛围能够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得到指导和规范,对自己的思想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为此,应加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设,发挥环境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一是完善管理制度,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范提供范式和标准;二是发挥“榜样”的作用,给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以强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理感染;三是通过团体抑恶扬善的评价机制,使大学生从对比中体验到“赞扬”或“谴责”、“鼓励”或“鞭策”,从而主动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

  最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大学生越是得到尊重,就越容易接受教育者的教诲与指导,激发自我教育的愿望,增强自我完善的主动性和信心。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尊重、信任、平等的成长环境,增强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充分发挥他们自我教育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学会做自己的主人,独立解决面对的问题,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参与社会实践是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列宁指出:“共产主义青年团必须把自己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同工农的劳动结合起来,不要关在自己的学校里,不要只限于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和小册子。只有在与工农的共同劳动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培养能力、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运行、发展的过程。德育知识的灌输与学习对于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是必不可少的,但思想道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实践的闭门思过,而是与实践相联系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从道德认知上升为道德认同,再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能力,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大学生才能获得真切的情景感染和实际体验,把道德认知活动与道德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因此,在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同时,必须引入和加强实践环节,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青年自愿者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等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了解现实,体验生活,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积极主动地认知、体验、辨析和践履,不断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把社会的政治道德基本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识,外化为自觉的政治和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注释]

  ①1 表示非常同意;2 表示比较同意;3 表示不同意;4 表示难以判断。

  [参考文献]

  [1]资治通鉴·周记一·威烈王二十三年.

  [2] 列宁选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5.

  [作者简介]冯达成,广西财经学院思政部教师。

关于道德修养思修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道德的思修论文范文

2.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1500字

3.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3000字

4.关于道德的思修论文

5.思修道德论文

247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