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探究网络生活与道德的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探究网络生活与道德的论文篇二

  《浅论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对此,教师、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正确的矫正对策,必须改革现行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必须加强立法和监管,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营造一种文明、健康、安全的网络生活环境和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道德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科学对于伦理来说属于中立的一种智力工作。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利;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所形成的虚拟化社区呈现着一种“数字化”生存方式,网络社会日益凸现的“黄色风暴”、“网络犯罪”、“人际疏离”、“情感冲突”、“信息霸权”等道德失范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学界多从网络道德问题的现象描述着眼,从网络技术本身的特点和道德主体的规范及道德教育等方面展开分析,本文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探寻有效的矫正对策,为实现大学生网络生活道德体系重新建构而创造条件。

  一、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表现

  (一)网上聊天语言失范,网络交友心理失衡,在亦虚亦幻的浪漫中行为失控

  网络语言有自己独特的“规则”。除具有形象便捷的特点外,网络语言更多的戏谑与粗俗,逐渐失去原有的语言规范。大学生上网聊天的目的多数是交友,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决定了交友对象的不可确定性,而大学生他们渴望接触更多的人,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在制度化的校园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里很难得到满足。

  (二)开放与封闭、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带来危害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从其作为虚拟世界的角度看,它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交往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交往范围更广、关系更加平等等优点,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相互沟通。通过网络有机会认识陌生人,与志趣相投的人交流。这种虚拟世界比现实世界自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网络中的自我角色或欺骗他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这种网络交流的匿名性使大学生面对的是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和人格、交往情境双重分裂的环境、氛围,容易使大学生患上“网络疏离症”从而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不利于承担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

  (三)网上论坛无序化,黑客行为英雄化,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作用无限制扩大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即电子公告牌,俗称网上论坛或讨论版,可以就某一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倡百家争鸣。自诞生之初,BBS就颇受大学生网民青睐,如早期的“水木清华”。可由于讨论版更多的是以其信息自由来提高点击率,因此论坛内相互谩骂、攻击成风,发帖内容与版面主题相去甚远。曾经小有名气的西祠胡同中还有专门的“乱坟岗”。不服可以去那里“单挑”,“乱坟岗”之乱可想而知,国骂、粗口,所学为数不多的英文单词也时时派上用场。无序的BBS越来越脱离其初衷。

  (四)色情网站图文并茂,网络游戏魅力难挡,学业就在“快意人生”中荒废

  古人云,“食,色,性也。”色情网站对于青春萌动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极具诱惑力。在最近一项名为“网络十大罪状”的民意调查中,网络色情高居第五。色情业随着网络的商业化渗透到因特网的每一个角落。另外一份对北京五所著名高校学生的调查显示,98%的人曾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而在接触过网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60%以上有性犯罪的动机。

  网络色情已成为网络空间的公害之一。

  (五)利用网络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有些学生在写作业、调查报告或论文的时候,不去认真地阅读、理解教材,也不愿花时间、花精力到图书馆、资料室查阅资料,更不愿动脑子去深入思考,而是直接上网,通过搜索引擎,将网上的相关文章整篇下载,或者经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后上交了事。除抄袭论文外,高职生网上购买论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六)网恋、网婚成为大学生发泄、寻求刺激的手段

  由于现代大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社会经验不足,容易盲目冲动,加之交往圈子相对狭小,渴望了解社会等等群体特征,使得网上恋爱成了学生发泄、寻求刺激的手段。于是“网恋”、“网婚”等虚拟荒.唐的异性交往行为一时间成为一种时尚,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现实问题:如离家出走、出现心理困扰、现实道德失范、在现实生活中上当受骗,甚至受到人身财产伤害等等,有的甚至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

  二、大学生网络生活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主观方面的原因

  1.对网络道德的认知有偏差

  网络是虚拟的,一些学生认为虚拟社会没有道德和法律;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虚拟社会对人们的道德与法律要求是低于现实社会的。由于对网络道德与法律的这种认知偏差,有的学生在网络中放松了对自己道德与法律的要求,而出现肆意发泄,为所欲为的现象,以为彻底摆脱了道德、法律的束缚,从而导致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犯罪的发生。

  2.个人自律能力不强

  网络具有隐匿性,如果有人在网络中实施某种不良或不法行为,一般人不会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因此不会对他的现实生活造成影响。网络交流属于人际交流,它不会带来现实交往中那种面对面的舆论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在这种缺乏外部监督的情况下,网络环境中更强调个人的自律。而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一直处于老师、家长的严格监管之下,个人自律能力相对来讲并不强。

  3.大学生心理成熟滞后是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重要根源

  存在性格孤僻、攻击欲强、情绪偏执、心理焦虑、心情抑郁等心理障碍。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塑造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大学生的生理成熟往往与心理成熟滞后形成矛盾,生理心理需求与客观现实也形成矛盾,这些都会使他们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难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的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使得网络变成了一片自由的天空,没有了纪律的约束,没有了师长的说教, 没有了世俗的藩篱,于是在网络中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为所欲为,并以此宣泄自己心理上的压力,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二)客观方面的原因

  1.网络垃圾信息的消极影响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各样的反动、黄色、暴力信息与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等混杂在一起,时刻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网络中如E—MAIL、BBS、网络新闻、超级链接等传播手段,由于“不同步”的特点,使学生随时随处能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极大地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这就导致学生随时随处都可能接触到网络垃圾信息。由于一些网络垃圾信息往往对青年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会导致学生对网络极度迷恋,因而他们在网络中往往更加容易放任自己,而不再关心现实世界。

  2.网络监管的滞后性

  由于互联网是新生事物,其形成的历史并不太长,因而在监管方面某些措施还不到位,各项制度尚不够完善,网络法制也不太完备。有些网络不良或不法行为不能及时被发觉,有些即使被发觉了查处难度也较大。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所以个人不良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这样,就会让一些大学生产生可以逃避监管、逃避法律制裁的侥幸心理,由此诱发网络道德缺失的现象。

  3.高校教育管理上的漏洞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失去监督

  一些高校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还比较薄弱,没有或者很少对学生进行网络教育、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对学生的网上行为缺少正面的引导,使得学生不能正确分析和处理自己的网上行为,以至走入歧途。有些高校没有在网络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不能为学生获取信息、接受教育、休闲娱乐、沟通交流提供条件,不能把学生吸引到积极健康的网站上来,使得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被动地接受各方面的信息(包括错误、有害的信息),盲目地采取网络行为。同时,许多高校对学生的网上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听任学生在网上放纵自己的行为。此外,高校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上也存在着漏洞。学生逃课去上网、通宵上网客观上为他们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矫正对策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矫正需要教师、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齐抓共管,通力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教师

  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主体意识

  美国人类文化学专家玛格丽特在《未来与文化》一书中区分了三种文化: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后喻文化是一种“传统支配现在”的社会,年轻人的生活听从长老筹划安排,他们的生存任务就是保存和复制传统;而前喻文化则是一种“将来支配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社会,长者要向年轻人学习,并永远保持年轻人的心境。可以说,网络文化就是一种前喻文化。教师的德育工作要迎接网络文化的冲击,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科学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1]教育者不是提供“说服”、“说教”和“灌输”,而是提供“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心理生活为中心的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给予个体需要、自主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同时,唤起个体道德自律意识的觉醒,促使自主意识和品格的提升,培养道德选择的权利感和责任感,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科学把握教育真谛,完善现代化的“网络社会人格”,彰显教育效果的魅力。这也许正是网络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是德育走出困境的一个切入点。

  2.注重心理疏导,完善道德人格

  法国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国网络心理教育的目的应当定位于培养大学生网民的心理自主性、主体发展性,塑造与完善大学生网民现代化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健康人格”。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从现实入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保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规律,引导他们上网之前先定好目标,每次上网前要想清楚上网干什么,把任务列在纸上,限定上网时间,不能无休止地在网上“闲逛”。教育他们摆正上网心态,消除猎奇心理,以免肆无忌惮,没有约束。鼓励他们努力追求进步,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从网络的迷恋中解脱出来,能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避免双重或多重人格等人格异常的发生;能在发生心理冲突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采取理智的应对方式,防止受到网络犯罪的侵害或自身走向犯罪;能正确认识网上的情感问题,要以认真负责的心态正确处理网恋问题,避免道德的和情感的失调;能在网上生活中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自觉提升“网络人”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适,塑造健全人格。

  (二)学校

  1.丰富校园文化,弘扬人文精神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文”一词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二是“文”。今天我们重提重塑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是作为仁慈博爱伦理的人道主义和以人为价值中心、价值原点和最高价值的唯人主义,是倡导和建构“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真正确立起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弘扬人文精神的落脚点就在于用“扬弃”的观点,吸取、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和继承、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集中体现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它像是一根无形的纽带,联结着全体成员,其长期形成的传统风气,实际上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能够“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2],能够对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起着抑制作用,形成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和消除种种不良因素,寻找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从而达到其教化、陶冶作用。

  2.做好网络宣传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

  首先,我们应当让网络道德教育走进学校和课堂,在正确教育和引导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网络道德水平和审美情趣;其次,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投身于社会宣传活动之中,用先进的文化、主流的舆论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再辅之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互联网真正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最后,从道德规范、社会良知,精神文明等方面来不断增强大学生网民的自觉性,坚持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同时,要学会自我保护,擦亮识别善恶的眼睛。“网络社会”需要我们共同树立起一股守法、公平、诚实、信用、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网络新风。

  (三)政府和社会

  1.推进德法兼治,实施技术监控

  互联网虽然是一个虚拟世界,但它的生存和发展如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一个基本秩序来保障。建立和扩展互联网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本秩序环境,仅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用法治来保证,以技术作监控。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实行“以德建网、依法治网、技术监控”三管齐下。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立法工作,建立了比较丰富和逐步完备的网络法规体系。例如,美国制定了《美国儿童网络保护法》和《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暂行条例》,新加坡颁发了《因特网运行准则》,澳大利亚实施了《广播与网上业务法》等。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互联网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步伐。1996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拉开了互联网法治建设的序幕。此后,各种具体的法规、政策相继颁布施行,初步结束了我国在互联网管理方面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局面。不仅如此,网上违规、违法行为,开始受到司法调查、警方处罚或法院宣判,形成网络道德行为的法律惩戒机制,有效地遏制了互联网的种种负面影响,标志着网络文明建设正在走向法治化的新阶段。此外,从技术角度控制和过滤违法与有害信息,积极推动“反黄”、“反黑”等过滤软件的研发和推广,趋利避害,从技术上阻断消极东西的侵蚀,无疑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办法。

  2.规范网络行为,营造有序的网络氛围

  我们应该确立一个积极的,能够凝聚全社会力量的,具有明确是非的道德判断标准,帮助大学生网民分辨是非对错。截至目前,“网络社会”并没有形成一种全球性的网络规范,有的只是各地区、各组织为了网络正常工作而制订的一些协会性、行业性网络规范。因此,人们可以从不同的网络规范中抽取相同的、普遍的东西出来,最终上升为普遍的规范和准则,进而推广成一种普遍的自觉约束。从长远来看,制订一部专门的网络基本法势在必行。而目前打击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环境的依据,应尽可能从扩大现有法规的使用范围入手,用足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网络空间的特殊问题,可以进行特别的补充与修改,保证现有的法律法规在“网络社会”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6.

  [2]蔡克勇.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348.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探究网络生活与道德的论文相关文章:

1.论计算机网络道德的论文

2.关于网络安全与道德作文

3.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论文

4.基于道德认知角度的我国网络伦理问题研究论文

5.有关社会道德研究论文

6.中国传统道德探究的相关论文

探究网络生活与道德的论文(2)

探究网络生活与道德的论文篇二 《浅论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论文
    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论文

    深刻认识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

  • 论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论文
    论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论文

    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小学教师应做到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学生,建立良

  • 浅析小学生思想道德的论文
    浅析小学生思想道德的论文

    思想道德教育,是改变人的思维和处世方式、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道德素质的一种教育,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

  • 浅析新闻职业道德的论文
    浅析新闻职业道德的论文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部分媒体及新闻工作者为争抢独家新闻、博取公众眼球,制造所谓的轰动效应,不惜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

2438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