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健康上网有关的大学思想道德论文(2)
与健康上网有关的大学思想道德论文
与健康上网有关的大学思想道德论文篇二
《健康上网,拒绝沉迷》
【摘 要】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许多青少年,一当接触到了网络,往往容易上网成瘾,青少年自制力不强很容易陷入网络不能自拔,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依赖”,网络成为他们的“电子鸦片”。
【关键词】青少年 上网成瘾 负面影响 建议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500万,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5650万,占39%,许多青少年因为“上网成瘾”而导致厌学、离家出走、网恋、早恋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国外网络问题人群集中在20至30岁之间,而中国则集中在15至20岁之间。国外过度使用网络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下载、网络通信、网上聊天、网络购物等多个领域。而中国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上,超过了其他问题的总和。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网络可以带来舒缓学习压力、充实课余生活的作用,可以成为有益的学习工具,可是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
一、上网成瘾的主要表现
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逐渐发展成躯体上的依赖,欲罢不能,难以自拔。如有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甚至上黄色网站,象着了魔一样没日没夜地泡在“网吧”,导至逃学、辍学、偷窃、伤人,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医学研究发现,终日沉迷电脑网络,往往容易导致网络心理病,医学上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
二、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
一是好奇心。青少年有一种天然、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网络游戏吸引、诱惑了一些人的好奇心,使其一发不可收拾,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二是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导致孩子成为网瘾患者。许多家长只懂得限制孩子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孩子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孩子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家长们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什么自闭,有心理问题,切记不要这样。每个孩子心里都是有想法和主见的,家长应该多和孩子进行交心式的沟通,引导孩子正确利用网络,把网络当作学习的工具,“电脑是工具而不是玩具”“会玩电脑不是英雄,会用电脑才是英雄”等。
三是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得不到同学的帮助,因而沉迷于网络,在网络中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体会不到成就感,而上网打游戏,可以获得虚拟奖励,自我得到肯定,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抑。
四是由于人际关系不好,希望上网逃避现实。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错,可是性格内向、猜忌心强,而且小心眼,碰到问题时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就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三、网络成瘾的负面影响
1、“网络游戏"与“网上聊天"过度,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成瘾症"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这些人没有一定目的、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玩互动游戏、聊天、浏览,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初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而后发展成为躯体上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头昏眼花、精力不足、食欲不振、记忆力衰弱,甚至产生失意、轻生意念和行为等。
有研究表明,沉湎于网络的中学生,更易无端发怒、忍耐性差、自私自利的行为更甚。同时,目前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现象日益增多;超额消费、夜不归宿现象令人担忧;暴力互动游戏引发中学生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的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只要我们稍稍留神,就不难发现,近年来各种报刊对这方面的报道屡见不鲜。2001年5月,沈阳市某重点中学一名高三学生因上网成瘾,上课时神情恍惚,无法继续备战高考只好辍学回家;2002年4月,南昌某中学一名高二学生,整整6天6夜泡在网吧玩游戏,结果兴奋过度猝死……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网络成瘾症"己成为当前严重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
2、网络“独享空间",容易使人患上“现代孤独症"。电脑的独享空间,有可能使人际关系趋于淡化引起青少年与社会的分离。网络的交互式处理能力,开辟了人与电脑的自由天地,这必然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相互交流。目前,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比较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如果再沉迷于网络,就更会使他们减少与人交流的愿望,形成自闭心理。这种无形的阻隔使人难免陷入“现代孤独症"。在没有电脑的时代,青少年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当一个人独处时缺少同伴或密友(而他们内心渴望到热闹的地方,有自己知心的友伴) ,这是一种无奈被动的孤独;而现在,网络使一些人不顾一切地投入其中,他们从朋友中走开,脱离人际关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结交伙伴,这时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孤独,相反却感到“快乐",这种主动追求孤独的行为是网络时代“现代孤独症"的具体表现。
3、沉迷“网恋",容易误入歧途。色彩斑斓的网络世界吸引着e时代的无数少男少女。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日趋成熟的阶段,伴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少男少女们都“心花怒放",心里开始描绘出对异性的理想形象,这种朦胧的意识促使他们去了解异性,渴望与异性交流。但是,现实生活中他们又不好意思直接和异性接触、交流,而在网上就不会有任何顾虑,所以他们就选择了到网上去寻找他们的“知心爱人"倾吐心声。“网恋"迎合了高中生对浪漫情感的向往的需要,让好奇的中学生亲身体会到了被牵挂、关心的感受;另一方面,也使他们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在网络中,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做一件现实不被允许的事情,回避现实的压力。
由于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容易产生“角色认同",错误接受不良信息导向的影响。网上交往具有很强的隐匿性,仅凭荧幕上几行文字、几张照片,许多涉世未深的少年(尤其是少女)便付出了时间、精力和痴情,结果往往上当受骗,荒废学业,追悔莫及。
当然,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可能还不止上述这些。那么,能不能因为它有这些负面影响而“谈网色变"、“因噎废食"呢?回答是否定的,既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而禁止学生上网,也不能任凭学生在网上任意漫游而撒手不管,应该顺应网络时代的潮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减少网络对青少年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笔者对上网成瘾提几点建议
第一,我们要大力宣传,让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人都真正明白,我们一定要把电脑网络作为促进自己健康成长、促进自己学习、工作和研究的工具来使用,切忌不要把电脑网络作为娱乐的工具。
第二,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从批评、监督到管制甚至到惩罚。在网上发现不良信息,我们要做“网络警察”,一旦发现网络有不良信息、非法交易、色情现象时要追查到底。现在中国的网吧成了中国最容易藏污纳诟的地方,网吧已经遍布城乡,一个小县就有100个网吧,这么发展网吧到底是为了什么?中国的网民现在已经超过1.1亿,其中又有多少是健康上网的?
第三,注重疏导,如果家长因为工作原因,将孩子随意放在家里,任其上网不加以指导,或是采取断网的方式,禁止孩子上网将孩子关在家里。孩子可能会去外面的网吧,反而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其实,互联网并不能全盘否定,在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不让孩子上网是不可取的。但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年龄较小的孩子在网上主要是玩游戏,年龄较大的孩子则主要是聊天,寻找心灵的伙伴。这提醒了家长是不是需要留些时间、多点耐心陪孩子玩玩,陪孩子聊聊,让他们想玩、想说的心愿在现实生活中就得以实现。如果真能做到这些,孩子自然会从对网络的沉迷中清醒过来。
第四,科学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和内容,尤其要为自己约法三章:一是控制上网时间。每周最多2―3次,每次上网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且连续操作1小时后应休息15分钟。尤其是夜晚上网时间不能过长,就寝前一定要提前回到宿舍,按时睡觉。二是限制上网内容。每次上网前,一定先明确上网的任务和目标,把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和内容列在纸上,爱需点击,不迷恋网上游戏,坚决不上黄色网站。三是准时下网。上网之前,根据任务量限定上网时间,时间一到,马上下网,不找任何借口,不原谅自己,不宽容自己。
面对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我们不能有“网络恐惧症”。不应只看到它负面的影响而忽视了它的积极作用,网络能够引导青少年走入一个空前丰富的信息世界,进行交流与学习,不再是固步自封,然而我们应该正确地利用,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端正学生的上网态度,科学地探索青少年上网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青少年在网络里翱翔,涉猎其丰富而健康的信息和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陈丹霞.网络――德育教育的新天地[J].思想政治教育.2000(7).
[2] 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85,208,215,218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阴县第五中学)
与健康上网有关的大学思想道德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