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职业道德的相关论文
警察职业道德的相关论文
警民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警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要减轻压力,需要着手于解决双方的问题。警察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公务员,更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警察职业道德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警察职业道德的相关论文篇一
《浅谈恪守司法警察职业道德底线》
摘要:恪守司法警察职业道德是时代的要求,是增强执法公信力有力举措,更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新时期加强检察机关队伍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体现,是服务大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法律保障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司法警察;职业道德;底线
一、认真履职,强化责任意识是前提
(一)做好本职,落实工作要求
法警部门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是确保办案安全的一道铜墙铁壁。完成法律赋予的检察院司法警察的九大职能,这是每一位司法警察的本职要求。具体说:一是要参与办案不越权,在分工上还应主次分明,法警在协助办案工作中未接到明确指令性的任务时,应处于待命状态,不因想当然的情况而主动出击,避免因情况掌握不明给询问、讯问工作带来麻烦以及与办案人员工作方法上的误解。二是参与办案不越位。法警处在办案工作一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案件经初查可定性后的关键时刻,法警积极参与、协助,看管、押解。从案件性质上,此阶段是决定案件成败,案件质量的关键时段,法警应摆正位置,既密切注意各种可能事故的发生,又严格按程序和规定办事尤为重要。
(二)做好本职,创新工作举措
看管,是检察机关办案安全的重要环节,是司法警察履行职能责任最大、风险最大、安全系数要求最高、最艰巨的任务。如何做好看管工作,确保办案安全,确保嫌疑人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这是法警必须做好的工作。望城区检察院法警对通过强化监督意识、程序意识和安全意识,采取依法看管、人性化看管、服务看管三结合创新工作。一是依法看管,这是贯穿看管工作全过程的要求,重在不得为嫌疑人提供有关涉及案件问题、不利于办案进展的任何便利;不得与嫌疑人套近乎,严格制定依法看管细则。二是“人性化”看管。即,主动和嫌疑人谈心,真诚沟通。要求司法警察在看管前主动与办案人员交流,了解案件性质,犯罪嫌疑人身体健康状况、精神状态,有无异常举动等,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安全预案,满足嫌疑人法律允许的有条件提供的个性化需求。三是服务看管,服务保障嫌疑人合理诉求。这体现了司法警察忠诚履职,文明执法,恪守职业道德的形象,确保了安全办案,保护嫌疑人人身安全,合法权益和办案安全工作无事故。
二、敬业尽责,规范管理是关键
(一)“敬业”要有所创新,探索司法警察编队管理机制,用“四表”考评干警
司法警察编队建设是硬性条件,机制建设就是软件保障,也是出“战斗力”的环节。望城区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制定了《法警大队编队管理工作周、月、季、年表》工作制度表,对干警的日常工作量进行细致的监督考评,工作制度表分为四个等次,即,周表、月表、季表、年表,其中周表主要记录干警一周的工作完成情况并进行自评;月表主要由每位法警对月工作情况对照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进行综述;季表主要综述季度工作情况;年表主要综述四季度以来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总。
(二)“敬业”要确保安全无事故,建立健全司法警察办案安全工作机制,规范履职行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敬业的重要保障在于建立适用的工作机制。为使干警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沉着应对,及时妥善处置,对履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认真研究,结合实际工作先后制定了多项安全预案。对突发事件处置的每一个程序进行了具体规范,并将之列入日常训练的重要科目,有效地保障了办案和参与执行重大活动的安全。司法警察部门是检察机关中唯一带有武装性质的队伍,因此,望城区检察院司法警察在工作管理中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对全体干警的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三是规范办案工作区、警用装备的使用、管理。先后制定了《办案工作区使用管理规定》和《警械具使用管理规定》等制度,将办案工作区管理、警械具使用管理及维护责任到人,克服了过去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确保了装备、设施的安全,为看管、押解等检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三、廉洁自律,习惯养成是保障
(一)“德”要靠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培养政治大局意识
法警工作不仅业务性强,更要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如何把法警队伍建设成既是协助自侦部门办案骨干,又是忠诚履行法警职责的忠实捍卫者。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司法警察素质的必修课,是实现做一名合格司法警察的政治保障。检察院司法警察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学习、望检干警大讲堂等活动,不断打牢干警的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思想基础,培养干警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履职过程中坚持从提高体现司法警察素质入手,做到“五心”工程,即“精心准备、细心防范、耐心劝导、悉心服务、忠心履职”,并主动树立干警“三服务”理念,“服务办案人员”、“服务案件当事人”和“服务犯罪嫌疑人”,满足当事人、犯罪嫌疑人的合法需求,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二)“廉”要靠日常养成,牢固树立良好的检察干警形象,纯洁队伍
检察干警廉洁养成与道德养成相一致,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执法观。望城区检察院司法警察部门利用通报的其他地区法警队贪污罚没钱财案件作为反面教材,违纪违法案件人员不少是长期从事检察工作,在岗位上尽心尽职,有的甚至曾经立功受奖。但面对现实生活中权、钱、情、色等诱惑,有了赌博,女色,奢侈享乐的“习惯”,最终背离了检察干警职业道德的要求,触犯了党纪国法。在检察实践中习惯养成,必须靠长期的努力和积累,形成一个人好的职业道德,但相反,降低甚至放弃了道德底线,它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对检察干警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消极的负面的影响,有的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渊。所以,望城区检察院司法警察的干警坚持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在检察工作的实践中,在日常生活中,磨练意志、修养品格,检验品行,要求检察干警始终保持高尚的革命情操,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敞开心肺”的博大胸怀,“拂拭尘瑕”,规范言行举止,忠实地恪守检察职业道德准则,用实际行动维护检察机关威望,维护检察干警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郑静仁:《司法警察概论》[M].
[2]里田径:《警察伦理学》[M].
[3]张雷,雷霆:《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
警察职业道德的相关论文篇二
《浅谈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心态调整》
[摘要]警民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警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要减轻压力,需要着手于解决双方的问题。警察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公务员,更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为了改善警民关系,在执法过程中,警察需要调整心态,对民众的法制意识有所了解,对法律有见地,对执法有见解。这需要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引导受教育者关注法、形成正确的执法观念,鼓励受教育者采取正确的执法形式。
[关键词]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法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6-0044-02
公安院校是培养警察的摇篮,对警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教育培养的要求,也是为其在日后执法过程中及时调整心态做准备。在警察的组织文化、管理体制和执法监督机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的今天,警民矛盾仍然尖锐,更需要对警察进行合理的职业道德教育,保证其良好的心态。
警察在执行公务时常遭到辱骂和殴打,名誉和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甚至生命受到威胁。在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的情况下,警察心里难免产生怨气,埋怨民众不懂法、知法犯法,埋怨执法的难度大。因此,在对警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时候,如何化解怨气,消除怨言,减少对立,减轻重压,增进理解,增进和谐,是新时代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受教育者关注法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应引导受教育者多关注连接警民双方的纽带――“法”,让警察对民众的法制意识有所了解,对法律有见地,对执法有见解。一提到民众与“法”,很多警察下意识地认为民众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法律知识欠缺。事实并非如此。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对新闻的关注程度很高。对不同类型新闻的关注情况排序,排在第一位的是法制新闻,第二位的是社会问题新闻,第三位的是国际新闻。[1]这表明,法制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随着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民众精神生活的提高,对自身利益的日益关注,法律将是公民不可或缺的知识储备。警察作为执法者需要对所执之法时刻关注并有所了解。
二、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执法观念
即使有了健全的法制,警察执法也不能高枕无忧。人们的身心对满足欲望的追求是无限的,故“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2]。即是说,人民想过好的生活,不可肆意剥夺这个权利,好的办法是任其发展,然后是因势利导,其次是进行教诲,再次是用法令来约束,最下等的是与民争利。
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在遍览前代史书后总结:“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3]意即法令是治理国家的工具,并不是把国家治理得好坏的根源。由此可见,法律是约束和限制人的工具,是秩序维护的工具,却不是真正匡正人的行为的最好方法。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教化使民众形成自觉意识。警察作为秩序的维护者只承担指向、维护和强制执行的工作。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政令来诱导老百姓,用刑法来规范老百姓,老百姓只是想幸免犯罪,却并不觉得做坏事可耻;如果用道德来引导老百姓,用礼仪来规范老百姓,老百姓就会知道羞耻而且遵从。由此可见,怎样执法是关键。警察的执法观念和态度对民众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非常重要。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往往会强调“人民警察为人民”,警察是国家秩序的维护者和管理者。但是警察执法不仅仅为管理。“警察的确有很多管理活动,但它是以服务促成管理,当前表现出来的重管理、轻服务的现状,从根本上讲,是执法观念滞后造成的。”[4]在执法的过程中,部分警察认为自己是管理者,民众是被自己管理的对象,对“被管理者”表现出盛气凌人的姿态,这对警察的身心发展不利。在执法中保持正确的执法观念可以保证国家和谐、社会稳定,同时可以协调个人身心,保持良好的心态。虽然警察在执法过程中要有坚定的原则和理性,但也要对自己负责,时常面对自己、审视自己是否心态平和,是否能不带情绪地妥善处理事情。对公安干警的心理有深入研究的何贵初教授说:“警察经常面对社会的丑恶面,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对自身伤亡的风险,警察要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5]
三、鼓励受教育者采取恰当的执法方式
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强调警察需要具备法制意识和法治意识,并且与时俱进。在执法中少有怨言,保持身心健康,拥有良好的心里状态,拥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服务观: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尊重,对生命宽容。警察执法用法律作为尺度,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第一责任的体现;警察执法过程中的诚意、爱心和宽容,是把民众作为平等的服务对象的情感流露。
职业道德教育中应该特别强调警察的执法方式:在心态上要沉着、言辞上要斟酌、语气上要平和;少了生硬,少了功利,少了粗暴,也少了后患。因此,执法过程中我们应更加重视执法的方式,让大家信服、口服、心服,减少违法现象,让以后的执法更加顺利。
总之,人民警察服务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的言辞、语气、说话的方式以及个人操守都至关重要。另外,警察要率先垂范,以“礼”的态度教化民众,以平和的态度对待过错方。警察不应该在执法过程中表现得粗暴,甚至知法犯法、执法犯法。警察过分的言辞和肆意的作为势必激起民众的仇恨,产生不和谐的音符。
当然,社会的和谐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国家对社会的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警察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需要教育界承担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需要媒体及时地宣传与弘扬警察的正气和正义;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需要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强调警察自身心态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报告(2010.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67.
[2]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序[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刘克华.警察―伦理道德问题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191.
[5]何贵初.公安民警心理压力与应对[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