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化论文优秀例文
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开始进入数据化时代。统计信息化是统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积极拓展统计功能,实现统计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统计信息化论文优秀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统计信息化论文优秀例文篇1
浅析现代企业的统计信息化
【摘 要】 在介绍统计信息化的定义、统计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及我国统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我国企业统计信息化进行了探讨,主要措施有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有关法律、保证统计信息安全等。
【关键词】 统计信息化 框架 安全问题 法律制度
前言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信息以爆炸的方式增长。随着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企业内部也蕴含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如何更加快捷、方便、准确地将这些零散的信息变为能够指导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知识”,是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而企业统计信息化是其中的基础性工作。统计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包括互联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内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手段,开发建设统计信息资源,改造传统的统计工作方式方法,实现统计信息的采集、传递、加工、处理、共享、管理和发布全过程的信息化。
1. 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基本框架
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应是一个相互交错的信息网络,由信息来源、企业内信息子系统及信息交换系统组成,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企业统计信息的来源非常广泛,由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组成。内部信息来自于企业日常生产、销售、管理各个环节中相关管理人员、普通员工或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人。外部信息可以来自于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其他企业或个人,也可来自于企业的主管部门或者相关的税务、工商政府机关等。这些统计信息通过不同渠道进入企业内部信息子系统,比如财务、人事、计划信息系统等。这些信息子系统按照企业内部各个单位的管理职能划分,不同子系统之间统计信息根据需要不断交换、转移和流动,经过加工处理的统计信息可满足企业内外相关人员的需要。(见图1)
2. 我国企业统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层对统计信息化不重视
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需要领导的切实支持,否则无法真正实现信息化的目标。实际上,许多企业的高管和职业经理们都存在观念滞后,对信息化认识不到位等问题。或者他们虽足够重视统计信息化,但限于信息化投入产出时滞较长,难以在任期内见成效等原因,企业的管理人员都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统计信息化的建设。同时,由于统计信息化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成本高,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倾向于把资源投入到更有用的地方去,而不愿投资到不能立竿见影的统计信息系统建设上。这就造成企业统计部门、会计部门及很多业务部门使用的电脑配置较低,没有安装专业统计软件等,严重影响日常工作效率和统计信息传递、加工、处理,从而导致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效果不理想。
2.2统计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自身的统计信息很多都不是公开发布的,涉及国家机密或商业秘密。但在统计信息传输、保存、处理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统计信息安全问题。比如统计数据泄露造成泄密、统计数据库的损坏导致数据丢失、统计信息网络瘫痪致使无法查询等等。这些问题一旦发生会造成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特别是在互联网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今天,许多企业为了保证信息安全而选择不连接外部网络,严重影响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与统计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一直都不健全,很多问题即使发生也难以诉诸于法律,成为法律的空白地带。
2.3用于统计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不够
现代统计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互联网环境下集成统计信息系统阶段,传统的在计算机上装个分析软件就叫统计信息化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建设统计信息化的过程中,硬件配置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潮流,仍在使用很多单位已经淘汰的机型;软件配备也较落后、不规范,难以完成统计信息处理的高级功能。比如一个企业内部,使用的统计软件种类、版本、功能不完全一样,甚至数据不能兼容、共享和交流,更不用说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间的数据传递了;还有很多企业使用的统计软件级别较低、功能很少,企业无法进行高质量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统计信息化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
2.4专业人才缺乏
再好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环境都需要人来具体操作,所以在统计信息化建设中“人才”是最重要的。目前大部分企业中统计人员都是老职工居多,这些元老级别的员工很多是从别的领域转行过来的,缺乏既掌握统计专业知识又懂得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企业新引进的大学生往往理论功能非常扎实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在遇到紧急事件时难以应付。专业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真正适应企业信息化要求的统计人员要熟练掌握统计基础知识、计算机和统计软件操作,并通晓国内外统计领域的新变化,可以自行处理统计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3. 加强企业统计信息化的措施
3.1重视统计信息化的作用,增加资金投入
当地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必须重视起来,在统计信息化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上制定优惠政策和各种激励机制。比如,政府部门对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统计软件提供配套支持资金;企业本身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人才和统计资源,制定各种激励政策,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通过各种渠道筹措企业内外部资金,不断切实改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设备条件,加大统计应用软件的开发;在企业内部设置首席信息官,这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者,他(她)们不同于一般的信息技术部门或信息中心的负责人,而是相当于副总裁或副经理地位的重要官员,首席信息官的设置体现了企业对信息及其处理的重视。
3.2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保障统计信息安全
企业在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时,应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统计信息安全。比如,通过严密的密码权限设置保证很少的人能接触到重要统计数据,与相关人员签署保密协议或违约合同,明确泄密或者违约责任;购买和安装专业杀毒软件并不断升级,对各种新式病毒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重要统计原始数据备份工作,设置防火墙,对重要的信息处理和交换环节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确保统计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有效运作;制定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理方案并不断演练,对意外事故和人为攻击造成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立即紧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并尽快重新开展系统正常工作。
另外,我国目前的统计法中缺乏统计信息安全及其处理的法律条文,应根据企业统计工作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统计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作为企业统计部门日常安全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同时,企业内部也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对不同统计岗位设置权限和责任,完善企业统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安全规章。一旦发现某些工作人员触犯相关规章制度,必须加以严惩,从而保证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顺利发展和有序运行。
3.3注意人才的引进与培训
引进层次高、实用性强的复合型统计信息化人才,通过岗前培训帮助他们熟悉企业统计信息化工作流程,并根据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个性特点分配不同的岗位; 最后,定期开展统计干部职工的在职培训,帮助他们学习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库及应用、统计分析软件等知识,对于能够满足信息化岗位要求的员工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而那些思维僵化、知识落后的员工则应调离原来工作岗位。
结语
统计信息化对于现代企业的经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统计工作所需的硬件和软件配置,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等措施来确保统计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菊芬.加强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
[2] 刘长兰.对企业集团统计信息化的思考[J].企业研究,2011(9).
统计信息化论文优秀例文篇2
谈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企业当前统计工作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分析了统计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企业信息化框架进行了探讨,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企业统计 信息化建设 框架设计
一、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企业统计信息化系统基于交互的信息网络运行,其核心组件主要包括信息、内部信息子系统、交换系统等。其中,企业信息包括内部信息及外部信息两个方面,内部信息主要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各部门各单位产生的信息,外部信息则来源于整体市场、政策环境及企业利益相关体。这些相关统计信息通过企业统计部门的收集,进入内部信息子系统当中,通过交换系统实现不同部门及单位的信息交流,按照各个部门需求对信息进行提取分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统计信息必须在同一的信息平台中运转,且在对统计信息进行修改时必须获取相应权限,从而保障统计信息的规范性、安全性。
二、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统计理所当然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提供基础资料,对促进企业成本控制、提高资金周转效率提供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统计信息化是结合互联网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计算机手段,实现企业统计信息化,是新时期统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需求。如今,企业统计信息化已经从辅助管理模式向统计业务核心转变,实现高效的统计,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资源运转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统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为促进企业发展提供推动力。
三、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认识不足
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必然需要成本,由于企业管理层认识不足,对统计信息化知识没有系统的了解,管理者往往不注重对统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投入,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统计信息化系统运行效率不佳。
(二)国家政策体系不完善
企业的统计信息并不是完全可以公布的,很多统计信息不仅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数据,更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然而,目前我国关于统计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政策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企业统计信息安全法律责任难以界定,在出现统计信息安全问题时,企业难以及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统计信息安全保障不足。
(三)企业统计信息化系统建设规划不足
通过观察现阶段我国企业统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状况,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企业在进行统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并不重视系统新规划。在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不少企业往往没有建立专门的统计信息化系统管理部门,或虽然建设了统计信息化系统管理机构,但管理机构内部人员信息化观念明显不足,使得企业内部员工的实际应用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统计标准、报表设置及统计标的设置等方面。
(四)人才队伍难以满足统计信息化需求
专业人才在统计信息化系统的运行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当中统计工作者的信息化专业水准并不高,有的员工统计知识丰富,但计算机操作能力不足;有的员工计算机操作能力强,但统计工作经验不足,缺乏既掌握统计信息,有具备网络科技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当紧急情况发生时,企业很难保证自身的应对能力。
四、提高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建议
(一)强化统计信息化宣传
首先,企业管理者必须强化自身对于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其次,在工作过程中,企业应当有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展开统计信息化的知识宣传,定期或不定期对统计工作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自上而下实现统计信息化知识的贯彻。
(二)提高人才引进力度,强化技能培训
在企业统计信息化系统构建过程中,企业应当有意识的引进一批专业的管理人才,应该提高企业岗位准入门槛,尽可能吸收既具备扎实统计工作能力,又具备网络信息科技运用能力的专业知识。同时,对现有员工,企业应当不断对他们进行培训,通过绩效奖惩,督促统计工作者掌握分析软件、信息库运用、网络安全等方面知识,提高统计工作对决策的支持力度,真正实现统计工作质量及效率的提高。
(三)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及内部规章
在普及信息化运用的同时,国家及政府应当及时面对企业需求,为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保障性环境。首先,国家及政府应该建立配套的法律及规章,为企业统计信息化提供规范。其次,企业应当有针对性的建设内部规章制度,按照岗位性质,分离岗位责任与权限,实现岗位制衡与监督。第三,企业应当加大对信息系统管理规章的建设力度,有针对性地建设备份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病毒防御系统等,提高系统维护力度,保障系统安全。
(四)优化企业统计信息化平台
在企业统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当按照要求,尽力创建数据库为基础,以业务、统计服务、网络及办公自动化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在平台运作中实现信息共享与统一的信息数据管理,在数据库的支撑下,建设设计管理、数据分析及信息发布系统。此外,企业应当注意到,信息化平台是借助网络技术运行的管理平台,其服务是开放式的,因此,企业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实现内部单位及部门之间的办公协同,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
五、结束语
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企业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对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视力度,强化自身对统计信息化系统的了解,吸纳专业人才,强化统计信息化系统的运转效率。此外,企业在进行统计信息化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问题,企业应当对这些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从而提高信息化系统效能发挥,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瑞.发挥统计信息化作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J].经营管理,2014(02)
[2]郭宝宇.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9)
[3]王皙婷.关于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J].现代商业,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