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论文
七年级数学学习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论文篇1
浅论初一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摘 要:初一数学知识点很多,学生不仅要有知识的衔接,还应有学习方法的衔接。学生数学基础打得好不好,有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刚进初一的学生对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理,为此,数学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做好初一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打好基础,做好过渡。就初一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做了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初一;数学;学习习惯
通过平时教学的观察,初中生学习自觉性很不好,不懂得学习要有计划;不复习所学知识就做作业;做作业也存在很多问题:不审清题意就下笔、书写马虎、不肯钻研、不独立思考、问别人或找答案抄、边听音乐边看电视、边说话边做作业,甚至有学生每天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完不成;作业本、试卷等教师改后发下来就丢一边,甚至过一段时间就会毫无踪影;有的学生一节课甚至一学期都不会跟同学讨论、没问过老师一个问题;不会学习他人优点,不具备学习的品质等是初一新生的共同特点,针对这个特点,我觉得要使学生有个好的学习习惯比改变坏习惯重要,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初一学生数学学习习
惯呢?
一、提前预习习惯培养
1.假期预习
在六年级刚毕业的暑假做好提前学习工作,初一教师应通过报名时提前做好要求。俗话说:笨鸟先飞,打有准备的仗。学生通过提前学习缓解了刚上初一增加很多科目的压力,听课更顺畅,作业更快解决,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做其他科目的作业。具体做法是:借初一上数学教材,买本参考资料,每天一节先看书,再看资料,最后作业,自己改正,错题红笔记号再找机会问。争取一本书学习完成,预习这一习惯也就养成,以后各个假期也就会学了。
2.课前预习
由于在小学只学两主课,反复练了又练,并且听惯了详尽、细致、形象的讲解,刚一进入中学往往会跟不上节奏。课前花几分钟看看教材,由于假期预习过,温习一下就能熟内容。带着问题去听讲,提高听课效率。通过这两次预习学生就比较容易听懂,对数学学科更有兴趣和自信。
二、认真听课习惯培养
有的学生这一习惯很不好:有的已经上课很久了,老师都讲开了,他的书、卷子的都还未拿出来;有的听着听着就看自己的手指呀;有的甚至被周围的同学影响严重等,所以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
1.专注。告诉学生听课时必须专注:上课铃响,就应做好准备工作,教师一进来就眼睛要“亮”,耳朵要“尖”,也就是关注老师的言行;老师讲时要用肢体语言表达你的感受,这样老师也会调整自己的教学;每位老师都喜欢和自己有眼神交流的学生,所以要看着老师讲课;对于旁边干扰的学生不要理。
2.笔记。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抓住重点记笔记,当老师强调重要问题时,就应作上重点符号,并作上笔记,把知识点记录下来,便于以后复习巩固;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便于课后认真思考。
3.动口。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这是不走神,跟老师互动的好方法。就是讲的很简单的知识都应回答,哪怕是批评同学都应认真听,都会有收获的。
另外,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后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过程,不仅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的同学,要多给自己更多的信心,逐步让自己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4.动手。课堂上积极动手。通过“观察―测量―思考―探讨”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以至于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这样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也培养了探究的能力;在自我探寻过程中,对知识有了更深刻认识,留下了更深的影响,让知识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东西;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思考及想象能力,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眼、脑、手并用,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理解教材相关内容,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复习总结习惯培养
许多学生做作业时,通常是拿起题就做,一旦遇到困难了,才又回过头来翻书、查笔记,这是一种坏习惯。复习时可以采取回忆的方式,在头脑中搜索一下课堂上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努力将所学知识回忆起来,若实在回忆不起来,再翻开课本或笔记阅读对照,通过这种方式将所学知识温习一遍;然后对知识点进行小结,即本节课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整理笔记,复习记忆。这样使学生下来再消化,学习的效果明显,知识结构清晰,具有逻辑性,学过的知识又不容易忘记,做作业很顺畅。
四、认真作业习惯培养
教育学生做到“把作业当考试做,把考试当作业做”,这是一种认真对待作业的习惯。做作业时要心静,向考试那样认真对待。出题老师出的每一道题都花了心血,有它的意义,所以,要认真对待,积极思考。这样就会训练出好书写、较高的准确度,较强的时间观,作业质量大大提高。
五、研究错题习惯培养
错题的研究很重要,它是你听课的反馈,直接影响你是否是优生。不管是作业本还是试卷等,当发下来,或自己改后,首先应关心是否有错题,若有就及时思考、与同学交流、问老师等,及时更正。然后,将部分经典的错题写在错题本上。这些经典包括:考查知识全面、解法灵活多样的优秀题型。错题本通过归类分析可以检查出自己知识结构体系中存在的漏洞,分析出自己学习中的盲点,总结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错题本中错误类型的分析有助于学习方法的改进,不同错题类型产生的原因迥然不同,其解决的策略也各异,方法也有别。
六、敢问老师习惯培养
问老师问题是学生解决疑难、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与老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好方法,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多与老师
交流。
教育学生在问老师时要做到脸皮厚,因为老师有时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所以有时老师语言、脸色不好时内心要强大,要理解人,千万不要生气而放弃,这不能很好适应社会。
七、学习优秀习惯培养
引导学生学习他人优秀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质。学习的对象为身边的人、网络上、电视上等的人物。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好的说话方式、学习习惯、待人处事、懂礼貌、有爱心、尊老爱幼、爱卫生等,我们都要善于观察,善于学习。这是成功人士优秀的品质。
八、让自信成为好习惯
告诉学生,能够大胆地回答老师的一次提问,能正确解出一道习题,都算是成功。要正确对待自我,学会自我竞赛,记住以往学习数学的成绩和表现,下一次超过上一次,就算成功,比过去进步就是胜利。让自信成为一种习惯,自己鼓励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孔祥忠.如何对初一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才智,2011(33).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论文篇2
浅析培养初一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对策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一是引导入门,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关于如何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一数学;提高;兴趣;进度;分层;师生关系
一、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做好小学到初中的平缓过渡
刚步入初中的新生因课程种类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加深,教学内容和思维方式的要求提高,以及学习环境的改变,使得大多数初一学生措手不及。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一是引导入门,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初一新生刚刚告别小学的学习,开始从依赖家长和老师的被动从属地位向独立自主转化。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以机械记忆为主。因此在初一阶段的教学中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另一方面着重发展学生的意义识记能力,指导学生对记忆方法的选择。如对绝对值的理解记忆。
2.注重以旧引新,合理引导。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在讲授新课的时候,适当挑选一些新颖有趣、富于挑战的问题作为引子。如在进行有理数减法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计算3-0;7-3;60-20,其次出示0-3;3-7;20-60等。
二、注重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故意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趁势引入本节课课题。初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大程度受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凭借自己的优势,敏锐的数学智慧和上课艺术来感染学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如我在初一的第一节课是这样设计的:本节课我没有安排新课内容,主要介绍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所有理科的基础学科,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接着,我给学生介绍了初中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用树状图把初中知识: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与证明、图形与坐标)。实践与应用(实践活动、综合应用、课题学习)等表示在黑板上。然后介绍几个“数学中巧解实际问题的事例”,如你能在一个三角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圆吗?我又通过简单作图画出了三角形内切圆。还提问学生:你能画一条直线把等腰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吗?有几种分法?同学们迅速地说出了几种回答,我接着给出了这道题的答案并告诉他们:你们只要认真学好数学,它会告诉你们比这多得多的数学知识,你们可以比老师画的更快,做的更好。从此,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喜欢学习数学。
三、进度适当,精讲多练,稳扎稳打
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刚进初中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相对还比较欠缺,如果有的教师“望生成龙”心切,刚开始一味赶进度,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复习或用来补充内容,提高要求,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没时间去消化,理解不透彻,导致作业无从下手,错误率高,测验得不到好成绩,这给学生增加了失败的情感体验。尤其当学生接连遭受失败时,学习数学的兴趣被挫
四、分层导学,激发学习兴趣
初一学生知识水平起点低,理解接受能力差异大,大面积的学困生对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感到无从入手,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讲解和实施合作学习,并在练习的设计上适当分层。在课堂教学中对全班学生根据学习基础和座位特点进行了分组,小组内的互助帮扶合作学习,同班学生互相交流,同时结合本校教学教研组“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要求,我则加大了“优帮差”的比重。指导个合作学习小组根据本组学习实际,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收集、了解存在的问题,研究、讨论解决的办法,加强小组内优生对“学困生” 的指导帮扶,学习检查,“兵教兵”互助合作,为“学困生”请教问题,追求进步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和环境保障,优生在教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和灵活应用水平,同时为了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听得懂,学得到,我对课堂练习作了适当分组,让学生在解答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内化、掌握、巩固数学知识。在作业上设计有启发性,综合性的思考题,组织数学兴趣小组,通过多种渠道使学有余力的优生发挥潜力,得到更大提高。对于学困型学生,教师耐心辅导,抓双基过关。这样消除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顾虑,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五、渗透数学思想,热爱数学,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教学有效性,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而是要促使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一些学生身边的实例来促进教学,比如存钱的计算、树木高度的测量和土地面积的计算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口诀表述思想。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符号是很多的,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利用简洁的口诀来表述复杂、抽象的数学道理。比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根据取值情况,可以总结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取无解”。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利用口诀教数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提升教学效率。
六、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数学教学效果,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学生亲其师,是因为教师爱其生。初一学生一般都会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同学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从而使学生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教师要主动热情地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总之在充满情趣的课堂气氛中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积极主动地学习,可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就要求我们初中教育要重视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动手能力强、思维独特、敢于创新的人才。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教学,从实际出发,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信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论文相关文章:
3.初一数学论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