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理学论文 > 数学 > 2017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

2017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2017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

  数学建模,从宏观上讲是人们借助数学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从微观上讲是把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活动方式。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2017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篇1

  谈职高数学教学与数学建模

  一、在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基本思路

  在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首先在概念讲授中要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数学概念是高等数学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高等数学的灵魂,能不能理解数学基本概念是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在讲解概念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概念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概念产生、发展、应用的全部过程,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高等数学,带着问题主动去学习,注重讲清高等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再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背景,将这些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导数概念这一节时,可以将概念的讲解和现实生活中实际现象相结合,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猪肉价格的涨跌、自由下落物体运动等,让学生思考平均变化率和瞬时变化率的问题,然后讲解两个经典的数学模型:物体的瞬时速度和曲线的切线斜率,进而提出导数的概念,通过与现实问题结合讲授概念,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导数概念。

  其次,在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建模案例与定理讲解相结合。例如,在介绍条件极值的时候,可以与“奶制品的生产与销售”这个建模例子结合起来讲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将条件极值和这个问题联系起来,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建模的思想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在讲解极值定理时,可以增加简单的优化模型,例如与“存贮模型”“生猪出售时机”“最优价格”等数学模型相结合。

  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模型,学生能更好理解高等数学中定理,并学会应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再次,在高等数学习题课教学中可以增加建模案例教学的环节,数学建模案例的难易程度应与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相符,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都不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选取难易适当、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微分中值定理及导数应用这一章习题课中可以增加“消费者选择”数学模型;在积分知识及其应用这一章习题课中可以增加“存储问题”数学模型,在微分方程这一章的习题课中,可以增加“经济增长模型”和“香烟过滤嘴的作用”,等等。

  通过对这些与现实相关的问题的研究,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高等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从而积极主动地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可以在高等数学课程的考核中增加数学建模问题。学完每章节的内容后,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中,除书本中的习题外可以再增加一两道需要运用本章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题目,这些数学建模可以让学生独立或自由组合成小组去完成,给予完成情况好的学生较高的平时分,在期末考试试题中以附加题的形式增加数学建模的题目。用这种方法,鼓励学生应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各种问题,提高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获得除数学知识本身以外的素质与创新能力。

  二、在高职高专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教师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在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要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创造型思维修养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内涵丰富,要有刻苦钻研、敢于探索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真务实的态度,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态、强烈的自我控制和团队协作意识等多方面的品质。

  教师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职高专院校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师必须具备较高创造性思维修养和创新精神,如果高职高专的教师队伍不具备创造性和创新性,培养出的学生就不可能具备探索精神和创新品质。实践证明,高职高专数学建模教学的顺利开展,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增加实际问题模型,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形成互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模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考能力,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7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篇2

  浅谈数学建模培训中人的因素

  摘要:研究了数学建模培训中人的因素。分析了数学建模培训中人的因素、团队的组成及管理问题,讨论了数学建模相关人员的培训,探讨了数学建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数学建模;培训与指导;人的因素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提高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校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不仅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宽解题思路,而且能充分考验洞察能力、创造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应用分析能力、联想能力、使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团队精神和协调组织能力。人的因素(human factors)是指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一切事物在发展和变化的时候,由于人的参与,使得事物的组成要素、成分、决定事物的条件都随着人的活动的作用而受到影响,人的这种作用和影响称之谓人的因素。如何科学地培训和指导大学生参与大学生数学模型竞赛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几年来对于数学建模培训及数学建模指导的体会,从数学建模的培训及指导中人的因素方面探索,以期对数学建模培训及指导提供参考。

  一、数学建模培训中人的因素分析

  众所周知,数学建模培训中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即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课程设计是数学建模培训中的技术因素,而教师和学生是培训中的人的因素,只有实现技术因素与人的因素的统一,数学建模的培训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在数学建模的培训中,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层人员。

  大学生数学模型竞赛培训和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高校多个部门及院系,然而学校领导决策层的支持是数学建模培训及竞赛的关键因素之一。领导决策层必须为数学建模的培训及竞赛创造良好环境并参与到整个实施过程中。在数学建模培训及竞赛的组织实施中,领导决策层主要起行使领导权,把握关键点,保证资金到位,监控全过程,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的作用。

  2.组织者。

  组织者负责与决策层的沟通,完成决策层下达的任务,拟定教学及培训计划,安排相关课程的任课老师,制定教学计划,负责数学建模竞赛过程中的相关事务,数学建模竞赛后的答辩工作,经验总结等,是数学建模培训及竞赛中的保障,因此,组织者能否持续高效地支持数学建模的培训、竞赛指导及赛后事宜,也是决定数学建模竞赛成败的因素之一。

  3.教师。

  培训教师是数学建模竞赛的奠基者,也是数学建模培训中重要的人的因素。由于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数学建模竞赛的成效,因此,各大高校应该重视培训教师的选拔和培训的质量。在数学建模培训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即如何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这也是学生亟待加强的能力。对于培训教师而言,牢牢把握住每门课程培训的要点以及方向是数学建模培训中的首要任务,即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数学建模培训的。其次,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每次课程及每个案例,重视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最后,重视竞赛后的总结,在每次数学建模培训及竞赛后,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因此,培训及指导教师也是数学建模培训及指导中的关键的人的因素。

  4.学生。

  学生是学习建模培训及竞赛的主体,也是数学建模培训及竞赛的直接参与者,是数学建模培训中的最关键的人的因素,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数学建模培训和竞赛的最根本目的。在数学建模的培训中,应该注重学生自身的因素,即人本主义论中的学习。

  二、团队模式及人员管理问题

  由于数学建模竞赛中要求三人组队进行竞赛,因此在数学建模的培训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组队,形成了团队模式。根据笔者多年培训和指导数学建模的实践,数学建模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要加强各个院系的建模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而建立跨院系的建模小组则是达到这种目标的有效组织形式。在我校的数学建模组队中,首先根据选拔出来的学生所在的院系,将不同学科的学生组成团队,尽量不要使相同的学科背景学生在同一团队中,例如,管理类的学生最好与数学背景及信息工程背景的学生组队,这样的团队中,不仅具备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具有较好的数学背景,利于模型的求解,同时还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这样的团队在数学竞赛中具备应对不同类型题目的能力,相对而言,取得好的成绩的几率也比较大。因此,在数学建模组队时,鼓励学科交叉,尽可能地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一队;或者鼓励优势互补,尽可能地让能力、素质方面不同的学生(创新能力强的,认真踏实的,有组织能力的,文笔好的等)组成一队;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训练,在队内充分磨合,达成默契,逐步形成自己的团队及配合模式。数学建模的这种小组方式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管理问题。首先,来自不同院系的小组成员的配合问题。

  由于数学建模小组的成员都来自不同的院系,而且专业背景不同,那么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求解问题的方法有可能不同,那么如何协调该问题,是建模小组必须解决的问题,也即小组成员的配合问题。其次,成员都是来自各院系,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新组建的小组的工作,对原所在院系的学习有所放松。因此,如何协调数学建模的工作与原院系的学习也是数学建模培训中应该解决的问题。最后,对于主管培训和指导的院系而言,需要根据自身人力资源的现状合理分配,适当控制建模小组的数量,以使指导教师确实有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学生,而不是名义上的指导。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合理的规划,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通过精心的准备,多个部门和院系的密切配合,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时间,在确保自身专业知识不缺失的前提下,做好数学建模的培训及参赛工作。

  三、数学建模人员的培训

  数学建模不是无源之水,数学建模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培训中不断深化和提高。这里数学建模的培训应该包括教师的培训及学生的培训,下面就培训的内容、方法以及培训的管理进行探讨。

猜你喜欢:

3297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