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理学论文 > 数学 > 数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数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数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近年来,随着对数学学科认识的深入,对数学教育观念理解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数学教学的教育价值,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数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篇1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教学创新举措,对小学数学教育水平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够充分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注重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于对教材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处理基础上,能够突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型教学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积极进行信息反馈与评价,这对优化教学方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现状,提出优化策略促进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更好整合应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成果,但在教学实践应用中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下面是对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中常见的问题总结:(1)目前教育体制下小学数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在实践调查中了解到仍有部分教师对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认识不深,且不具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小学生各个方面能力与综合素质不高,尚未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新知识与新事物的能力较弱,这都直接影响了教育的顺利开展。(2)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交流问题。在长期传统教育模式下,已经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缺乏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这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接受和探索,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3)目前,我国教育多以试卷方式进行学生知识的考核,即应试教育。只要适应考试、通过考试,就能打上所谓“好学生”的标签。此种方式并不是不好,起码说明学到的知识学生都会了,但这也仅仅能够证明学生学会了知识。其实,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以致用,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解放思想、积极创新。此类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促进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分析

  1.提升师生整体素质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为取得更好效果,要全面提升师生整体素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就应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学习,达到灵活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使用电脑课件教学,通过制作PPT等形式通过多媒体的影音配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同时,在课后教师也要掌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课后作业的收、留。如利用微信、QQ等交流工具和平台解答问题,做到教师素质的迅速提高。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其他的交流工具对课上不懂的问题进行课下提出,与家长及时沟通,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这些都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课堂交流

  教师在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同时,要运用创新思维,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利用新媒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信息技术的这一优势前提下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合作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提高学习参与热情,在与教师、学生积极互动的过程提高学习效率,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例如,在信息技术应用中从教学的趣味性角度出发,将小学数学教学以更富有游戏趣味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数学教学本身具有一定难度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对数学理论和问题进行单一教学,这种方式所起到的教学效果较差。利用信息技术影音、直观、形象优势,结合学生爱玩天性,多组织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分组合作探索问题,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还使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培养了合作能力,在沟通与合作过程中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3.实现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应用

  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于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的整合要加强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思考和分析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例如,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并提出针对性问题,将问题以一种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既保证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创新性,也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而解决存在的问题。这种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并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效结合,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三、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

  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中,既要充分利用也要注意适度性。信息技术自身具有不可忽略的优势,但也不能一味地使用信息技术,忽略了小学数学教育的根本。教师要合理控制信息技术的涉入量,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整合的价值并不体现在新技术含量的多少伤,而是体现在整合应用的效果上。要客观看待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价值。另外,还要注意不能单纯讲究走形式,要注重实效性,真正地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促进课堂教学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使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发挥出最大效用,真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实现成功的创新教学。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的应用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同时信息技术也是推进传统教学改革的主要工具,具有新时期教学代表性,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提高重视力度。无论是从信息技术本身优势来看,还是从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意义来看,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育中要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是一项长期工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和努力,以实现其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晓贵,郭世平,方明华,栾庆芳.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06):110-113.

  [2]杨荣花.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2):50-51.

  [3]辛艾桐.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04):29-31.

  [4]张海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2.

  [5]廖若含.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1,(01):94.

  [6]石翠芸.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07):44-47.

  数学毕业论文优秀范文篇2

  浅析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培养

  目前学校教育以升学率为目标,枯燥乏味并且繁重的应试训练抹杀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缺乏质疑问难的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空间,唤起学生质疑意识,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具备一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1]。

  一、质疑问难意识的现状

  1.没有问题问: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给出答案和结论,从来不去独立思考和怀疑,没有探究一题多解的意识。

  2.没有胆量问: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往往会萌生一些疑问,但是怕问题太简单无知,受到老师的指责或同学的嘲笑,质疑问难意识逐渐淡化。

  3.没有能力问: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能力提出新的问题,或者遇到问题不能准确表达。

  4.没有机会问:课堂教学时间紧,教师的问题难度低,没有时间深入思考,不能质疑问难。

  二、培养质疑问难意识的意义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强化他们的求知欲,在挑战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实现教学过程主体作用的发挥。

  2.实现课堂有效交流:良好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促进学生产生表达的愿望,积极促进课堂有效交流,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便于因材施教,使学生达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能够面向绝大多数学生[2]。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质疑问难意识强烈,能够独立思考,大胆突破,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促进个性的发展。

  5.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生敢于对知识产生质疑,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和求异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精神。

  三、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

  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培养质疑问难意识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充分展现个性,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肯定的手势,娓娓的诱导,饱含深情赞许的目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向教师提问、质疑、讨论等。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大胆提问、能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

  2.发挥鼓励评价机制

  教师的激励是培养学生有效质疑意识的保证。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善待学生的错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消除提问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标新立异。耐心解答学生所提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

  3.培养学生质疑态度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相互启发,表达自己的见解,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开展评选“爱问神童”、“质疑博士”活动,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形成质疑的热潮,使学生由被动质疑转向自动发问,养成质疑的习惯。

  4.加强知识和能力训练

  基本功训练是培养质疑问难意识前提。学生知识匮乏质疑问难意识必然淡薄,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教师引导是有效质疑的基础

  教师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起着主导作用,教学过程设计成“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模式,让学生从“答”到“问”的转变[3]。(1)预习质疑,课前应布置预习任务,给出导学提纲,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上课检查预习效果,让学生讲解对预习内容的理解,学生提出疑问,使每位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弄清及探究哪些问题?还能发现什么规律?还有其它解法吗?等等。“举一反三”,选取典型的题目因势利导,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质疑,共同解决问题。(2)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3)创设冲突性情境,学生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4)反思常规解法,捕捉“问”的契机,不但想问、敢问,还要善问。(5)教师故意出错,巧设陷阱,给学生创造质疑机会。(6)自己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拒理力争,然后总结,提高学生质疑能力。(7)制定激励机制,小组加分鼓励学生质疑。(8)数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将生活中数学问题引到课堂,如银行今年的年利率上升了0.15%,存入1万元能多收入多少钱?引导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发现中质疑,在探究中质疑。(9)运用开放性问题质疑,引出新的问题,对常规解法质疑、评价、拓展思路,以寻求独特、新颖的解题方式。(10)针对学生易错处,设置解题误区,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11)运用问题变式,适当地变换题中的条件或结论,将命题再做进一步的推广或引申,多角度去理解概念的意义,提出合适的问题,或让学生补充缺少的条件,或变换数量关系,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编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4]。

  总之,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加强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培养,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32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