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毕业论文参考例文
数学毕业论文参考例文
经济发展全球化,数学的应用已经遍及各领域,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式教学的教学价值日显重要。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学毕业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数学毕业论文参考例文篇1
试谈游戏在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打好数学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应用游戏,推动自主探索教学活动的开展,围绕教学知识,合理设计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不断进行深入、自主地探索,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游戏;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应用
由于小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小学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是较高的,在课堂教学中,要使用丰富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特点开展教学,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引起学生的厌学或者恐惧情绪,数学作为一种抽象化色彩较重的学科,尤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经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游戏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
一、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模式中游戏应用的基本思路
深入分析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选择并创建游戏,要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构一个有效、合理的游戏应用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模块,通过游戏的创建引入教学内容,并且提升学生探索教学内容的兴趣,从游戏中巩固数学知识,全面提高小学生数学的自主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创新能力。
二、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模式中游戏的应用原则
1.主体性
自主探索式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游戏的应用中,必须围绕学生的特点、实际情况以及数学经验设计并开展游戏,将游戏作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有效支点,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
2.三适原则
运用游戏推动自主式探索式教学活动时,还要坚持适当、适度以及适时原则,教学过程中,游戏的开展必须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教学特点,有效的结合游戏和教学知识,适合用游戏方式的教学知识才能使用游戏的方法开展,而不是所有教学知识都一味使用游戏的方法。适时,就是要准确把握课堂中游戏引入的时间,可以在课前通过适当的游戏引入课堂知识的教学中。适度,则是指游戏的难度以及时间长短都要适度,因此在游戏的引入中,教师的能力和经验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的游戏模式
1.教材中的数学游戏
小学数学教材中都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游戏卡或者其他游戏学具,卡片中有很多的数学信息、算式、生活场景、图形等,这些学具既可以裁剪或者拼组一些平面图形,又可以找问题或者答问题,还可以学习算式。
2.扑克游戏
扑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组合方式多样化的游戏,扑克游戏是小学生学习整数四则运算、训练观察力的有效的玩具。扑克游戏不仅能做简单的运算,又能够组合为一定的图形,结合扑克中的图形以及玩法还能用于统计和概率的学习中,灵活地运用扑克游戏的随机性,创造快乐的课堂游戏。
3.素材游戏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自主探索式教学需求出发,适时地设计合理的、兼具教学性和游戏性的游戏,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思想。
四、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中的游戏应用方式
1.运用游戏引入新课程的学习
教师在引入新课程学习的时候,一般是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再引入新内容的学习,这种逻辑衔接对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有较大的不适应性,因此,针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的设计一些游戏,作为新课程学习的切入点,课前先设计一个小游戏,在游戏背景和内容中将旧知识和新知识串联到一起,从游戏中引入新知识的教学中。例如,垂线和平行线的学习,就可以通过学具、扑克等设计几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从直观上建立平行线和垂线的印象,再进入课堂的学习中,这种自然的新课程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进入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思考游戏中的内容,并随着教师的讲解和交流不断地推进对游戏内容的认识,从游戏现象中逐步认识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规律,完成数学知识的抽象化过程。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思维较为感性化、形象化,因此在面对抽象化特点较为明显的数学知识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无法深刻的理解或者推理数学知识,也无法深刻的理解知识。但小学生也有敢于探索的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动力,让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开发思维能力,使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够更为深刻。结合小学生的这种思维特点,游戏的应用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深入学习的有效方法。如“混合运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逐步加大混合运算的难度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先设计一个10位数以内的混合运算游戏,让学生能够认识混合运算,接着让学生完成100位数以内的混合运算,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混合运算。接着再将小数或者分数引入混合运算中,逐步加大难度,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并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在游戏的不断深入中,能够逐步认识到四则运算的一些规律变化,能够逐步学习到整数、小学和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以及规律。要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会计算方法,还要逐步认识到运算规律。
3.在游戏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在教学中引入游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的学习中,通过游戏的应用,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深入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在合作游戏中,合理地分工,并根据学生特点安排任务,学生经过一定的挑战和交流探讨后不仅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还能在与其他人的交流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梯形的面积”的学习,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梯形的面积和长方形及三角形面积在计算公式上的关系,然后再分组,让学生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在推导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运用数学学具,通过直观、形象的认识逐步进入抽象化的理解。完成讨论后,各小组再分别展示自己的推导结果,教师通过及时的评价、纠正与鼓励,让学生认识到了不足之处,激发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将这种心理转换为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完成数学的学习。
4.通过游戏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课堂知识教学完成后,围绕这堂课的知识,教师可以当堂设计一个游戏测验,让学生自由地完成测验。如通过“题板作业”来巩固课堂知识,查看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吸收能力。给学生每人一块小黑板或者小画板,让学生用题板笔在画板上直接答题,完成当堂测验,这种测验方法不仅能够及时地让学生运用新知识,还能够更为自由地、不受拘谨地完成解答,解答方法也能够更为深入化、个性化、全面化,教师也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效果进行纠正、鼓励,还可以就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闪光点,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鼓励学生从这些好的解答中通过交流探索,完成学习的升华。
五、总结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在打好数学基础的同时,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也是重要的目的。自主探索式教学作为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应用各种游戏,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游戏中也能够更好地将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数学实践能力,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开勇.基于游戏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J].小学数学教育,2014,(03):12-13.
[2]曾晓秦.基于游戏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J].雪莲,2015,(35):129.
[3]彭桦华.游戏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J].新课程,2016,(06):80-81.
数学毕业论文参考例文篇2
浅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摘要】小学数学概念呈现形式多样化,直观性较强,教学阶段性也较强。教师要针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采用不同呈现形式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形象的事物,让学生们快速理解与掌握;从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入手,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系统,引导学生去探索与明确这些数学概念之间所存在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概念;概念系统
数学概念是学生接触与学习每一个新知识点必先学习的东西,它对于学生的整个数学科目的学习来说是基石一般的存在,因此学生从小学数学概念起必须打好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在清晰的了解各种概念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学习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数学学习的路越走越平整、越走越宽敞。
一、小学数学概念的理论概述
1、从数学概念的涵义与构成方面来看。首先是涵义方面,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数学概念指的是在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二者的本质属性在人们脑中所形成的反应,其表现为数学用语中的一些专用名词、符号或术语等,比方说是“周长”、“体积”。其次是概念的构成方面,一般来说数学概念是可以分成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内涵,另一个是外延。概念的内涵其实指的就是这个概念所反映出来的所有对象的一个共同本质属性总和。比方说是三角形的概念,它的内涵所指的就是其本质属性中“三条线段”与“围成”的总和。而概念的外延指的就相对会比较广泛,它指的是此概念所囊括的一切对象总和。以四边形的概念为例,它就包括了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所有很多对象。
2、小数学概念的特点。小学时期数学概念的特点其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简单的归纳:第一个就是其呈现形式上的特点。由于小学数学是一个引导学生入门的时期,因此它的概念在呈现方式上也会显得更为多样化,像是最初采用图画的方式,再到后来的描述方式,最后还有定义式等等。第二个特点就是直观性较强。一般来说数学概念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抽象性与概括性,但我们在进行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时,就会发现小学数学概念通常都会定义得比较直观,比较形象具体,基本都是以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为起点来进行设计的。第三个特点是教学阶段性较强。小学时期的教学会受到很多客观原因的局限,从而导致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所讲解的数学知识也会存在极强的阶段性。比方说在低年级时,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与认识能力还尚未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因此对于很多抽象性的知识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就只能通过分阶段逐步渗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开展概念教学可以从多种形式与内容入手,既要梳理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又要形成统一的系统概念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采用不同呈现形式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概念教学的形式众多,可以从图画式教学入手,教师在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发掘图画中所蕴含的真正涵义,从而达到揭示概念本质的效果,从而让学生对概念有个更清晰的认识。以梯形概念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该要就所展示出来的图画适时的引导学生去探索并揭示出梯形的本质特征,并且最终实现将表象图画转换成抽象数学语言的目的。其次是描述式,其实采用这种呈现形式的概念一般都是“字”与“形”相结合的,比方说是小数的概念、直线的概念,在概念描述中直接就把其本身的图形或默示所标示出来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需要把“形”所表达的意思与孩子们传达清楚再结合“字”就能使他们快速掌握这个知识点。还有就是定义式,这种方法一般适于一些高年级的学生,相对而言它的概括性以及抽象性都会强很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时的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学工具或举例讲解等办法,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形象的事物,让学生们快速理解与掌握。
2、从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入手,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系统。首先是同一概念在教学时的联系与区别。因为小学数学在很多时候,虽然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在不同的时期所要求的教学程度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对于概念的讲解程度也会有所区别。以分数的教学为例,在三年级时我们的教学要求只是停留在让孩子们认识分数的程度,而在五年级时,我们就必须向他们解释分数的真实意义与性质。再比方说是方程这一概念,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只要求学生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与渗透,而到高年级后就会要求他们对方程给与一个明确的定义。其次是不同概念之间也存在着联系。虽然有些概念它们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在某些程度上也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为数学的概念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探索与明确这些数学概念之间所存在的联系,为他们更好的构建概念系统打下结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时必须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据,采用最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概念教学,因为只有从小打好基础,才能实现数学概念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卢增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J].现代交际.2016(07)
[2]许中丽.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综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