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发表有关数学论文范文
数学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社会性决定了数学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数学教育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一系列问题都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革与发展。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代发表有关数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代发表有关数学论文范文篇1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要养成反思的习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反思已经成为了教师自我教学行为反省、自我教学方式矫正和不断提高知识素养、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学反思即是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活动过程的理性观察和教学结果的宏观判断,查漏补缺,及时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及课堂效率的活动。
从事初中数学教育多年,认为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在每一节课,或是每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学习后,针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结果,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提高对教学问题的敏感度,从而养成自觉反思的行为习惯,挣脱束缚,常教常新,从操作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一、反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在该节课学生需要理解的概念、掌握的方法、熟悉的技巧、领会的数学思想等,是教师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必具条件。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实际就是要通过反思教学过程真正弄清楚学生到底有没有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理的前提和结论;会不会灵活运用定理解题,定理本身包含的思想方法、定理的适用范围如何、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是否已经掌握等。要知道这一切,首先我们必须留意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
如果上课学生精力集中、反映积极、动作迅速、心情愉快等,则意味着学生态度热情、主动参与、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如果上课学生无精打采、置若罔闻、拖拉疲塌、焦头烂额等则意味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很吃力,效果欠佳。
其次检查学生做课堂练习的情况。若多数同学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正确完成规定的题目,则教学目标可以说基本达到;若多数同学迟迟动不了笔或只能做题目的某些步骤或即使做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对本节内容没有真正弄懂,知识技能没有过关。
再次是批阅学生课后作业情况。如果学生做题思路清晰、推理有据、定理公式运用得当、计算准确、步骤有详有略,说明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相反如果学生做题颠三倒四、乱套公式、乱用定理、计算错误不断等说明学生基础知识不过关、技能不过关。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法手段,找出问题所在,思考补救的措施。该补充的就一定要补充,该纠正的错误一定要纠正;该集体强调的一定要集体强调,该个别辅导的就要个别辅导。将当堂课内容补起来,以便进行下面的学习。
二、反思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手段及所借助的辅助工具。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通常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采用讲授式、启发式、发现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也可以利用挂图、模型、实物、小黑板、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
教育论文反思教学方法,首先要根据学生在当堂课的表现,从他们学习中最吃力、最不易理解、最不易掌握的地方突破,从他们最无聊、最无味的地方入手,从他们容易忽略却很富有教学价值的地方拓展。其次教师要寻求最利于学生接受、学生也最乐于接受、最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创造性、最利于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最佳教学形式。
如果课题引入得太平淡,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给学生讲解数学家的成长历程、新奇的数学问题、身边的数学问题等;如果是定理公式的推导证明仅仅限于教材、学生不好理解,可以挖掘新意改变策略,以充实的内容、浅显易懂、循序渐进的形式满足同学们的求知欲,同时激发其科学知识的创造性。
如果是例题习题的处理缺乏深度,学生不好掌握,可以层层深入、举一反三,在同学们掌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尽量培养他们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一定能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也一定能够提高。
三、 反思自身教育行为
自身教育行为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
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
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四、反思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在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教学意义、思维培养、陶冶道德情操的升华,是教育教学的更高境界。有一句教育格言说得好“教育是一项事业,需要我们无私的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刻苦的钻研;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反思教学价值,就是挖掘该节课富含的认识教育价值、情感教育价值、行为教育价值。
要知道每一种数学思想都包含着一种人生哲理,每一种解题方法都丰富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每一点滴的数学知识都净化着学生的心灵。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深入思考、努力拓展,不放过课堂教学中的蛛丝马迹,不放过教材中的一字一句,我们一定能做到,我们也一定能做好。
如分类讨论的思想教学生辨证地看问题,函数的思想教学生既要注重问题的现象更要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数形结合的方法教学生认识什么是数学美、怎样欣赏数学美、如何运用数学美,反证法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不一定要正面出击、有时侧面迂回效果更好;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我国悠久灿烂的数学发展史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起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奋发读书献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现代教育不是要教出一群书呆子,不是要教出一群高分低能儿,而是要为学生未来着想,为他们丰富多彩的人生作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知识是死的,不知道是可以从书本上学到,而能力素质却是无形的、是无法教会的。
一个人的素质决定了他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前景。归根结底,教学的价值在于塑造人,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交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自我发展的基本素质,让他们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代发表有关数学论文范文篇2
浅议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探究性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注重传授给学生数学概念、数学法则、数学公式等,而是应当想方设法让数学学习富有探索性和思维性,以满足中低年级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探索欲望。而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就利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利于学生积极表达、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既符合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既利于发挥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又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面就开展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探究性学习谈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创设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在小学中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为学生创设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的注意力拉进到问题情境当中,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主体,让学生有想要“一试身手”的想法,使学生想要通过主动探索而寻找到答案,这样可以为探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开展动手操作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过“手脑并用”的理论,他主张让学生在亲自感知、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习得知识,认为动手操作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为了将学生引导到探究实践性活动当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开展动手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建构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在提高他们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使他们实践探究的能力也同时得以提高起来。
三、加强生生合作、交流
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时,一定要注重加强生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彼此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人身上具有的优势和自己身上的不足,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究,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在实现差异互补、发掘潜能、协同发展的同时,促使所有学生共同进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促使他们共同探究新知、感受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四、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为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除了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外,还需要注重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即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哪怕是随便说的一句话也都要富有“亲和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生生互助,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并乐在其中,在探究性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在探究性学习中真正有所得、有所获。
五、选择合作探究的最佳时机
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探索素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在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选择合作探究的时机,可以在提出问题后选择合作探究的时机,还可以在概括结论之前选择合作探究的时机,让学生可以在最佳的时机进行合作探究,真正发挥合作探究的作用,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六、加强思维训练和学法指导
在探究性学习当中,学生是主体,要想使学生具有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即对学生进行直觉思维的训、非逻辑思维训练以及发散性思维训练。此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探究性学习,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果,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即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倾听、学会合作。
七、完善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
除了要调动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外,小学数学教师还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加以完善,评价时,要给予探究过程评价高度的重视,注重集体评价和激励评价,既可以联合使用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也可以联合使用自主评价与教师评价,还可以联合使用激励评价与客观评价,对探究性学习实施评价时,要关注提出了哪些问题;合作的方法是否合适;探究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学习的结果是否满意等,以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同时,当学生的表现出色、见解独到时,教师要及时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在获得有效评价后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给其带来的成功体验,促使其今后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
总之,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利于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以满足,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使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的同时,使学生想学和会学,使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当在掌握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一切条件,以真正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