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数学教学论文
教师知识的发展一直以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并非只要具备充足的数学知识就能成为一位好的数学教师,还需要具有针对特定数学内容的教学知识,即数学教学知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本科数学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本科数学教学论文篇一
《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
初中数学作为重点学科之一,其课堂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中教师常常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掌握知识、背诵公式等,限制了学生素养和技能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凸显有效性,即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顺应教育改革的需求,以生为主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谈点体会.
一、氛围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效的课堂教学旨在学生自主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等.在应试教育下,初中生对于数学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我去探究的精神,也可以说是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主动行为;完成某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与这项任务的动机水平呈正相关.我们知道,初中生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态度问题,而态度与动机关系较为密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三角形的高”时,笔者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转化,营造一个“蚂蚁搬家”的自由活动氛围,即让学生扮演小蚂蚁,搬取教室中准备的东西,同时笔者对学生的位置进行一定的规划,即从固定的点(物体所放的位置)进行搬家,看寻找什么样的路径又快又省劲.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开始主动探究并尝试,进而在实践中对“高”有了认知和了解.
二、生活教学,促使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标倡导,数学教学源于生活且运用于生活.初中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教师借助生活,有助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增强自我的数学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初中数学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是“死”的,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兴趣,而将数学与生活相融合,其新的呈现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学生本身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面对数学知识,容易在思维上产生共鸣或者质疑,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同化或者验证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时,笔者将其与生活中学生常见的事情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运用生活常识进行解决,即移动推出两种套餐:一种是月租58元,免费赠送150分钟主叫,被叫免费,超出主叫分钟限制以外,每分钟按0.25元收费;另一种是月租88元,免费赠送350分钟主叫,被叫免费,超出主叫分钟限制以外,每分钟按0.19元收费.这两种套餐哪种计费方式更省钱?这样的生活性问题,容易引发学生思维的共鸣,进而促使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去探究、分析、总结,从而使学生顺其自然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系统教学,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初中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性较强,有效的课堂教学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能够了解数学的本质,全方位地统筹数学.换句话说,学生应该系统性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反映和对客观世界的把握是通过一个体系来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某个或者某几个知识点,而且应该引导学生系统性地学习数学,进而促使学生形成一个自我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扭结”,如公式之间的推导、数形转换等.从数学关系根本上进行学习,有助于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四边形认知图形的构建”时,笔者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点进行串联;在讲“分式的方程”时,笔者以此为点,让学生进行拓展整合信息,自主探究建立知识链.这样,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打破学习的“界限”,以有限拓展无限,更高层次地发展自我.总之,有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贯彻新课改的本质性体现,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所必须的.教师应以全新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初中数学教学,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刺激学生的大脑,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马小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本科数学教学论文篇二
《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分析 》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愈加受到重视。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主动寻求全新方法解决某一问题独特性的能力,不受定式思维和从众心理的限制,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均是一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对于成人来说看似简单,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他们无法充分做到理解。创新思维能力则能够帮助小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自主的发现知识并进一步学习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采取相应措施,将课堂适当地交给学生,培养他们创新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现状
(一)课堂气氛死板,教学方法陈旧
在国家教育政策下,素质教育已被广泛推广,但其实际运用情况却不乐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主体依然是教师,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课堂气氛较为死板。对于教学中的方法,主要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老师都在传授知识点,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很少,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这种死板的课堂气氛,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较差。
(二)思维定势、偏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往往会按照已有的思维规律去解决问题,不考虑外界的环境变化,形成呆板、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同时,他们只是根据一定的表象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去解题,造成失误。这种定势思维与偏见思维是束缚创新思维能力的枷锁,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三)具有从众心理在教学中还有一种现象,当有一人或者几个人说出自己的解答结果,其他人则会对自己的结果产生怀疑,不自觉得与他们保持一致,这就是课堂上“随大流”现象,也就是从众心理。这种心理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最终的结果就是把新思路与新观点扼杀,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现状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促进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兴趣以及自信心
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兴趣是其动力,自信心则是其支柱。这三点的培养不仅仅针对数学教学,在其他课程中同样重要。老师可利用外界的新鲜事物与课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产生创新意识,进一步对相关课程产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学会鼓励学生,使其对学习建立强大的自信心。
(二)联系实际,构建知识框架
数学源于生活,我们所学的每一个数学知识都能够被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数学概念较为抽象,老师在教学中与实际相联系,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知识点的增多,数学的复杂性会导致学生产生遗忘,所以老师可以分层次、知识点建立知识结构图或框架图,其直观性能够帮助学生模仿和总结,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坚定实施小学数学课改
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教学的主阵地。为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我们要坚定实施课程改革。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变“灌输”为“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统领课堂,构建一个高效课堂,积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四)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资源多媒体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帮助老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与难点,把学习过程由静态转化为动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对学生主体性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三、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普及,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使他们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看法,这是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创造思维的环境,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如何思考,如何灵活思维,如何创新。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鼓励广开思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不仅仅提高数学成绩,更能够为他们以后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彤彤.小学数学创新思维激活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10(34):157.
[2]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鲁成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3):31.
[4]童奇敏.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训练式”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13):79.
[5]张凤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做法[J].新课程(小学),2010(06):30+29.
[6]严建东.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应注重三对思维方式训练[J].考试周刊,2011(26):108-110.
[7]罗灶清.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1(03):86-87.
[8]林和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15(21):59.
[9]凌朝阳.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4(02):33-34.
有关本科数学教学论文推荐:
3.本科数学论文范文
4.本科数学毕业论文
5.本科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