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值税的认知毕业论文
关于增值税的认知毕业论文
在众多的税收中,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或者是提供劳务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增值税的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增值税的毕业论文篇一:《“营改增”进程中增值税优化分析》
摘要: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营改增”以后,重复征税现象得到缓解,企业税负不同程度降低,但“营改增”过程中不少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探究了“营改增”过程中影响增值税优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增值税优化的建议——简并降低增值税税率,逐步向单一税率转变;适时制定增值税法,贯彻税收法定原则。
关键词:营改增;服务业;税收法定;税收中性
一、优化增值税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克服流转环节中的重复课税
“营改增”之前商品和劳务流转环节存在严重的重复课税现象。根据我国增值税相规定,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必须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然而,服务业征收营业税,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服务业外购商品和货物时无法抵扣进项税额,造成服务业税负上升;第二产业获取劳务时也无法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自行承担营业税,使得增值税计税依据变大,导致税负加重。而目前的“营改增”仍然是不全面的,所以可能导致某些行业税负上升,相信随着服务业全行业“营改增”的完成,企业普遍减税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二)有利于深化服务业分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营业税以应税单位和个人的营业额为计税依据(特殊规定除外),企业为减少重复征税影响,通常选择“大而全”的经营模式,严重阻碍了服务业专业化分工进程。“营改增”之后,凭票抵扣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将逐步形成闭合结构,独立核算的经营模式将得到更多的税收综合利益。企业可以通过主辅分离、专业化协作的方式,仔细研究自身在产业链的新定位,优化重组企业业务结构,最大程度地享受“营改增”的政策红利。推行“营改增”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经济运行效率扭曲,吸引大量服务业企业在我国投资,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
二、“营改增”过程中影响增值税优化的主要因素
(一)税率过高、档次过多,部分行业税负加重
从我国“营改增”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营改增”推行至今,改革范围推广到“3+7”个行业,目前存在17%、13%、11%、6%四档税率和3%的征收率,税收中性原则认为,税制应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征税对市场运行的扭曲。“营改增”过程中税率档次过多,不同商品和服务适用不同的税率,对商品和服务价格影响程度不同,导致商品和服务之间比价关系出现变化,影响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从而使资源配置出现扭曲。多档税率的设定,是人为税制设定的结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行业边界进一步模糊化,业务更加复杂、多元。在这样的情况下,纳税人为了达到税收综合利益最大化,不得不仔细研究改革的相关规定,付出远超出应纳税款的成本。这会使纳税人税收遵从度下降,税务部门征管难度加大,违背增值税改革的本质要求。实现服务业全行业“营改增”之后,即便在短期内采取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税负,从长期来看电信业、交通运输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等5个行业税负仍然会上升。
(二)国税与地税征收机关分置,税务征管复杂
随着营业税的逐渐消失,在同样的情况下,地税部门的税收任务量自然会呈现下降趋势。而且,面对“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冲击这一难题,重建地方税体系成为地方财税部门的主要任务。保持原有的部门设置、人员经费预算必然会使纳税人税收成本上升,税收征管效率下降。与此同时,国税部门的税收任务量必然会大幅增长,原有的部门设置、人员经费预算不能满足“营改增”的深化。根据国税总局的数据,2014年“营改增”试点一般纳税人只占总户数的20%,大部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采取征收率的办法缴纳增值税,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链条中断的现象会随着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多而进一步凸显。服务业企业类型多元化,经营分散,并且主要以没有进行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多为小规模纳税人)为主,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账簿设置非规范化;缺少原始凭证,并且以自制凭证为主,无法证明业务的真实性;财务报表填写混乱,缺乏专业财务人员,几乎都是随意填写;现金交易普遍存在,除与一些非常正规的大型企业使用企业专用账户结算价款外,其余小型企业或个人则大量使用现金交易;不按规定开具发票,如果纳税人不自行据实申报,税务机关很难摸清企业的实际应税收入,导致企业申报收入仅限于开票收入和很小一部分不开票收入,造成严重的税款流失。
(三)增值税、营业税立法层次低,漏洞较多
《增值税暂行条例》和《营业税暂行条例》同时于1994年由国务院颁布实施,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经过一定时间的检验,制定法律条件成熟后,全国人大及其会应及时制定法律。税收法定原则,通俗地讲就是“无代表,不纳税”,一切税收的征收必须取得人民的同意。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政府不但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而且还单方面决定了公共服务的价格,这是完全违背现代国家运行机制的。
三、推进我国增值税优化的建议
(一)降低增值税税率,并逐步向单一税率转变
由于此次“营改增”税率设计档次过多,导致了比较严重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损失。从国际经验来看,欧洲各国(丹麦除外)和美洲一半左右的国家由于历史条件和政治体制的影响采取了基本税率和低税率的税率结构形式。欧盟主要国家的基本税率与我国的基本税率相比略高或持平,这些国家的低税率(主要为生活必需品)均不高于7%远低于我国生活必需品13%的税率水平。考虑到欧盟主要国家大多为发达国家并且国民享受高福利待遇,实行相对较高的增值税基本税率,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国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并不推行高福利政策,并不具备实行接近欧盟主要国家增值税基本税率的现实条件,而且生活必需品的税率达到欧盟主要国家的两倍左右,更加不可理解。亚洲、大洋洲、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大多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引进增值税,充分借鉴了欧洲及美洲各国增值税的经验,采取了单一税率。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单一税率更具有地区竞争力。亚太经合组织中将近70%的成员采用了单一税率且平均税率不到12%。周边国家和地区相对较低的税率,吸引了我国大量居民出国采购商品,使得国内消费无法得到提升。为了推进增值税改革,适宜采用渐进式改革的思路。未来全行业推行“营改增”之后,增值税抵扣链条完整,再加上企业可以税负转嫁,企业税负不会出现大幅增加。具体实施路径如下:2015年完成全行业“营改增”后,提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宣布税率调整政策,将各行业税率以每年1%-2%的速度调整至12%的水平,尽可能减少税率改革对经济社会的冲击,给社会各界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整。为了推动增值税优化、保证“营改增”的顺利推行,应当逐步摒弃“营改增”过程中的过渡性规定,放弃依靠财政补贴推进“营改增”的办法。
(二)创新征管机制,强化风险预警,完善纳税评估
首先,通过创新征管机制,提高增值税的征管能力。针对“营改增”过程中出现的税收征管难题,有必要改进税收征管水平和机制,依托金税工程,加强和完善“营改增”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强化税源管理,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推进税务管理的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税务风险防控机制,防止出现税收监控漏洞。注意加强相关部门间协作,实现国地税、国土资源、房管局等有关部门计算机系统的联网和融合,采取国地税部门统一的税务识别号,将纳税人涉税资料统一存入税收业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便于税源控管。我国目前主要通过年销售额和财务核算能力来界定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目前“营改增”行业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为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在这一标准下,改革试点纳税人缺乏完善财务会计核算的动力。改革方向是调整一般纳税人的准入门槛,迫使企业加强财务会计核算,逐步建立规范化的财务核算制度。或者通过设定专门政策,鼓励小规模纳税人到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委托建账建制,逐步规范其会计核算及管理。此外,还可由税务机关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在技术创新允许的情况下,将普通发票纳入增值税金税工程管理范围,以解决广泛存在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管问题,完善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加强发票监控工作,利用互联网数据监管企业发票,防范发票虚开和虚抵行为的发生。其次,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相关模型指标参数。通过推进统一的服务业相关模型指标参数,对构成企业成本的主要项目设置相应指标参数,准确测算不同类型企业的主要税收异常指标,确保企业收入支出的匹配。最后,强化纳税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纳税评估体系。建立统一的行业税收风险监控机制,形成统一的预警方案,由县级至省级国税局每月开展“营改增”数据模型分析,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发现异常数据及时进行推送,逐步建立和完善纳税评估模型,强化税收监管。
(三)适时推进增值税法的制定,贯彻税收法定原则
“营改增”不仅是财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还在深层次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政治体制的优化。此次“营改增”具体技术工作的展开与全国人大承诺的增值税立法时间重合,因此增值税立法工作受到了极大地阻碍,部分学者对全国人大的增值税立法承诺能否按时兑现产生怀疑。鉴于“营改增”的重大作用以及我国建设现代财政体制的目标,我国需要尽快完成增值税法的制定。第一,按照《宪法》和《立法法》对财政税收法律方面的规定,收回人大授予国务院的税收立法权。第二,力争在2016年启动增值税法的制定工作,然后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进而完成增值税法的制定。根据《立法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会制定法律的基本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四个阶段。增值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制定增值税法牵涉到各方利益,考验我国的改革智慧和决心,立法工作出现反复几乎是必然事件。这就要求各方学会利益表达和妥协平衡。对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存在的漏洞,应引起此次立法的充分注意,贯彻税收一致性原则,坚决杜绝各地实际操作不一致的现象。明确税收征管的归属,避免出现无法确定征管归属地的现象。在实体税制上,克服地域、行业差异,尽可能降低企业税负水平,建立现代化、程序化的增值税税收制度。第三,认真贯彻实施新《预算法》。长久以来,我国税收强调纳税人对税收的服从,因此税收征纳双方关系并不平等。
参考文献:
[1]夏杰长、管永昊.“营改增”之际的困境摆脱及其下一步.改革.2013(6).
[2]田志伟、胡怡建.“营改增”对各行业税负影响的动态分析——基于CGE模型的分析.财经论丛.2013(4).
[3]张成松.“营改增”效用的税法评判:以税收正义为中心.天津法学.2015(1).
[4]姜竹、马文强.“营改增”对地方财政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9).
[5]张富强.税收公平原则下我国“营改增”扩围的顶层制度设计.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9).
增值税的毕业论文篇二:《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流程研究》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各行各业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更是如此。土地增值税是从有偿转让国有土地的所有权以及土地上附着的建筑物和物产权中,获取到增值收入的单位、企业或者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收形式。土地增值税对于房地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对于重点问题进行集中解决,能够不断增强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实力。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流程;重点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房产建筑的需求逐渐提升,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但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着高税负,税收是房地产企业的重要外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类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房地产企业的长久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增值税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税种之一,同时也是影响到各类企业发展的重大税种。增值税的税费是房地产企业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降低税费,做好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将成为房地产企业一段时期内重点考虑的工作内容。想要尽可能地避免因增值税的缴纳影响到企业利益,就需要不断采取各种合法措施,做好增值税改革的缴纳和核算工作,在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之下,做好增值税的清算项目,使得清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做到明确有效。
一、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流程
(一)明确土地增值税清算的主体和具体条件,做好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于达到土地增值税征收标准的个人或者经济组织都要参与到土地增值税的缴纳活动中,其中主要包括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而获取利润的;房地产企业中各个房地产的建设项目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并且已经全部售出的;还有一类是房地产建设项目并没有完成但却被全体转让出去的。凡是在缴纳土地增值税的主体范围之内的房地产企业,都应该在相关期限内做好缴纳税款的准备,针对缴纳税款所需要的一些具体材料要及时准备齐全。相关税务机关规定了土地增值税的清算主体,主要有:已经经过验收的房地产项目,其中进行转让的房地产及建筑面积达到整体的85%以上,或者虽然未达到85%的比例,但是剩余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已经自用或者进行出租;房地产企业取得销售许可证在三年之内仍未全部销售;房地产企业等相关纳税人已经申请注销税务登记但实际上并没有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办理手续;国家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需要注意进行清算程序的主体。房地产企业在明确自己所具有的土地增值税清算主体资格之后,需要向有关部门报送企业材料,不仅包括企业自身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还包括房地产企业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各项建设资料,主要有项目立项的各种批复文件、项目土地的出让协议等等。对于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的一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也需要进行材料的报送工作。
(二)做好房地产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为清算工作打好基础
房地产企业对于各项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相关材料的报送工作之后,就能够继续开展一些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房地产企业在进行总体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时,首先需要对于企业内部存在的各项开发项目进行认真细致的核算工作,这项工作应该组织相关的财务部门集体进行。土地增值额的确认将会对于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的缴纳税款产生直接影响,针对不同的土地增值额实行的税率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准确核算出房地产企业的各项开发建设项目所占有的土地增值额将能够完整准确地计算出房地产企业真正进行清算的项目费用。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核算工作,主要针对企业各项开发项目中的项目成本、收入以及其他各项费用,对于房地产企业进行的各项工程费用也需要进行详细地记录、核算,为后期的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对房地产企业内部的各项收入做好确认工作
房地产企业所获取的各项收入是对土地增值税所获利润的重要反映。对于房地产各项开发项目的收入,已经结转到企业内部销售账目上的销售收入需要进行核查确认。确认工作主要是针对房地产企业“预收账款”清单进行的,该清单上应该包括房产销售人的姓名、购买人的姓名以及购买人的其他各类信息,还有房屋面积、价格、付款情况等等。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对房地产企业进行项目收入确认工作时,还需要对于房地产员工薪资奖励、股东分红等一些发生所有权转移的资金都应该被看作是企业内部的项目收入。确认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收入对于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土地增值税清算流程中的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房地产企业的收入确认工作,才能够为后续清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前提准备条件。
二、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的重点问题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的项目清算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对于房地产企业税费的缴纳具有直接影响,同时还能够对于房地产企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对于房地产土地增值税的项目清算工作来说,保证项目清算中所使用的各个开发项目的收入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很多房地产企业利用发票监管的漏洞(增加成本支出),减少自身土地增值税的应纳税额,比如虚开发票、虚假构建工程项目和工程任务量等行为,影响了国家税收,同时对于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相关税收部门对于房地产企业中的一些开发项目本身就已经做了很多种类的扣除规定,比如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开发项目建设施工时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成本、代为征收和缴纳房屋维修基金以及其他正常经营范围内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成本和收入。对房地产企业进行一定税收的减免活动,是为了鼓励房地产行业的优良发展和良好运行,保障市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我国对于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中的相关制度并没有达到建立健全的地步,影响到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发展。因而建立健全相关的清算制度,能够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三、结束语
我国房地产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也在以较快的增速在不断向前发展。而房地产企业想要获取长足的发展进步,最大限度地获取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需要做好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土地增值税的税费是房地产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成本中的重要部分,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做好,尽可能地不断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明确土地增值税清算的主体和具体条件,做好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做好房地产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为清算工作打好基础以及对房地产企业内部的各项收入做好确认工作,能够为房地产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做好各项准备。
参考文献:
[1]王晓艳.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的几点问题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145-146
[2]张玉红.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过程中附属物如何处理问题的探讨[J].齐鲁珠坛,2012(6):51-52
增值税的毕业论文篇三:《浅析增值税改革》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增值税改革的背景,分析了增值税改革的必要性。其次,分别从税制构成角度、财政角度、征管角度提出了增值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外增值税制度的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增值税改革存在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增值税制度;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改革
一、增值税改革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增值税改革的背景
目前我国实行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税制模式,而增值税又是我国第一大税种,在整个税收收入中占很大比例,对于国家财政收入保障及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1994年我国开始进行的税制改革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内容最深远的一次税制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03年中央颁布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1号),决定在东北地区“三省一市”的八个行业率先实行增值税转型政策,以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7年7月1日,我国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了中部6省的26个市。东北试点清楚地反映了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对财政收入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显露出一些弊端。2008年以来,全面转型成为增值税改革的主要目标。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的全面转型正式启动,消费型增值税开始在全国推广。
(二)增值税改革的必要性
增值税的改革首先是为了顺应宏观经济形势,纵观2008年的经济形势,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全世界,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国内遭受南方冰雪灾害及汶川大地震,此时推出增值税全面转型的政策既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也有助于减缓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对我国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实现税收公平,提高国内产品的竞争力。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一般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消除了重复征税,实现了税收公平;降低了生产成本,鼓励更多企业更新设备。通过取消对进口设备的增值税免税政策、对外商投资企业购进国内设备缴纳的增值税实行退税的两项政策,减少了我国对进口设备和外资企业的优惠待遇,为所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最后,有利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增值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增值税改革的进行,各种问题也依次浮出水面。面对改革中的问题,我们应该理智客观地分析,采取措施有效解决问题。
(一)税制构成角度
1、征税范围偏窄
我国的增值税征收范围是所有销售货物或进口货物,以及工业性及非工业性的加工、修理修配。而国际上规范化的增值税范围还包括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劳务服务业等。从国际增值税发展趋势来看,增值税税收制度越规范,征收范围越广,税基越宽,越能发挥其中性功能。我国目前的增值税征收范围偏窄,这不仅使增值税中销售货物与营业税中应税劳务部分的税收抵扣链条中断,也不能完全消除重复征税。另一方面,虽然相同性质的流转额产生于不同的行业,但是由于所征税种不同而造成不同行业之间的税负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税负不公。
2、低税率设计偏高
各国增值税税率标准不一,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税率基本是在8%―20%之间,我国采用17%的基本税率、13%的低税率、出口货物零税率以及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3%的征收率。就基本税率而言,我国17%的增值税税率处于国际商品与劳务所缴增值税的平均水平。就低税率而言,13%的低税率相比其他国家还是偏高。欧盟国家的基本税率在16%到25%之间,低税率大多是在5%到10%之间,超过10%的很少,这体现了税收政策中利用税率调整宏观经济、大力支持需要发展、保护的产品的作用。因此我国在低税率的设计上偏高,这不利于利用增值税税率的差距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调节作用,也不足以给特殊行业更多的优惠空间。
(二)财政角度
据统计,全国财政收入的90%来自于税收,其中增值税收入在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在30%左右。2008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行以及2009年消费型增值税政策的出台无疑给财政收入施加了一定的压力。
据统计,国内增值税税额逐年递增,但是自2008年以来,增值税的增长率持续降低,尤其是到2009年增值税实施全面转型以来,国内增值税的增长率仅为2.7%,比2008年下降了大约11个百分点,相比前几年都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这样的结果不仅是受国内外经济环境所影响,也与我国全面推出增值税转型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减征增值税的同时,必须要考虑我国的财政承受能力。
三、完善增值税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在增值税的改革中,我们要不断地发现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和突破,力争做到增值税的改革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服务,为我国的财政收入提供有力的保障,造福整个社会。
(一)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税制
1、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现行的增值税征税范围存在的问题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符,这不仅使抵扣链条中断,也无法完全体现中性的原则和实现税负公平。所以,适当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进行中也要根据各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适度调整。例如金融保险业,由于该行业涉及企业过多,税收抵扣额度难以计量,征管难度较大。我国应先将涉及货物销售和提供劳务过多的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纳入到增值税的征管范围之中。第二步再将代理业、租赁业、仓储业、广告业等逐步纳入征收增值税的范围,循序渐进地扩大征收范围。目前,我国国务院会议已决定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首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试点,条件成熟时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
2、适当降低低税率
我国的增值税基本税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间水平,但是低税率却略显偏高,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没有明显的税率优势,这不利于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一些欧盟国家除了低税率较低以外,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还特别设置了超低税率。我国除了适当降低低税率外,也应针对特殊的可再生资源、低碳产品、环保产品、节能产品实行超低税率。
(二)利用各种方式增加财政收入
1、结构性减税
自2009年我国推出增值税转型以来,增值税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降低,给国家的财政收入造成一定的压力。为了缓解目前这种财政压力,我国应坚持‘实施结构型减税’,即有增有减,在总体上保证财政收入。
一方面,在减少增值税的同时,逐步完善消费税,使其为财政收入提供有效保障。例如,可以进一步提高高档消费品,或者一些不利于节能环保产品的消费税税率。另一方面,我国可以考虑增加新的税种来提高财政收入。例如:我国目前面临资源短缺,推进资源税的改革可以缓解这种压力。再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社会保障税来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在我国,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方式是规定企业和职工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统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形式过于单一,资金筹集不够充足、不稳定、不利于社会保障制度在受益和公平方面发挥功能。借鉴国外经验,很多发达国家都采取社会保障税的形式来筹集资金。除了以上的两个税种外,还有遗产税、环境税、财产税等,这些新增的税种均能弥补增值税减少带来的财政收入损失。
2、减少对增值税的依赖
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增值税比重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相对较大,通常在30%左右,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多在25%以下。这不仅形成了财政收入对于增值税收入的依赖性,也阻碍了其它的税种发挥其作用。同时,增值税作为商品价格的一部分,其缴纳多少对物价造成威胁,如果财政收入过度依赖于增值税,则很可能出现物价高低随财政收入多少波动的情况,造成社会经济不稳定。我国应逐步降低增值税的占有比例,给予其他税种发挥功能的空间,减少经济运行的风险。
(三)增强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在我国的税制改革中,征管效率是税收政策与制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为了保证增值税的征管效率,我国应该进行广泛的宣传与学习,逐步提高纳税人的素质和公民的纳税意识,制定严格的监督体制。对于偷税漏税行为不仅要增大处罚的力度,还应对不法分子进行税收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偷税漏税等行为的严重性。此外,我国应该在增值税征收环节及发票管理环节多多加以重视,主要检查造假发票、虚开发票等行为。对于出现过多偷税漏税现象的企业要加以重视,要求其销售商品或劳务必须出具正式统一的发票,购买者凭借正式发票进行退换、索赔、保修。应该适当增加专用发票的中奖比例及额度,鼓励消费者主动向销货方索要发票,树立维权意识。在稽查环节也要防止税务人员与增值税纳税人的相互勾结,避免出现查出问题不上报、上报数额小于实际偷税数额以及滞纳金不及时追缴等行为。
综上所述,增值税是我国主要的税收收入来源,它的改革之路将是一条曲折而持久的道路,需要政府、各级税务机关、纳税人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一一解决并且加以完善。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增值税的改革与经济发展共赢,为国家财政收入提供有力保障,为造福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1.有关增值税论文
2.关于增值税论文
5.有关税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