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范文篇3
浅谈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策略
志愿服务是利他行为的一种形式,目的是为他人、团体、机构、某项事业或者某个社会提供帮助而不求回报。而社会工作,是在利他主义指导下运用专业的方法技巧,帮助处于困境的弱势群体的专业服务,在志愿服务涵盖范围日益广泛的今天,社会工作与志愿者间的联合越来越密切。志愿服务理念与社工专业价值观的不谋而合、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为社工介入志愿者培训提供了必要前提。高校作为志愿者集聚区,其数量和质量却不成正比,尤其是其在志愿服务中专业素能的缺乏,严重阻碍志愿服务的质量。随着志愿服务专业化趋势的加快,提出社工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构建“社工+义工”联动模式十分必要和可行。
一、社会工作介入志愿者培训的原因分析
(一)志愿服务专业化的需求
1、志愿服务水平低下。
高校志愿者作为公益事业的中坚力量,素质较高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常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①专业价值观念缺乏;志愿精神强调“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但由于培训缺乏,这些理念并未被志愿者内化,同时,社会工作所强调的平等接纳等理念也未贯穿于志愿服务的全程,从而导致很多志愿者认为志愿服务只是单纯的献爱心,甚至以一种“施恩者”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从而无法顾及甚至伤害到服务对象的情感;培训缺失也导致志愿者对公益机构的服务理念缺乏了解和认同甚至产生误解偏见,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展开。②专业技能缺乏;志愿服务是一项服务于社会或其他群体的活动,要求志愿者具有一定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心理、医疗知识等。然而现实中,高校志愿者却常表现出技能缺失、专业知识无法学以致用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志愿者培训进行弥补。
2、志愿服务管理混乱。
高校志愿者常以社团或院系为依托开展志愿服务,但且由于课业、精力等原因,高校志愿者流动性和随意性大大增强,这为系统的志愿者培训提升了难度。而社团、院系或者公益组织对志愿者的管理体系混乱,志愿者扎堆与志愿者缺乏并存,志愿服务时数混乱、激励机制缺乏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缺乏管理和约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志愿者流失加速,随意性增强。
3、志愿者培训不足。
志愿者培训是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环节 ,是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的基础和保障。然而实际中,志愿者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成效甚微。就高校社团或院系而言,相较于志愿服务质量,他们更关心志愿服务的次数和规模;在培训方面,以志愿活动和工作任务的简要介绍及分配取代所谓的“培训”,对于志愿服务的概念、内容及专业技能等也只是点到即止的“培训”方式普遍存在。公益组织角度,虽深知志愿者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因高校志愿者的流动性和随意性大、系统的培训成本高且收效甚微等,其在培训方面常选择进行简单的培训或删除培训,并安排其从事以体力为主的服务项目,如分发传单、打扫卫生等。对志愿者来说,参与类似于分发传单、打扫卫生这种简单的劳务服务严重打击了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而对于简单的讲授式培训他们也是兴趣缺失,从而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定位及志愿服务中所获得的激励也会影响其对志愿服务的参与情况。
(二)志愿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1、提升的需求。
志愿者的动机研究显示,志愿者们希望在服务活动中实现自我提升,高校志愿者尤其如此,即使是不求回报的志愿服务,但志愿服务经历若能尽为其之后的求职和学业带来助益会大大提升其参与的意愿,即使其只是单纯地将志愿服务看作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希望在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社会工作强调以需求为导向,在介入志愿者培训时,同样会兼顾志愿者自身的需求。在培训中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培养和提升志愿者的各项能力,强调参与者自身资源和潜能的开发和探索,实现志愿者自我提升的需求即是一种可行的手段和策略。
2、认同的需要。
认同有助于激发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认同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志愿者的自我认同,这强调志愿者在培训和服务过程中,实现对自我的逐渐认知并逐步提升自我认同,即志愿者切实的感受到提升和自我认同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外界的认同,即外部环境对志愿者及其行为的关注、肯定、支持和赞赏,志愿者通过感受到这种认同而获得认同和自我满足。无论是自我认同还是外部认同,都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增强对志愿者动机、需求等的关注,注重志愿者自身潜能的激发,即社会工作强调的优势视角和赋权理论。
二、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校志愿者资源丰富。
高校志愿者社团为大学生群体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途径。调研发现,高校内有很多不同的志愿者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样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校外和校内活动,且很多高校内组建志愿者社团联盟,由其组织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些社团几乎囊括了高校内绝大多数的志愿者,其参与人数众多,且专业背景、优势特长各不相同,呈现出的人力资源优势明显,尤其在校内大型活动方面,规模效应和辐射范围广阔。
(二)高校志愿者支持优势明显。
高校志愿者以社团或院系为依托的特点,使其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支持系统,不仅包括来自学生、院系、学校方面的资源和支持,也包括公益组织、其他高校甚至社会、企业的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和支持,为志愿者开展培训和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若善加利用整合,必然事半功倍。
(三)高校社工资源丰富。
高校社工资源是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的另一大优势。一方面,高校具有优秀的社会工作师资力量,可对志愿者培训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甚至直接干预;另一方面 ,社工专业师生有着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和项目经验,且积累有一定的资源,这都为高校志愿者培训模式和内容的开拓及具体培训内容的把握等提供了必要条件。此外,这些社工资源都属高校内部资源,较易互动和获得。
三、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策略分析
(一)整合高校资源,实现“社工+义工”联动。
随着高校志愿者规模扩大,其局限性也随之暴露。借鉴现有“社工+义工”联动模式经验,将社会工作与高校志愿者结合形成联动机制,可以有效地规范高校志愿者培训,管理,提升志愿者专业水平。链接整合高校志愿者培训的各项潜在资源,通过高校团委与志愿者社团对接,或与其他志愿者社团对接,借助高校社工专业师生和团组织的优势领导,有效改善志愿者培训现状。
(二)拓展志愿者培训方式。
相较之前传统的以讲座、培训手册为主的培训方式,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小组和个案工作等社会工作实务方法,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整合志愿服务资源。
(三)重视并构建完整的高校志愿者培训体系。
从微观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上,社会工作介入的志愿者培训强调以需求为导向并制定系统的培训方案;通过专业的督导和评估激励志愿者。从宏观培训体系建设上来说,组织形成“高校团委――社会工作者――高校社团――公益组织/机构”联合发展机制,实现跨学校、跨区域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之间的横向交流合作,推进高校志愿者整体服务水平。
四、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的路径分析
(一)NGO组织。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与公益组织和团体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注重社工人才的引进和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在服务中的应用,在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时,不仅注重将社会工作的方法、理念传授给志愿者以提升其服务质量,并重视社会工作方法理念在培训中的巧妙融合,是借助NGO组织探索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的有效的路径。
(二)高校社工资源。
借助高校丰富的社工资源优势,建立“社工+义工”联动模式是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在高校内开展志愿者培训的有效手段。对于在高校内以学生社团和院系为依托的志愿者培训而言,整合高校社工资源并将其优秀的师资力量引入志愿者培训和服务中,以专业的社工知识和理念开展创新而专业的培训是十分可行的。这不仅有赖于社工专业的师生自主自发的将社工知识理念等在高校志愿者间借助培训活动进行普及,也需要社团负责人及成员主动寻求高校内的社工资源,相互合作。
(三)高校社团及团委等组织。高校志愿者所依托的社团和院系及所开展的活动归根到底仍属于学生活动,故而针对高校志愿者展开培训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社团或者负责学校社团活动的团组织,即依靠社团或校团委进行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的探索。这要求积极寻求校团委支持和引导高校志愿者社团开展培训,内化志愿精神,借助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理念提升培训和服务质量,促进高校社团发展。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范文篇4
试谈城市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社会工作介入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一体化的进程大力推进,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这就直接导致了一大批留守儿童的出现,而留守儿童恰好是城市流浪儿童的强大后备军。据民政有关部门初步估计,我国流浪儿童已接近几十万甚至百万人次,特别是一些一线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流浪儿童问题已经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何为流浪儿童?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脱离家庭或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保障而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相对于成年人,流浪儿童存在着显著的特点。由于长期流落社会,他们普遍缺乏良好的受教育权和居住权,普遍年龄层次低,由于过早离开父母,他们在本应该享受幸福童年的时候却一个人走入了社会,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心理年龄普遍和同龄人有着差距。从以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流浪儿童年龄普遍偏小,多数心智发展不健全,在社会这个复杂环境的诱惑下,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得不到政府及时并且有效的救助,城市流浪儿童必然会沦为社会的边缘人群,难以顺利完成正常的社会化过程;更有甚者,在犯罪亚文化的影响下,可能会逐渐形成犯罪人格,在其他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因此,这一群体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隐患,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城市的形象,本研究旨在探究当前城市流浪儿童的现状以及当前的救助模式是否能实际满足流浪儿童的需要并从根本上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难题,以此避免重复流浪的发生。希望在对流浪儿童进行实务研究的过程中,能发展和探索出一条更好对流浪儿童进行救助的路子,以期为解决流浪儿童问题提出新思路、新观点,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流浪儿童流浪的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导致流浪儿童流浪最直接的因素,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感情不和甚至是单亲家庭都极易影响孩子的内心。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家庭是他们最直接的学习场所,也是保护他们不受外界侵害的避风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家庭不能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爱和保护的时候,他们会从心底产生对家庭的抵触情绪,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然后便开始在社会上寻求其他的庇护,因此走上了流浪的道路。除此之外,家庭贫困也是导致流浪的重要原因,流浪儿童的基本需求得不到家庭的满足,他们便会倾向于用乞讨或者其他非法的手段去获得钱财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从此走上流浪的道路,远离正常的生活。
2、社会政策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3年6月20日发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一文件是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而制定的。但在这一文件中,对流浪儿童权益的保护问题比较模糊,并且当前我国并没有专门为流浪儿童救助而颁布的具体法律条文。因此,我们在流浪儿童救助这一问题上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甚至可以说,我们所做的努力并没有从本质上去解决流浪儿童的问题。根据文件中的规定,社会工作应当介入被救助者的救助过程,改变以前遣送原籍的救助制度,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遣送原籍仍然是相关部门在解决此类问题的首选方案,尤其是对于流浪儿童。被遣送回原籍后,流浪儿童的困难仍未得到解决,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就促使了他们重新进入社会流浪,这也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现在流浪儿童的重复流浪率居高不下。
3、个人因素
张明锁的研究证明,10-16岁的流浪儿童在总数中占比例最高。刘继同(2002)的研究表明,流浪儿童年龄主要集中在11-16岁,而6-10岁和17-18两个年令段的人数均相对较少。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3)所做的研究显示,流浪儿童以13-15岁居多,由此可见,流浪儿童的教育水平也是十分低下的,由于家庭贫困或者自身对学习的厌倦,流浪儿童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因此他们的自身知识水平较低,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且流浪儿童内心缺乏对自己的监管和控制,极易被外界的虚华所吸引,上当受骗便成为了家常便饭的事情。难辨是非,也使流浪儿童成为了犯罪团伙最强大的后备军团。
二、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模式
我国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由来已久,许启贤(2004)分析了儒家对孤儿、流浪儿童的关怀理念,认为其对我国社会人们的思想道德有一定的作用,应该给予继承和发扬;尚晓媛(2002)研究了中国历史上国家在流浪儿童福利救助方面的角色变化,并根据变化划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传统时期、现代国家形成时期和国家完全承担儿童福利的社会主义时期。随着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引进、推广和不断的本土化创新,国内对于流浪儿童的社工介入方面的研究也呈现上升趋势。《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规定对于流浪人员,要取消之前单纯的遣送制度,运用社工的力量介入被救助者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重返社会。但在现实的救助过程中,社工的介入仍然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大多数救助站采取的仍然是遣返原籍的救助办法,但是遣返回原籍后,流浪儿童流浪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自身生存的需求也并没有得到满足,这只会让他们再次走上流浪的道路,导致重复流浪的发生,相关部门所做的救助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所谓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就是将社工“助人自助”,“案主自决”的观念和原则贯彻整个救助过程。当流浪儿童来到救助站后,救助者首先应该从被救助者流浪的原因入手,利用已有的资源解决被救助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待问题解决后再将被救助儿童送回户籍地。但这样的一次性救助具有短暂性,想要解决流浪儿童救助后重复流浪的问题,我们应该建立回访制度,定时去了解被救助儿童的现状,对于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予以援手,帮助他们重返社会并用自己的力量在社会立足。
从流浪儿童流浪的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庭和社区对他们的行为影响十分大。因此我们的救助模式应该联合家庭和社区以及社会的力量,建立一个家庭-社区-社会共同参与的救助模式。流浪儿童毕竟还是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未成年人,他们最大的需要就是要回归一个好的家庭,这就需要我们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家庭介入,解决流浪儿童家庭的矛盾,为他们回归家庭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但如果家庭的破裂已经是不可逆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就要积极地运用自己的周边资源,联系社区为流浪儿童创造一个类似家庭的生存环境,例如现在社区中运用较为广泛的“类家庭”模式。社区作为一个小范围的组织,为流浪儿童建立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此同时,社会也要积极参与到对流浪儿童的救助过程中来。例如学校,医院等组织要协助社区解决流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上的慈善组织,他们掌握着大量的公益资源,应该将这些资源尽可能地用到需要救助的流浪儿童身上,帮助他们重返社会并在社会上拥有立足的力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