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政治论文 > 政治哲学 >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研究的新成果论文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研究的新成果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研究的新成果论文

  邓小平理论是一场以“实事求是”为精神实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过程中产生或引用的旨在打破精神桎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思想的总汇。邓小平理论与中国在80年代施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密不可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研究的新成果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研究的新成果全文如下: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在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的基础上,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核心观点进行“论”述,并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一个“纲要”性的著作,使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的研究达到了巅峰。

  一、《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选题的合理性

  谈到作者选题的合理性不可避免的必须了解当时国内外对这一选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如何?使作者提出这样一个选题具有了合理性。笔者认为当时学术界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有三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这也就成为作者选题的合理性所在。

  (一)对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实践基础的研究要深化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只有把握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诸方面条件及其形成过程,我们才会对它有更深刻的认识,才会真正明了它为什么会在当代中国产生,以及为什么说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以章节的形式从当时国内外的环境入手,结合当时的时代主题,恰如其分的对其进行了论述,为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之前的著作过多的注重了“史”的论述,使得整部著作缺乏理论的深度。

  (二)对邓小平理论及其形成与发展的研究要深化

  学习邓小平理论,我们就要清楚的明白邓小平理论的一系列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与发展。这一系列基本观点是怎样构成一个科学体系的,对这些更深层次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将有助于我们更完整系统、更准确无误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这本著作使我们能清楚的了解邓小平理论的一系列基本的观点而不是过多的被历史史实所羁绊,之前的著作都过多的注重史实,以至于一般的读者很难从“史”中剥离出理论,这也就贬低了一本理论性的著作应有的价值。

  (三)对邓小平理论获得的新发展和指导新实践的研究要深化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并不是邓小平理论发展的终止,它必然在新的实践中获得进一步发展。深化研究就要对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包括江泽民同志和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运用和丰富发展进行及时研究和总结。

  总之,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研究邓小平理论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当前我们党面临在新形势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发展史,可以让人们深刻领悟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如此,我们所认识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是完整的、深刻的、动态的和开放的。

  就是这样一个选题由国防大学专家教授经过4年的集体攻关,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

  二、《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的逻辑体系

  (一)合理性

  《论纲》立意新颖,全书共分6篇、28章,共60万字。

  导言对本书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论述。作者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渊源、形成和创立及其新发展。

  本书的主体部分编者参照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论纲》相应分为邓小平经济建设理论、政治建设理论、文化建设理论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和发展4个篇章。作者从横向介绍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从面到点。专著分为经济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政治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和发展4个篇章,重点论述。在最后一篇第六篇作者以两章的内容介绍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

  它不仅在内容上横向拓宽,还侧重于对邓小平理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纵向深化.即克服过去研究中存在的单层次、阶段性的缺陷,由一般性的说明进展到了对其历史渊源和未来发展方面更深刻的理论分析上,成为一部系统阐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过程的理论专著。

  (二)存在问题

  全书共分6篇,其中二到五篇是本专著的主体部分,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各个篇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问题。各个篇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编者也说过他是按照十五大报告的论述所分的篇。但是,我觉得报告的逻辑体系安排在感觉上要给人一个清晰的框架,而作为一本理论专著呈现给读者的侧重点还是不同的,它应该让读者读后对理论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而不是这么的指令破碎,但是作者在每个篇之内章节的安排上还是逻辑严谨的。经济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政治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和发展,各个篇章无整体性,像堆积木一样堆在一起,内在却没明确的逻辑关系。再者,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也不止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新时期的军队建设理论,这就要求对理论的研究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性。

  三、《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学术贡献与不足

  (一)学术贡献

  1. 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研究。

  作者在论述邓小平每一基本理论时都会上溯到这一基本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形成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实践,这一点比之前的著作都大有进步。

  2. 对邓小平理论进行分层次立体研究。

  这本书作者把它的主体部分从横向分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政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文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军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四篇。每一篇又以“史”为依据进行纵向研究,探究这一理论产生的依据、来源以及这些思想或论断的精神实质。   3. 从史、论、纲结合的角度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弥补了邓小平理论发展史只从史研究的不足。诸多《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研究的著作只从历史史实出发,单纯就历史谈历史,不可避免就会出现内容的繁琐,而《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则针对性更强了,不但有这一基本理论得以产生的史实,还对这一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核心观点以及实践中如何实践进行论述。

  (二)学术上的不足

  1. 书名运用不准确。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为题,而书名就是最核心的概念。但作者在本书邓小平理论发展过程中核心观点的论述中“史”的论述充足,“论”的内容较为欠缺,最核心最主要的观点确立标准不明确。

  2. 割裂了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成熟、丰富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而本书却割裂了邓小平理论各个部分的联系性不利于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整体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使得学术界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巅峰,作者无疑是想使这本著作成为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性的著作,但是对一理论的研究的出发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是单纯的从“史”出发还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出发都不是对一理论进行科学的阐述。笔者认为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和理论内容,是历史的选择和孕育的结果,应以“史”为藤、开出邓小平基本观点的花、结出邓小平基本理论的果。

348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