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教学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大学生毕业后将奔赴祖国四面八方,进入社会各个岗位,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教学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马克思主义教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 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论文 》

  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的农民教育思想:继往开来

  首先,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使农民教育获得相应的物质和群众基础。在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引领下,邓小平确定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把物质文明建设作为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以此农民教育便获得了必需的物质基础。就如他所说:“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4](P146)亦即在其视野之下,唯有先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让农民享有充分的物质利益后,农民教育才能获得必需的物质基础,才能获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尊重农民的意愿是对农民教育的人文情愫。对于农民的意愿,邓小平则是给予了特别的人文关照,他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并让这种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与实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便是对农民群众意愿的充分尊重。而这种尊重如今业已证明,这为农民教育提供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基础。再次,加强农民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邓小平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P274)。显然,若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推动。为此,务必要加强农民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关于对农民教育问题的论述是把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进一步探索。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关于农民教育理论的确立以及我国农民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

  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的农民教育思想:与时俱进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作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重视农民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1991年,江泽民在十三届八中全会上提出了科教兴农战略。此战略的提出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诉求,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江泽民强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务必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振兴发展农业。所以,在发展农业特别是向现代农业推进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科教兴农的战略理念,重视科技教育,努力提升广大农民的农业科技素养。其次,以减负增收作为农民教育的切入点。

“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问题,但三者之中又略有倾斜侧重。其中,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减负增收。而此问题的解决为农民自愿接受教育解决物质层面的后顾之忧。为此,江泽民始终密切关注农民的减负增收问题,并把此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对农民教育的切入点。最后,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是对农民教育的强劲吸引力。江泽民认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江泽民强调:“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6](P209)所以,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就要对农民进行相应教育。由此看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是党对农民进行教育的强劲吸引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人把农民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并以合乎时代和国家发展实际的价值理念形式阐述出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的质式突破,也是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升华飞跃。它标志着以农为本的农民教育思想已成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

  三、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的农民教育思想:科学诠释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后,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人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所作的科学诠释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胡锦涛所指的思想政治教育,内蕴着两个层面的教育旨向。首先是加强农民的科学发展思想教育。科学发展思想教育是胡锦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诠释。通过常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广大农民可以使科学发展思想内化于心并外显于行。第二,加强农民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需要释放和传递正能量的国民精神。因此,要高度重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要充分运用这两种精神的精髓教育、感召和塑造农民,以此使广大农民牢固树立并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态势,进而为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推力。第三,加强农民的农业科技教育。2004年,胡锦涛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既要靠政策、靠改革、靠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又要靠科学技术。

从长远和根本上说,要开辟我国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7]为此,党中央提出要着力加强农民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化新型农民。第四,加强农民的和谐思想教育。通过教育,广大农民可以把和谐思想内化于心,并以此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社会真正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五,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此举有助于广大农民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其次还要在全社会倡行健康文明新风。

  四、结语

  总之,对农民进行经常性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确立内在自觉的文明行为导向。如此一来,便会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良好社会新风尚。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把农民教育思想融汇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之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的科学发展和丰富完善。这为以为的新一届党中央关于农民教育思想的纵深发展奠定科学丰厚的理论基础。综上述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境遇和现实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经历了一段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此历程中,他们均不同程度地发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他们的思想一方面既有继承,另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既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教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生态文明论文 》

  1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加入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通常是指人类在利用科技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改造的同时,注重生态理念的同步发展,克服科技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生态运行机制,在维持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里所说的生态文明观,是指人类致力于维护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关系所需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法制观、生态消费观、生态科技观和生态价值观。

  2.1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承认自然的存在和发展的权利及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界的影响的观点。传统的机械自然观只是看到了人类来源于自然并依赖于自然而存在,却没有意识到人类的发展是要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生态自然观是生态文明观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它回答的主要问题是自然界存在的权利和价值。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类产生于自然界。地球从没有生命体到海洋孕育出非细胞生命,再到原始动物的产生、原始人的进化才形成了现在的人类。

  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难以追溯的历史。这样看来人类对于自然界是十分渺小的,有人认为人类只是地球漫长存在过程中的一个插曲。“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中。”第二,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人类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源于自然界,活动地点是自然界,人类任何活动都不可能脱离自然界进行。第三,人类改造自然,在自然界进行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时必须要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要考虑到资源的再循环、环境的承载力、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否则就会发生生存危机。生态自然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这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基础。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看,生态自然观把人类与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整体,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是在不断解决人与自然内部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目前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就是一个新的矛盾,妥善解决了它,人类就进入了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

  2.2生态伦理观

  生态伦理把传统的伦理道德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范围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态伦理”顾名思义是人类处理自身与周围环境、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标准,是约束人类在自然界中进行活动的道德规范。生态伦理观,以生态利益和生态道德为基本问题,强调生命和自然界本身的伦理关系,赋予自然界永续存在的权利,为“保护生态”这一道德要求提供道德理由和依据,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任意污染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在从事影响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活动时制定科学的决策,肯定自然界的价值、尊重自然界的权利,个人利益应当服从自然利益,也就是说自然利益优先于人类利益。生态伦理观以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基本原则,以新的伦理道德标准制约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2.3生态法制观

  协调生态与人的关系,不仅需要道德的约束,更需要用法律来强制束缚。所谓生态法制观,就是用立法的形式,使人们的改造自然的活动有序可循、有法可依,用法律约束公民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以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国家出台了一些关于森林、河流、动植物的法律保护来保护这些地球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针对水资源的一项立法,它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而制定的法律。除了这些针对自然环境的法律,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业、特殊的领域也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性法律来约束其活动。虽然保护生态的法律已经在陆续出台,但是以法制维护生态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随着新的行业新的问题的不断出现,法律的更新速度也刻不容缓。法律不仅仅要制定出台,对人们的宣传教育更为重要,只有懂法才能守法。

  2.4生态科技观

  生态科技观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最高价值取向来约束和规范人们运用科技,用科技带动发展、用科技保护环境,以保持生态平衡、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运用和发展科技的基本理念。马克思提出“科学是生产力”。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也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在新技术革命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确立了人类在自然界的绝对优势地位,但由于人类对科技贪婪的使用和依赖,自然界不断遭到破坏,自然界本身的发展轨迹已被人类改变。根据科技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我们把可以调整甚至优化生态系统的的科学技术系统称之为生态科技。生态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会减小科技对自然界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用科技的力量帮助人类修复生态系统。在生态文明时代,科技不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平衡生产力发展和生态环境优化的助手。生态科技要着力维护生态环境,才能做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5生态消费观

  生态消费观又称绿色消费观,是指人们在不与生态环境发生冲突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提倡科学合理、健康适度的消费,通过改变消费方式来改变产业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消费观包含四层含义:第一,提倡消费者选择未被污染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绿色产品;第二,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环保、可再生的原材料;第三,在垃圾的处理问题上,以对环境造成最小污染为原则,避免不必要的垃圾排放、进行垃圾分类、妥善处理对环境伤害大的化学垃圾;第四,养成一种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既不影响舒适生活又对环境造成最小伤害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意识。马克思曾提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因此,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的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他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

  2.6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指将伦理道德标准扩展到自然界,认可并维护自然界存在并永续存在的权利和价值,将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处理人与生态之间关系的价值学说。生态价值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然价值取向,让人们认识到人的需求多种多样,不但有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还有满足自身生存发展、休养生息、享受自然美、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生态需求,不可单一表现为经济价值,而是经济价值、精神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

  3结论

  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是时代的需要、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传统的自然观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发生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马克思说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我们拥有了富足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对生态的维护的重要性,也只有懂得维护生态环境,才能将这种物质生活持续下去。当务之急不是植物和动物的救生,而是人类灵魂的拯救。

  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改造世界具有巨大作用,人类的生态文明观念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人类不断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而经济的循环发展要求自然生态的循环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要想实现这种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想实现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和宣传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应该加强生态文明观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生态道德素质,推动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马克思主义教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的创新教育论文 》

  一、人的本质理论规定了创新教育是拓展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方式

  创新教育以提升人处理社会关系、服务社会的能力为目标,完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关于人既有自然属性,又具社会属性的观点,既将受教育者作为自然存在物来认识,更是把受教育者作为社会存在物来对待,这有利于实现在教育中充分拓展受教育者的社会属性。

  二、人的现代化理论规定了创新教育是提升人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理解人的本质属性是全面掌握人的现代化的前提。在实际生活中,要理解人的本质属性,还需要准确把握人发挥自身潜能的方式是什么。因此,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要理解人的现代化这一根本问题,还需要搞清楚在现代社会里作为主体的人是凭借什么来安身立命以及决定人命运的因素是什么。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决定和控制人的命运的因素包括血统、权力、金钱与能力四个方面。在马克思所描述的五种基本社会形态里,这些因素依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即是说,在生产力落后的奴隶社会,血统在决定人的命运和维系人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生产力得到了一定发展的封建社会,权力则成为决定人的命运和制约人们关系的关键因素。当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毫无例外地成为决定人的命运和推动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核心要素。而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物质财富极其丰富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能力成为决定人的命运的重要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出现向‘能力’转移的端倪和趋势”。这意味着,当人类进入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能力将成为决定人命运的关键性因素。在现代社会,能力成为人的主体性发挥和实现人的现代性的关键。马克思曾经讲到,“我们的能力是我们唯一的原始财富”,这种观点将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里得到充分体现。在现代社会,决定和支配人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力量已经转向了能力,人的现代化也理应依据人的能力来推动,去实现从血缘主宰的社会、权力控制的社会、金钱左右的社会,向能力主导的社会转型。这种社会转型的动力来源于人对能力的自我确证,而这种自我确证又来源于教育对人的现代性的开启。

  为此,挖掘和激发人的能力理应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应当围绕激发和提升人的能力来组织教学内容,将教育理念由培养“道德人”向在培养“道德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塑造“能力人”转型,从而带动与教育相关的体制机制创新。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主要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注重培养“道德人”,将国家、集体视为道德的主体,也将社会置于了重要的位置。需要肯定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政治性目的,对于净化人的心理,提升人的道德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社会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之后,现代社会一方面需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同时也需要实现社会自身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内涵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构成社会成员的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需要不断丰富人的创新知识,提升人的社会创新能力。这就倒逼教育在坚守教育的政治性原则的基础之上,应该更加注重激发人的能力和挖掘人的潜能,把人在推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内在能力充分激发出来。为此,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转型到现代教育刻不容缓。

  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指出:“高等教育培养未来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创造者。”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无疑应当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这意味着高校既需要培养能够胜任应聘工作的毕业生,更应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法》也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为现代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促使高等教育转变教育理念和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勇于探索新的事物,激发他们通过创新实践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激情,不断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在高度注重人的能力的现代社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应该紧紧抓住这一重要契机,适应社会正在向能力本位转型的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激发人的能力。在这方面,高校创新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创新教育能够处理好与能力相关的两对关系。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培养接班人同培养有能力的人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能力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备人才的重要原则,将最大限度激发人的能力作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以制定和实施充分挖掘和激发人的能力的战略。另一方面协调金钱与能力、权力与能力、能力与人情的关系,在教育的过程中,树立能力在这几对关系中的权威,让受教育者理解和接受通过能力来驾驭和控制权力的思想。二是创新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两大观念。一方面,“无功便是过”的观念。引导和帮助学生消除“没功劳也有苦劳”的消极怠慢思想,抵制金钱、权力至上的错误观念,帮助他们纠正头脑中论资排辈的错误观念,确立能力在他们观念中的重要地位,使他们理解和接受“能者上、庸者下”的观念。另一方面,“无能也是不道德”的观念。

  针对那些思想道德品质较好而能力不足的学生,创新教育能够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能力人”。创新教育本质上都是以“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服务社会”为根本出发点。个体的发展和服务社会都离不开自身能力的提升。创新教育将传播知识、创新观念、知识转化、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从各个方面提升人的能力。比如在传播知识方面,注重新知识的传播、新技能的培养;在创新观念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在知识转化和能力培养方面,鼓励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现实能力,提升学生的创业和创新能力。因此,创新教育既是对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的重大变革,更是提升人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规定了创新教育是推动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归根结底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类能力的提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能力提升的价值旨归。因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的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人是在不断的变化中进行社会实践,通过不断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实现新发展来提升人的各项能力,完成人对自由全面发展的确证。这意味着,要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人不能只满足于既存的现实生活状况,要不断在实践中去寻求对自我的超越,才能在超越了人对人的依赖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最终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状态。

  可见,社会实践性和创新性是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必备素质。我们需要“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才能”。创新教育正是培养人的不断超越精神,挖掘人的社会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一,创新教育有助于激发教育主客体的个性和创造性,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积蓄力量。一方面,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改变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灌输的教育方式。教育者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并把这种不断打破旧的秩序,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创新精神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才能获得受教育者的认可。其实,这一过程也是教育者提升自我能力,通向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创新教育也有利于激发教育客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通常把教育者视为唯一的主体,忽视了受教育者的需求和价值,把受教育者看成是消极被动的客体。这种教育理念长期使受教育者的价值诉求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积极性和主动性遭到压制而无法得以释放。创新教育走出了传统教育的认识误区,将“受教育者也是主体”的思想贯彻教育过程的始终,实现教育客体主体化,摒弃了传统教育的我讲你听、命令主义、强制说服的单向度的教育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育更加注重将教育客体的情趣爱好、价值诉求等融入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变灌输式的单向的教育模式为受教育者积极融入教学的体验式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得以释放,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的能力,为通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积蓄力量。第二,创新教育有助于优化教育环境,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教育和教育环境是相互统一的关系,教育的顺利开展、教育目的的实现,离不开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环境,同时,教育环境的优化和改良,又离不开教育的促进作用。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实现又能够更好地优化教育环境。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育目的才能更好地使教育发挥优化教育环境的作用。很显然,只要求学生顺从,单方面使受教育者不问为什么而片面接受的教育,忽视受教育者个性张扬和潜力激发的教育目的,只能产生一种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这种教育环境“只讲到了社会价值、工具价值这一面,未讲到个体价值、目的价值这一面”,那么,受教育者的自由全面发展将无从谈起。创新教育在改良教育环境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教育在教育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把突破和创新的精神植入教育的主客体中。

  单个的主客体是教育环境的构成原子,教育主客体又通过社会实践将创新的精神传达到与教育相关的其他成员中去。从大的方面来讲,教育环境是由人和物组成的。当教育主客体在将创新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观念时,也会不断地将创新精神物化到其他的物质中去。可见,创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优化了教育环境。

  第三,创新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离不开构成其发展环境的社会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需要人能够深刻领会和合理运用社会发展规律。人对于社会实践的科学认识并不是先天存在的,它需要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已有的经验,并不断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这需要创新教育。

  因为,创新教育并不是以一种简单的对已有知识的灌输———接受的教育方式,它需要教育主客体在尊重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激发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大胆去探索社会未知的领域,获得具有创新性的知识,创造性地破解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教育不仅使社会成员获得了创新知识,而且有效地引导了社会成员将创新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提升了社会成员的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又会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实践中去,形成一种敢于创新、勇于创新、能够创新的社会氛围。这种创新的社会氛围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它为人的自由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知识,提升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创新能力。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而人均GDP在世界的排名依然靠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而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仍然过高;文化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而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发展的愿望与实际还存在差距。

  这一系列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创新教育去总结和反思,寻求破解问题的症结,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人与社会在更高水平上的统一。为此,创新教育能够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为社会成员的创新知识的获得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创新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核心认识方式和实践方式,创新的价值在于满足主客观需要。创新教育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更加关注个体的价值,着眼于人的现实生存境遇与未来发展,要求人自主学习、自由创造、全面发展,注重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同时,创新教育又将人置身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来进行教育活动,积极拓展人的社会属性、提升人的能力,不断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在更高层面的和谐统一,促进人以更加自由、自觉的创新精神投入实践中去。

有关马克思主义教学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马克思主义论文

2.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的写作论文

3.校园文化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4.网络传播毕业学术论文范文

5.社会科学主义论文范文

165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