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方面论文写作
哲学方面论文写作
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哲学方面论文写作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哲学方面论文写作篇1
浅论生态哲学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在逐步结束工业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走向通往生态文明时代的道路上。与此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及其哲学思想也注定随之发生变化。就如马克思曾说过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生态哲学就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哲学思想产物。
一、生态哲学的来源
生态哲学或者环境哲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产生的背景在于人类经济技术的盲目发展给人类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机,如人口爆炸、土地沙化、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这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中。面对这样的情况,西方国家的进步学者们开始考虑如何从注重经济和物质生活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于是乎,以生态原则为核心的生态发展观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域中。生态哲学开始产生,它呼唤人们要树立现代生态意识,要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然而,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生态哲学就开始孕育。在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兴起在促进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城市的空气、水源和生活环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1933年,德国哲学家史怀泽出版了《文明与伦理》一书,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法则。
1949年,美国的生态学家、森林保护工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出版了他的论文集《沙乡年鉴》,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呼唤一种大地伦理观。1967年,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指出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权利意识和统治意识,认为应该探寻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指出,“我们对生态环境的所作取决于我们对‘人—自然'关系的认识。更多的科学和更多的技术将无法使我们摆脱现在所面临的环境危机,除非我们能找到一种新的信仰。”
20世纪70年代是人类环境意识全面觉醒的时期,也是环境哲学的形成时期。1970年举行第一个“地球日”(EarthDay)之后,1972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类环境宣言》。生态哲学形成的标志是这一时期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有关生态哲学的重要论文和著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l972年,威廉姆?布莱克斯编辑出版了学术论文集《哲学与环境危机》。1974年,挪威学者S.kavloy正式提出“生态哲学”一词。
二、什么是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就是这样一种新的价值认识,它被提出来的意义就是为了更好的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哲学家余谋昌先生认为:“生态哲学作为生态世界观,包括生态哲学本体论、生态哲学认识论、生态学方法和生态价值论的研究,它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观察和理解现实世界的理论。”他还说,“运用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观察和理解现实世界,是把生态学作为一种方法,即生态学方法。这是科学认识的生态学途径,或科学的生态学思维,即运用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认识现实事物,揭示各种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从而认识和解决现实世界的种种问题。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作为基本出发点,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其目标。它是用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用复杂性思维去分析问题的,它是以提供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新理论为其理论架构的一门科学。
三、生态哲学各个流派
德国哲学家萨克赛在1984年出版了《生态哲学》一书,在书中,他指出生态哲学研究的是广泛的关联。萨克赛认为,由于这广泛的生态关联,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都在更高的程度上成为整个体系的组成部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与人也变得更加的陌生和更加缺乏安全感了。再此基础上,萨克赛指出:“生态哲学所探讨的正是在这一关联中如何行动的问题,人如何发现他的座位社会的房子---这就是世界---以
及在其中共同居住应怎样去布置和安排”。他还强调,“人在生态关联网中遇到了严格的控制,我们意识到我们不是作为主人面对这一发展,我们自己也是整体的一部分。虽然我们成为进化的帮手,可以影响其方向,但是自然不是我们可以随意摆布的物体,而是我们得适应自然,以便使自然根据其规律按照我们的意愿起作用。”因此,他认为生态哲学的认识是人们在自然--技术--社会的关联中加强我们生存基础和人类基础的反思,他认为应该在技术的运用上趋利避害,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重新确立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
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物权益论认为,人们应该把道德的范围扩大到动物的身上,人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同时,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应该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给予动物关怀和保护。这些主要代表人物有汤姆?里根、埃克里?马斯修、彼得?辛格等等。随着动物权益论的发展,在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上,一些动物权益论者认为,科学技术对动物的实验是对动物权益的一种侵害,他们从人类的道德、伦理出发,对科学技术进行了批判,要求人类放弃有关动物的实验。
较之动物权益论,生物中心论把道德的范围扩展到一切生物的领域,认为所有的生物都应该是平等的。生物中心主义者从工业社会以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后果出发,主张用适用于人类的道德伦理来看待生命,认为人类应该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和平相处。这种观点首先出现在史怀泽于1923年出版的《文明的哲学:文明与伦理》一书中,在书中,他指出所有的生物都拥有“生存意识”,人应当像敬畏自己的生命那样敬畏所有的生命,他主张,只有当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同胞的生命同等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有着真正道德的人。
然而,在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上,生物中心论者却带有烦科学主义的倾向。他们认为对动物、植物、生物等的实验,是对生物生命的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认为生态哲学是现代科学世界观,他认为生态哲学是科学最前沿的人的观点。他把生态哲学理解为一种生态世界观,认为其是以转变以往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新的世界观。他说,“一种新生态世界观正在形成,其科学形式是由系统理论赋予的。”
与此同时,我国生态哲学家余谋昌也认为,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世界观,不仅如此,他还强调,生态哲学也是一种新的方法论。他说,“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方向。它产生于人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以及生态学发展的理论概括。”他还指出,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去观察显示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生态哲学史一种新的方法论,它以生态学方式思考,是科学的生态思维。
生态哲学在思维形式上主张从分析思维转向整体思维,从功利主义思维转向互利型思维。生态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包含着不同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自然观上,它反对近代笛卡尔的机械论,主张生态整体论的和生态有机论的思想;在认识论上,生态哲学反对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划定为主客二分的关系,它认为这样的划分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了,从而割断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在淡化了自然的内在价值的同时,也掩盖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受动性认识;在价值观上,生态哲学认为任意宰割自然的”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价值论根源,它尤其反对把人类看成自然界的主人。
四、生态哲学之维
生态哲学告诫人们,一定要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绝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毁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因为自然界有着自身的规律,人类一旦对自然界为所欲为,那么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自然界并非是人类的温顺的奴隶,它对待它残暴的主人可以给予致命的回击。
生态哲学,作为一种生态 社会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定有着其自由 发展的一个部分,我认为,生态哲学主要着重考虑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生态哲学首先考虑的是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问题。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中心,应该按照人类的价值观点来衡量一切事物,认为应该以人类为出发点,人类是自然的主宰和统治者。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论者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修改,认为人类在大自然中只是有着比较优越的位置;同时还认为人类在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为了人类长远的利益需要对 环境进行保护。
那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前,人到底应该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呢?承认人的主体地位是否就意味着忽略自然的价值内涵呢,生态中心论者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然而,在人类认识的范围之内,在所有的生物体中,只有人是具有 文化知识和创造能力的,只有人能够创造工具创造价值,如果按照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那么,也就否定了人类也的特殊价值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我认为,生态哲学作为一种进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该在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的同时,肯定人的创造价值,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生态哲学考虑了发展的问题。
生存是当代人的生存还是后代人的生存问题,在人与其他生物的生存之间,应该如何鉴定呢?到底,怎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在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为了物质和 经济的发展,使得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忽略了后代人们的生存发展,占用了他们的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发展观越来越被人们所摒弃。以生态哲学的发展观来看,人们的生存不仅仅是为了当代的生存,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后代的持续发展,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所必须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当然,在满足后代人需求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放弃当代人的生存权利和 利益。在当代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逐步实现“代际公平”。在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的条件下,也为后代人类的利益保存自然资源,为他们保护地球环境,也能使后代人实现自由发展。
第三、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问题。
科学技术到底是第一生产力还是第一破坏力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从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的出版指出,DDT等杀虫剂对环境的危害开始,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怀疑。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带来了巨大的福利,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极大提高,也使得人类在生活质量方面大大提高,但是,无节制的使用技术,过渡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哲学认为,应该合理节制的使用科学技术,应该促进科学技术的生态化,使得科学的未来成为一种生态化的综合。当然,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是一个长远的话题和内容,有待于我们更深的挖掘和探讨。
哲学方面论文写作篇2
探析中国哲学的理路
摘要:中国哲学以独特的学术发展理路而在人类文明文化史中独具一格,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这种独特理路不能仅仅作为“独特”而存在,否则,就像珍禽一样,只具有参观价值,岂不可悲?因此,必须经过反思和批判让世界认识到它的价值之所在。该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反思。
关键词:创新;中西比较;出路
1.创新
中国哲学到底如何创新?这是每一个中国学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中国哲学是一个以注释圣贤经典为独特发展理路的哲学。”这句话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
中国哲学是哲学;中国哲学是具有特色的哲学;中国哲学的特色是注释;注释的是圣贤经典。
下面逐条分析:我们不引入西方哲学家站在西方哲学的立场上的评价,我们承认中国哲学是哲学,承认了这一点,2、3点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那么,圣贤经典为何?先秦诸子,特别是以儒、道两家影响最大。我认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思想直接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生活模式以及伦理观念。而对他们的著作的解读成了后来思想者的主要工作,这种传统在儒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既然以注释作为其独特的学术发展理路,那么,所谓“创新”也只能在经典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否能为人所接受要依赖于解读者对经典的把握程度,否则,就会被指责为误解、误读。这种观念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创新能力,他们一直想恢复圣贤之“原意”,然而,到底是否有“原意”?圣贤真的说(say)出了他们的意图(mean),他们真的意图(mean)了他们所说(say)的么?没有人反思这个问题。
其实,文本一旦产生,就成了既不同于物,也不同于心的另外一种东西(如果有所谓二元对立的话),独立于作者,提供了巨大的意义解读空间。如果在这么广阔的意义空间中只寻求所谓“原意”,岂不是一种最大的误读么?再者,“原意”是不存在的,说什么是作者之原意呢?他意图(mean)的还是他写(say)下的?这中间有很大差别,书写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无法真正写出我们意图的东西,通常是What we say is not what we mean;what we meanis not what we say.因此寻求恢复“原意”的努力其实恰恰误解了“原意”,作者肯定说出了他自己意识不到的东西,而对这些东西的揭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寻求“原意”的努力使得中国哲学自身缺乏有力的批判和反思能力,后来人对前人的批判只是指出前人在多大程度上“背离”了圣贤之“原意”,没有说出自己的回应的努力,总是“托古言志”。
然而,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即那种由易学精神充分体现的“大宇宙”视野以及历代思想家一直追求的“成圣”“成贤”的生命境界的提升直到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是对生命人生的了悟,从来都与认识论无关;从一开始就参透了人生宇宙的一体合流之道,这是西方人绕了很大的一个圈子才体会到的。
不过,他们经历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造就的昌明的科学成果,当然也经历了科学成果带来的严重问题,但是,经过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他们已经能够在自己文化内部找寻解救之道,显然与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以提高生命境界至上追求具有很大的不同。当然,这里不能说哪种文化优劣的问题。但是,由两种文化产生的文明是可以有标准来评价出其高下的。这一点将在后面详尽阐述。
2.中西哲学的比较
“比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两种在同一范畴级别的东西或人难免碰到比较的处境,中西哲学以前面临过,现在面临着这个问题,将来很有可能继续面临这个问题。但是,由于两种哲学的异质性使得我们必须先问这个问题:比较如何可能?然后,若可能,采取何种视角何种方式进行比较?比较的意义、意图何在?
我们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中西哲学是异质文化的产物,不同的精神气质、不同的发展理路,甚至有不同的问题。这使得很难把握比较二者的分寸,不留神就会陷入用其中一种哲学来否定另一种哲学的境地。
因此,要选择一个很好的立场。如何选择呢?设想我们比较猫和狗两种动物,比较的前提是它们同属于哺乳动物,我们在“哺乳动物”这个高一级的范畴内比较猫和狗两个次一级范畴,能够看出猫之为猫的特色之处和突出特点。
再设想我们比较猫和桌子,有意义么?猫和桌子甚至没有共同点,所谓比较就只是分别列举猫和桌子各自的属性而已,不能通过二者的比较使得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猫的特点,这不是真正的比较。因此,中西哲学比较的前提也必须是中西哲学的共同、共通之处,在这种共同、共通的基础上再谈比较才来得更有意义和价值。否则,就像比较猫和桌子一样荒谬不堪。二者是否有共同、共通之处呢?有,同是人类文化的产物,都关注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但是,差别从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两种哲学沿着不同的路向发展: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伦,以及人与万物在宇宙大背景下的和谐相处,最高境界当然是天人贯通之道。
这一点在《易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大衍筮法”通过蓍草这种祖先认为有灵性的植物进行占筮,向全幅视野下的宇宙开放,感通天、地、人三才的格局,纳入阴阳二气以及由阴阳二气生发的宇宙万有,宇宙万有都存在于宇宙大化的特定时段——四时、年月等,通过感通就进入了与宇宙大化一体无隔的生命状态以及对未来了如指掌的精神豁然状态。这种初始状态体现的精神使得中国哲学表现出向原点回归的圆而神的品质。西方哲学自发端之处就有一种知识理性的倾向,苏格拉底将人的道德理性的建构诉诸“知识理性”。“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当然这里的“知识”、“认识”不同于由笛卡儿开始的二元对立模式下的“知识”和“认识”,也决不同于中国哲学的内省工夫。后来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
亚里士多德一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道出了整个西方哲学的精神——不断的超越。西方哲学家们在很长时间内都把对真理的追求作为自己的目标,把确定性作为知识的坚固基础,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这种思维模式的巨大缺陷,于是对传统哲学展开了猛烈批判,试图寻求走出这种思维模式的出路。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是一个国家概念,而“西方”则是一个地域概念,这种比较可能会遭到很多非议。我们可以自豪于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但是我们要看到,今天传统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因此,我们必须反思这种文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如果中国哲学以及传统思想只是在线装书中存在的东西,那么她的生命力已经很脆弱了。
3.中国哲学如何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华文明遭遇西方文明是第一次遭受异质文明的冲击,之前的佛教还是同属东方文明的范畴,因此没有对中华文明造成什么影响,反而以独特的存在形式在中国发展壮大。
前面提到了文化与文明的不同,这里具体展开一下:
作为文化中西没有优劣之分,但是文化造就的文明可以做出高下的衡量,标准是人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表现。一种文明如果能够为人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生活、思想空间,我们可以断定这种文明的质量要高,因为这种文明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从这个角度看——这个角度是具有很大合理性的——很明显,西方文明的质量要高。
中国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阶层,抱有一种“优雅”的怀旧情结,思念所谓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声称羡慕中国农民那种“无忧无虑”的“浪漫”的田间地头的生活,自己却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一切便利,如果真的让他们回到那种生活,他们大多是不愿意的,对以西化为特色的现代化的批判不能通过回复所谓“前现代”状态而彻底完成,不能一味追忆逝去的东西,而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
中国和西方都在批判现代化,中国如何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很明显发出声音不是说再建古代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而是要使得世界上能有更多的人发现中国传统思想的可贵,并且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发展出有助于全球问题解决的路径,才不至于出现在世界哲学会议上没有中国人的声音的悲哀局面。西方社会对现代性的批判产生了后现代主义,但是后现代的破坏性以及消极的特征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方案,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很多可贵的思想,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另外一种积极的批判。
然而,如何找到这样一个路径是最大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出路还得从圣贤经典中发掘,但不再是紧紧追索圣贤原意的解读,而是创造性的“误读”,譬如,《庄子》一书的最独特之处不在于他表达了什么思想,而在于庄子的言说方式本身,完全可以对庄子进行这种暂时剥离内容创造性的“误读”,因为哲学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言说方式的选择,语言可以成为思想的桎梏也可以成为思想的完美表达,因此找到自己的言说方式就是创造性的重要一步。
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以优美的对话体为特色,后又经历了近代多种形式,有几何公理式的也有其他一般论文文体,德国古典时期哲学职业化之后哲学著作的书写与其思想一样枯燥、严谨。尼采反对传统哲学的武器除了其思想本身之外还有其一反传统的写作方式,他采用格言式的表达,使得哲学思想再次灵动鲜活起来;海德格尔一生都在寻求自己独特的言说方式,他知道“语言是存在的家”,认为只有艺术和诗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并且也写了很多诗歌,尽管被诗人们认为是蹩脚的,不过我们可以从海氏的努力方向获得启发。语言一旦选定就会携带着思想向前流淌,至于是否顺畅取决于二者的协调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处之所以剥离思想和语言,即内容和形式,是为了强调语言对于创造的重要性,实际上,内容和形式永远无法分离,不是想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思想就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的,思想的特质也能制约语言的选择。不过,我们可以在这种“短暂”的剥离中获得启发,因为出路通常在普通判断认为没有出路的地方。(作者张洪杰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职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6
[2]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颜炳罡.四书通解.学苑出版社.1999
[4]庄子
[5]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