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哲学论文>中国哲学>

关于艺术哲学的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在现代哲学史中,一些学家主张把美叫作艺术哲学,艺术哲学等同于艺术学,它属于文艺学范畴。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哲学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艺术哲学的论文篇1

  浅谈美的时代变迁及其艺术哲学化转向

  摘 要:中国具有悠久的仕女绘画历史,随着时代的转变,每个时期的女性形象美都有其不同的时代特色和艺术特色。文章主要从四个不同时代去探索女性美的风格变化及其背后的哲学转向,一个时代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来的是历史所沉淀的美学品格和精神意识,也可以折射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人格心理。

  关键词:仕女画;艺术风格;演变;哲学思想;审美心理

  随着时代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将发生变化,真善美的内容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因而势必产生新的审美对象,这便是美的时代性。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每一时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该是为那一时代而存在的。中国的古代仕女画基本上产生了四种风格的演变。

  首先,从六朝到魏晋来看,这个时候的仕女画风格从秀骨清像变化到面短而艳。汉末魏晋六朝是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这里的两极分化,指的是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两个层面走向了两个极端。独尊儒术的局面被打破,各家思想都得到了发展,士族文人的精神支柱追随老庄思想,追求超然物外的精神和放达的生活,各种思想的碰撞,使得人们的精神得到解放,思想更加自由,这恰恰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激起了艺术创作热情的膨胀。魏晋时期的生活,自然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个性释放,解脱了汉代儒教理法的统治束缚,更加凸显人格的自然和个性。

  比如,女性在这一时期的形象大多是优雅轻盈。“言不尽意”这一魏晋玄学中的理论曾在此期间,结合佛教,对当时的美学有很大的推动和发展。“韵”和“神”所要表达的就是这种非语言能尽的美。因此,“传神写照”所探讨的形神理由,成为汉代以来哲学关心的核心理由及魏晋玄学的基本理由。传神中的“神”指的一个不只是一般的生命、人的精神,而是指一个人的风神、个性和生活意境和审美意识,这是由魏晋超脱的自由追求中难言的情感表现出的一种微妙境界,而这与玄学追求是一致的。

  到了隋唐五代时,仕女画的风格逐渐演变为丰肥腴丽。因为在这个时期道教在我国起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曾经是唐朝的国教,对唐朝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表现在绘画方面尤为显著,唐代绘画艺术在精神气质层面对后世的影响要远大于技法层面。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鲜明特色—它是世界上崇尚女神最多的一个宗教,在道教的体系中,女性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塑造的女神形象非常之多。因老子认为“道”是世界之本源,由道产生出“阴阳二气”,万物都包含着阴与阳两方面,而阴又是阳的先导。

  这样就赋予道“可以为天下之母”的女性特征,以致唐代艺术中对女性的崇拜观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女性地位的变化,是受到当时社会所信奉的社会思想决定的。因此,隋唐之后仕女画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逐渐发展起来,真正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妇女。仕女画的功能不在说教,而以观赏和把玩为宗旨。受美好的生活的思想理念。

  到了宋代,这一时期的仕女画风格演变为端严秀丽。儒家和道家思想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深深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肥沃的土壤。在近两千年的封建文化中,它影响我们这个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是可想而知的。宋朝时期的绘画作品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然而如果把宋朝时期的画作拿来与魏晋和元明时代的相比的话,你会发现儒家思想的影子更加清晰。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宋代以前重视教化的道德伦理作用,主要影响在中国画中人物形象的创作上。在宋代,以“新儒学”的兴起,绘画的审美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宋代理学重在“理”,认为理是自然万物和社会法则的根本法则,理学认为如果无法收敛私欲的话,则偏离了“天道”,所以有“存天理,灭人欲”一说,并且认为“天理”构成了人的本质,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崇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妇女“三从四德”等一系列贞操观念,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审美趣味也发生了相应转变。随着礼教的深入和理学的兴起,社会风气反而谨小慎微起来。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仕女画在意境、形式方面开始拘谨保守。从现有的仕女画研究来看,画风沉稳,线条严谨,唐代丰硕的形体逐渐倾向了身材娇小,甚至消瘦轻盈的体态。宋代仕女画的造型发展为人物形象娇小的特征。

  最后是明清时期,风格演变为风露清愁。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朝初年,统治阶级大力提倡朱程理学。中原的满族统治者奉儒学为正统思想。但此时的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却愈加严重,特别是对妇女的束缚,导致了女性不强劲、不健壮,呈现的是一种病态的美。女性形体的柔弱,恰恰与儒家文化对女性的要求相一致,特别是满足一些儒家文人的变态的审美心理。儒家对女性人格在精神上的摧残,势必会导致肉体上的摧残。仕女画中特有的“削肩仕女”形象则是对女性形体的摧残在绘画中的折射。在现实中的缠足和艺术中的削肩仕女,是儒家女性审美特征在艺术和现实中的集中体现,是与理论上的审美理想完美统一。

  总之,仕女画的历史变化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特色。一个时代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来的是历史所沉淀的美学品格和精神意识,也折射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人格心理。

  参考文献:

  [1]张良.浅谈中国仕女画风格的演变[J].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7(03).

  [2]欧阳旭霞.浅析传统“仕女画”中的古代女性美[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艺术哲学的论文篇2

  试谈哲学视野下艺术价值

  摘要:

  哲学与艺术自产生以来便相伴而生。前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艺术内涵的先导;而艺术也蕴含着艺术家理理性的思考,由此在二者之间产生一种有机的、动态的辩证统一关系。基于此,笔者从传统哲学的角度,一方面论述了哲学与艺术之间的联系以及此种联系的根源;另一方面分析了艺术价值的内涵与呈现方式,从而对艺术和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

  哲学;艺术价值;辩证关系

  一、哲学与艺术的内涵概述

  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苏格拉底的出现使人们从对“自然”的关注转变为对“人”的关注,由此实现了西方哲学革命性的进步。中国的哲学虽然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深邃的学说,但却不具有西方哲学系统化的特征,尤其是与现实政治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散发出浓厚的伦理道德的韵味。但二者的共通之处就在于强调哲学是对人生、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也即是一种思维式的或者是辩证式的智慧和乐趣,包括人为何而生存、人的价值、人的本性、人的幸福等诸多问题。正如西方学者将哲学定义为“爱智慧”,强调哲学不是艺术,但却能给人以美感;不是宗教,但却给人以信仰;不是科学,但却给人以启迪;不是道德,但却能引入向善。这便是哲学的内涵。那么,艺术是什么呢?宗白华曾经说过:“艺术是人类通过情感和想象的手段来认识和反映世界,表达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一种独特方式。”也即是说,艺术是人的经验、知识、情感、思想、审美在特定物象中的再现,表达语言、文字所难以陈述的主观感受,由此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意效果。在本质上,艺术创造属于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慰藉人的主观缺憾,满足人的情感器官的需求。因此,艺术的呈现既要迎合人在现实社会中的主观需求;同时又必须塑造甚至是改变人的观念形态。正是这一特性使得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一种珍贵的存在。

  二、哲学视野下的艺术价值研究

  哲学是人类理性思考的结果,思辨着人类自身及其与社会、自然、宇宙之间的本质问题,从而介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模糊地带”。而艺术是人们从经验、情感、思想、审美或者是价值的角度,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生存空间以及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书写着迥异的情感思想。因此,哲学与艺术分属于不同的领域,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实现手段上都呈现出鲜明的差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艺术植根于人们经验的丰富和思维的进化,是一种创作行为,自人类自由思考以来,便依赖于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和生活的各种理解。而人们的此种理解则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审美趣味、思维意象、情感表达、价值追求等等,从而也决定着人们所能接受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理念。

  一般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体现在思想的过程和行动的过程两个方面。哲学虽然建构在人类思辨的基础之上,但却是通过语言、文字呈现出来的,使其思想被客观化和固定化。艺术与哲学的区别远远小于同科学的区别。它们之间不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而是表达中介的差异。哲学追求所表达观点的准确性、明确性、系统性等特征,使情感转变成思想,使感性思维凝固为理性结构,因此,需要灵活应用语言文字符号,否则会导致模糊或者是松散的表达效果,使人不知所以然。

  但艺术却恰恰相反。它不仅拥有诗歌、绘画、舞蹈、音乐等诸多表达方式;而且追求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思想内涵,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艺术品的审美价值,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以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虚、空的艺术手法等等,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艺术的审美特征。哲学是艺术的核心思维基础,由此决定了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方向;而艺术比哲学拥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段和更自由的表达内容,因此,反过来又通过不断的价值创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三、哲学方法论对于艺术研究的价值

  二十世纪,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艺术理论研究活动也开始广泛使用认识论研究方法,因此,关于艺术价值的研究和探索也开始被放在认识论的哲学基础之上,尤其是在前苏联的美学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目前,部分艺术理论研究活动仍然沿用了哲学领域认识论的研究方法。黄海澄曾这样描述认识论指导下的前苏联美学研究活动:“文学艺术作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认识形式,把艺术研究、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都单纯地纳入哲学认识论的研究范畴。理论认识和艺术认识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采取抽象的形式,一个采取形象的形式,除此之外,便没有其它的任何区别。

  这是以哲学认识论为基础的文学艺术观念,或者是从哲学认识论中推演出来的文学艺术观念和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以及前苏联认识论美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国近现代诸多艺术家都将艺术价值的本质问题纳入哲学认识论的研究领域。比如著名艺术家凌继尧在《艺术美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中提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便是对认识论的探索。艺术也是建立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之上,呈现出明确的审美意识,虽然不同于哲学的认识,但双方存在紧密联系。”

  由此看出,凌继尧先生也并没有摆脱前苏联艺术研究的庸俗认识论法,审美认识论在现当代社会甚至是传统社会中的艺术发展史上根深蒂固。总体来说,哲学从非生命的运动轨迹中感受生活的活力,从生命的多舛中体味非生命的幻变,由此深入探索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真实存在;艺术则是努力追求生命的本质意义,并通过物质性的深刻印迹使之长存。哲学和艺术自产生以来,便相依相存。前者为后者提供思想、精神、理念上的指导,深化其价值内涵,使艺术创作显得更加意义深刻;而后者则通过多样化的创作手段和自由化的创作理念,丰富哲学理论,推动哲学研究的发展。因此,艺术家既要具备娴熟的艺术创作技巧和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哲学的视野和内涵,由此才能创作出引人深思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法)丹娜.《艺术哲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

  [2]朱志荣.《中艺术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美)诺埃尔•卡洛尔.《大众艺术哲学纲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宫寒冬.《人的心灵的文化形式:宗教、艺术与哲学》[J].《学术交流》.2006(9).45-47页

  [5]阿瑟•丹托.《艺术过去的形态:东方和西方的比较》[J].《艺术百家》.2011(3).79-81页

  [6]葛俊伟.《哲学与艺术的苟合》[J].《西江月》.2012(5).65-67页

  艺术哲学的论文篇3

  试谈艺术哲学的价值分析

  艺术是不陌生的词语。到底什么是艺术,艺术的内含、本质又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艺术,这就需要对艺术的哲学有所了解。艺术哲学不仅能对美学提出科学见解,还是研究正确认识、理解,并促进艺术理论、艺术创作实践发展的科学理论。本文主要分析艺术哲学具有的价值。

  一、艺术哲学的实践价值

  1、艺术的内含、本质

  艺术源于人类生活,并且高于人们的生活。艺术对于人们来说,不仅是美化生活的一部分,它还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但是对于艺术本身来说,它是以生活中的形象来反映现实,可是又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这样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艺术,都是艺术家用来表现当时社会主流的思想感情的手段,同时也是对这些代表一个时代主流人物的一种精神诉说。之所以是对主流人物的诉说,是因为主流人物是当时时代艺术的接受者,只有被主流大众所接受才能为人们所知,才能形成一种艺术风尚。

  例如:大约3000年以前,爱琴海的许多岛屿和海岸上出现的城邦。这些城邦在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自己城邦不被别的城邦侵袭、不被沦为奴隶,在人民心中就形成一种以公共事务与战争为核心的民众责任感。在这样一种以加强人们身体素质,要求人民身体越强壮越矫健越好,造成体格最好最持久的斗士为目的的时代。这种民众意识在经过社会意识的洗礼下,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观念:对矫健形体美的追求,一种在当时来说新的艺术——雕塑,便应运而生。

  2、艺术的产生

  艺术的出现不只是对主流思想情感的提炼加工及世人对艺术品的认可。艺术的出现是有孕育其艺术形态特征的种族环境、社会环境和时代环境的。

  同样以爱琴海沿岸的城邦为例,其艺术形态雕塑的产生与他们的民族风俗、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有紧密的联系。

  爱琴海是地中海的一个大海湾,位于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之间,属于地中海式气候。生活在这里的人只要一双凉鞋,一件短褂,平日都在露天的环境中生活。

  当时无论是谁都可以在法庭上判决重大的政治案件,在公民大会中决定国家大事。而且多数城邦东零西碎分散在地中海沿岸,周围都是跃跃欲试、想来侵犯的蛮族。所以公共事务与战争便是当时公民的职责。[1]在当时的冷兵器时代,打仗全靠战士肉搏,要想保证城邦不被蛮族侵略,就必须锻炼每一个士兵的身体,使他越耐苦越好,越强壮越矫健越好,总之要造成体格最好最持久的斗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这种特有的风气产生了特殊的观念。在他们眼中,最理想的人物莫过于血统好、发育好、比例匀称、身手矫捷、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人们对裸体的观念不同于以往,而是对健美裸体的赞赏与向往。他们认为神明也有肉体,不过比凡人的更恬静更完美,那么用雕像来表现神明是很自然的事。[2]对健美裸体追求与向往的这种情感,最后转化成为运动会上夺冠的选手,立雕像作纪念。

  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非常丰富非常完美,并且作品的主要特色都反映时代与民族的主要特色。

  3、艺术发展的规律

  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起因于发展过程。这样的起因与过程就形成了这一类事物的发展规律。艺术也是一样。

  艺术所应具备的两个特征就在于:艺术所表现的是时代特有的思想情感;以及艺术的受众是要有着这一时代特有思想情感的群众。这样的两个任务,一是确保了艺术总的形式;二是肯定了时代总体形式的艺术化的倾向与才能。只有有了明确的艺术形式后,才能产生特殊倾向与特殊才能,才能确定以一个时代为背景的思想情感,最后才能加之以形、色、音,塑造出那个时代独有的艺术形式。

  例如,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当代社会中流行的电影艺术已经普及到全球各个角落为人们所熟知。这是继承并超越各大艺术的新艺术。一方面,在表现方式上综合了各大艺术表现方式中灵活的手法;另一方面,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又将人体生理特点——视觉暂留原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产生出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之所以为人们欢迎是因为电影艺术是首个可以具体到画、声、色的具体形态上的艺术形式;在这样一个总的艺术大形式中电影的画面、声音与色彩可以由不同的构图、不同的音效、不同的色彩搭配得到不同的电影风格;不同的风格决定叙述故事的方式,决定叙述故事的感情色彩的侧重点;最后才能形成代表这一时代电影艺术的独有主题思想,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4、丹纳的艺术哲学观点

  丹纳的《艺术哲学》,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向读者呈现历史现实中可追述到的历史实例,进行论证艺术这一文化产物的成因、发展规律及发展走向。以他独特的哲学视角,探索了一条欣赏品读艺术品的规律。在他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他认为,每种艺术的品种和流派只能在特殊的精神气候中产生,就像南橘北枳一样,艺术家也必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并且在满足社会要求的同时,才能形成一种为大众所承认的艺术。

  5、毛泽东的艺术哲学观点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明了自己的艺术哲学观点。我们的文艺是为工农兵以及城市小资产阶级服务的,革命的文艺反映的是最生动最丰富的人民生活。延安时期的文艺工作者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塑造了一批反映人民生活的、反映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工农兵艺术形象。许多作家在塑造工农兵形象和反映伟大的革命斗争方面获得了新成就,在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3]当时的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漳河水》、《荷花淀》等作品。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必须以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内容为己任,革命作家创作的作品是反映人民生活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二、 艺术 哲学的理论价值

  1、指导艺术理论研究

  做好艺术的理论研究,是推动艺术创作 发展的重要环节。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来说,艺术理论的研究就是对艺术规律的研究掌握。规律是事物发展有据可循的特征。对艺术来说,这个看似毫无章法而言的时代产物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对它进行剖析。

  从一个时代中来说,对艺术的研究可以从其时代、从 环境、从种族风俗等方面认识各民族之间独有的艺术形式。只有对艺术产生的三大要素进行根深蒂固的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连带关系,才能真正了解一门艺术中所蕴含的美的依据,才能对艺术进行指导。这样的艺术创作才更能表达出所需要的时代艺术主流情感。

  2、指导艺术批评

  艺术作品,本是是以艺术家个体对 社会的认识所作出的感性的物化表现。对于艺术批评来说,在没有规矩可循的感性物质面前是没有办法对其评判的。

  例如三千年前,爱琴海沿岸人民对健美裸体的憧憬与向往,对雕塑艺术的执著与热爱。我们对当时人们的雕刻艺术又如何进行批评?艺术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时代风尚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把具体的艺术放在产生它的具体时间段中所受的民族风俗与当时社会大环境中去评价它,才能给它相对准确的评价。

  3、 总结艺术创作 经验、风格

  不同时代出现不同的艺术形式。后代的艺术家在创作新的艺术形式的同时,也继承前人的艺术形式,对其进行发展。这样相同的艺术形式在不同的时代所表现的风格也被注入了不同时代的主流情感。现代的雕塑,已经不完全是欧洲古代的矫健形体艺术美,其中也有对其进行艺术夸张,对比例进行艺术加工,加入后代人的审美特征,形成新的雕塑流派;或者受到抽象主义影响,又有了抽象化的雕塑。不同的艺术流派对艺术的不同理解越来越多的展现在交叉的艺术空间中。

  4、指导艺术创作

  对于指导艺术创作而言,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它。一方面,我们对与同一时代中产生的艺术,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它的三大要素来对它进行创作指导,艺术品能否体现出社会的主流思想,能否体现出社会背景、能否体现出民族风俗都是艺术创作能否创作出好作品的依据。另一方面,我们对不同时代的艺术加入现代人们的意识所产生的艺术,在创作方法上我们可以对其沿用,但是内容上一定要具备新时代的具体特征。这样才能又继承前人的艺术形式,又对前人的艺术形式进行发展,同时还产生符合现代人认识水平的艺术作品。

  三、结语

  每一个形式产生一种精神状态,每一种精神状态产生一批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品。[4]所以不能否认,人的生活、风俗、观念都在对艺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否认,客观形势与精神状态的更新一定能促进艺术的更新。这样,艺术的发展对于研究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脉络。对于艺术哲学而言,其价值能帮助人们直接提高对艺术的理论认识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动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创作的发展。


猜你喜欢:

1.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选修论文

2.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论文

3.关于艺术哲学的读后感

4.哲学与艺术论文

5.艺术方面的论文优秀范文

279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