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哲学论文 > 中国哲学 > 论教育哲学论文

论教育哲学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论教育哲学论文

  教育哲学综合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及其他教育学科的知识,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用哲学观点给以理论上的阐明。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论教育哲学论文的例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教育哲学论文篇1

  论哲学教育的意义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哲学教育意义的认识模糊不清,错误地理解了哲学对人的价值、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及哲学教育与当代社会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哲学教育现状是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尴尬局面。由此而来,笔者试图从哲学的本性出发,探讨哲学教育的使命及当代哲学教育的重要意义。笔者把哲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培养人们的哲学观念,激发人们自觉的哲学意识,进行反思批判能力的训练及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哲学教育 哲学观念 反思批判能力

  我国哲学教育规模之大、在国内文化教育的地位之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学生真正掌握了哲学,领悟了哲学精神,具备了良好的哲学素养,在现实中能挥洒自如地应对各方面的生存挑战呢?大量的事实表明,情况正好相反。广大学生并没有因为接受了哲学教育而产生对哲学浓厚的兴趣与热情,却把哲学当作无足轻重、可学可不学的学科,既不可信,也不可爱的学科;学生很难进入哲学的崇高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也少有哲学意义上的思考,而且还缺乏独立面对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为什么哲学教育的结果如此地不尽人意?有人说,是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哲学等人文学科就相对边缘化了,因此,不再有人会费尽心机关注那些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东西,尤其像哲学这样一门吃力不讨好的学问。也有人说,是因为哲学学科本身发展停滞不前,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人们对它的期望,而使其遭致受冷落的厄运。在笔者看来,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一个问题可能长期以来为我们所忽视――哲学教育工作者对哲学教育的意义认识模糊不清,错误地理解哲学对人的价值、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及哲学教育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也许这才是造成目前哲学教育尴尬局面的关键因素。

  我们过去的哲学教育,特别重视哲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层面的掌握,与此相关,还存在着哲学过分意识形态化的倾向,从而使哲学教育变成永恒真理的灌输和时政论证,使哲学教学活动演变为政治、政策的宣传工作,完全忽视了哲学教育的神圣使命――传承哲学智慧,提高人们的哲学素养,让人们更智慧地生存。这样的哲学教育,瓦解了哲学,消解了思想,使哲学教育原本具有的重要意义被蒙蔽、被篡改。如今我们在思考有关哲学教育的问题时,应当澄清一些模糊不清的教育理念,明确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们的哲学观念,提高人们的反思、批判能力,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正确哲学观念的塑造

  哲学知识的传授不是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它是为培养人们正确的哲学观念,激发人们自觉的哲学意识服务的。哲学观念即人们对哲学学科总体性的理解及对待哲学的基本态度和方式,是我们通过系统地学习哲学理论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再反观哲学本身,所得出关于哲学本性的认识。哲学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哲学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有何价值;关系到我们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拥有敏锐的哲学意识,能否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一些事关全局的生存问题。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形而上的思辨玄学,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它离得太远,大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有关逻辑推理的学问,那么哲学对科学家来说是思维的有效工具和技巧,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依旧用处不大,可有可无;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人生哲学,关于生存智慧之学,那么我们就不会认为哲学是无用之学,而把它当作我们通达智慧生存的钥匙,提携我们精神的伟大力量。

  接受系统的哲学教育,掌握哲学理论内容和理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领悟哲学家的哲学观念(哲学观),从而才能形成我们自己对哲学的看法、观点和态度,因此,对哲学观的把握是我们学习哲学的重心所在。简略地说,哲学观或称“哲学理念”,就是哲学的自我观照或哲学家的自我意识,是从哲学理论知识中提升出来的精华。展开来说,指哲学家对与哲学活动本身有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观点、看法和态度。这些问题包括哲学的主题、对象、性质、方法、结构、功能、任务,哲学的孕育、形成、演变和未来命运,哲学与现实、哲学与时代、哲学与其他文化活动的关系,哲学活动的目的、意义与价值 ,哲学家的形象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等等。其中,哲学的性质问题或“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哲学观的核心。

  然而,由于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提升智慧的动态过程,所以,“哲学是什么”不可能有一个最终的规定。历史上哲学理论的重大的或根本性的变革,总是集中地体现为哲学观的变革,体现为“哲学理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必须从哲学观或“哲学理念”的变革出发,去看待和评价各种不 同的哲学理论,去理解和解释哲学的发展史。一部哲学史,同时也是哲学观的演变史。

  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看,哲学观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哲学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哲学是以“知识总汇”的面目出现的,其内容包罗万象,主要探究宇宙的起源、世界的构成、人类社会的演化等等。当时人类精神关注的重点是外部世界和客观规律性,探讨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因而,这个阶段的哲学观主要表现为追求高度的抽象概括,以便对当时的具体知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获得更加广泛、更加一般的超越于具体科学知识之上的普遍规律的知识。当时的哲学被称为“形而上学”。

  到了近代,哲学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向,由本体论的哲学转向了认识论的哲学。这时的哲学不再刻意追问世界的本原、本质、虚实、有无,而是转向对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进行深入的考察。康德就把“我能认识什么”、“人类的认识何以可能”等问题作为哲学的中心课题。他要为人类的理性划定一条界限,以保证人类认识的真理性。这时,人类精神关注的是自身认识的有效性、合理性问题,把主体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转变为对自身认识能力的探求。这时的哲学总体表现为以逻辑性和反思性的理性主义。

  步入现代,哲学正在发生新的转向,但由于这场“革命”方兴未艾,对现代哲学的性质尚无定论,然而,可以粗略进归纳为以下几点主要特征。哲学由对认识真理性的关注转向对价值问题的关注,哲学不再仅是关于世界的普遍知识,也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及人的生命意义的学问。各派哲学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向人的现实生活回归的趋势;其次,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主客二分的理性主义普遍不满,都试图寻找一种主客相融、和谐共生的思维模式,要求超越理性的界限,转向包含非理性在内的新视域。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我们没有权力用今天的标准去宣判历史上的哲学的是非好坏,但却有权而且必须依据我们对历史的把握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提出并阐明符合自己时代标准的哲学观。因此,学习和反思反映人类实践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时代特点的思想材料,对于学习对象不仅较为容易理解,而且学习者的哲学意识也易于培养或激发出来。我们有必要重点学习集中体现哲学专业特色、充分代表时代水平又蕴含未来走向的现当代哲学,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哲学,理解哲学的当代价值,从而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用哲学的方法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反思、批判能力的训练

  学习哲学,绝不止于背诵几个哲学概念和原理,而要学会用哲学的方式反思和批判我们的现实生活。不断地怀疑,反复地思考,批判的反思是哲学的真精神。“哲学不是简单地、刻板地描述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而是以一种批判态度对这种关系作出评价。”

  ①哲学向一切现存的权威挑战,向各种识见挑战,向原有的理论及其前提挑战。它从不轻信任何事物,总是怀着挑剔、质疑的态度来审视周围。哲学就是永不妥协地怀疑和批判。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异”,惊异中就包含了怀疑和批判。罗素说:“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它批判性地考察运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原则,它寻找任何可能存在于这些原则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它只有先批判性的研究的结果表明没有出现任何拒绝它的理由之时,才接受它们。”培根正是以这种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提出了妨碍人的正确认识的四种假相,即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笛卡尔正是从“普遍怀疑”出发建立了其哲学体系。哲学的怀疑和批判是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它们是为寻求真理扫除障碍的手段。

  哲学的怀疑还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它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主观的随意猜测和臆断,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明显地体现了哲学的批判精神,她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②当然,我们所谓的批判决不能是无根据,无理由地胡乱猜疑和任意批判。笛卡尔曾严肃地说:“我的怀疑并不是由于漫不经心或轻率,而有很强的、考虑成熟的理由的。”

  ③哲学家在进行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时,往往需要援引他们未加怀疑的预设、公理作为展开思考的前提,这些前提有的是科学的基本定理,有的则是人类的“健全常识”,还有的是逻辑思维的规则。因此我们说,反思和批判必须以深入、仔细地研究为前提,依据合理的理由,符合逻辑地进行。皮浪式的极端怀疑主义对我们是有害无益的。罗素说得好,“如果我们接受彻底怀疑主义者的态度,采纳一种对一切认识都加以排斥的立场,并且要求某种不可能的东西,而且我们的怀疑论也始终不会被驳倒。因为任何反驳,都必须从论辩双方共同具有的某点知识出发,赤裸裸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因此,哲学的认识批判若想取得某种成果,就不能用这种方式糟蹋自己。”

  ④哲学的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指向重构和创新。通过反思、批判,我们认识到现存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局限,并在矛盾冲突中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走向,从而构建起理想境界。批判是创新的前提,有“破”有“立”是哲学的根本精神。哲学的智慧正是体现在不断地克服矛盾,克服创造新生事物,永葆勃勃生机。

  哲学的反思、批判对人的价值至少表现在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接受来自传统和常识的基本信念,没有怀疑和批判地"跟着感觉走",而这样做有时是非常危险的。不可否认,传统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是从历史中传承而来的文化精华,人在既定的环境下生存,不可能割断与过去的联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听任未经检验的传统支配我们的生活是不可靠的,有时甚至于陷入危险的境地。例如,当初如果没有哥白尼对传统地心说的挑战,可能我们永远与科学无缘。另外,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共识,意见有时也夹杂着愚昧和偏见。人们出于情感因素或习惯力量,一般不愿意对生活中的基本信念提出质疑。

  而且,人活于世,难免遭遇不愉快的境遇,或者自己无法把握的状况,是信念支撑着我们走出迷雾,所以它对于人的生存至关重要。如果对信念满腹疑虑,丧失对它的确信,会使我们失去行动的勇气和能力。但是,“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要激励想象,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持之永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⑤哲学的作用就在于不断地审视传统和陈见,批判日常生活的信念前提,提出新方向,确立新价值,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更为深刻、合理、完备的基础。

  哲学的批判蕴含着创新,在揭示现存事物的局限性的同时,揭晓未来事物的走向,构建理想境界。“批判活动的实质是以否定形式实现人与世界的肯定性的统一。”⑥在对原有的概念框架、思维定势、信念前提反思之后,批判蕴藏在其中的不足和局限,提出更加完善的理想体系。哲学的这种独特的批判功能不是简单、刻板地描述现实世界,而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并做出公正的评价,激励人们积极主动地探索人与世界的理想状态,创造更加美好的理想家园。

  哲学的批判活动增进了人的自由意识。从总体上看,哲学的批判活动有着双向的理论效应,它既指向所批判、所反思的对象性意识或理论,又指向从事批判活动、反思活动的主体自身。就前者来说,通过哲学批判活动和反思活动,对象性意识或理论实现了解释方式的转换和理论层次的跃迁;就后者来说,伴随着哲学批判活动和反思活动的展开,主体的自由意识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和加强。哲学的批判活动之所以能够不断超越既有的思想意识和理论形式,主体的自由意识之所以能够这种反思和批判活动中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从根本上说,在于它否认有所谓超越批判的终极前提。由于一切理论对象都要经受批判的检验,一切思想前提都不能免于追溯更为基本的前提,从而也就决定了在这种批判和质疑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理性是自觉的,意识是自由的。由此我们可以不夸张地说,哲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精神武器。

  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植

  哲学教育有助于接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更智慧地生存。

  近年来,关于哲学教育塑造世界观的功能的提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认为这意味着把哲学界定为关于世界、人生和价值等无疑的知识和具体条文,认为这会导致哲学过分意识形态化,政治庸俗化,最终会宣判“爱智慧”的终结。其实不然,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从来所展示的是哲学家对人及其生活的世界的总体性的理解和根本的看法,而他们又总是在为确立和论证对待人生、社会、世界和宇宙应该具有的基本信念和一般原则而不懈地在努力着,他们一直试图为人类更好地生存提供理想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问。另一方面,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同时代的哲学家都只能在既定的条件下,得出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最充分、最全面、最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他们的哲学理论可能超越他们以往时代的理论但决不可能超越他们尚未经历的时代。因此,一部哲学史所展现的是对世界和人生总体性问题的解释方式的转换和理论层次的跃迁,同时展现了不断更新和提升的人类智慧。哲学教育传授哲学基础知识,理所当然也传播哲学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这个时代的哲学教育,应该主要介绍代表时代发展水平的哲学,因为它是我们时代“在哲理层面上的极限性认识”⑦,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把哲学原理当作生活的常识、刻板的教条来灌输和教化,这无异于宗教的布道,是对自由批判的哲学真精神的蒙蔽和破坏。被动接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使再正确,也不可能真正植根于心灵,融入到自己的血液当中,真正成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哲学教育在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应该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哲学能力是不能传授的,但是该能力所需的哲学特有的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和论证的技能是可以传授的。良好的哲学训练,能使我们思维更加严密,思考更加深入,尽可能避免片面性、表面性。另外,哲学史的学习在帮助我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凡是不知道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陈修斋先生曾说过:“要树立比较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此指导我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即立身处世之道,也只有通过学习哲学,通晓关于世界和人生的种种已有和可能有的学说和观点,然后通过自己深入思考和比较以及实践的检验,来判定其是非优劣,择善而从之,再加上自己的分析、综合和创造才行。”⑧独立地思考,反复地比较,批判地学习以往哲学家的思想,有利于开拓我们的哲学视野,解放我们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哲学的精髓,从而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指引我从头的生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哲学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放弃哲学只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观念(当然不是说它可以完全脱离现实政治),确立它是人自身发展之精神需求的观念;放弃以知识传授及真理教化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转向注重哲学素养的培植,转向对人们的寻根精神、创新意识、高尚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江畅.走向优雅生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舒远招主编.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

  [5]郭湛主编.哲学素质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6]欧阳康.以真正哲学的方式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教学与研究,2001年10期.

  [7]段德智编.陈修斋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8]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

  注释: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主编肖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页9.

  ②参见《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③ 转录《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86.

  ④ 参见《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⑤ 转录《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主编舒远招,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页326.

  ⑥《哲学素质培养》,主编郭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页68.

  ⑦《以真正哲学的方式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欧阳康,《教学与研究》2001年10期.

  ⑧《陈修斋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段德智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版,页48.

  论教育哲学论文篇2

  对于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

  摘要:教育目的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学校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等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起着指导作用。本文作者为高职高专院校专任教师,通过对现代服务业内涵的了解,论述在现代服务业中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社会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纵观中外教育史阐述对教育目的的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教育目的和教学目的,素质教育目的和教育目的发展等几方面,并针对新时期教育价值观的问题,尝试给出一些哲学思考。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教育目的 哲学思考

  据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国家统计局在1985年《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将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其中第三个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

  这个第三个层次中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的教育,从来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教育目的问题,是教学论中仅次于教育本质问题的又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如果说教育的本质问题,要回答的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教育的目的问题,要回答的是教育是干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社会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一、关于教育目的的认识

  (一)中外不同教育学派对教育目的的看法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认识的深入,对学校教育目的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但他们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仍众说纷纭。在我国,清代的教育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辛亥革命时期提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等。在国外,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在发展健全的个人”。卢梭认为教育就是要“养成正当习惯”,他更加重视人们自然发展。杜威则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就是“人们经验的不断的继续改造”,从而提出教育无目的的主张等。

  在当代教育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目的的论述,仍然是不相同的,同时也在不断变化。如存在主义,把自我的存在看作做是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主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儿童“成为自身之我”、帮助人们去作“自我发现”。而进步主义者则主张,教育从以儿童为中心,逐步转移到以“社会文化为中心”等等。

  以上对教育目的主要从社会需要或从个人的发展两个方面来认识,但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他们对教育的目的不可能做出科学的论述。然而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提出了几个问题:1.教育目的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2.如果承认教育目的的客观性,那么教育目的是由社会要求决定的,还是由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3.如果承认教育目的由社会所决定,那么决定教育目的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或者是生产方式。

  (二)马列主义对教育目的的论述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根据意识与存在的关系,从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出发,全面地、科学地论述了教育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拥有物。在其现实性上,总是一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同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指出旧的社会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现代社会生产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可见,马克思主义极为重视人类个体生命的存在,重视人的因素,肯定人的价值,承认人的个性,主体性和人的人格健全与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让人的品格、智力、生理、心理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

  2.列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列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充分肯定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指出“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各方都有能力”、“会做一切工作的人”。他进一步指出人的全面发展要与人类的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些基本理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三)我国当代教育目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它是在马列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实际,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逐步发展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特别强调了“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还要求“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育目的与教学目的

  教育目的是国家为整个学校系统制定的,对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有指导和制约作用。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各级各类学校又需确定更为具体的培养人才的目标,这个具体的目标是对总的目标的落实,也只有教育目的具体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逐步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的,可以说教学目标就是进一步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育目标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某一学科某一阶段某一节课的更为具体的目标。教学目标总是以一定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为媒介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紧密联系,并与具体的课程内容一起呈现给教师和学生,表现为教学的任务。一般而言,教学任务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使学生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

  (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这三个方面的教学任务也就是对教学目标的表现。而任务完成情况直接决定着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是否实现和在什么程度上得以实现。课程标准是对一定的教育阶段的学生发展德、智、体诸方面达到的程度,具有整体性,各类目标彼此关联。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课程目标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依据,是阶段性教学目的的反应。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和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两者有其必然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三、构建素质教育目的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它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行性的基础。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这一目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以揭示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科学依据,以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为基础。主张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当代先进的教育目的的共同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践,先进的教育目的,也在不断发展,体现教育目的的内涵的各方面联系也日趋紧密并向整体化、和谐化、最优化方向发展。当前我国教育目的集中反映在“两个结合”、“三个面向”、“四有新人”、“五育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一系列基本点上,素质教育的目标应当紧紧围绕上述教育目的来构建,把培养目标中全部重要的因素进行整体的、全面的、有序的整合,从而把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奉献精神为核心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创造精神为核心的审美素质及其综合表现的身心素质和劳动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目的基本框架和导向指标。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途径。

  结语

  由此可见,研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必然研究教育的目的问题,明确教育的目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使学校教育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有才干、有胆识、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道德、情操的一代新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促进人的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明确时代教育的目的,这是“教育目的论”研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教育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晓华,叶富贵.中外教育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桂先.略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教育目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8—89页.《列宁全集》第2卷第416页

  [4]黄顺基,董红霞.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5]王学力.自然辩证法课程讲义.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

274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