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哲学论文 > 美学 > 浅析医学人才美学素养

浅析医学人才美学素养

时间: 宁静642 分享

浅析医学人才美学素养

  摘要:拟通过对医疗领域医学人才审美意识、审美对象以及美学修养的社会功能进行研究和探讨,发现医疗科学实践中医学人才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揭示美学素养在医学人才教育和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审美意识;审美活动;审美对象

  马克思曾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这说明,人类的劳动生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改变自然物状态的过程,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97这样,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物质产品,而且也是自身思想、情感和智慧等这样一些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

  就在这些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过程中,人感到了愉悦和幸福,因而也感到了美。基于此,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生产实践活动,总有当时人类的审美烙印,审美活动也成为人类重要的创造活动之一,对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起着不可或缺的补偿作用。因此,研究医学人才的美学素养,陶冶医学人才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使之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对医学人才的健康成长以及实施科学的医疗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医学人才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

  审美意识是社会意识中的一种特殊的形态,是人对现实生活中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对象的能动反映。它包括审美观念(审美价值标准和审美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感等。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独有的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情感体验,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内在的自然人化的结果。审美意识具有直觉性、情感性和社会功利性等特点。医学人才在医疗领域进行的是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的科学实践活动,现代社会中,科学的健康标准应该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这就决定了医学人才的审美意识除了具有人类一般审美意识的特点以外,还应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趣味,是指医学审美主体对医学审美对象特有的兴趣和倾向。由于医学审美主体所接受的专业知识、所处的职业环境和其特有的经历,使其形成了特殊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特有的情感体验,使其审美趣味有其自身的特点。

  2.审美能力,审美主体即医学人才在从事医学实践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和本质体验的敏锐性和认识的深刻性程度。

  3.审美观念,指医学审美主体在一定的医学审美实践活动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关于人体健美的构想和观点。

  4.审美理想,是人类对自身的健康长寿、体态的优美矫健、心理的健全以及如何进一步发挥人体的各种潜能在医学上表现出来的向往和追求,并为其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而不断地努力。

  5.审美感受,指审美主体对美的医学事物带有情感性的认识活动。它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在各种医学审美活动中的审美特性有了感性的认识而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

  二、医学人才的审美对象

  医学的社会功能旨在预防疾病、维护和增进人类的身心建康。因此,医学人才的审美对象应该是在保障人类健康长寿的过程中,存在于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中的审美需求、医防保健人员的美学素养、医学技艺美、医学环境美、医学服务美、人体美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人群之间的有关审美意识、审美选择、审美处理、审美评价、审美教育等一系列审美关系。

  1.审美需求属于审美意识范畴,它包括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等多方面内容。人的审美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它不仅受社会物质生活环境的制约,还受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由于对自身疾病的防治和维护健康的特殊需要,其在审美需要上会表现出特有的内容。

  2.审美素养,医学人才的美学素养应包括他们在医学审美过程中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相统一的美学要求。

  3.医学技艺美,是指广博的医学知识、熟练的医疗技术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4.医学环境美,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大环境美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小环境美。

  5.医疗服务美,实质上是指医疗领域的职业道德美。

  6.人体美,是指人体在正常状态下的形体结构、姿态动作、生理功能的协调、和谐和匀称统一。人体美的本质在于健康和符合审美标准。

  7.医学审美关系,是一种在以保障人体健康的医疗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关系,它包括人与人、人与物两方面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指医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医学审美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审美关系指人与客观的医学事物间的审美关系,如医务人员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设施之间的审美关系等。

  三、医学人才美学修养的社会功能

  1.通过医学审美实践,运用审美意识,创造人们良好的健康完美的素质。一个具有良好的美学修养的医学人才应该懂得如何运用审美意识,去创造各种医学美的条件,使之作用于人体机能,防治疾病,保障人的健康完美,还要善于运用各种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宣传教育手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的审美能力得到加强,使他们在医学审美关系中从心理上获得情感、友爱以及对周围美的事物的感受,使他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以此改善人类的机体素质,达到美化人生的目的。

  2.以熟练的医疗技术和高超的艺术修养,创造完整的人体美。在医学科学实践中,运用医学科学技术包括优生医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整形美容医学等一系列现代医学技术对人的面貌、形态、结构、精神和功能进行重新塑造、修补、加工,促使人体的各部分和谐统一、协调一致地发挥功能,从而符合人体健康完美的需求。

  3.医学人才良好的美学修养不仅有利于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医学工作者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状态,积极乐观的生活、工作态度,仪表端庄、举止文雅、语言亲切、态度

  温和、诊疗精细等优良的职业道德,使其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这样,在正确的审美观的指导下,医学人才在医疗实践中力求达到自身真善美的统一,使患者和社会保健人群在医院就医处于一种和谐安宁、舒畅愉悦的气氛中,由此产生一种身心俱佳的状态,对康复充满信心,并愿意与医生沟通,积极配合治疗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和谐的医学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立。

  4.治疗功能。从系统论角度讲,人类所面临的疾病的威胁,以及各种不健康、不和谐状态,其原因往往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还有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当人体的完整与层次、结构与功能的有序性,开放与自组织的稳定性因各种综合因素而遭到破坏时,医务工作者可利用医学审美中的艺术形象、医学审美的再创造、审美意识的调谐、指导和咨询功能等,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如可利用音乐治疗某些疾病,优美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可以调节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兴奋,也能使胃的蠕动变得有规律,并能促进唾液的分泌。

  5.美育功能。在医学审美实践中,医学人才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美学素养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社会大系统的需要,依据一定的审美规律和原则,普及和提高人们的医学审美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在医疗实践中,每个医疗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和规范人们形成良好的医学审美习惯和行为方式;通过娴熟的现代医学技术和审美实践,改变人们的医学审美状态,创造一个健康、和谐和文明的社会。

  四、医学人才的审美动力

  1.医学人才自身的审美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心理学家H.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是生理的需要,第二是安全与保障的需要,第三是爱与归属的需要,第四是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的需要,第五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需要属于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一种精神范畴的需要。医学人才也不例外,都有自己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内在情感的欲求,是人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最终目的是求得审美的愉悦,它包括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等多方面的内容,并通过个体的特殊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因此它的形成同个体的特殊的社会实践经历密不可分,如医学人才的审美需要,就是在医疗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他们以维护人类的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审美的最高需求。

  2.医学自身发展的要求。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反映在对疾病的机理以及对健康的概念,正在向更深的层次进行探索。医学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疾病,而是人。人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的生命历程要受到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制约。人的健康是一种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医学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医学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呈现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趋势,这种发展要求医学人才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重视自身的美学修养与职业道德的联系和互补作用,理解在医疗卫生的职业活动中重视自身美学修养的重要意义。本着救死扶伤、维护人类健康的原则,医学人才应该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含义,重视自身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培养和协调统一,加强医学审美修养,以便更好地把医学审美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3.医疗工作系统性的要求。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依靠的是医疗工作人员的同心同德和密切配合,在对病人的诊疗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因此医务工作者的全局观念和责任心极其重要,这种职业道德美是创造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03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