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论文精选
药学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需要,具有现代药学知识,能从事药物生产、药品分析鉴定、医院药学、药物研制和药事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药学论文精选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药学论文精选篇1
浅谈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
[摘要] 目的 探讨药学监护对于中药临床合理用药 的实际意义。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随机抽取的我院857例门诊服用中药的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临床中药咨询总人数为532人,总用药咨询率约为62.08%,其中患者咨询药物的用法用量者可以多达346人,约占40. 37% ; 而咨询中药的煎煮方法者有186人,约占服用中药病人的21. 70%。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门诊服用中药的患者对于中药的用法用量以及煎煮方法并不十分清楚。结论 借鉴西药PC方法加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是临床药学发展新方向,对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及中医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药; 药学监护: 临床合理用药
伴随着我国传统中医理论的不断传承及发展,中药的临床应用也随之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也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因而借鉴西药PC方法合理监督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学发展新方向,同时也是中药临床更加合理用药新途径。对此,本文就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中药的药学监护(PC)、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和PC的相关性等内容做了具体阐述。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随机抽取的我院857例门诊服用中药的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
2 结果
2009年3月~2010年7月我院随机抽取的857例门诊服用中药患者的临床用药咨询情况见表1
表1857例门诊服用中药的患者的临床用药咨询情况 例(%)
通过表1当中857例门诊服用中药患者的临床用药咨询情况的调查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临床中药咨询总人数为532人,总用药咨询率约为62.08%,其中患者咨询药物的用法用量者可以多达346人,约占40. 37% ; 而咨询中药的煎煮方法者有186人,约占服用中药病人的21. 70%。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门诊服用中药的患者对于中药的用法用量以及煎煮方法并不十分清楚。
3 讨论
3.1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学监护的概念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是应用中医学综合知识、管理学知识来指导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物,在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合理组方,以达治疗疾病及保健目的。
PC亦称药学保健、药疗保健,是一种过程,药师通过和患者、其他的专业人员合作而设计治疗的计划,其执行会对患者产生特殊治疗效果。其中包括三种功能:①发现实际存在或潜在用药问题; ②对发生的用药问题予以解决;③防止潜在用药问题发生。
3.2 做好中药学全程监护与促近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性
中医用药讲辨证论治,实质为个体化用药,与临床药学合理用药的核心一致。当前中药临床用药存在不规律用药、超剂量等问题。因而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给药方案,及时调整用药,将PC应用到中药合理用药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结合的有效措施
3.3.1 规范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临床意义主要是保证中药质量,掌握各种不同的炮制品疗效差异是中药合理用药前提条件。炮制方法得当与否关系中药的疗效,如生黄柏清下焦湿热,酒炙黄柏清上焦之热,盐黄柏则退虚热;生附子毒性大,制附子则毒性明显降低,且强心作用增强,炮制过程中应强调规范化的操作。作为PC实施主体,药师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认真监督炮制中出现的问题,以更好的实施PC。
3.3.2 用量准确,方精药专
大剂量、大方是临床较普遍的现象。用药取效与所用药量并不成正比,而与辨证准确、治法得当、用药合理有密切关系。处方用药规律具有传统性,用药应遵循规定的剂量。医师可依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病势缓急、发病季节、患者体质强弱酌情增减,但剂量要适中,确保安全有效。中药师要对中医师处方进行监督,共同协商,以更好的实施PC,有效加强中药临床的合理用药。
3.3.3 药物配伍、联合应用合理
药物配伍联用得当,功效则倍增;反之不但无效,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中药联用,尤其是含有毒性成份的中成药联用,要注意有毒成份增量及蓄积[1~2]。中西药联用能增强西药疗效,如:枳实能增强庆大霉素抗感染的作用,银花和青霉素有协调作用[3],但中药化学成分复杂,使用中药时应特别注意。比如清开灵联合青霉素静滴可引起休克。药师应当运用其专业的知识并且借鉴临床医师的实践经验认真审核药物配伍联用,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药源性的疾病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最终达到临床合理用药目的。
3.3.4 煎、服方法科学规范
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中药的有效成份也随之不断的被提取及分离,中药的临床药理效用也得到了证实, 但是汤剂因其独特的优势(可以随症加减,灵活变通地使用药物,且内服后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制备简单易行)在现代中药剂型中仍占主导地位,所以科学地掌握中药汤剂的煎煮和服用方法至关重要.历代医家对于汤剂的煎服方法都十分的重视。如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我国古代积累下来的煎煮方法,大多数是科学而合理的,如“煎药并忌铜铁器,宜银器瓦罐。”煎药水多用雨水、腊雪、露水等,这些都是天然蒸馏水,含矿物质少、比较洁净。煎药前应浸泡,煎药次数一般2-3次,需特殊处理的应按规定处理。服药时要注意药物的温度,服用的时间、剂量和服药食忌等。[3]
参考文献
[1] 张新萍,郭海平,杨智敏.药学监护与临床[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15):236-237.
[2] 曾昭全.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J].海峡药学, 2010,(1):70-7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中药学》(中级):925-929.
>>>下页带来更多的药学论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