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药学论文
现代药学论文
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现代药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现代药学论文篇1
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实践
摘要:目前基层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的管理确实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中药房中药饮片的管理实践,总结出了相关问题,主要为中药材本身质量不高,中药材的进货渠道不规范,中药的保存存在一定不足及中药材的炮制不规范等,本文作者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为规范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管理,完善中药材保存方法及规范中药饮片的炮制过程。
关键词: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实践
中医指的是中国传统医学,主要研究人体病理,生理和疾病的一门科学,它为中国国粹,而且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日益增加,中医将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
中药饮片为中医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药制剂中特殊药品,主要按照中医理论将中医炮制成一定规格,而且也满足临床和市场需求。
在采用中医治疗时,中药饮片的质量将对疾病的治疗产生重大影响,若饮片质量不高,患者服用时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医院中药房需加强饮片质量的管理,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但是目前基层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的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中药饮片质量不高[2],治疗效果较差,故需加强基层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
本文对基层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合理对策,目的是提高中药饮片的管理质量。
1 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药材质量不高 一般来说药材需在特定气候,特定区域种植才能有效保证药材的质量及治疗效果。
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发展,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有一部分人受利益的趋势,对中药材进行移种和扩大种植,这导致中药材生长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其临床效果不佳。
1.2进货渠道不规范 目前基层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不高一部分原因为中药材进货渠道不规范,医院往往贪图小便宜,可能从没有中药材生产资质的工厂购药,进而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
而且目前药物市场竞争比较激烈[3],经济利益和中药有较大的联系,部分药物生产厂商为了利益,可能将次药充当好药混入中药材中,甚至也将非中药混入中药中,如沙土,石块等,虽然这能为药商带来巨大利益,但这直接降低了中药的质量和临床效果。
1.3中药保存问题 保证了中药供货渠道也并不能完全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虽然中药质量较好,但没有有效的包藏,也可降低中药饮片的质量。
有些基层医院中药贮藏环境较差,卫生条件也不好,这容易导致中药发生风化,变色,发霉的情况,这可导致有效成分流失,导致中药质量及临床效果降低,进而影响生活身体健康。
1.4中药饮片炮制问题 规范合理的炮制是保证中药饮片治疗的关键环节[4],这不仅能降低中药本身存在的毒性,而且也能保证中药活性,保证临床效果。
若中药炮制不规范,中药质量和临床效果将大打折扣。
2 管理对策
2.1规范管理手段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中药材进货渠道,完善中药材炮制方法,加大中药材治疗监管力度,做到有法可依,若发现违法情况,严惩不贷。
2.2严格控制入库中药材质量 医院需在有生产资质的企业购买中药材,并对入库中药材相关信心进行核对,记录,如来源,产地,入库日期等[5]。
而且在购买中药材时需根据市场及临床需要合理有节制购买,以防中药材积压,造成中药活性物质流失,造成临床效果降低。
在购买中药材时,需用专业人员对中药材的质量,真伪进行鉴别,防止因一时疏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完善中药材保存方法 在中药材入库后,需根据中药的来源地,成分,质地进行分类保存,如富含蛋白质,糖类等药物需保存至匹配容器中,容易霉变的中药材需保存在低温处。
对中药材的保存环境也需进行严格控制,如控制库房内温度,一般库房内温度需控制在15℃~20℃,这不仅能防止药材发霉,而且也能保持药物活性;库房内水分含量一般控制在8%~12%,这主要可防止中药材发生霉变;若在梅雨季节,也需对库房进行杀虫和干燥。
2.4规范中药饮片的炮制过程 严格按照相关炮制方法进行炮制,使中药饮片的外观,气味及疗效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而且在中药材进行炮制时,炮制人员也需遵守相关工作守则及职业道德,如需仔细核对患者年龄,病情等信息,而且在配伍时需集中精神,严格根据处方上剂量进行配伍,而且在炮制后,发放给患者时也需对药物剂量,规格进行核对,防止出现错误。
3 总结
中药为我国国粹,其治疗效果已经不言而喻。
中药饮片为中药组成部分,它直接与患者接触,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而且若其质量不高,将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故严格把关中药饮片质量至关重要。
但是目前基层医院中药房饮片质量令人堪忧,本文总结我院中药房饮片管理方法,认为导致中药饮片出现质量问题主要原因为中药材本身质量不高,中药材的进货渠道不规范,中药的保存存在一定不足及中药材的炮制不规范等,本文也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主要为规范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管理,完善中药材保存方法及规范中药饮片的炮制过程等。
总之,目前基层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的管理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只有归纳总结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才提高中药饮片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伟杭.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 中国药业, 2013, 22(4): 78-79.
[2]王曼. 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 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3): 2-3.
[3]李会银.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3(2): 97-98.
[4]潘旭,许保海门诊中药房发现的饮片质量问题及相应对策[J].中医药导报,2011,17(3):102-104.
[5]孙静, 杨林, 程蕊. 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7): 105-107.
现代药学论文篇2
探讨影响中药毒副作用的因素
摘要: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药作为一种天然药材,虽然相对安全,但也不是绝对安全。本文主要讲述了六个对中药毒副作用有影响的因素。
关键词:中药;毒副作用;影响
随着我国中医药的发展,中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然而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却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例如有的人认为中药不存在毒副作用,有的人却又认为中药有很强的毒性。这两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我们不能够夸大中药的疗效与毒性,也不能够说其不存在任何毒副作用。
1对中药毒副作用的认识
中药的毒性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中药的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只要是药物就会有一定的偏性存在,由此可见毒性具有普遍性。金代医学家张子和曾经说过:“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从狭义上讲,中药的毒性指的是药物对人体的伤害性,许多药物是无毒的,因此,药物毒性具有特殊性,是少数毒药才具有的性能。在《神农本草经》中将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其根据就是中药有毒、无毒来进行分类的,由此可见对于中药的毒副作用的认识并不是从现代才有的,古代的医学家对此早有认识。我国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将中药的毒性划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就是依据狭义的中药毒性而划分的。
2影响中药毒副作用的相关因素
2.1药物品种
中药的毒副作用有很多都是因为药物品种的原因所引起的。中药中将有些不同种的药物冠以同一名称,导致一些医者将一部分有毒的药物与无毒药物混用,常出现此类中毒事件。例如木通有多种,有关木通、川木通、木通这三个品种,它们都蕴含有有毒成分马兜铃酸A、B、D及衍生物,但是其含量却是依次递减。还有一些中药本身并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却有可能因为生长的环境而成为有毒的中药。例如《中国药典》中没有将桑寄生列入到有毒中药中,但如果是寄生在有毒的夹竹桃上,那么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而如果将这种桑寄生误用,用量相同却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产地的影响
中药产地的不同,其药性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例如与云南的腾冲附片相比,四川的腾冲附片的毒性要小,而其道地药材围场黄芩与河北围场、山东胶南、陕西黄龙和太白所产的黄芩相比,疗效也较好,而且其毒副作用也相对较小。因此,在药材选用时应该要注意药材的产地。
2.3药物使用剂量
中药中对药物的使用剂量有着严格的要求,用量十分得当,将会直接对药效的发挥产生影响。例如苍耳子含有毒物质苍耳子甙,该种物质可致使肝肾功能改变,严重的以肝脏坏死为最,可直接导致死亡。再例如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热毒痈肿疮疡及内痈等,但是过量服用则会导致缓泻。即使是能够解百毒的甘草,如果大量的服用也会导致高钠低钾血症。
2.4禁忌
“是药三分毒”,任何一味药都会存在不适应的人群。在服药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有一些有饮食忌口,即俗称的忌口。如果在服药的过程中不注意饮食,有时不仅仅是降低药效,严重的甚至是会产生毒副作用,例如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等。再例如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但是如果孕妇服用,则会刺激子宫,反射性引起子宫强烈收缩,从而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致使胎儿发育不良及产生各种畸形,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
2.5盲目用药
有很多因为潜意识中认为中药无毒,而其自身也不具备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认为中药制剂相当安全,有病可以治病,没病还可以防身。这种思想也是临床中药使用不当,从而造成毒副反应的中药因素之一。自古以来中医就认为“是药三分毒”,切忌不可滥用,并将药分为上、中、下三个品阶,在用药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的取其利而避其弊。中医理论中认为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而药性亦有寒热温凉之性,在使用中药治病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在具体的用药中,应该要考虑到人、时、地、病等多个方面进行辨证施治。
2.6个体性差异
中药的有毒或者无毒,取决于人在用药后所产生的生理与病理变化,因此中药的毒副作用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较为高大、肥胖、强壮的人具有更强的耐毒性,而较为矮小、瘦弱的人耐毒性稍微差一些。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例如人参,如果是一个正常人大剂量地频频送服,就会得所谓的“人参滥用综合征”,而如果是用于气虚欲脱的抢救,以15~30g煎汤频频灌服,也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
总之能够对中药的毒副作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特别是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种植的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大气污染严重,以及药材在生产、贮藏、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到中药的药性。文章中所讲述的对中药的毒副作用产生影响的因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些煎服、配伍等都没有讲到。为了能够让中药的应用发扬光大,就必须要对中药的毒副作用进行研究,以防止其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陈端端.小议中药毒副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04):58
[2]李彦荣.关于中药的毒副作用及其合理使用[J].中国 现代药物应用,2009,(06):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