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 >

项目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 若木1 分享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1]。具体说,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自己进行处理,从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直至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负责,使学生通过实施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了解把握整个学习过程及每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最早见于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因其能够有效地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同时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因此得到了欧美国家的普遍欢迎。在欧美发达国家,项目教学法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教学法,广泛地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德国在引进该教学法后,联邦职教所于2003年7月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法规,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该方法在职业教育中的使用。项目教学法在我国的运用起步较晚。直到2001年4月,查德博士来中国北京讲授“项目教学法”,才将这一崭新的教学理念带到中国。项目教学法首先被我国的职业院校采用,同时针对项目教育法的应用研究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中医教学方面,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性研究也得到了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项目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中医内科学是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它不仅包含了中医基本理论的内容,而且包括了辨证论治的中医临床实践的内容,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中医理论学科,也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和方剂不再是相对独立的学科,而是通过老师的引导,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在中医临床实践内容中。因此,中医内科学的课程中包含着丰富的“项目”资源。教学中可以将中医内科学的病症病例作为一个个项目,将辩证分析和理法方药的内容作为下属的各项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在通过对项目的研究来完成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有机结合,从而使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2.项目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在中医内科学的传统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只能遵照书本上的内容,完成对知识的识记,致使学生缺少独立分析的能力,辨证论治与临床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开展项目教学法,在项目研究的引领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对中医内科学中的专题性内容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提高对中医各方面基础知识掌握的连贯性,充分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不仅有效巩固了课堂的理论教学内容,而且还能使学生不断通过查阅医疗文献来扩展知识,开拓思路,更重要的是这样反复训练能使学生的临床技能得到有效培养, 辨证论治和临床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因此,项目教学法能够很好地解决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弊端,是适合中医教学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选择主题,设定项目
  根据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选取适当教学内容作为主题,开展项目设计,在保证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的前提下,让学生能够经历完整的项目研究过程。这个阶段要求教师要事先完成充足的准备工作,如方案设计、搜集信息和资料、估计项目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
  2.提供材料,布置任务
  教师在课前将具体病例素材提供给学生,向学生明确项目研究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同时,提出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答来完成对项目的研究。
  3.成立小组,制定方案
  在学生中应成立项目研究小组,采用自愿结合、适当调节的建组原则和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活动原则建立小组。小组确定后,由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既保证研究活动的连续性和明确性,也要保证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有所收获。
  4.开展研究,形成结论
  要将确定的研究方案具体落实。学生分工合作,在教师适当指导和参与下,各小组要通过项目研究形成自己的结论。这期间,教师的工作应侧重组织和引导,测重研究方法的指导和科学态度与精神的渗透,而不是帮助学生直接得出课题结果。
  5.展示成果,交流评价
  各个项目研究小组要将自己的研究结论或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并彼此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间的思维碰撞能够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学生还要对整个研究过程,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研究成果的质量和研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体验感受及其他方面的得失,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反思,以获得更深一步的理性认识,完善认知结构。
  下面结合“淋证的诊断治疗”一课进行具体说明。
  课前3天,教师将具体的病例素材提供给学生,并提出一系列具体问题:
  [病例一]张某,男,60岁。患者平素性格急躁,胸闷,两胁胀痛,少腹胀满,腰膝酸软无力,经常出现小便艰涩疼痛,尿有余淋,常服抗生素。五天前与人发生争执后出现小便艰涩疼痛,尿有余淋,小腹坠胀,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弦。
  [病例二]刘某,女,40岁。患者经常小便涩痛,尿化验见潜血(+)、白细胞(+ +),常服氧氟沙星等抗炎药和清热利湿通淋药治疗。三天前冒雨涉水后再次出现小便艰涩疼痛,有热感,淋漓不尽,伴有结石排出,疲倦乏力,腰腹绞痛,手足心热,舌质少苔,脉沉数等症状。
提出问题:①中医诊断(诊断依据)。②中医辨证的类型(辨证依据)。③需要和哪些疾病相鉴别,如何鉴别。④治则、代表方剂、处方。⑤相关的西医疾病诊断有哪些。
  学生在自愿结合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适当调整形成项目研究小组,利用3天的时间进行项目研究,并形成各自的结论。上课时,各项目小组进行汇报,展示自己的成果。各小组汇报之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同时将争议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解决。教师参与评议,并在最后进行总结。
  四、项目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项目教学法实施以后,我们通过课程考核结果对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态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项目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学生掌握中医内科学知识
  中医内科学课程考核结果显示,学生的及格率为99%,优秀率达到82%,较以往有大幅度提高。调查问卷显示,学生中认为项目教学法对掌握中医内科学知识非常有帮助的占44%,认为有帮助的占56%。两项结果都表明,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内科学知识。
  2.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项目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实施以来,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这不仅表现在课程考核中学生对实践性问题的得分率很高,而且在实践环节中学生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实践能力。
  3.有效促进学习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特点就是通过项目研究,提高学习者的参与热情。具体实施中,在每个项目研究小组中,各成员进行有效分工,每个成员均承担各自的任务,从而保证了每个人的参与程度。这种极强的参与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项目教学法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调查问卷显示,学生认为实施项目教学法非常必要的占37%,有必要的占67%;对项目教学法很赞成的占40%,赞成的占59%;参加项目教学的积极性方面,非常愿意的占38%,愿意的占62%。数据结果显示,学生非常欢迎这种教学方法。
  4.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加强
  通过项目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挥,主动获取知识和研究能力得到了加强。从项目教学法逐次实施的效果上看,学生在项目研究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性逐次加强,获取的信息量也远远超出教材范围,对文献材料运用的合理性也在不断提高。
  5.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亲自上讲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论,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并彼此评价,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调查问卷显示,认为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协作能力很有帮助的学生占41%,认为有帮助的占54%。项目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实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
  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打破了“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促使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如何能让学生更好获取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方面。
  五、结论
  项目教学法通过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学好、运用好中医内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一种适应中医内科学教学的教学方法。
3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