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的范文精选
临床医学论文的范文精选
下面是小编整理整合的一些关于临床医学方面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有效利用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焦虑症状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320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胆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常规组(160例)和护理组(160例),常规组给予术前焦虑护理,在此基础上护理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SAS)、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0.63%)显著优于常规组(75.00%),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焦虑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
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者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会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等[1]。患者临床上多表述为腹部闷胀不适、疼痛、发热等,不仅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对其心理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本文通过分析胆结石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研究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焦虑症状的护理效果。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320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胆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常规组(160例)和护理组(160例),常规组男性90例,女性70例,年龄为23-60岁,平均(41.305.78)岁;护理组男性85例,女性75例,年龄为24-61岁,平均(42.12 5.29)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术前焦虑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异常情绪。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具体可表现为:健康教育:术前向患者讲述健康知识,疾病知识,手术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并树立健康意识,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向患者讲述成功案例,使患者树立信心。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并?ζ浣?行疏导,根据相关临床经验评估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异常情绪,并提前给予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相配合,护理人员通过了解患者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等,制定护理措施,并使家属协助其共同完成[2]。通过谈论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并对其疑问进行解答。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室内坏境,并告知患者术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情况,使患者做好充足准备,从而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1.4 疗效判定标准
焦虑评分判定标准:以焦虑自评量表(SAS)为判定标准,判定患者焦虑评分。SAS标准分分界值为50分,轻度焦虑为50-59分,中度焦虑为60-69分,重度焦虑为70分以上。
生活质量判定标准:对患者生活中各项生活能力进行判定,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以我院自主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为判定标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软件分析统计学数据,Xz检验计数资料,x±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组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0.63%)显著优于常规组(75.00%),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胆结石患者发病率高,患者多表现为腹痛、发热、乏力等,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活,并且极易引起患者心理情绪变化。紧张焦虑等异常情绪会对患者病情产生不利影响,给予患者护理干预会减轻患者异常情绪,但效果不显著[3]。焦虑护理是指针对患者焦虑情绪采取护理措施,本文在焦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个性化护理,通过与患者交流获取其信任,并对其疑问进行解答,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措施,术前对其进行一一护理,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研究数据显示:护理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0.63%显著高于常规组(75.00%),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焦虑症状的护理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焦虑评分,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
手术患者中,部分患者术后无法自主进食。为预防营养不良,需给予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保证营养供给,促进病情康复。在此期间,合理选择喂养管以及营养制剂,是护理的关键。本文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6例作为样本,阐述了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方法,并观察了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患者共33例。性别:男:女=18:巧。年龄(28-79)岁,平均(59.48±2.16)岁。疾病类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0例、脑出血21例、其他2例。对照组患者共33例。性别:男:女=17:16。年龄(30-82)岁,平均(59.60±2.35)岁。疾病类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1例、脑出血20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可对比(p 0.05)。
1.2 纳入标准
(1)所用患者均需使用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2)患者无意识障碍。(3)患者无恶性肿瘤。(4)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营养评估结果,给予营养支持。观察组加强营养护理与管理:
1.3.1 营养护理
(1)喂养管选择:应选择柔韧、Y接头的喂养管(如硅胶材料喂养管),给予营养支持。以确保能够及时冲洗,提高护理的安全性。(2)营养投给方式:护理人员应采用一次性投入、持续输注的方式投给营养。一次性投入:6-8次/d, 200ml/次。持续输注:营养支持12-24h内,输注速度为40-60ml/h。营养支持3-5d内,可适当增加输注速度至100-125ml/h。(3)营养制剂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营养制剂。糖尿病、肝功能衰竭患者,及婴儿,需给予特异配方。给予营养支持时,应将人工营养成分,与食物结合,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以改善。人工营养成分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等。食物应以蔬菜、牛奶、蛋类及谷物为主,需混合至半流质的状态,给予患者食用。
1.3.2 营养管理
(1)管道管理:护理人员应固定好喂养管,避免管道折叠、挤压。输注前后,应采用温开水冲洗管道,避免堵管。如喂养管材质为硅胶,需每月更换一次,预防感染。(2)并发症管理:腹胀、腹泻、呕吐、返流为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多由饮食不合理,或管道护理不善所引起。护理人员应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发现上述并发症后,应立即分析原因,并改变营养支持方案,提高营养护理的安全性。例如:当患者发生呕吐时,可将床头抬高30°,并给予患者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治疗疾病。腹胀可能由肠道菌群失调、肠道水肿或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所导致,给予对症处理,即可有效缓解病情。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采用t检验,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94%,护理满意度93.94%,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给予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是纠正营养不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度的主要途径[1]。给予营养支持期间,腹胀、腹泻、呕吐及返流等并发症较容易发生。常规护理方法较注重按照营养评估结果,为患者补充营养。但对并发症的预防,以及管道的选择等,均缺乏重视。受其影响,患者的舒适度通常较差,且由于营养制剂选择不合理,患者的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有限[2]。长此以往,容易对疾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造成阻碍。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21%。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2例表现为腹胀,1例表现为腹泻,1例表现为呕吐,3例表现为返流。通过对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观察发现,该组患者有效率84.85%、满意度81.82%。表明,常规护理方法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加强营养护理及管理,以解决该问题。
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营养护理方法共包括合理选择喂养管、营养制剂以及投给方式三种[3]。临床用于肠内营养支持的喂养管种类较多,不同种类材质不同,舒适度同样有所差异。选择材质较柔软,且适宜长期使用的喂养管,用于给予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营养制剂,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由反复更换喂养管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使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病情多较为严重。部分合并糖尿病或肾功能衰竭等患者,对饮食的要求高。以糖尿病为例,该类患者虽需积极补充营养,但同样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免导致病情加重。给予上述患者特异配方,可有效提高营养支持的安全性。营养制剂的投给方法,包括一次性投入、持续输注等多种。根据投给方法,选择单次投给量或输注速度,同样可达到提高营养支持安全性的目的。胃管折叠、挤压的风险,在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中较为常见。加强管道管理,是预防上述风险的主要途径,对于营养支持有效率的提高,及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发现,加强管道管理后,患者治疗有效率93.94%、护理满意度93.94%。营养支持期间,诱发腹胀、腹泻、呕吐、返流的因素较多。加??并发症管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是预防上述并发症的主要途径。如患者己发并发症,立即处理是关键。根据并发症种类的不同,处理方法同样应有所不同。给予多潘立酮片服用,可有效缓解呕吐,提高治疗安全性。本文研究发现,加强并发症管理后,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6%。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表明该组的护理安全性更高。需注意的是,为进一步提高肠内营养支持有效率,临床需于护理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白蛋白、血糖、血清电解质等指标。如发现异常(如血糖升高等),应立即通过调整饮食方案,或给药的方式处理。另外,还需每周定时称量患者的体质量,如体质量增加速度过快,或体重有所减轻,同样需通过调整鼻饲肠内营养制剂的方式,改变营养护理方案,为患者原发病的康复,及患者预后的改善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临床应在合理选择喂养管、投给方式以及营养制剂的基础上,加强对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并从管道以及并发症两方面出发,对患者加以管理,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
临床医学论文相关文章:
1.临床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