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静脉采血晕针的因素及护理措施

时间: 周保凤 陈丽华1 分享
【摘要】晕针是一种血管性晕厥,它是由强烈的针管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广泛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引发晕厥。探讨引发晕针的各种因素,应对晕针的相关护理措施,针对各种诱因进行积极指导,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晕针的发生。
【关键词】门诊 静脉采血 晕针 措施
门诊患者采集静脉血,是门诊各项检查中最常见的方法,晕针是一种血管性晕厥,突然出现脸色苍白、头昏目眩、恶心想吐、冒冷汗、心慌气短、全身无力、胸闷等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神志昏迷、四肢厥冷、小便或大便失禁的情形。晕针发病急骤,原因也较复杂,正确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统计我院门诊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发生静脉采血晕针患者20例,经积极地对症处理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发生静脉采血晕针20例患者,年龄以11~45岁多见,其中青壮年男10例,女9例,儿童1例。
2 晕针的相关因素分析
2.1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是静脉采血病人发生晕针的主要心理因素,病人由于心理恐惧,情绪紧张使迷走神经兴奋及亢进,内脏器官血管扩张,引起心率缓慢,心肌收缩无力,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导致血管性晕厥。患者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多发生在青壮年、年轻女性,此类患者平素体健,很少到医院打针吃药,适应环境、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差。
2.2环境因素 治疗场所若空间不足,气候干燥,闷热,气低,室内空气不流通,声音嘈杂等环境因素可促使晕针的发生。
2.3体质因素 一般发生在体质虚弱的病人(如心脏或血管方面疾病的老年人)或病患处于劳累、饥饿、严重腹泻、大出血等体力虚弱时期。
2.4疼痛刺激 静脉采血时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引起疼痛,全身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发生晕针。护士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或者用激烈的言行刺激患者,会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出现晕针现象。
3 预防措施
3.1提高患者的心理预防能力 对采血前表现高度紧张或恐惧、面色苍白或出冷汗的患者,要让患者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让其有一个思想准备的过程,比如告诉一些准备工作等,在操作过程中,当患者表露出不良情绪时,护士应该及时分散其注意力,如提出小问题或让其看一些书报等,利用其视觉、听觉功能和思维活动来转移注意力,使局部组织放松,还有让患者深呼吸,减缓患者精神紧张。 3.2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让患者进诊疗室应首先得到心理上的安慰。我们应做好诊疗室每日消毒两次,早晚通风一次,每次三十分钟。抽血时采用一人一带一巾一针,环境管理对护患双方都很重要,应在大厅放置休息椅,墙上设置卫生健康宣传栏,为等待做治疗的患者提供休息。
3.3应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护士一方面要非常地同情、理解患者,让患者对护士产生亲切、信赖感,一方面要主动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减轻其心理压力。有的患者由于曾发生过晕针,因而表现得特别焦虑、恐惧,可能再次发生晕针。首先要认真地倾听患者的陈述,帮助分析患者发病的主客观因素,找出发病的根源,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3.4患者进诊室后往往有很多疑问,尤其是看到前面抽血患者的痛苦表情,心里就会更加紧张,因此护士的表情和言行稍不注意,就会直接影响采血效果。这就要求护士语气要温和,态度要和蔼,动作要轻柔,操作要准确,这样才能得到患者的肯定,同时解除其疑虑。
3.5当出现晕针时应积极配合医生救治,让患者不要紧张,必要时给予吸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通风保暖,饮温开水等。护士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带一巾,一针见血,无痛注射,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
4 讨论
晕针属于反射性心血管迷走性晕厥,常为一过性,与暂时脑部供血不足有关,患者精神紧张、空腹,穿刺时过强的刺激,均可导致自主神经协调功能紊乱,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暂时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因这种晕厥常跟抽血穿刺有关,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解释,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降低其紧张、恐惧感,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克服负性情绪,防止晕厥的发生。做好采血患者的心理护理,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又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3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