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时间:
夏格飞 李方 唐林1由 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可提高有效率,增加治愈率。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 治疗 中西医结合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占泌尿外科门诊1/3以上。本病症状持续多变,病程长,易反复,难以治愈,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诊对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80例病例,均为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20-58岁,平均36.8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24个月。根据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间的年龄分布、婚姻状况、病程、治疗前治疗情况、病程严重程度及EPS(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等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1997年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非特异性)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均有尿频、排尿不适及尿道灼热、阴囊潮湿、会阴、骨盆等部位疼痛不适症状。排除合并尿道狭窄、前列腺肿瘤等。
1.3纳入标准 符合本病诊断标准者可纳入试验病例。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10,前列腺液检查,卵磷脂减少或消失,WBC≥10个/HP,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阴性。根据NIH前列腺炎分类属Ⅲa型。
1.4排除标准 排除尿路感染;EPS培养阳性;EPS常规检查无异常者;合并良性前列增生,精神疾病,尿道狭窄,前列腺肿瘤,或其他急性疾病者;符合纳入标准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1.5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口服罗红霉素胶囊150mg,1日2次,同时口服坦索罗辛0.2mg,1日1次睡前服。前列腺按摩治疗,每周一次,30天一疗程。
1.5.2 治疗组 除以上西药治疗外,加服中药治疗(药物由醴陵中医院药房提供)。中药用方:萆薢15g,石菖蒲15g,黄柏9g,车前子9g,甘草3g,丹参25g,赤芍、桃仁、王不留行、泽兰、当归各12g,乌药9g。每日一剂,常规煎法取汁400ml,分2次早晚各服200ml;第3煎坐浴,每次15分钟。前列腺按摩治疗,每周1次,30天为一疗程。
1.5.3 两组在治疗期间禁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一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1.6疗效判定标准
①临床治愈:NIH-CPSI评分减少90%以上,EPS常规WBC<10个/HP;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正常,肛门指检前列腺压痛消失,质地正常或接近正常;②显效:NIH-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89%,或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白细胞数目较前减少1/2或<15个/HP,前列腺触诊压痛及质地均有改善;③有效:NIH-CPS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0%,EPS常规检查及直肠指检前列腺压痛、质地较治疗前有改善;④无效:NIH-CPS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0%,体征及EPS常规检查均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而NIH-CPSI评分在治疗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实验组NIH-CPSI评分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1两组间疗效比较见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
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016(45.0)13(32.5)7(17.5)4(10.0)36(90.0)
对照组4012(30.0)5(12.5)11(27.5)12(30.0)28(70.0)
2.2治疗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NIH-CPSI比较见表2
表2治疗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NIH-CPSI比较(x-±s)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疼痛排尿生活质量疼痛排尿生活质量
治疗组4015.4±2.67.4±1.59.5±1.34.5±2.03.2±1.4☆3.1±1.5☆
对照组4014.8±2.27.2±1.28.6±2.17.6±2.55.2±1.66.0±1.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讨论
前列腺炎多发于中青年,据统计,35岁以上男性25%-40%患有此病[2],临床症状复杂、多变,表现为尿频、尿不尽、排尿困难、下腹及腰骶会阴部疼痛、疲乏失眠、阳痿不育等[3],严重者不但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且造成其工作能力下降,因此解除反复发作的前列腺症状群是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前列腺状评分是对前列腺炎症状进行量化评分,较客观合理地反映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我们分别对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比较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症状评分下降幅度大于danc2西药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尿素支原体[4]。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上,很多药物很难进入前列腺组织,复方新诺明、罗红霉素等药物渗透性良好,副作用少,且对支原体及衣原体有特殊疗效,是比较理想的药物[5]。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膀胱颈和前列腺尿道括约肌张力明显增高,膀胱颈、后尿道痉挛性功能失调。尿道痉挛、尿道压力增高致尿液返流前列腺管,尿液内尿酸产生化学刺激,引起疼痛,导致化学性前列腺炎,而尿液返流时能将病原体带入,导致细菌性前列腺炎。坦索罗新为α1受体阻滞剂,能使紧张的膀胱颈和前列腺平滑肌松弛,改善排尿功能紊乱,消除前列腺尿液返流,缓解盆底肌肉痉挛,从而改善症状。前列腺炎发病过程中常有前列腺炎导管阻塞、组织炎症纤维化、瘢痕形成,炎症与梗阻互为因果。前列腺按摩可疏通前列腺导管,促进腺泡内炎性分泌物的排空,腺体变软、形态缩小,既有利于炎症的消散吸收,又有利于改变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药物浓度。
中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精浊”“劳淋”等范畴。根据中医学理论分析,前列腺位于下焦,前阴为肝经所主,肝经循少腹、绕阴器,如清?唐宗海《医学见能?前阴》指出:“男子前阴总属肝,肝经萦绕在其端”。《医宗必读》亦云:“心动于欲,肾伤于色,或强忍房事,或多服淫秽方,败精流溢,乃为白浊”。故本病于心肝关系密切。房事不节致肾精亏损,或不洁性交、浊邪外袭,饮食不节致脾胃受损,积湿生热,湿热下注,致精浊凝滞,精络淤阻;情志失调致肝失疏泄,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受阻等均可扰动精室(前列腺)而发病。湿热血瘀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整个病理过程。本方用萆薢利湿化浊为治精浊之主药,乌药温肾寒,暖膀胱,行气止痛,石菖蒲化浊除湿,善行诸窍,起引经作用,黄柏清热燥湿,车前子清热利湿,丹参、赤芍、泽兰、桃仁、王不留行、当归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凑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作用。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萆薢具有镇痛、抗菌消炎、改善血循环的作用。本方以清热利尿、活血化瘀为原则治疗慢性前列腺炎,α1A受体阻滞剂合用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非特异性)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S].1997:5254.
[2]郑新民,镇万华.前列腺炎[A].见:郭应碌,胡礼泉主编.临床与科学[M].第1版.武汉:湖北科学出版社,1996:181-185.
[3]李炎唐.前列腺炎与相关疾病[A].见:吴阶平主编.泌尿外科[M].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1993:326-333.
[4]秦万长.泌尿外科疾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9192.
[5]李永海,郭定国,王子明,等.男生殖系感染[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77-179.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 治疗 中西医结合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占泌尿外科门诊1/3以上。本病症状持续多变,病程长,易反复,难以治愈,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诊对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80例病例,均为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20-58岁,平均36.8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24个月。根据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间的年龄分布、婚姻状况、病程、治疗前治疗情况、病程严重程度及EPS(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等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1997年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非特异性)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均有尿频、排尿不适及尿道灼热、阴囊潮湿、会阴、骨盆等部位疼痛不适症状。排除合并尿道狭窄、前列腺肿瘤等。
1.3纳入标准 符合本病诊断标准者可纳入试验病例。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10,前列腺液检查,卵磷脂减少或消失,WBC≥10个/HP,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阴性。根据NIH前列腺炎分类属Ⅲa型。
1.4排除标准 排除尿路感染;EPS培养阳性;EPS常规检查无异常者;合并良性前列增生,精神疾病,尿道狭窄,前列腺肿瘤,或其他急性疾病者;符合纳入标准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1.5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口服罗红霉素胶囊150mg,1日2次,同时口服坦索罗辛0.2mg,1日1次睡前服。前列腺按摩治疗,每周一次,30天一疗程。
1.5.2 治疗组 除以上西药治疗外,加服中药治疗(药物由醴陵中医院药房提供)。中药用方:萆薢15g,石菖蒲15g,黄柏9g,车前子9g,甘草3g,丹参25g,赤芍、桃仁、王不留行、泽兰、当归各12g,乌药9g。每日一剂,常规煎法取汁400ml,分2次早晚各服200ml;第3煎坐浴,每次15分钟。前列腺按摩治疗,每周1次,30天为一疗程。
1.5.3 两组在治疗期间禁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一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1.6疗效判定标准
①临床治愈:NIH-CPSI评分减少90%以上,EPS常规WBC<10个/HP;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正常,肛门指检前列腺压痛消失,质地正常或接近正常;②显效:NIH-CPSI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89%,或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白细胞数目较前减少1/2或<15个/HP,前列腺触诊压痛及质地均有改善;③有效:NIH-CPS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0%,EPS常规检查及直肠指检前列腺压痛、质地较治疗前有改善;④无效:NIH-CPS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0%,体征及EPS常规检查均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而NIH-CPSI评分在治疗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实验组NIH-CPSI评分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1两组间疗效比较见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
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016(45.0)13(32.5)7(17.5)4(10.0)36(90.0)
对照组4012(30.0)5(12.5)11(27.5)12(30.0)28(70.0)
2.2治疗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NIH-CPSI比较见表2
表2治疗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NIH-CPSI比较(x-±s)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疼痛排尿生活质量疼痛排尿生活质量
治疗组4015.4±2.67.4±1.59.5±1.34.5±2.03.2±1.4☆3.1±1.5☆
对照组4014.8±2.27.2±1.28.6±2.17.6±2.55.2±1.66.0±1.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讨论
前列腺炎多发于中青年,据统计,35岁以上男性25%-40%患有此病[2],临床症状复杂、多变,表现为尿频、尿不尽、排尿困难、下腹及腰骶会阴部疼痛、疲乏失眠、阳痿不育等[3],严重者不但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且造成其工作能力下降,因此解除反复发作的前列腺症状群是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前列腺状评分是对前列腺炎症状进行量化评分,较客观合理地反映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我们分别对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比较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症状评分下降幅度大于danc2西药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尿素支原体[4]。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上,很多药物很难进入前列腺组织,复方新诺明、罗红霉素等药物渗透性良好,副作用少,且对支原体及衣原体有特殊疗效,是比较理想的药物[5]。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膀胱颈和前列腺尿道括约肌张力明显增高,膀胱颈、后尿道痉挛性功能失调。尿道痉挛、尿道压力增高致尿液返流前列腺管,尿液内尿酸产生化学刺激,引起疼痛,导致化学性前列腺炎,而尿液返流时能将病原体带入,导致细菌性前列腺炎。坦索罗新为α1受体阻滞剂,能使紧张的膀胱颈和前列腺平滑肌松弛,改善排尿功能紊乱,消除前列腺尿液返流,缓解盆底肌肉痉挛,从而改善症状。前列腺炎发病过程中常有前列腺炎导管阻塞、组织炎症纤维化、瘢痕形成,炎症与梗阻互为因果。前列腺按摩可疏通前列腺导管,促进腺泡内炎性分泌物的排空,腺体变软、形态缩小,既有利于炎症的消散吸收,又有利于改变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药物浓度。
中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精浊”“劳淋”等范畴。根据中医学理论分析,前列腺位于下焦,前阴为肝经所主,肝经循少腹、绕阴器,如清?唐宗海《医学见能?前阴》指出:“男子前阴总属肝,肝经萦绕在其端”。《医宗必读》亦云:“心动于欲,肾伤于色,或强忍房事,或多服淫秽方,败精流溢,乃为白浊”。故本病于心肝关系密切。房事不节致肾精亏损,或不洁性交、浊邪外袭,饮食不节致脾胃受损,积湿生热,湿热下注,致精浊凝滞,精络淤阻;情志失调致肝失疏泄,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受阻等均可扰动精室(前列腺)而发病。湿热血瘀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整个病理过程。本方用萆薢利湿化浊为治精浊之主药,乌药温肾寒,暖膀胱,行气止痛,石菖蒲化浊除湿,善行诸窍,起引经作用,黄柏清热燥湿,车前子清热利湿,丹参、赤芍、泽兰、桃仁、王不留行、当归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凑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作用。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萆薢具有镇痛、抗菌消炎、改善血循环的作用。本方以清热利尿、活血化瘀为原则治疗慢性前列腺炎,α1A受体阻滞剂合用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非特异性)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S].1997:5254.
[2]郑新民,镇万华.前列腺炎[A].见:郭应碌,胡礼泉主编.临床与科学[M].第1版.武汉:湖北科学出版社,1996:181-185.
[3]李炎唐.前列腺炎与相关疾病[A].见:吴阶平主编.泌尿外科[M].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1993:326-333.
[4]秦万长.泌尿外科疾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9192.
[5]李永海,郭定国,王子明,等.男生殖系感染[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