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产后身痛58例
时间:
陈万芬1由 分享
【摘要】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多因血虚受风、营卫失调,卫外不固,营血不足所致。妇人产后素体虚,易受外邪入侵,临床宜注意补气血,扶正祛邪,笔者以黄芪桂枝五物基本方为主,结合辨证加减治疗产后身痛患者58例,效果显著。黄芪益气固表、白芍补血通血脉,缓急止痛,当归活血,经方加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 产后身痛
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首见于宋《当归堂医从·产育宝庆集方》,名“产后遍身疼痛”,是妇女产后常见疾病之一[1]。妇人因产时失血耗气、产后气血元气失调、经脉关节失于濡养、卫阳不固致使风寒湿邪侵入,好发于冬春严寒季节,及时治疗效果良好。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为治疗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所设方[2]。2004年1月~2011年2月,笔者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产后身痛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8例产后妇女,皆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36例,年龄22~38岁,平均28±3岁。58例患者中剖宫产25例,顺产33例,病程20天~7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产后身痛诊断标准,产前无身痛病史,临床表现为产褥期间,出现肢体痠痛、麻木、重著、腰痛、甚至头晕、心悸、怕冷。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以补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5g、生姜3片、大枣5枚、秦艽10g、当归15g、鸡血藤40g、桑寄生30g、杜仲15g、怀牛膝15g、防风10g、独活10g。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剂量3~15剂。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可正常工作劳动;好转:全身痛,重著消失,手指麻木,腰痛仍有,但较前好转;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变。
3.2 58例产后身痛患者中治愈33例(56.9%),好转21例(36.2%),无效4例(6.9%),总有效率 93.1%。
4 病例举例
薛某,30岁,妇产科门诊病人,于2009年12月24日初诊。剖宫产后63天,产后一直全身痠痛、腰痛、上下肢关节痛、怕冷,晚上穿羽绒衣睡觉,曾在它院服中药治疗约一个月,效果欠佳,遂来我院。诊见:脸色苍白,舌淡暗,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气血虚、肾虚。《妇科玉天》日:“产后真元大损,气血空虚”,妇人因产时失血耗气过多,产后气血虚弱,加之产后元气失调,筋脉失养,肾气亏虚。黄芪甘温属阳,可补气血、肾虚不足,杜仲,怀牛膝补肾强腰,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服三剂症状好转,再服4剂,感觉明显好转,仍有腰痛,加强补肾药,继服五剂,症状消失。
5 讨论
产后病多虚多瘀,虚是产后身痛主要病理因素,产后百脉空虚,腠理不密,风寒湿邪入侵致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产妇失血过多,虚损较大,筋脉关节失于濡养耗损精血,不荣则痛。产后身痛主要表现为产后肢体痠痛、麻木、重著、局部无红、肿、灼热,与一般风湿身痛不同,临床多见于严寒季节分娩后产妇,因产后血虚,经脉失养,亦有素体肾虚,产伤动脏腑,气血俱虚,胞脉失养,或气血俱虚,营卫失调,腠理不密,若起居不慎,则风、湿、邪乘虚而入,留着经络、关节,故出现上述症状。临床表现虚实夹杂,古《妇人大全良方》曰[3]:“产后百节开张,血脉流散,遇气弱则经络、分肉之间多流滞;累日不散,则骨节不利,若医以为伤寒治之,则汗出而筋脉动惕,手足厥冷,变生他病。”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金匮要略》之血痹方剂,可补气血、温经络,血痹以肢体局部麻木为主要症状,为阴阳俱虚,营卫气血不足所致。《丹溪心法》有“产后无得令虚,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证,以末治之”的原则[4],产后身痛属痹证范畴,但又不同于其他痹症,产后百节空虚,营血不足,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客于血脉,产后受风,则营卫失调,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稽留关节、肢体,故治疗上应以养血祛风为主,兼散寒、化湿、补肾。笔者从养血益气,补肾强腰,温经通络,兼祛风湿方面立法,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方中黄芪大补元气,益气固表,扶正固邪;当归、白芍、鸡血藤,补血活血,气血渐旺,经脉得以濡养;桂枝温经通络,散寒驱邪,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护脾胃,桑寄生,杜仲,怀牛膝补肾强腰,秦艽、防风、独活祛风胜湿。产后素体虚,临床宜注意补气血,扶正祛邪,以黄芪桂枝五物基本方为主,结合辨证加减用药。
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金匮中用于气血两虚痹症治疗,临床将之用于产后疼痛,妇人产后气血两虚加之肾气亏损,所致关节疼痛酸楚,与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相通,临床运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张金兰,张金锁,周敏.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产后身痛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26(2):28.
[2]徐丁洁,刘金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产后身痛61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6):57~58.
[3]余军.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产后身痛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21(1):46~47.
[4]余延芬,田淑霄.田淑霄教授调补营卫治疗产后身痛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0,25(4):24.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 产后身痛
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首见于宋《当归堂医从·产育宝庆集方》,名“产后遍身疼痛”,是妇女产后常见疾病之一[1]。妇人因产时失血耗气、产后气血元气失调、经脉关节失于濡养、卫阳不固致使风寒湿邪侵入,好发于冬春严寒季节,及时治疗效果良好。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为治疗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所设方[2]。2004年1月~2011年2月,笔者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产后身痛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8例产后妇女,皆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36例,年龄22~38岁,平均28±3岁。58例患者中剖宫产25例,顺产33例,病程20天~7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产后身痛诊断标准,产前无身痛病史,临床表现为产褥期间,出现肢体痠痛、麻木、重著、腰痛、甚至头晕、心悸、怕冷。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以补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5g、生姜3片、大枣5枚、秦艽10g、当归15g、鸡血藤40g、桑寄生30g、杜仲15g、怀牛膝15g、防风10g、独活10g。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剂量3~15剂。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可正常工作劳动;好转:全身痛,重著消失,手指麻木,腰痛仍有,但较前好转;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变。
3.2 58例产后身痛患者中治愈33例(56.9%),好转21例(36.2%),无效4例(6.9%),总有效率 93.1%。
4 病例举例
薛某,30岁,妇产科门诊病人,于2009年12月24日初诊。剖宫产后63天,产后一直全身痠痛、腰痛、上下肢关节痛、怕冷,晚上穿羽绒衣睡觉,曾在它院服中药治疗约一个月,效果欠佳,遂来我院。诊见:脸色苍白,舌淡暗,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气血虚、肾虚。《妇科玉天》日:“产后真元大损,气血空虚”,妇人因产时失血耗气过多,产后气血虚弱,加之产后元气失调,筋脉失养,肾气亏虚。黄芪甘温属阳,可补气血、肾虚不足,杜仲,怀牛膝补肾强腰,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服三剂症状好转,再服4剂,感觉明显好转,仍有腰痛,加强补肾药,继服五剂,症状消失。
5 讨论
产后病多虚多瘀,虚是产后身痛主要病理因素,产后百脉空虚,腠理不密,风寒湿邪入侵致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产妇失血过多,虚损较大,筋脉关节失于濡养耗损精血,不荣则痛。产后身痛主要表现为产后肢体痠痛、麻木、重著、局部无红、肿、灼热,与一般风湿身痛不同,临床多见于严寒季节分娩后产妇,因产后血虚,经脉失养,亦有素体肾虚,产伤动脏腑,气血俱虚,胞脉失养,或气血俱虚,营卫失调,腠理不密,若起居不慎,则风、湿、邪乘虚而入,留着经络、关节,故出现上述症状。临床表现虚实夹杂,古《妇人大全良方》曰[3]:“产后百节开张,血脉流散,遇气弱则经络、分肉之间多流滞;累日不散,则骨节不利,若医以为伤寒治之,则汗出而筋脉动惕,手足厥冷,变生他病。”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金匮要略》之血痹方剂,可补气血、温经络,血痹以肢体局部麻木为主要症状,为阴阳俱虚,营卫气血不足所致。《丹溪心法》有“产后无得令虚,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证,以末治之”的原则[4],产后身痛属痹证范畴,但又不同于其他痹症,产后百节空虚,营血不足,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客于血脉,产后受风,则营卫失调,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稽留关节、肢体,故治疗上应以养血祛风为主,兼散寒、化湿、补肾。笔者从养血益气,补肾强腰,温经通络,兼祛风湿方面立法,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方中黄芪大补元气,益气固表,扶正固邪;当归、白芍、鸡血藤,补血活血,气血渐旺,经脉得以濡养;桂枝温经通络,散寒驱邪,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护脾胃,桑寄生,杜仲,怀牛膝补肾强腰,秦艽、防风、独活祛风胜湿。产后素体虚,临床宜注意补气血,扶正祛邪,以黄芪桂枝五物基本方为主,结合辨证加减用药。
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金匮中用于气血两虚痹症治疗,临床将之用于产后疼痛,妇人产后气血两虚加之肾气亏损,所致关节疼痛酸楚,与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相通,临床运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张金兰,张金锁,周敏.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产后身痛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26(2):28.
[2]徐丁洁,刘金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产后身痛61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6):57~58.
[3]余军.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产后身痛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21(1):46~47.
[4]余延芬,田淑霄.田淑霄教授调补营卫治疗产后身痛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0,25(4):24.